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158部分

华夏春秋-第158部分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在尽量的争取战斗的主动权了。

而那些负责夺取战场制空权的中国战斗机是绝对不想让日本人的努力变成现实的。这次派出的三个大队,168架Su…27战斗机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战机上13个外挂点中,除了三个副油箱与翼尖上的两个电子干扰吊舱外,别的都挂上了空空导弹。其中在机翼的2A、B两个挂架上是用三联装形式携带的6枚AA…12E导弹,进气道下的两个挂架上是AA…12,机翼最外侧的挂架下是两枚AA…11S型格斗导弹,靠着的两个挂架下就是最后的两枚AA…12了。如果不是AA…12E没了库存的话,他们肯定会把所有的AA…12都换成射程更远的AA…12E了。

而从这次双方的战机型号,以及所携带的武器上来看,似乎是在完成冷战时美苏从没有进行过的交手。只是这次交手双方不是美国与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了,而是日本与中国。所以,这场空战在还未爆发的时候,就吸引了全世界所有兵器迷的眼球,在他们看来,F…12与Su…27这两种代表着冷战对抗最颠峰时期最先进的战斗机,终于在冷战结束近20年之后,可以在另外一个战场上来一次正面的决斗,比出个高下来了。但是,日本使用的F…15J与中国空军的F…11从本质上来讲,已经在它们的原形上变化了很多。

日本的F…15J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出了飞机的壳体以及动力系统外,整架飞机的电子、雷达等子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连使用的武器都是日本自己生产的,即使那些导弹的身上能够看到美系武器的影子,但是其核心技术是日本独立开发的。而中国空军的F…11虽然是从Su…27上发展而来的,外界也将这种战斗机当做了中国自己生产的Su…27,但是其电子设备也基本上换成了中国自己的产品,至少都已经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所以,这场空战的主力武器中,也还带着中日两国的最高航空与电子技术的因素。

空战是在2008年4月15日的北京时间凌晨3点半开始的,下面的内容摘自霍坤空军元帅的回忆录:

“3点10分的时候,杜大队发出了加速的命令。当时我跟在大队长后面两公里处,作为新的三机编队的掩护副僚机,负责给前面的长机以及主僚机提供掩护,并且接受他们的指挥发射导弹。我们只用了1分钟,准确的说是56秒就把速度从0。9马赫的巡航速度提高到了2。1马赫,副油箱也丢掉了。这个数字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当时感受着发动机被开到最大功率上发出的那种震动,心里才叫激动啊,因为我们能够马上与敌人战斗了,我也想象着第一颗红五星被涂到机身上的那种感觉

“3点15分的时候,我们接受了由后面预警机发来的目标参数。到这时候,我们仍然没有打开战机的火控雷达。当时二炮的中程导弹已经对战区上空进行了全频段干扰,不管是日本人的,还是我们的战机雷达都无法正常工作。其实我也一直在怀疑那些预警机是怎么发现目标的,当时想不清楚,都后来才知道是才装备的一种秘密武器

“接受目标数据大概用了2分钟,3架预警指挥机给168架战斗机提供情报支持,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快的了,比我们演练中用的时间都要短。当然,这些技术性的问题,作为我的爱好,我一直很关心,当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这次的速度提高了这么多,后来才知道,是我们的‘北斗2’代指挥系统的功劳,可以说,这种新的指挥系统,是我们能够以不占优势的力量击败日本战斗机的第一个功臣

“3点18分,我们做好了发射导弹的准备,杜大队也发出了进攻命令。168架战斗机发射了1008枚导弹。那场景之壮观啊,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那天心里的激动。上千道闪动着红色光芒的白线冲出机群,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的醒目

“我们当时距离日本机群还有120公里,正好在AA…12E的最大射程上。当时我很怀疑在这种极限射程上,我们的攻击会落空,只要日本机群马上掉头,那这批导弹就算是白费了。但是杜大队的经验是不容我去怀疑的,在有他的战斗中,几乎就没有出过错!

“发射完导弹后,我们开始减速,以减慢与日本战绩的接近速度。日本人用的AIM…120或者是AIM…2导弹的射程只有80公里,我们必须要为第一批导弹留出引导时间,并且让日本人没有多少时间引导他们的导弹。

“数据是从后方的预警机上接受的,我们只负责中段引导工作。这段过程是很无聊的,大部分的工作都由计算机在负责,我们的任务就是盯着计算机,预防可能出现的错误。虽然大家都很小心,精神都高度集中。但是问题还是无法避免的,记得当时中队里另外一个小队就有架F…11的电子系统出了故障,最后不得不放弃了他发射的那6枚导弹的引导工作,算是浪费了6枚导弹

“40秒后,我们与日本机群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80公里,这时候,杜大队马上就发出了新的命令,让我们把另外的4枚AA…12都发射了出去。对于射程能够达到100公里的AA…12来说,80公里的距离已经太短了,即使那些日本的战斗机这时候掉头逃跑,也来不及了。

“同时,我也知道,日本战斗机也发射了导弹,他们绝对不会让双方之间的距离再接近20公里,在AIM…120或者AIM…2导弹的最佳射程内发动攻击。同时,我们的引导工作也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当时的电子系统还不够先进,即使都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技术,一架F…11也只能够同时引导6枚导弹,所以,第二批导弹都采用了惯性中程制导模式,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用到了对第一轮导弹的引导上

“再过了10秒钟,我们结束了引导工作。此时第一轮导弹距离日本机群只有20公里了,AA…12E已经能够使用自身的火控雷达进行攻击。而我们也必须得‘逃命’了,此时我们的第二批导弹距离日本机群还有60公里,日本的导弹与我们的距离肯定也差不多了。

“整个编队转弯之花了10秒钟,这已经是很难得的成绩了,而这又让日本人的导弹接近了15公里。然后,我们开始集体加速,准备要逃过这一轮导弹攻击。当时我还没有实际的空战经验,对中、远距离空战的意识还停留在课堂的理论上,当然,我也拼命的压着油门,希望能够飞快一点,全大队的人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因为少了导弹产生的阻力,这次我们只花了45秒钟就加速到了2马赫,而当我们提高到最大速度的时候,导弹告警机已经叫了起来。在那最危险的十秒钟内,我都不知道我干了些什么,只是拼命的压着油门,跟随在大对仗的后面拼命的逃跑着。也许我算是很幸运的吧,当我们逃出了日本导弹的最大攻击距离的时候,我还能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但是却有15名战友无法再继续下面的战斗了

“我们重新完成编队之后,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又杀了回去,这之前,已经将跳伞飞行员的坐标传给了后面的营救部队,而我们也收到了前两批导弹的攻击报告。我们的成绩非常不错,日本人的伤亡比我们大多了,仅仅能够确认被击落的日机就超过了89架

“虽然我们在第一轮的空战中,因为进行了两次导弹攻击,并且取得了提前进攻的优势,让我们能够以优势兵力迎战剩余的日机,但是当我们用光了所有的中程导弹之后,我们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现在每架战机只有2枚格斗导弹,而日本的F…15J是能够携带4枚格斗导弹的

“因为在这之前,我只在‘空军训练联队’(中国的‘TOPGUN’部队,专门训练战斗机飞行员的格斗能力,但是在远程武器被大量使用,且占据了支配地位之后,空军飞行员的格斗训练量已经大大的减少,一年由20个小时减少到了10个小时)进行过10个小时的格斗训练,所以我对即将到来的残酷的格斗没有一点的心理准备。所以,我只希望日本那些F…15J将本来用于携带AIM…9导弹的挂架都装的是AIM…120,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取得胜利

“当我们经过一分钟的奔袭,与日本战斗机群进入目视空战的时候,我的希望也破灭了,那些按照标准配置携带导弹的F…15J的火力比我们强大得多,而且都是用的AIM…3与AIM…9X格斗导弹,比我们使用的‘霹雳’11(AA…11S的国内代号)一点都不落后。而且日本飞行员也都使用上了头盔瞄准仪,让双方之间的格斗必须要依靠飞行员的技术了

“在以往的空战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是双机编队,一架主机,一架僚机。而在台海战争中,杜大队首先对老旧的空战编队进行了改进,将双机发展成了三机。在进行攻击的时候,两架战斗机负责攻击,一架负责掩护;而遇到危险的时候,两架负责掩护,一架负责继续攻击。这能够让我们的攻击持续不停,同时攻击时的力量也更加强大了,防御时也能够有效的对付各个方向的威胁。从现在的空战发展来看,可以说由杜大队第一个使用的这种多机空战模式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空战编队,杜大队也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空战时代

“在飞行学院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双机编队,我是到了大队之后,才开始熟悉这种三机编队,而当时也是我参加的第一次空战,所以我被分到了副僚机的位置,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负责掩护大队长与主僚机的后方,这让我有机会观察到整场空战,并且也收到了我的第一个格斗战果

“交战的空域距离日本舰队只有100公里不到,正好在他们舰队远程防空网的边上。这时候,跟在我们后方的攻击机群也在准备发射反舰导弹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后退,必须要将那些日本战机打回去。而日本人也绝对不想看到成千上万的导弹打向他们的舰队,所以空战进行得非常的激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当时双方就如同杀红眼的仇人一样,都不会后退一步

“我方参加空战的有143架战斗机,出了被击落的十多架外,还有十多架因为故障退出了战斗。而日本方面参加空战的战斗机是71架,我们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在火力上,双方几乎是旗鼓相当的

“空战开始后,杜大队就率领我们两架僚机飞在最前面,我们也是最先进入格斗的小队。而我,也是从这次的空战中知道了杜大队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王牌,为什么能够率领大家取得连续不断的胜利的原因了

“我们错过了第一批的20架日本战机,将它们留给了后面的队友,大队长带领我们直接杀进了,当我们与第三批的日本战斗机迎头相遇的时候,大队长带领我们开始减速,并且发动了第一次攻击

“我们小队的第一个目标是一架机头上涂着朵黑色樱花的F…15J,从对方的涂装上来看,应该是日本战斗机联队长的坐机。而杜大队选择这个目标,显然是擒贼先擒王,只要将他们的联队长干掉,那么日本人的士气肯定将受到严重的打击,无法安心的空战了

“空战从5000米的高度开始,对方显然也已经看到了杜大队坐机上的19个红五星,知道自己遇上了世界(现存)头号王牌,而他的技术也非常过硬,并没有马上就被大队长逮住尾巴。在大队长即将进入导弹5公里不可逃逸的射程时,对方做了一个漂亮的下筋斗,高度降低到了2000米,并且加速向日本舰队的方向逃跑。大队长并没有降低高度追上去,而是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导弹跨射,即使距离远了点,但是对于‘霹雳’11能够达到20公里的射程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对方在发现已经被导弹跟上之后,开始了大过载机动,并且释放了红外干扰弹。但是在开始的机动中,它已经损失了太多的能量,并且被导弹从后上方进行攻击,如果是一般的飞行员,恐怕做再多的机动都无法逃避被击落的宿命了。但是这架F…15J在下降到20高度,并且做了一个非常危险的9G跃升加180度小半径转弯之后,成功的摆脱了导弹

“这时候,我们3机编队的威力就表现了出来。如果是两机编队的话,这时候是无法马上再发动一次攻击的,但是我们却能够!在那架F…15J在其僚机的保护下准备爬升积蓄能量的时候,驾驶主僚机的孙成海上尉成功的占据了一个有利位置,并且在最佳时刻发射了一枚导弹

“这次,那架F…15J在能量没有积蓄好时受到攻击,已经是回天无力了,导弹几乎直接钻进了发动机,爆炸的火球照亮了整片天空,上面的飞行员即使能够弹射出来,也会被横飞的破片打成蜂窝。而大队长也成功的绕到了对方僚机的后方,将那架已经惊慌失措的僚机向我这个方向赶了过来

“这次,我没有手软,在大队长的坐机离开导弹攻击范围的那一瞬间,我按下了导弹发射按钮。从导弹发射到的导弹击中目标,大概经过了十秒钟,但是我觉得好象就一瞬间一样。当我还在为按下导弹发射按钮而激动的时候,那架F…15J已经被炸掉了只翅膀,里面的飞行员也被弹射了出来,而我,也为自己的战机加上了第二颗红星

“当我们回过头来,赶回到主战场空域的时候,空战已经接近了尾声。显然孙成海干掉的是一架联队长的坐机,日本机群在失去了统一指挥之后,根本就无法与我们的三机编队进行对抗,被杀得落花流水。除了在最后方没敢上来参与战斗的那十多架F…15J外,我们没有放过一架F…15J,并且将这片海域的制空权捞捞的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这时候,后方蹒跚着赶来的攻击机群也开始在我们的下方发射导弹,我们成功的完成了祖国交托给我们的任务”

虽然从这位后来成为共和国新世纪中第一位空军元帅的回忆录中,我们无法感觉到当时空战的激烈与紧张程度,但是从战后的一些统计数据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这场震惊了世界,也成为了后来数年众多军事爱好者谈论的焦点,空军研究员讨论重点的空战有多么的激烈与庞大。

在这场空战中,只计算双方为夺取制空权而投入的战斗机数量就超过了300架,其中中国方面投入了3个大队的165架战斗机(本是168架,但是有3加因为设备故障,在半路退出了战斗),日本投入了2个战斗机联队与2个战斗机中队的160架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