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之冒牌皇帝-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教的人给了他们答案:我们大明也是有上帝罩着的,我们和他老人家关系一直很和睦,我们大明也有很多上帝的信徒。
教士们问:那我们为什么没看到教堂、十字军和那些可爱的信徒呢?
“那是因为上帝的信徒都爱清净,他们都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山谷里,我这就带你们去参观。”
那是广东沿海一个美丽而熟悉的小镇,位于两座山峰间的谷地中,端得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仙气缭绕,几非凡间之地。
几位洋人叹道:“简直就是圣经中的伊甸园啊!”
从一条小山路上跋涉而进后,那建在高山山谷中的小镇更令他们惊异。
那简直就是上帝创造的地方啊。
街道整洁宽阔,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店铺林立,行人喧闹,连花鸟虫鱼的表情都带着一种清雅和傲气。
贫瘠落后野蛮的十五世纪的西洋绝无此景。
这里建筑的风格和他们以前看到的大不相同,这里的房子和西洋更相像,房屋都是石头砌成,都有一个尖尖的顶,屋子里面还设有火炉,火炉上的柜台都放着一本圣经,火炉里烤着一只鸡,鸡香书香道香纠缠在一起,非常有品位。
最令他们惊讶惊喜的是这小镇上还有一座哥特式风格的红砖大教堂。
三位教士划着十字高呼“哈利路亚”冲进教堂的时候,发现和西洋一样里面坐满了正在祷告的大明百姓,一位大明的牧师正在庄严主持仪式,虽然话语他们听不懂,但是那表情绝对很神棍。
都是专业人士,其中内涵大家彼此一望而知。
但有一点不同,就是教堂里的神像虽然和他们国家的圣母圣子面容相像,但是圣母圣子的穿着都是大明风格的衣服。
如果上帝在天上的话,他应该能看到更多的不同,一位正在祈祷的教徒一不小心把一块木牌掉了下来,上面写着“东厂.广东”的大字和下面一行“除暴安良、忠君报国”的小字东厂口号。
三位教士在后排坐下虔诚得跟着做完了这次仪式。
仪式结束之后,他们礼貌得要求大明牧师让他们观赏一下他手中的圣经,牧师划了十字之后欣然同意了,但牧师告诉他们这是翻译本,仓库里有一本洋文的母本。
那本圣经可是本教堂的镇堂之宝,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其始祖就是圣子的大徒弟彼得。
三位教士的心灵被震撼了,他们没想到圣徒彼得竟然到过中华大地。
在教堂后院深邃的藏经阁中,牧师从一个大铁箱子里,小心翼翼得捧出了那本有着金色封面的圣经。
牧师花了个十字后,虔诚打开了经书的封面,顿时室内忽然大放光明,一个声音忽然不知从何处发了出来:“我彼得,独得圣子崇信,我的道是最真的,我的路是最纯的,这经书是最全的,现在我赐予你们三位:哈利,塞文和瑞比,你们要将这经书传回故国!”
这彼得说的竟然是拉丁文,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上流社会都通行拉丁文。
教士们勉强算上流社会,所以这三位俱能听懂“彼得”讲话,惊异之下,纷纷跪下猛划十字表示一定遵从彼得教诲,将这经书传回西洋。
他们心神安定后,大明牧师带着他们到教堂里,小心翼翼得翻开了这本彼得传来的最全最真的圣经。
这圣经是用拉丁文写的,纸张就是大明的宣纸,书写方式也是毛笔。
这书的内容和西洋流传的几乎一样,只是这书多了一卷叫《彼得行迹》。
就是讲那个显灵的彼得的故事,他们从未看到过这一章,于是急切翻开,只见记载着的内容很不同凡响。
比如有这么一段:
安得烈问耶稣说:“主啊,你世上的老师是谁?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老师的教导,无人能行。”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秘密地指导我接受释迦牟尼佛陀的教义,佛陀是我在世人唯一的导师。我在印度学习了十二年佛陀的教诲。如今人子得到了荣耀,父在人子身上也得到了荣耀。我们父子因为佛陀的伟大方能得到荣耀。”
三人震惊了,提出了一系列疑问:“这圣经从何时开始出现?”“这教堂何时建造?”,“圣子的道何时在大明传扬开来?”
大明牧师通过翻译一一回答了他们的疑问。
答案自然也是相当的令他们震惊。
大明的牧师告诉他们:这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是大弟子彼得显现神通来华建立的,他曾预言一千四百年后,就有三位名叫哈利,塞文和瑞比的人来继承他的事业,然后把这经书再传回西方去。
这时忽然又传来彼得的拉丁文声音:教士们,不可心存疑虑,你们要坚信我的道,我的道最真最纯最全,阿门!”
三人被神灵的威吓下,立即下跪高呼一定秉持彼得旨意,回去传最真的道。
大明牧师见状在他们背后不禁捋须微笑,只是他不明白王总管为何花了这无数人力物力弄出这一奇怪小镇来骗几个黄毛鬼子?能从这几个穷鬼身上榨出什么来呢?
还有那几颗从皇宫运来的夜明珠一定要保管好,不然可是掉脑袋的事,梁上那人本来王真准备了两百两的红包,但他准备给一百两就够了,毕竟就说几句洋文而已。
三位教士在大明足足生活了半年,他们在这里一直在学习彼得版的圣经,偶尔还能聆听到彼得圣训。
他们回国时,身上带着大明牧师赠送的两包珠宝和一千本彼得版本圣经。
临行前,彼得告诉他们:“五年之后,你们要再来,希望你们带来更多的教士,好光大我彼得一门”
南京,皇宫。
朱明复看到王真的关于三个教士的汇报,十分畅快,他站在栖霞阁的楼台上抽烟以示庆贺。
“彼得这一章虽然得到考古学家的认证和死海古圣经的验证,但一直不被教会承认,嘿嘿,这次老子给你亲自补上,大明国力雄厚,多花点钱,多培养几个留学生,从思想抓起,从娃娃抓起,多年后不愁你们不奉大明为宗主,到时候老子在大明另外成立一个教会,指挥全世界”
一年后,三位教士回到荷兰,有两位明教的人随同到达,他们以雄厚的财力在荷兰建立了圣彼得光明教堂,然后拉拢黑恶势力,腐蚀当地官员,与教会斗智斗勇,大力传播彼得版的圣经和大明四书五经等经典,逐渐在当地扎根壮大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教派“彼得派”
正文 第三章 海禁之争
更新时间:2014…5…30 9:24:59 本章字数:3899
关于胡宗宪提出的开放海禁的提议,朱明复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作为一个穿越者,显然不会反对这个建议,但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
倭国平定后,倭国的白银硫磺以及其他林林总总商铺以低廉的价格海量流入大明市场,倭寇消失后,海路安靖,关税收入大增,沿海居民也得到了莫大的实惠。
时机应该已经成熟了。
建文八年正月,朱明复正式在朝会上提出了放开海禁一事。
在会前的沟通中沈孝成表示赞同,徐辉祖不用说自然也是大声叫好,梅殷举棋未定,其余人员见梅殷没表态,大多数采取了模糊立场。
会上,先由特别嘉宾胡宗宪同志阐述了开放海禁的伟大意义,然后皇帝装作没事人似的征询群臣的意见。
群臣报之于长期的沉默。
但是随后,令朱明复大跌眼镜的是新任大理寺卿钟奇昂然站了出来,然后气愤填膺,手舞足蹈得得指责胡宗宪误国误民、唯利是图,实乃当世大奸臣,并请求朱明复为了大明社稷将他明正典刑。
钟奇此言一出,以礼部尚书陈迪为代表的大臣纷纷附和,于是一股批判胡宗宪的大会开始现场直播了。
朱明复一直努力保持神秘微笑,心中发誓:钟奇臭小子,朕要你好看!
沈孝成想站出了争辩几句,随即也被众人骂得体无完肤,而梅殷一直铁着脸不说话。
朱明复耐心忍了一会,见群臣没有罢休的样子,只好宣布退朝,改日再议。
会后,以陈迪为首的文官集团守旧派开始了大串联,他们数百人跪在梅府前情愿,直到第二天天亮,梅殷出来接见了他们,说了几句话后,众人欢喜而退。
当晚梅景正安排在梅府的眼线通报皇帝,他父亲的态度已经转变,梅殷决定反对开放海禁。
如雪片一样的反对奏章在朱明复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直接导致小林子最近的工作量大增,当然被朱明复踢飞的次数也大增。
那个胡宗宪倒是出名了,不过出的是恶名,是奸臣之名。
只要他一出门,总有人向他扔各种杂物,甚至还有人向他扔钱,不过是一文的铜钱,这是儒生用一种委婉而深刻的方式在骂他爱钱如命呢。
搞得他最近都不敢回南京的寓所,只好借住在了栖霞寺,过了一段吃素念佛的日子。
这是文官集团守旧派对朝廷这三年多来政策的不满的集中发泄。
自建文四年以来,朱元璋定下的很多既定国策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政策的改变必然辉导致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失去了原有的利益。
一些利益没受损失的人也感到感情上收到了伤害,因为一些原来不着调的人都被大力提拔了,比如沈孝成、朱友季等人,而很多熟读四书五经的人被忽视了,官场上按资历升迁的惯例被打破了,很多很多的改变让一些人心里不舒服。
守旧派发动各地儒生,写诗写词,聚众开会,挖苦讽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风暴,甚至已经有人暗暗讽刺朱明复贪财贪玩,有昏君之嫌。
伟大的东厂将所有的所有都汇报给了朱明复,朱明复没受过这种气,他在皇宫中大骂:真是一群有知识的恐怖分子!
朱明复发现他们纯粹想闹事,海禁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徐辉祖幸灾乐祸得写信给朱明复:皇上,老夫在河西看你手段如何,这些文人可比当年我手下的二十万大军难对付哦!
这场风暴的挑头者表面上是梅殷为首的内阁,但中坚力量就是礼部尚书陈迪和那个钟奇。
不过钟奇已经被整残了。
李和风知道钟奇反对皇上后,第一次和钟奇翻了脸,下重手将老公捏的遍体鳞伤,当时在场的钟奇之妾李琴儿也积极协助李和风完成了朱明复交代的任务,并数次成功堵截了想逃出自己家的钟奇。
这场守旧派发起的猛攻发展到后来,他们不仅反对海禁政策,还妄图全面恢复洪武年间的政策,于是更多的奏章飞到了朱明复的案头。
朱明复咬牙硬忍着,就是不召开朝会,任由他们骂去。
沈孝成由于梅殷立场的转变,最近闭门在家一言不发,但他上折子请求皇帝免去他职务,并推荐了胡宗宪为其继任者。
朱明复理解他对梅殷的感情,也感动于他这种无言的支持。
南京是军镇,所有人事内阁不能干涉,所以任免一个南京府尹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宁波不是军镇,没有内阁的同意,胡宗宪是调不过来的。
这时候的梅殷显然不会同意对胡宗宪的调动。
于是朱明复让一个娶了宫女的御史上折子弹劾胡宗宪,要求将这大奸臣免职,但梅殷看穿了这一计策,也许是当年裘明德免职再复职的事情给了梅殷启示,阴谋玩到第二次总是会威力大减的。
正当朱明复没辙的时候,王真出了主意,朱明复无奈采纳了。
于是宁波知府胡宗宪突然失踪了,但几天后他就进京了,被秘密安置在大都督府,朱明复暗中赋予他南京府尹的一切职权,他将和王真一起狙击文官集团的这次大攻击。
但失踪这种把戏显然骗不了人,很快胡宗宪的行踪被人泄露了出去,于是文官们哗然,气势汹汹指责皇帝失信于天下,甚至有人已经把朱明复和商纣王等历史名人并列了。
胡宗宪和王真暗中进行了分化瓦解,虽然有一点成效,几个意志软弱的转变了立场,还掌握了大量守旧派官员的贪腐证据,但无奈梅殷和他们站在一起,朱明复不敢大肆拘捕这些官员,一旦那样做,很可能会形成大动荡的局面。
朱明复最后只好咨询了徐辉祖这个老狐狸,徐辉祖似乎也没好办法,他说除非学太祖皇帝大开杀戒,但他最后提了一个奇怪的建议,柳隐也许有办法。
“柳隐?他怎么会有办法?”朱明复十分不解。
这个女人是个奇人不假,能量很大也不假,很多官员她都能影响也不假,但是梅殷不一样,他坚持起来是六亲不认,不顾身家性命的,柳隐能改变他主意吗?
那简直是铁树开花,母猪上树,专家可信,爱情无悔太不现实了。
但徐辉祖说这话话肯定是有原因的,加上王真表示据他的情报,柳隐常有神奇之举,所以他决定试一试,没用的话找个人倾诉一下负面情绪也是好的。
栖霞寺禅房,花木幽深之处,朱明复和柳隐相对而坐。
“皇上你为什么一定要开海禁?”柳隐轻启皓齿。
“赚钱,发财,改善沿海百姓生计,宣扬大明国威。”
“我大明的钱还不够吗,蛮夷的钱似乎并不多?”
“朕要通过让他们变得更穷,他们越穷,就越依赖大明,这样数十年后,这些领域皆我大明所有所制也,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上,这是徐辉祖的意思吗?”
柳隐对政局的了解的确很深,梅殷都不知道朱明复其实和徐辉祖是穿一条裤子的。
“是朕的意思,徐辉祖也很赞同。”
朱明复之所以一一回答了她的“盘问”,是因为从和她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她问的越多,就表面她内心是有把握的,只是他不知道她的把握从何而来。
柳隐沉吟了一会说:“想必皇上知道,那些人并不是只反对海禁,他们反对的是这几年皇上和徐辉祖的新政,海禁之争不过是个由头而已,不过皇上为何不愿意杀人,就像太祖皇帝当年那样。”
朱明复笑着摇摇头,说道:“下士杀人以刀,上士杀人以舌,朕不愿意做下士,其实这些人朕并不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