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种田) >

第148部分

宅门记(种田)-第148部分

小说: 宅门记(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氏道:“你把八娘就放心的交给我吧,只是我这里也离不开,到时候恐怕就参加不了四娘的婚礼了。”
    “大嫂可别这么说,我难道还不能理解?不是还有大哥吗?”付氏也体谅夏氏的难处,这边付永信是亲侄儿,还是付家的人,没有亲娘,只能是夏氏这个伯娘操心。
    付氏风尘仆仆的赶回去,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个月,回去竟然只用了十二天,不过也累的够呛,简直是不能形容了。
    回去后,只喘了一口气,就立刻操持起来。
    家里有了付氏,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外面虽然有叶二老爷和叶承修,但是里面却要交代给付氏。
    付氏心道,幸亏那嫁妆都给四娘准备好了,这嫁妆是一大半的事情,剩下的无非是吃吃喝喝,和礼数上的事儿了。
    她也办过好几次婚礼,这个就是熟练的不得了。
    杨氏自然又去静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不能出事,也不适合操劳。
    叶四娘这就什么都不能管了,只能在家里乖乖的当待嫁新娘。
    这期间,和她关系好的都上门添妆,这是姑娘们,那些和叶家有交情的人,也会陆陆续续的给叶四娘添妆,不管是什么,以后都要归在嫁妆里带过去的。
    而在这成亲前,叶四娘没有见过司徒政一面,听三哥说,如今他还时常被皇上叫到宫里去,商量事情,也是忙碌的不得了。
    估计也就是成婚的时候,能闲下来。
    叶四娘真的觉得自己成个亲,跟打仗一样,急的不得了。
    这一转眼,嫁妆和自己住的院子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抬走了。
    外面送嫁妆的如何热闹,叶四娘不知道,反正她知道自己的嫁妆不会少,况且,她还有那些额外的收入,现在都有快二十万两了。太后和皇后赏赐的东西,肯定在嫁妆里面成了第一抬和第二抬。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四更君报道!
    封建王朝,一般统治的时间也就顶多几百年,夏商周的时候,一个朝代都有七八百年,人的思想一直在进步啊
    不过,俺发现,战乱的时间在这中间掺杂,也用了将近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特别是汉朝后,三国,东西晋,然后就南北朝,之后隋朝也就两代,最后才是唐朝出现,和平时代才真正的到来。

☆、第233章 妯娌这个话题啊

至于别人的添妆;估计也有好几十抬了,然后他们家自己的,这样算下来;一百多抬不成问题。
    不怕别人眼红;虽然才出了那宝藏的谣言没有多久,可是叶二老爷和付氏觉得女儿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儿;怎么能因为怕别人猜疑,就有意的压着女儿的嫁妆?
    让她以后抬不起头来?这种事儿;他们夫妻两个绝对不能做。
    就要风风光光的嫁女儿;更何况;这可是太后赐婚的,更不能马虎。
    “你婆婆通情达理,让人把嫁妆直接送到了你们以后住的那院子里去了,免得还要搬来搬去,给你们惹麻烦了。”付氏对叶四娘说道。
    秦氏真的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想着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在家里住不了多久,何必那样呢?
    “你婆婆跟我说,这次的婚事,他们委屈你了,让你可以回来娘家住一段日子,你怎么想的?”
    秦氏估计也知道司徒政成亲了,就要出发了,绝对对不起儿媳妇,所以才说这样的事情。
    不过叶四娘到:“婆婆对我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觉得理所应当,娘,我还是住在婆家吧。”
    “好,你这样想,很好,也不是娘不希望你回来,你是娘的女儿,娘怎么能不想你在我身边?只是你毕竟是嫁人的了,要是不住在婆家,反而住在我们家,那别人会如何议论你们婆家?凡事能为对方想,我女儿果然长大了。”
    要是四娘和二娘一样,是远离了婆家,独自上京的,那么可以在婆家多住一段日子,可是四娘的婆家明明都是在一个城里住着,你放着婆家的地方不住,跑回去娘家住,这对谁都不好。
    “那这样,你估计是很长一段日子都要住在你婆婆那边去了。”不可能是儿子要远去,让新进门的儿媳妇去别的地方单独住的道理,那样也不人道。
    所以肯定是要住在婆婆家了。
    “娘,您不用担心我,婆婆人不是挺好,听说大嫂也是好相处的,我就是给婆婆请请安,平时都在自己屋子里带着,也没有什么矛盾的。”叶四娘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的。
    付氏也知道多说无益,日子是自己过着才知道是什么样。
    “娘,外面找你呢。”叶二娘单股过来叶四娘的院子,看来是想和叶四娘单独说说话。
    亲姊妹嘛,这是应该的,难得这个时候只有四娘一个人。
    付氏去外面应付去了,晚上还要回来和四娘单独睡一晚上,这也是规矩,由当娘的给要出嫁的女儿,讲一讲这周公之礼。
    “看看,看看,爹和娘老是说要留你到明年,结果还是今年,这就是天意。”叶二娘笑着说道。
    “二姐,你可别和别人一样打趣我,不然我可不依的。”叶四娘笑道。
    “哪里能打趣你啊,你现在是新娘子,你最大。不过,你的陪嫁的人都选好了吗?”叶二娘问道。
    “早就已经把人定下来了,只不过是提前了,好在也有一定的时间,不算太急。”叶四娘说道:“我这个一辈子的大事儿啊,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这么赶,这么急。
    “看你这样想的开,我才是放心了呢,也得亏很多人知道是皇上的意思,不然你等着吧,难听的话就能传出来。”像什么冲喜,或者是做出了丑事,遮不住了,等等,估计都有人说。
    也得亏皇上先是单独和爹说了,然后太后又下了懿旨,说是明年星宿对四娘和政哥儿不利,所以要赶着今年成亲。
    而且太后赏赐的东西在送过来的时候,家里很多人都过来添妆,也是都看到了的,真的是很让人羡慕啊。
    叶二娘只有高兴的意思,四娘能过的好,得到好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妹妹有福气。
    “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难听的话,多了,时间长了,就被另一个话题给遮盖了。”叶四娘笑道:“二姐,怎么没有见到我两个小外甥?”
    “我怕他们过来添乱,就让人看着了,对了,说到这个事儿,我跟你说,嫁人了,别的都是虚的,能生孩子是最好的,赶紧生,也别说二姐跟你说这个,你想一想,人家为什么娶媳妇?还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当然,政哥儿是不同,人家和你青梅竹马,不过你不生孩子也不行啊。是不是?最好是趁政哥儿离开前就怀上。”
    “二姐,你跟我说这个话干什么?这些应该是娘跟我说好不好?”叶四娘没法装作害羞的样子,毕竟这事儿在现代算个什么啊,根本就不值得不好意思。
    “小没良心的,二姐跟你说,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记住了,第一胎最好生个儿子,”然后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叶四娘,多吃些什么东西能生儿子。
    鉴于她两胎都是儿子,所以叶二娘觉得自己说话很有权威的。
    “那边大嫂和二嫂都有儿子,婆婆又不缺孙子,她也不是那样的人。”再说,这生男生女,就是现代也没有办法人为的决定,何况是这个时候,就算自己第一胎生的是女儿,相信政哥儿和肯定喜欢的不得了。
    一半一半的几率,谁知道啊,更何况,她现在才十五岁十六岁不到,还不想这么快就生孩子呢。
    但是主动避孕是不可能的,只能顺其自然。
    皇上这心血来潮的来这么一个事儿,让她们都是跟着急起来。
    叶四娘还想着,是不是这次的仗要打很长时间,没个三年五年都不能完?
    这也是很有可能的,要真是这样,那岂不是三年五年都见不到政哥儿了?
    她这嫁过去,就是独守空闺啊。
    这种事儿她可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你傻啊,女儿是喜欢,但是儿子和女儿让他们选,他们肯定是选儿子!说喜欢女儿,是,是喜欢,但是毕竟没有儿子喜欢的多。你生了儿子,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以后再生什么,完全就不用担心了,这样不是很好?可别跟你婆婆说什么喜欢女儿的话,不然你就等着吧。”
    “二姐,我又不傻,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该说,那还不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就是自己婚后,还要去宫里谢恩与太后她老人家都知道。
    毕竟这门婚事是她老人家促成的,也算是个媒人了,这么大的媒人不好好的感谢,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更何况,赵太后一直很喜欢政哥儿,他娶媳妇了,这肯定要看看这媳妇。
    尽管叶四娘不想进宫,可是这事儿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堂堂正正的接受。
    “知道就好,这给人当儿媳妇的窍门还多着呢,你以后就知道了。”
    嘿嘿,二姐你好像也才在婆婆面前一两年吧,说的跟自己都在婆婆面前熬出了好多经验的样子,骗谁呢,反正骗不到她叶四娘。
    不过二姐也是一片为自己的心,叶四娘就顺杆爬,问道:“二姐,你也是小儿子媳妇,我也是小儿子媳妇,你和妯娌是如何相处的?”
    “这话就问道点子上去了,我跟你说,和妯娌,你永远也不要想成为和姐妹一样的关系,保持个不冷不热的地步就好了,毕竟她们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丈夫和儿女。
    心放宽一些,但是也不能宽的让人觉得你是没有脾气的,是好欺负的。虽然丈夫是兄弟,可是这可是要和你分家产的人,自然会关注你是不是多占了一点儿便宜了,是不是婆婆偏心了,哪怕再不在意,这些小矛盾也会变成大矛盾。
    你别看我们周家那样算是好的了,实话跟你说,当初和两个妯娌还是有些小矛盾,小别扭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这些在所难免,就是咱们兄弟姊妹,在一起的时候,还不是吵吵闹闹?
    不过我们是兄弟姊妹,就是破口大骂,或者打一架,过后也不会放在心上,但是你要是和你的妯娌这样,那绝对是不行的,她会记在心上,然后这心里就有了隔阂,毕竟嘛,人家和你可不是亲姊妹,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说不定在心里还是想,你是和我丈夫争东西的另一方,这不就还是有了疙瘩了吧。”
    “二姐,你说的这些有些道理,世上真正明事理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人的想法又不一样,在你眼里是对的,在他眼里或许就是错的,你觉得很小的事情,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侵犯了他的利益的事儿了。”
    “就是这个理儿,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有了矛盾,咱们好好解决,跟老百姓说的一样,过日子就是磕磕绊绊过来的。咱们找的婆家算是好的,你想一想,如果我们找的婆婆和老太太一样的,你受的了吗?”叶二娘拿叶老太太做比方了,而且觉得自己的娘真是伟大的不得了竟然能在那样的婆婆手底下过日子,佩服,佩服!
    “老太太可是疼幺儿的!”叶四娘笑着说道。
    “这疼起来,也让人不安生那,你说三叔那样的人,被疼成那样,到底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得了,今天这个好日子,我不提三叔这个人了,说的我口干舌燥,我得歇一会儿,你等着晚上娘给你说好事儿吧。”
    叶四娘知道这好事儿就是那个事儿,这个时候的启蒙啊,还真是就这么一两句话就交代了,不过让人具体说,还真是让人难为情了。但是人家老祖宗有智慧,可以画下来,让你照书上的去做,更有甚者,是做成形状,更具体了。
    作者有话要说:腊肉不知道和什么一起炒,用蒜苗炒了还是感觉只有咸,

☆、第234章 和睦

结果这天晚上果然是这样;付氏虽然是母亲,但是说这事儿也特别含蓄,还担心的说道:“政哥儿那边也没有通房丫头;你们两个都是第一次;可别闹笑话。不过呢,看政哥儿这孩子是个聪明的;应该不至于。”
    叶四娘想笑,娘啊;你这到底是担心还是不担心呢?
    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叶四娘刨根问底的时候。
    她可是什么都懂的;总不会如娘所说的,闹出个笑话来。
    但是如果女方比男方要镇定懂一些,会不会让政哥儿的男子汉尊严给丢了啊。
    管他的,反正这事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么一想,叶四娘觉得自己突然成了女汉子了。
    付氏交代的没有多长时间,而且她还弄了压箱底的东西,跟叶四娘交代的是,不懂的,就去看那个。
    这周公之礼的教导啊,还真是简单,所谓的代代传,就是几句话的事儿。
    不过这么多年,大家不都是这样,虽然也有闹出笑话的,但是那也只是少数啊。
    “本来是想明年的时候,好好的把你嫁过去,谁知道中间有了这个事儿?不过,你不要心存不满,和你婆婆妯娌好好处着,就是对你妯娌的孩子,也要疼爱有佳,咱们可不能仗着是御赐的婚事,就觉得高人一头。”
    “娘,我是那样的人吗?您就那么不放心我?”叶四娘说道。
    “虽然你不是,但是为娘还是要说说,你就当为娘是心里不安。”付氏道。
    唉,女儿养这么大,又要送出去一个,这心里的滋味啊,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叶四娘忙道:“娘,咱们都在京城里,要见面很容易的,以后我们搬出去单过,我可以接娘过去住一段时间。”
    付氏道:“是,你说的很是!对了,你的小日子应该没有问题吧。”
    因为是上头定的日子,这急慌慌的,一般成亲,会考虑错过女方的小日子,不然洞房花烛的时候,多扫兴啊。
    但是除非是小日子刚过,或者是才过去六七天,像这要接近的日子,最好不要定下来,不然这喜事一办起来,情绪上的激动,兴奋,很有可能导致提前或者延后过来。
    这都是不可预知的。
    本来,如果时间充裕,就是在叶四娘小子日刚走的时候,办喜事,但是这好日子是上头选下来的,他们都没有拒绝的权利,所以就好巧不巧的赶到叶四娘快要来小日子的时候了。
    不过直到今天,叶四娘身上还没有动静,按照以往,这正常要来,也得过几天才是,所以并不影响洞房。
    叶四娘只能对付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