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户农家 >

第84部分

有户农家-第84部分

小说: 有户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去别的村子,很简单,因为小河村近几年来,没啥人家起房子了。小河村,人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穷。

    二人结伴去了河口村,各村有各村的习俗。小河村和河湾村就甚少有爹娘还在世就分家的,而河口村就不同了,只要老大娶亲了,就会请了族里人见个证,一一分家。等其他几个儿子都成家了,就把原本属于那几个儿子的都分给他们。分得干脆利索。这娶媳妇的银子,都是自家出自家的。

    是以,河口村,大半的房子都是近些年新起的。

    夏竹曾一度怀疑,这分家了,日子都能好过了,不得不承认人都有私心的。不过小河村很多人家却是因为家底薄,还不够几个儿子分的。这娶媳妇的银子更是负担不起,不得不一家子凑合着一道过。

    “二叔,我瞧着挺好的,就这个吧”唐大海随着唐二叔走了好几处,都是瓦房,倒也看不出多大的讲究来。

    唐二叔倒是有些犹豫。“要不去镇上的问问看?这也是都是在村子起起房子的,可比不上镇上的见得多”

    “不用了,我瞧着挺好的,到时候用青砖起房子,就都挺好的本就是庄稼人,哪讲究那么多要不是春兰她们都大了,我那院子住住还是挺舒服的。” 唐大海这话倒是真心的,要不是这春兰出嫁,怕不好看,也不会想到要起房子。

    唐二叔边走边说,“找了好几个,听口碑还是这个挺不错的,有七八个人的一队,加上请些短工,也快的喏,前面就是领头的他家”

    等唐大海辞了夏木匠出了门,约上了明日去小河村瞧瞧。

    不过,等夏意武得了信儿, 唐大海已经都快走到村口了。扑了一场空。

    “小武,你可有多久没来大伯这儿了,可有啥事儿?”夏大伯看着在那儿猛灌水的小武,举着水壶,等碗里的水空了,就及时给他贴上。

    小武直喝了三碗,打了饱嗝,才摆摆手。“大伯,你少装糊涂,你知道我是来干嘛的”

    “嘿,你倒是够直接的啊,不过我还真不晓得小武你今儿个是来干嘛的,我这人老了,脑子不好使哦”

    小武瞪着夏大伯,抿着嘴不说话。突然,朝着灶房的方向,叫道:“大娘,大伯说他藏了银子”

    “嘘怕了你了,可别给你大娘晓得了,我还留着买酒喝的,你知道你大娘的,他总不让”夏大伯贼兮兮地跟小武打着商量。

    小武只盯着他,啥话儿都没说。“好了好了,怕了你了,是找我去给他家起房子,明儿个去他家瞧瞧,哪块地合适”

    “大伯,你带我去吧”夏意武可是许久没去小河村了。她娘说了,都请了媒人提亲了,倒是不好经常往那儿跑,人家会不喜的。

    夏大伯忙不迭地摇头,“不行,这事儿可没得商量。等看好地了,起房子了,你再去帮帮忙,倒是可以的”小武也知道是这么个理儿,不过总是希冀能成行。

    没坐一小会儿,小武又跑回去了。

    夏大娘坐在大伯对面,看着小武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你们夏家人都是痴情种,小武这孩子更是像极了,执拗地紧”

    有些话夏大娘不好说出口,但是夏大伯却是能说的。“这唐家,是没这个结亲的意思啊,不然,这唐大海定然不会找上咱家了”

    “是啊也不知道小武这孩子,到时候可受得住,又偏偏是执拗的性子,要不咱推了这活儿?”夏大娘想着,这少接触总是慢慢地忘了吧。

    “你还没听弟妹说吗,就算没这活儿,小武还不是找个借口往小河村跑。听说,最近请了媒婆去提亲了,才好些,说是避嫌,免得坏了姑娘家的名声。”

    夏大娘一时间无法,半晌,才深深地吐出一口气。“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小武不是个福薄的,有后福的”

    自是放下不提,只是,小武可是热了心头。

    唐大柱他们倒是轮着夜间管铺子,两人一日一轮,却也刚刚好。也能隔日地回村子,也不误事儿。自是皆大欢喜。

    这日,唐大路和钱书明回村子。原本,是唐大路和李土生一道儿回来的。只是吕氏托了他们打听的事儿,这两人又是在铺子里跑堂收银的,自然比其他二人清楚地多了。

    唐大海一家子早早地用完了饭,正坐在院子里乘凉。

    “大海哥,都在乘凉呢”唐大路还没进院子,都大声喊着。

    吕氏一见唐大路两人特意过来,就晓得打听的事儿有眉目了。吕氏打发了春兰回房,只是夏竹死活要跟着,吕氏也急着要知道信儿,也懒得理会她了。

    让着去了堂屋,刚一坐下,唐大路就噼里啪啦地倒竹篓子了。

    “嫂子,那周家的三少爷,咱打听过了,确实是个好的。他那母亲,也是个和善大度的,否则也不会为了个庶子求娶咱家的闺女。

    这三少爷,倒是没个乱七八糟的习性,听说对下人也是和和气气的,一心只知道读圣贤书,倒是甚少出去那个啥啥的”

    夏竹听唐大路那支支吾吾的语气,脑补。喝花酒?

    钱书明在旁补充,配合地倒是相当默契,这些日子以来在铺子里倒不是白做的。“我们也是听周府的几个下人说的,这三少爷风评还算不错,不过他的姨娘就有些不靠谱了不过,听说周府的前面几个年长的分出府去,这姨娘都是不跟出去的。”

    吕氏点点头,了然。

    “这人处事怎么样?会不会没啥主见?就算出府了,也撑不起”方氏倒是一针见血。号称盐吃多了。

    这下子,唐大路结巴了。“这,大娘,又没相处过的,性子处事咋样的,毕竟不太清楚”

 第一二五章 不欢而散

    听说这周府的三少爷月例是五两银子,周家老爷也甚是看重这秀才儿子,但凡是笔墨纸砚,书籍啥的,都走公中的账的。但是这三少爷却是囊中羞涩地紧,有时候连打赏下人的银子都拿不出。”

    “钱叔叔,你们连这个人家府里头的事儿都能打听地到?嘿嘿,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没?”夏竹忍不住插嘴。夏竹有些小八卦,做不到不识人间烟火。

    吕氏瞪了眼夏竹,让钱书明继续说。夏竹这一问,倒惹得钱书明有些不好意思,本来这打探这些消息的都是女子做的,现在他一个男子居然打探这些别人府里头的事儿。

    “咳咳咳这不碰巧遇上了周府的下人,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咱接着说,接着说。

    要说这周三少爷囊中羞涩,倒不是他自个儿花掉的,每日也就是书院、周府二处,甚是节俭,从不讲究排场。

    不过都是他那姨娘,今儿个要让三少爷带点什么,明儿个也是一出。总让个小丫鬟去传信,这要是三少爷没买回来,甭管是忘了,还是囊中羞涩,总会在三少爷的院子里哭闹,扰得人清净不得。

    这日子久了,周家老爷也知晓了,狠狠地责罚了一顿那姨娘。责罚过后,那姨娘仗着生下了三少爷,还是老样子。倒是三少爷却不忍姨娘一把年纪了还要受罚,但凡姨娘说让买的,都会想办法给买回来。

    这五两银子对咱来说,一家子一年都花不了,可耐不住他那姨娘”

    钱书明倒是隐晦地说了,唐大路可不管这些。

    “听说这月例五两还不够呢,这三少爷有时候还偷偷地将屋里值钱的不起眼的东西让小厮拿去当了,为的就是给他姨娘买点簪子,胭脂啥的”

    唐大路毫不掩饰自个儿的瞧不上。夏竹深表同感,被姨娘拿捏地稳了,这姨娘要是个好的。一心为了儿子的倒也是好的,只是

    吕氏也有些犹豫,这不靠谱的姨娘,虽说现在是不跟着一道儿分出府去的。等这周老爷西去,这姨娘如果命长的话。也是要跟着一道儿搬出府过的。

    连唐大路他们都觉得瞧不上。这三少爷也似乎太软弱了,只是这样的男子也有好处,以后不论谁嫁过去。还不是能拿捏地死死的。

    只是,这要是拿捏不住,这周三少爷又是个只知道愚孝的,这再大的家业也有花光的一天。何况,还只是个读书人,能不能中举还不晓得,又没个一技之长。以后如果只能做做先生,守着家业,倒也能混混日子过。

    能过且过。保不准人家周三少爷一考中举,继而中进士,最后当了官。

    不过吕氏很清楚自家的斤两,这要是周三少爷发迹了,绝不会是春兰的良配。

    听钱书明这么一说,吕氏心里百转千回。倒觉得这三少爷也不甚满意了。还不如找个实实在在的,爹娘靠谱的,一家子辛辛苦苦,这家业也能挣下些。最重要的是有盼头,也不用守着大户人家的规矩。

    从私心上说。这平常人家的,她家闺女带着大把的嫁妆嫁过去,有娘家撑腰,谁也不敢给她闺女难堪。一如当初的自个儿,没嫁妆娘家靠不住,受尽凄凉,连带着孩子也不受宠。

    “书名,你再跟我们说说那韩姓人家,怎么样”大致的也清楚些了,方氏看着吕氏阴晴不定的神色,就知道吕氏也不如之前那么中意了。

    “这家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小门小户的,无非就是一家子人的性情。这韩老爷夫妇俩倒是好的,在镇上待了那么多年,一向是和气着做生意的,也没听说过欺着谁了。见谁都是乐呵呵的。

    他家的大儿媳妇,倒是个爽利的,也没啥弯弯绕绕,只是有时候,可能说话会直了些,人倒是也热心,不坏。

    还有个小姑子,还没出门,听说倒是个被宠惯的,可能不太好相处还有个老夫人,听说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能干的,只是近些年,人老了,这脾气却越发的怪异了”

    这回,方氏母女俩两两相觑了好一会儿,直到方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唐大路给钱书明使了个眼色,钱书明微微地摇了摇头。唐大路心里有事,坐了一小会儿,说笑了几句,与钱书明一道出来了。

    一出了院子,唐大路就忍不住开口,说道:“你咋不让我说呢?这事儿可不小”

    钱书明踢着脚下的小石头, 双手搭在背后。“这事儿还做不得准,只是镇上的人在传传,又没个证据。你还是做人叔叔的,哪能说这事儿污了自家的侄女”

    唐大路拍了拍自己的头,嘿嘿笑道:“还真是,不过镇上的人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怕是假不了吧嘿,不说,你现在这副模样儿还真像你老爹,只是你爹不踢石子”

    “浑说,我是我爹生的,自然肖极了我爹。嘿嘿,不过我爹,像我这年纪的时候,指不定踢得比我还欢呢”钱书明一向浑不吝的,打趣起自个儿老爹来,一点儿都不心软。

    这二人愈发地熟捻了,时常说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钱书明倒是真不敢去问他家里正老爹,背后打趣打趣还是敢的。

    “这秋月的事儿就这么不说了?我还是觉得是真的,秋月她娘有什么事情还做不出来的”唐大路言归正传。

    “说,怎么可以不说,不说怎么对得起大海哥他们只是咱明儿个再去打听清楚了,到时候让大柱哥来说咱俩说可没大柱哥稳妥我可是管不住自个儿嘴巴,到时候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毕竟是大海哥的亲侄女”钱书明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村尾的小院子里只剩下呼吸声了。

    “那个啥,春兰也不大,大哥家的秋月还没说亲呢,咱再看两年也不晚”唐大海看着一室的静谧,想了想,硬着头皮劝道。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唐大海这么想的,绞尽脑汁,就想到了秋月

    “呸!我家好好的闺女,你拿什么人来比!”这要是别人倒还好,唐秋月,吕氏这么急着想定下一家来,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唐秋月。

    被吕氏当着这么多人下了面子,唐大海阴沉沉地有些难看。

    方氏瞥到唐大海脸色不对,虽说心里也有一丝半点地这么想的。“素心,怎么说话的!大海说的是,这挑不到中意的就再等等。春兰现在也不是非嫁不可,还得等好几年。”

    吕氏手里捧着碗,力道大得都快捏碎了。吸了口气,说道:“ 是我想差了”但是让她道歉,她说不出口,她宁愿捅出唐秋月的事儿,也坚决不肯道歉。

    方氏一看吕氏的神色,知女莫若母,也知道吕氏这还是气不顺。倒也觉得不好再提了,有些歉意地看着唐大海。

    唐大海也只是那么一下子觉得有些难堪,这满满的一屋子的人,不过,他还觉得吕氏的态度有些奇怪,倒也没多想。只觉得可能秋月都十六七了,这亲事还没定下,更别说嫁出去了。不吉利?

    “素心,你执拗了。这事儿哪是急急就能急来的。这上门提亲的挑不到合心意的,咱就多托人去打听打听适龄的,儿女大事急不得”

    夫妻俩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夏大伯就来看地了。走了好些地,才选了个块合适的。很大部分都土质太松软了,不适合起房子。

    小河村哪家要是起房子的话,村里都会划块宅基地的。只是,唐大海不想离自家的地太远了,照料不到。虽说这鸡舍猪圈的,天气热,真的日子很难捱。

    最终选择了荒地原来院子的东北面。倒是离着李大娘家愈发地近了,离着村子也是近了。

    唐大海小心地去屋里拿出两张纸,摊在方桌上。

    夏大伯凑近瞧瞧,心里有些狐疑。这附近村子起房子的可从没有拿了纸的,纸可是精贵的东西。谁家起房子不是说了几间屋子就行了。夏大伯有些好奇,倒也低头看着这纸。

    炭笔话的图纸,一条条细线,很是笔直,夏大伯不由啧啧称奇。

    “这是我家小闺女想的法子呢”唐大海很是满足,捧起碗就喝了一大碗水,这才开始絮絮叨叨地指着纸,说起来。

    唐家打算建个二进的宅子,只是与这镇上的二进宅子不同。镇上的宅子院子倒是不大,东西厢房,又是屏门、倒座房的,铺排地忒大了。

    最重要的是院子小小的,没的压抑得慌。这村子里的院子住惯了,住在压低低低的屋檐下,很是难受。

    五间正房,后罩房五间。饭堂厨房在东侧,西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