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户农家 >

第71部分

有户农家-第71部分

小说: 有户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你说什么!你要丢下爹和我们,你要一个人跟他走?小妹才这么小,爹还昏迷着,你就要跟他走!你还是不是我娘!”小南眼眶里的累再也忍不住,一颗颗地滴在青石板上,固执地不去擦,连声质问着她娘。

    小东抹了把泪,仰起头,恨恨地看着她娘。“是你,是你们,一定是你们,你们合起伙来害爹,非得请什么游医,你们这是谋财害命!你,你配做娘吗,爹从不舍得你做一点儿脏活累活,只天天在家缝缝补补,烧烧饭,你以为离了我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滚!你们都给我们滚!

    告诉你,我爹死不了,以后别从我家门前过,滚!”

    “那也得你有家再说,照华咱走,还以为谁非得赖着!小东,我这个做舅舅的,最后告诉你一句话,免得被人说没人教,没证据的事儿少说!吃板子了,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说完,就直接拉着小南她娘走了,一只手被拉着,一直回头看,直到看不到了。

    “哇,哥哥,我要娘,我要娘”杨小妹看着娘被拉走了,一直哭着喊着要娘。

    “唉哟,真是造的什么孽啊,就这样扔下一家子,自个儿跟着兄弟走了,这明摆着让这家人死嘛,这女人还真是狠心啊。”

    “咱们走吧,连她娘都走了,这事儿可不是好揽的,咱都散了吧。”

    这路上就剩他们几个,唐大海终归是心软,做不到扔下这病的病,小的小。“小东,眼下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吧?”

    小东早已经气红了眼。“小东,你娘要走就让他走吧,这事儿我早就知道了,我这要死的人”

    “爹,大夫说你不会死的,吃了药就好的”小南急急地道。

    这一时半会儿地,也没个地儿去,唐大海咬咬牙,背上杨大往自家新买的铺子走去,招呼着小的跟上。

    “兄弟,拖累你了,你帮我找间破庙吧。”杨大艰难地说着,高大的身材,被磨成了只剩下皮包骨头。

    唐大海虽说忌讳,这新买的铺子,万一这真的出点儿什么事,这铺子怕是租不出去了。

    只是,让他眼睁睁地看着,又有些做不到。

    推开后门,找了间屋子将姚大放到g上。只是,这被子啥的,都没有。

    “小南,你跟我一道去家里搬些咱家的东西来。那些本就是咱家的。”小东拜托了唐大海,不等唐大海扶起,就“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头。

    来回了几趟,倒是搬来了不少必用品。唐二叔倒是巴不得他们赶紧将东西搬了,瞧着晦气。就等着粉刷一新,挑个黄道吉日,搬新宅。他等入住祖宅,可是等了不知道多久,久得儿子闺女都有了。

    唐大海找了辆马车,让小南去小河村报个信儿,今天怕是回不去了。

 第一零九章 神奇的一家

    小南连哭带跪的,吕氏不放心,跟着来了镇上。

    照料了两日,杨大已经醒了,只是经常发呆,杨小西倒是哭着喊着地经常找娘。小东被缠得没法,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揍了小西一顿屁股。

    自此,小西不是赖在杨大的chuang里边,就是跟在吕氏的后面,做个小尾巴。

    小河村,方氏毕竟上了年纪了,这夜里睡得少,中午就得补补眠。美容觉?

    院子里,春兰刚刚从河边回来。春兰拿起一件桃红色的春衫,用力的抖了抖,晒在竹竿子上。“这才多久,这衣服就旧板板的了。”

    “有人在家吗?买鸡蛋咯”院门口有人叫着。

    春兰将晒着的春衫撩开一角,望了下,才应答。“就来了”

    “是你,你家怎么在这儿,原来这是你家啊早知道我早来了。”来人自言自语,摩拳擦掌很是兴奋。

    春兰开了院门,就看着一个十六七的少年在那儿嘀咕着转圈圈,看了会儿,还是没停下来的意思。就转身继续晒衣裳去了。“又是个脑子不好使的。”

    “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河口村的,那个夏意武,小武?”春兰瞥了眼小武,手里动作不停。

    小武有些心情低落,显然对面的佳人早已经忘记了他是谁。不过,两年不见,倒是出落地愈发标致了。这两年,小武次次去桥边等人,只是一次次地都落空了。

    “我帮你一道晒吧”不等春兰阻止,小武自然熟地在木桶里捡起衣裳抖了抖,晒在竹架子上,还拍了拍。

    待小武要再弯腰捡衣裳,春兰一把夺过,只是小武死揪着不放。“你这是干嘛啊,我又不认识你,你这人咋这样。我自个儿会晒。要买鸡蛋,前边鸡舍,自个儿去!”

    “咋能说不认识呢,咱两年前就认识了,你不记得了?就那次在河口村的桥上,走百病,想起来了吧?”小武盯着春兰,一眨不眨的,看着春兰恍然大悟,心里忍不住泛起了丝丝甜意!

    “是你!去去去。买鸡蛋到前头去!”说完。推着小武出院子。关门送客。小武不敢使劲儿,任由着春兰无骨地小手推搡着。

    等回过神来,这院门都已经上锁了。倒也不能怪小武想入非非,这个年纪的。有些儿子都有了。

    “我下次再来找你,我先去买鸡蛋去了。”小武依依不舍地抬脚,透过篱笆墙,看着春兰。春兰一蹬脚,转身走了。“登徒子!”

    小武这才忐忑了,会不会太孟浪了?会不会给佳人留下了坏印象,以为自个儿真是登徒子。天地良心啊,他可是一片真心。

    三步一回头,一点儿都不夸张。这鸡舍倒是好找的很。听着鸡鸭叫声,那便是了。

    “婆婆,买鸡蛋来”小武吆喝着。

    “哟,哪里来的小伙子,可有订过的?没的话今儿个可是拿不走的哦。”李大娘这几日在鸡舍帮忙。听到了一个男娃子来买蛋,忍不住调侃着。

    小武被李大娘的热情,有些吓到了,正欲摆着脸,一想到这面前的婆婆肯定跟佳人关系匪浅,否则也不会在这鸡舍。

    本着讨好,想问出点什么来。小武很是勤快地帮忙做活,脏的累的。要不是看着这太阳都快下山了。

    小武提着两篮子的鸡蛋,踏上了归家的路。

    小武她娘柳氏早已经在村口等着了。“小武,咋那么晚才回来?臭烘烘的,这是做啥了?”柳氏凑近闻了闻小武的衣裳,鸡屎臭。

    “我给你打听媳妇去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小武对柳氏倒也不是不孝顺,只是柳氏经常忘记自个儿已经是做娘的了。

    小武看了眼八卦的柳氏,连自家儿子的八卦都不肯放过。要不是柳氏这两年,稍稍有空闲,就折腾着给他说亲,小武这会儿才不会这般直接地说出来。

    是怕极了柳氏不打一声招呼,生怕她乱点鸳鸯谱。这以前,不知道春兰在哪儿,倒是没啥想法,今日被他瞧到了,他可不想柳氏贴乱,万一被春兰爹娘晓得了,倒是不美了。

    “小武,小武,别走啊,你还没告诉娘,是哪儿的人呢。唉,臭小子,我是你娘啊,走得那么快,我又不会吃了你!”柳氏连跑带追地跟在小武身后,嘴里不忘,埋怨着臭小子。

    到了屋子里,放下篮子,夏二姐正在屋子里坐着,挺着个大肚子,喝着水。“咋那么晚回来啊,娘都去村口接你了,没碰上?”

    “在后面呢。我去冲个澡。”不等柳氏追上来,进屋拿衣服去了。

    小武家在小河村条件也算不错的,这不,冲澡的都有独立的一间。在柳氏回屋前,小武提了水进去,锁门!

    刚刚锁好门,柳氏就在那儿拍门,狂吼:“臭小子,这话哪儿说个半句,我媳妇呢,在哪儿呢!”冲澡间传来说声,柳氏无可奈何。“快点出来!尽躲着我!”

    小武换了身衣裳,神清气爽。柳氏追着问:“坐下,我给你擦擦头发,虽说这天儿热了,可是不擦干,一冷一热的容易着凉。跟娘说说,是哪家的姑娘,既然你也中意,娘也好早去提亲,这要是被别人抢先了可不好。”

    “喏,就是你让我买鸡蛋的这家,长女!”小武想想也是,倒也顾不得羞涩,早早地娶回来才安心呐,不愧是母子俩,想法果然差不离。

    夏二姐坐在一旁,摸着肚子。“娘,这好人家的闺女还能被小武看到啊。”

    “二姐,你说什么呢,你要是唧唧歪歪的,就甭回来了,每次来不是拿点这个走,就是拿点那个走!你当家里的物什是天上掉下来的啊?”小武腾地站起来,冲着夏二姐吼道。这自个儿都舍不得说个半句不好的,倒是被这嫁出去的二姐先给说上了。

    柳氏拍拍小武的肩,让他坐下来,稍安勿躁。“意思啊,你的相公当初也是你自个儿挑的,我们做爹娘的可从没勉强你,是你自个儿一定要嫁到镇上去的。这会儿轮到你小弟了,咱还是听你小弟的。我只要儿媳妇孝顺懂事,其他的啥都不求,会疼人就好。”

    “哼,卖鸡蛋的能好到哪里去?还不是穷得混不上饱饭。小心以后儿媳妇尽往娘家搬东西。”夏二姐也不知道为啥,使劲儿地挑着刺。

    “啪”,小武用力地拍在桌子上,摆着脸,恨不得上前揍她一顿。“夏意思,你怎么就不往娘家拿点东西,啊,你缺心眼啊。我娶媳妇,关你啥事,你不乐意可以别来啊,我还巴不得呢。见缝插针,怎么嫁镇上才一两年,哪儿学来那么多的臭毛病!”

    柳氏也阴沉着脸,平日里这闺女回娘家拿点吃的用的,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乐意计较了。这会儿对着小武的亲事,指手画脚的,好人家的闺女,倒被她说得这么不堪。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容不得人了。

    “意思,你还真别说,人家你别瞧着是卖鸡蛋的,你以为我为啥自家的鸡蛋不让你带回去,还特意让你带回去?你那相公家就两家小铺子,还有三兄弟。你还以为人家家里穷得要咱接济啊,人家可是水田百亩,咱河口村北首的那庄子,就是人家刚买下的。

    听说镇上还有铺子,都是临街带院子的!你觉得人家稀罕咱家?要不是小武中意人家闺女,我还不敢开口去提亲呢。为了小武,我到时候还得豁出去这张老脸来求一求。”

    小武看了眼夏二姐,嫌闷得慌,拿着鱼篓子出门去了。

    “娘,你怎么训斥我,你明明知道我婆婆的侄女,中意小武的。你咋就不帮帮我。”夏二姐挽着柳氏的手,撒娇道。

    柳氏甩开夏二姐的手,看着已经隆起的肚子,到底还是坐下来,没甩手走人。“你给我歇了这心思。前两年,小武没个中意的,你肚子又不争气,我也由着你牵线。这都两年过去了,小武的年纪也拖不得了,小武的性子你也知道,你要是做不点让他不高兴的,甭管你是他二姐,照样不让你上门。到时候,我可不会帮你。

    你婆婆那侄女,我可要不得,这几年也算是明白了,娇滴滴的,可不适合咱这种庄户人家。娶回来还得好言好语地供着,你爹也说了,让你歇了这心思,如今都有身子了,你也站得直了。”

    说完,柳氏提起篮子,去放好,让这二闺女好好想想。以前挺好的一个姑娘,现在变成这般工于心计,这亲家真是调教地好啊。

    夏二姐撇撇嘴,哼,爹娘就都心疼小武,她这嫁出去的闺女就啥都不是了,娶谁不是娶,非得娶那种养鸡蛋的。也不怕人家那银子来路不正。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到时候想娶婆家表妹,人家还不愿意。

    柳氏要是知道这二闺女如此执迷不悟,这见不得自家亲弟弟好的人,柳氏可不乐意待见。倒不是柳氏偏心,任谁对这样的闺女,也喜欢不起来,一心只想着算计娘家的。

 第一一零章 慎重的决定

    日子一天天地暖起来,姚大也渐渐地能下地走路了。只是依旧无家可归,只暂居在唐大海家的铺子里。

    这铺子空着也是空着,夏竹就将主意打在这间空着的铺子上。

    粉条的价儿越来越低,唐大海一家子商量了,也不藏私。唐大海去了里正家,决定将方子交出来给村里。

    “大海,这粉条虽说现在的价儿不高,但是,在咱镇上的话,五十文一斤还是能卖得上的。你可想清楚了?”钱里正乍一听唐大海的来意,可是吓了一跳。

    钱里正也听说了唐大海靠着粉条至少赚了一半的家当。他家也受益颇多,这两年也赚了几十两。虽说这市面上也有粉条卖了,只是这价儿还是高的。

    “钱叔,你说的我都晓得呢。这方子虽说现在还能赚点银子,咱家以前也托了村里人的帮忙,也让大家伙儿都赚点儿。”唐大海有很多想说的,虽说在外打交道好几年了,只是,很多想要说的,但是说不出口。想到能让小河村都改变,受益,唐大海觉得自个儿的心跳得更加有力了。

    “难为你了。这事儿咱今儿个就办!”村长叫了大儿子去敲响村子的大钟。这口钟,只有在有紧急情况下才能敲响,一旦敲响,村中各家的壮年都会在村口的空地上集结。这规矩,传了不知道多久了。钱里正当了这么久的村长,还是第一次敲响这口钟。

    唐大海有些兴奋,磨搓着双手。“钱叔,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咱叔侄俩还有啥当讲不当讲的,说!”钱里正激动地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着。这事儿做得好,小河村。可是从今以后,比河口村都强!这桩事迹,可是会永远地记在小河村的村中纪实中的。

    唐大海也被钱里正的情绪所感染。很是激动。“钱叔,虽说京城里也有卖粉条的。只是方子大家伙儿都捂得极牢,这价儿虽说比不上一家独大,但是这粉条还是稀罕物。

    我这粉条都是卖到听雨阁的,咱做人不能忘恩负义,村里的我也希望卖给听雨阁,否则我也难做

    还有这方子,一旦泄露出去了。怕是不太好咱粉条的价儿就卖不高了。”

    “是这个理儿,看来你心里有了盘算了,来,说给叔听听。咱合计合计。”唐大海和钱里正低着头讨论。

    小河村村口的空地上,响起了一声声的钟声,浑厚有力,传出好远。

    “这小河村是咋的了?连这村钟都敲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