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户农家 >

第70部分

有户农家-第70部分

小说: 有户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叫了一个小丫鬟倒了水,唐大海一家子死盯着小丫鬟猛瞧,毕竟没见过世面,直把人小丫鬟瞧得慌不择路,赶忙地退下了。惹得老爷子哈哈大笑,刹不住,在老太太地咳嗽声中,好不容易收住了各自的眼神。

    这有底蕴的人家就不是一样,堂屋,一溜儿地花梨木太师椅,案桌、高几都是一色的花梨木。夏竹顿时觉得眼睛移不开了,这1800多两就凭着屋子的这些,倒也值了。只是不晓得这些算不算在那价儿里的。

    “让你们看笑话了,我年轻那会儿生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可能那时候被吓到了,这老头子生怕我就这么得去了,几十年来,凡事都依着我,就怕我一气之下扔下他一个人了”老太太虽说有些抱怨,饶是个瞎子都能听出来这浓浓地满足。

    老太太本就没指着人回应她,老爷子不满地坐在那嘟囔。到底不敢扫了老太太的兴致。唉,让她显摆显摆吧,就当是一群聋子吧。老爷子安慰着自个儿,想顺了,安然地喝着茶。惬意。

    “你们是来买地的吧?你们也瞧见了,这1865两银子绝对值得,这屋子里的东西都算上的话,2000两银子。怎么样,值吧?”老太太问着话儿,一脸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唐大海本就觉得这1865两有些高了。这会儿。话没说几句。就变成2000两

    “老夫人,咱家没那么多的银子呢,原本指着还能少点儿才来瞧瞧的。不过这水田这宅子倒是真真是好的。可惜,咱家也没这么多的银子。也就只能长长眼见了。”吕氏见着老夫人是个和善的,倒也不惧,只能实话实说了。

    闲话了一小会儿,唐大海一家子起身告辞。

    “哼,你家如果还是将地租给那些村民,我就1900两卖给你们!被你们捡便宜了。”老爷子皱巴着脸,很是心疼。

    “再少可不能少了要的话就这两日,拖不得,咱就要离了这地儿了。”夏竹觉得他好像听到了割肉的声儿。

    唐大海一家子又是呼啦着一串儿归家了。夕阳西下。

    吕氏将家里的银票、银子都拿出来数了个遍,盘算着买铺子、买水田可够?吕氏对那宅子很是满意,里面的物什很是满意,她也清楚这1900两不算多,光这宅子和里面的物什怕是就有几百两了。

    低头商量了两日。吕氏还是咬牙决定买地。自从那日河湾村的姚大家来说亲,这便是一发不可收拾,大多都是一脸地施舍,觉得这亲事要是应了,春兰绝对是高攀了。可把吕氏记得好歹,除了花媒婆,对其他的媒婆一应称病。

    “听说唐大海家买了百亩水田,好几间铺子可是真的?”与唐家交好的那几户人家,这几天门槛都快被踏烂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小河村里热闹了。原本以为,这良田没个几亩的,虽说荒地不少,但是这抵得上啥?总不能日日吃地瓜吧。突然发现,人家那是低调,*裸地在拉仇恨!

    不过,吕氏要的效果确是达到了,村里人都是实在人。唐大海如今今非昔比了,知道他家闺女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肖想的,否则也不会这时候这么大手笔的买田买铺子了。

    如果人人都是这么自觉的话,这世界和谐了。自然还有不少打着主意的,这种人倒是好分辨得紧,一打听就晓得种种恶行了。

    沉寂了几日的田氏,在听到了这个惊天的内幕的时候,有些坐不住了。至于江氏,则没人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呆呆地坐了两日。

    唐有根有着深深地悔恨,早知今日,唉看着江氏傻坐的,恨不得下地揍她一顿。“败家的娘们,一直说老二克你,二十来年都没克死你。现在倒好,人家发了,买这个多的地,也没想着来知会一声,都不把我们俩老的放眼里了。我现在倒是瞧明白了,不是老二克你,是你克老二吧,不然咋一分家,这才几年,就赚下了那么大的家业”

    赵氏在屋里静静地绣着花,听着唐有根的骂声。真是瞧不出来,平日端的好作态,这会儿骂起人来,丝毫不输江氏。想着唐大海家的发达,赵氏暗道,总算是没得罪。

    世间百态。

    唐大山这会儿这站在村尾的院子外。瞧着这残破的厉害的茅草屋,还是有些难以相信。这才多少日子,能变得那么多吗?想着以前的种种,唐大山觉得自个儿有些上不了台面。儿子如果都四岁了,终是啥都做不好,难怪岳家总没个好脸色。怨不得人。

    想明白了,唐大山也落得一身轻松。

    “二哥,村里说的可都是真的。”唐大山小心地问着,慢了唐大海半步。

    唐大海只点点头,虽说自个儿不计较这三弟,只是心里难免还是有疙瘩。看着唐大山着意落后了半个步子,暗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想起了文佑说的,平日里,书院里的同窗虽说不会欺负人,但是总没那么热情,有不懂的问问,总是爱理不理的。这会儿,那些个同窗瞧人的眼色都不一样了,一副哥俩好。

    这才几日,前前后后落差如此之大。只是唐大家一家子,该如何过日子,还是如何,只顿顿有肉,这还是没少也没多。一两银子一只的鸭子,还是吃不上。

    唐有根有些客气地讨好,唐大海想看不出来都难。因为难得的,在老宅子里,有了他的座,唐大海硌得慌。

    “大海啊,你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我这爹听到也替你高兴。我这几晚乐得啊,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高兴的!咱老唐家出息了,我也有脸下去见唐家的列祖列宗了。”一把辛酸泪,唐有根擦了擦眼角,异常激动。

    只是,唐大海却只觉得膈应得慌,平日里从没好脸色,从小到大,除了骂人训人的,就没说上几句完整的话儿,这会儿情真意切的

    “大海啊,你这会儿出挑了,就多帮衬帮衬你两兄弟,这文伟都十七八了,这亲事都还没个着落”

    唐大海不等老爹说完,“爹,等文伟成亲,我会让孩子娘送上份红包的。这会儿买了地,咱家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呢。”

    这话儿唐大海倒不是说虚的,确实所有的银子都用来置办了。唐大海不冷不热的态度,有些无力,一时间也不好逼迫,如今唐有根都得思忖着跟他说话。

    如往常一样,唐大海跟着强子去送粉条。

    强子有些吞吞吐吐,犹豫了半晌。“大海哥,告诉你个事儿,这粉条怕是做不成了。京城那边也有人琢磨出来了”说完,小心地看着唐大海,深怕他想不开。

    唐大海乍一听,有些呆愣,深深地吸了口气,吐出来。“我晓得的,早晚有这一天的,这契约我都随身带着的,每次去送货,我都带着的。”

    虽说有契约,但是这毕竟都是一大把的银子,这回儿东家可是说了,就按照50文一斤的价儿,也一车可得差个几十两。

    可是愁煞朱掌柜了。东家摆明了这事儿让他妥妥地办了,只是这又不是几两银子的事儿,就算自个儿愿意掏腰包贴,也贴不起这一大笔。

    强子得了准信,卸好粉条,急忙跑去报信了,掌柜的可说不准急成啥样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这可不是一点点?他家刚置办了一大笔,可都是快空了。”朱掌柜有些不相信强子说的,难道这银子谁还会嫌多啊。

    “姨夫,难道我还会哄你呢,大海哥每次来送货都带着契约的,早就想好了,这粉条随时会跌价的。”强子与有荣焉,倒是逗乐了朱掌柜。这小子这么肯定,这事儿怕是好办了。

    这一日,唐大海只拿了五两银子回家,契约也作废了。只是唐大海走得很是轻松,这赚粉条的日子,有银子赚倒是好的,只是,有些不踏实。

    对于唐大海来说,老老实实地在地里刨食,才会觉得踏实。世世代代如此,唐大海只觉得在地里,才能找得到方向。

 第一零八章

    还未到东门口,堵满了人。

    唐大海小心地借过,东拼西凑地总算是明白了。若是平日里可能还会停下来看上一看,这会儿唐大海怀揣着银子,这人多的地方可待不得。

    “真是造孽呢,这还是一家子呢,这人都快不行了,还被抬了出来,这都一家子,还真是做的出来。”啧啧摇头。

    “这有啥做不出来的,这镇上的老宅子可值一二百两,都是银子啊。有些人就不怕被戳脊梁骨的。”

    “这一家子老小可哪儿有地儿去,咱这镇上又没个庙啥的,这可得到村子里找去。不过这一番折腾,怕是”

    唐大海有心可怜这家人,可是他也只是个路人。

    “你们滚,滚,那房子我就算烧了也不让你们住”很凄厉的喊声,嘶哑,带着哭腔,有绝望。

    脚步顿了顿,唐大海有些动容。围观的,有些人已经在抹眼泪了。

    “让让,让让,围在这做什么,还不赶紧地给我散了,没地做就给我扫大街去,都学会聚众闹事了!”七八个衙役走了过来,驱赶着围观的人。

    “大人,这都快要出人命了,你们赶紧地给瞧瞧。”热心的围观人,仗着人多,在人群中喊着,得到了阵阵附和。

    一个虎背熊腰的衙役,站出来,皱着眉头,扫视着人群。在有死囚犯的时候,这曹姓衙役还充当侩子手的。平日里瞧着,也只远远地瞧着,浑身散发着冷气,生人勿近。

    扫视了一圈,这围着的人都老实了,三三两两地散了,只远远地找个地儿看着。唐大海也随着人群被挤到了角落。

    “你们赶紧地找个地儿去落脚,这宅子的房契写的不是你爹的名字,还是你爷爷的,你爷爷既然让你们搬了。这没的说了。”曹衙役几句话交代了事儿。

    杨二叔点头哈腰,只是那曹衙役不为所动,只冷冷地一眼飘过去,杨二叔有些不自在。只催促着杨家大方赶紧的离了这地儿,免得遭了他的眼。

    “二叔,我爹有个三长两短的,你一家子等着!”杨家大房长子恨恨地看了看二房的人,最后落在他爷爷身上。

    “怎么说话的,你爹这都已经这样了,我这做爹的比你还心痛。这已经没办法了。也不能让你爹弄脏了祖宅。沾了晦气。”杨老头越说越觉得自个儿有理。意识流的?

    “你这祖宅死的人还少?你以后老了。小心二叔将你赶出来!”稍小的点的不敢不顾地喊着。唐大海仔细瞧,但是能发现,这就是听雨阁里的小南。

    杨老头看了看杨二叔,嘴里不说。心里倒是也担心着的。杨老头只是觉得有把握,房契在自个儿手里,这二儿子还得看自个儿眼色。这般一想,倒是也不将这话放在心上。

    唐大海越看越熟悉,只是听雨阁里的小南懂事温顺的。难怪,想了很久才记起,只是觉得熟悉。

    青石板上躺着一男子,双手无力地垂来,瞧着应该是晕过去了。唐大海隔着布。摸着银子。有些犹豫。

    “小东,小南,扶我起来,咱们走吧,别再惹人嫌了。”挣扎着起来。只是一动气,又是一口鲜血,吐在脚下,有些吓人。

    杨老头带着杨家人跟曹衙役打了声招呼,就都撤了,生怕赖上他们。

    曹衙役皱着眉,蹲下身子,塞给了小东一两银子。“去找个大夫瞧瞧,就算去了也不安心。”曹衙役带了头,其他的衙役多多少少都给了点铜板。

    住在镇上的,大多日子还过得去,拿出个两个铜板还是没什么负担的。就这么拼拼凑凑的,也有小十两。

    小南一家子跪在那儿直磕头,一下一下地,磕到人的心里。

    “咱先去找个大夫瞧瞧吧。”唐大海上前,架起杨大。

    老大夫搭着脉,“这早来也不至于拖成这样,以前的药方断不可吃了。这一个镇上住着的,还会信个游医的,无知!”

    药童抓了药,交代清楚,就不留人了。“大夫,我爹咋样?”

    “这一时半会儿的死不了,再晚个几日可就难说了。这药钱先付个十两。无知,寒症都能拖成这样!”最后一句话只是摇头轻声道,也不想打击这一家子了。

    唐大海将摸索出怀里的五两银子,给了小南,让他先付了药钱。

    “哎哟喂,只是寒症呢,咋就又是吐血,又是要赶出祖宅的。”

    “不会是这杨二叔故意找人使得坏吧,这游医也不至于连个寒症也医不好啊。”

    “嘿,你还别说,这还真是有可能的,否则这兄弟爹娘的,咋就不出点儿银子给请个大夫瞧瞧,不管不顾地给扔在马路上。”

    群众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真相就这么被传播出去了。

    “小南,你们可有地儿去?我送你们一程。”唐大海问着,这太阳都快下山了,这要是再被冷风吹吹,怕是坏得更快。

    小南看了看小东,有看了看娘,摇摇头。“要是有地儿去,也不至于借不到银子给爹看病了”有些低落,他也听见了外面人的议论,也不知是否是杨二叔使得坏。看了娘,只见她低着头。

    “我们这只是药房,不是善堂,不收留人的,赶紧走,别挡着地儿。”药童上前赶人,虽说无礼,但也确实是这么个礼。

    出了药房,唐大海架着姚大,看着人来人往,不时地有人朝着他们指指点点。

    “唉哟,照华,咋就弄到这副模样,大哥来晚了。”小南她娘猛地抬起头,看着说话的来人,有些哀求。

    “舅舅”三个小的惊喜的叫道。“舅舅,我爹爹病了我们没地方去了。”小东满怀期望地看着舅舅,生怕错过了什么。

    舅舅看到有个外人在,捂着嘴咳嗽了一声。“这事儿我也晓得了,这不,我不是特意来了吗?我来接你娘回去。”

    “哥”有些嘶哑。

    杨小妹一个劲儿地让舅舅抱,舅舅伸手亏着,有些不耐烦。“照华,跟我走,娘还等着呢。”也不愿多磨蹭,直接上前拉了小南她娘的手。

    “哥,等我给小东他们找个落脚的地儿吧,都这个点儿了,往哪儿走都不晓得”有些期艾,有些不舍。

    “娘,你说什么!你要丢下爹和我们,你要一个人跟他走?小妹才这么小,爹还昏迷着,你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