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户农家 >

第157部分

有户农家-第157部分

小说: 有户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氏眼见着瞒不下去了,才哭着求饶:“娘,不关我的事儿,是你非得逼着我去买人参的,那一百五十两银子还是你给我的,我哪有银子买那么贵重的东西

    娘,你说过的,凡事有你担着,不会责怪于我的!娘,你替我说说话吧”

    “大嫂,你怎么会,你怎么会给娘去买人参,大夫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地,切不可吃大补之物,你这不是害了娘吗!”唐大海连声指责道。

    “二弟,不是这样的,不是的!娘非得让我去买,说是我要是不给娘去买了人参来,就非得赶了我出去,让我无处可去!

    我这是被逼地无法啊,想着少吃几片,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吧!

    可是等了炖好了,给娘端来,娘非说我私底下偷藏了,说是参味儿一点儿都不重,淡的跟萝卜似的!

    我无法,就只能把只切了几片的人参都给娘拿来了,娘骂我偷奸耍滑,有好东西不肯给她吃,说我想自个儿独吞了,非得让我在扶着她出去,在她眼皮子底下炖了

    我不肯,娘就要嚷嚷,说我偷了她的银子,说我是有前科的,看别人是信她还是信我,我实在是被逼地无法了

    整整大半支,就炖了一小碗,娘后来脸人参渣子都吃下去了”

    一屋子里的人,都惊呆了,倒不是怀疑田氏话里的可信度,都这个时候了,田氏说的多半都是真的。

    自从田家人来了以后,田氏这些年早已经没了嚣张,家里来了客人也都是瑟缩着不出门的,多半都是在灶房里帮着烧火。

    一天到晚,甚至听不到田氏的声音。

    好些年,没听到田氏的声音了,夏竹突然见还有些不适应,有些凄厉,怕是感到了自个儿以后更难了吧。

    吕氏这才注意到,田氏已经真的老了,头发都已经从发根处白了。默默地叹了口气,这事儿能怪谁呢!

    唐大海看了眼唐大仓,并没有说话,“既然娘没事儿了,我们就先回去吃饭,晚上我再过来陪着!”

    带着妻女,出了屋子。

    出了老宅子,村里人早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都没事儿了,只是看着凶险,大夫说多养些日子就能好了”唐大海和气地说着。

    出了这无妄之灾,又不可能跟别人说去,唐大海也没心情跟村里人闲聊,拨着人群,回了村尾。

    等听说了事儿的经过,文弘虽惊诈,想想也挺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唐大海也没心思吃饭,只是怕晚上肚子饿,勉强着自个儿吃了两碗饭,却是怎么也吃不下了。

    “吃不下就少吃些,晚上我给你热就是了”吕氏看着唐大海机械地趴着饭,有些心疼。

    “没事儿,折腾这些做什么,只是没胃口。觉得我娘有些可怜,却又是她自作自受,平日里要是能听得进别人说的话,也不至于如此!”不过这也是江氏的性格,唐大海做了江氏这么多年的儿子,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等唐大海出去了后,方氏才叹息道,“你那婆婆也是个能折腾的,这差点把小命给折腾没了!

    你说咱这不懂医的,不听大夫的,还自作主张非得吃人参,吃就吃吧,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吃了那么多

    真是老天不想收,是自个儿不想活了,都是自个儿给闹腾的!

    文伟她娘也是个可怜人,娘如此,婆婆也如此,以前多跋扈的一个人,如今却是恹恹地,这活着也是可怜的。”

    不做死就不会死啊

 第八十六章 不好

    第二日,一早,文弘夫妇俩也去了老宅子,并没进了江氏的屋子,只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让唐大海帮着传了信儿。

    唐大海陪了一夜,也跟着回来了。

    江氏夜里又吃了一回药,一觉睡到了天亮。唐大海却是一夜未眠。

    只稍稍站了一会儿,赵氏就赶着文弘夫妇俩出来,就算是不来,也不会有人指责的!这都是小河村的规矩,别人家的也都是一向如此,更别说文弘还是要考进士的!

    唐大海一到家,只喝了碗粥,倒头便睡!

    钱府,后院。

    “上回回娘家的时候,我打探了下母亲的意思,母亲还在给言哥儿说亲,我只是稍稍将意思透露了下,惹得母亲一通泪。

    却是再也不敢提了!”钱夫人这几日憔悴了许多。

    杜嬷嬷恭顺地立在一旁,“夫人,最近听说唐家又有人来说和了,亲事也已经定下来了,来的是官媒,怕是来头不小官媒在镇上待了好几日,听说可是京师里来的。不远千里,来了这儿,怕是有些背景的。”

    “喔?居然还有这事儿,二儿子是晨哥儿吗?是个有后福的”钱夫人自小看着晓晨和文佑长大,旁人不敢来钱府,只唐家的两小子愿意来陪着言哥儿说说话,耍耍。

    “是呢,当初的小子可都是到了娶亲生子的时候了,这要是放在村子里的,都已经儿子都会打酱油了”人老了,就格外盼着都团团圆圆的。

    “杜嬷嬷,你也不用总在我面前说唐家的好话了,你这是承了唐家的情,还是,替言哥儿说话呢?”钱夫人正色道。

    有时候不说,并不是说她就不会猜晓些什么。今日钱夫人是特意提起这些的,那么多年的主仆。钱夫人也是不信杜嬷嬷会为了唐家的那些银子而替唐家说话。

    杜嬷嬷急地躬身跪下,“望夫人明察,唐家人根本就不知这事儿,老奴也从没受过唐家的好处!”

    “嬷嬷起来吧。我也没旁的意思,那么多年,我要是连嬷嬷都不信,还有谁能信了!当初其他下人可都不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我来村子里,幸亏当初还有嬷嬷”钱夫人想起往事,感慨道。

    杜嬷嬷仍坚持跪在地上,“不瞒夫人说,是奴婢斗胆,觉察到言哥儿说起唐家兄妹,总是一副向往的神色。想着唐家的都是好生养的,免得言哥儿总是念叨着想出去走走。

    奴婢生怕言哥儿像上回一样,留了封信儿,人就走了,这要是无心亲事。这要是错过了年纪,到时候,大小姐的香火就断了,如今都还有老夫人,夫人,念叨着,这要是往后。谁还会记得去上坟除草,这香火,难呐”

    杜嬷嬷说起这些,就不住地抹眼泪,惹得钱夫人跟着一道儿流眼泪。

    钱举人进院子的时候,就听见了一屋子的哭声。一迈进屋子,就见着杜嬷嬷正跪在地上抹眼泪。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钱举人是清楚杜嬷嬷在钱夫人心里的分量的。“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钱夫人忙得那帕子抹了抹泪,站起身子,才道:“嬷嬷快起来。老爷都还以为这是出了什么事儿呢!”

    杜嬷嬷唤了声老爷,有些艰难地爬起来。钱夫人看了忍不住自责,都可是一直陪着自个儿的老嬷嬷了

    “是言哥儿的亲事,我跟嬷嬷都觉得唐家的不错,可是母亲那边,却是不甚满意,我还没提,就被挡了回来了”

    “唐家啊,也不是不可以”钱举人沉吟道,“只是却是要问过言哥儿,若是他不愿,你们就算是操碎了心也无用”

    钱举人算是也瞧出来了,言哥儿也是极有主意的。

    唐家今年也没置办什么东西,娶了儿媳妇也花了不少银子,只买了些肉。

    张大一家子已经住了出去,唐家原先住的小院子,已经是不能住了,有一年冬天,已经压垮了一间屋子。

    唐家就将原先搭的做粉条的三间屋子给张大一家子住,张大稍稍收拾了下,打了床板,置办了些桌椅,家常用的,挑了个好日子就住了过去。

    张大一家子如今佃租着唐家的几亩地,唐家有意帮衬张大一家子一把,租子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收点儿。张大家的,刚刚住过的好一阵子,干完了家里的活儿,总是来唐家的院子帮着搭把手。

    吕氏拦都拦不住,后来见实在是没啥好忙活的,这才住了手,只每日必会过来跟方氏说说话,陪着聊天。

    二丫也一直住在方氏的外间,不管吕氏怎么说,二丫母女俩都爽快地应了,只过后还是留在方氏外间的榻上睡着的。

    有一回,吕氏过来,发现二丫正睡得香甜,也知道这小丫头确实是真心的想陪着方氏睡,也就由着她了。

    暗暗打定主意,可得好好地给二丫说门亲事,到时候贴一份嫁妆,也算是了了心意。

    前几日,张大去了深山,整整三日两夜,才出了山,背回来好多猎物,一半都往唐家送了,余下的自家留了些,剩下地都卖到了听雨阁。

    吕氏要付银子,可是张大家的怎么都不肯要,吕氏就在置办年货的时候,给张大家也置办些东西。

    “这些是给爹娘他们的,还有十两银子,吃完早饭你就送去吧”吕氏将桌上的东西归拢了下,对着唐大海商量道。

    “娘那儿也不知是啥情况,这几日,连半碗薄粥都勉强才能喝下”唐大海有些忧心地道。

    这几日,临近过年了,吕氏一直在忙着,虽说很多事儿都已经让文弘媳妇办了,可是吕氏不想累着文弘媳妇,想着让文弘媳妇养好身子,能早早地替他生个孙子抱抱。

    吕氏变着法子让厨房的胡妈烧些文弘媳妇爱吃的,每回文弘媳妇在桌上多夹了几筷子的菜,这道菜在唐家桌上出现的频率就会多些。

    这时候总会想起,“要是小南还在咱家就好了”想到文佑中意小南。更是打定了主意,等过完年,就问问杨大的意思。

    吕氏也有些日子没去老宅子了,当初好几个大夫都说没事儿。吕氏也只以为,江氏没什么大碍。

    “不是大夫都说了没事儿了吗?那回头我跟你一道儿去瞧瞧吧”

    唐大海点点头,“几年前大夫就说无事了,只是说句不当的,都是田家人给惹出来的事端,娘自那次以后就被吓着了,躺床上都躺了好几年了”

    “这是心病啊,你们就没再请大夫来瞧瞧,给娘说说?”吕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哪会没请,请了好几个了。娘又听不进,说我们合了外人来欺骗他,还说找了人特意扮成大夫来哄着她玩,大夫都被骂了出去,现在说起小河村。可是没一个大夫愿意来了”唐大海说起这个,颇为头疼,江氏折腾起来的时候明明精神头就不错。

    可是,只歇了下来,就觉得自个儿活不成了,这几日竟是只能吃下点稀粥,只数着米粒了。

    吕氏随着唐大海一吃完早点。就去了老宅子。

    夏竹看着这急匆匆的二人,“那边又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了?”

    方氏起得早,已经听吕氏说了,“听说这几日你们嬷嬷不大好了,只勉强吃得下半碗稀粥了大夫都说无事的。怕是心病吧”

    早前就听唐大海回来说,江氏整夜整夜地做噩梦,讲胡话,这陪夜的除非睡得早,还能睡上一会儿。一旦江氏睡着了,没过一会儿,就会做噩梦,讲胡话。

    有时候,做噩梦被唤醒了后,却是再也不敢睡了,只得拉着陪夜地说上半宿的话,这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白日里,三个儿子都得做活,却是又不放心媳妇儿陪着,只有时候文伟有空陪上一陪,江氏勉强才能眯上一会儿。

    唐大仓毕竟也是有了些年纪了,陪了一夜,白日里还得做活,精神头就有些不好了,有时候白日里补觉,就是睡不醒。

    万幸的是,文伟如今都是帮着做活的,唐大仓也能缓缓气。

    吕氏和唐大海搬着东西,进了院子,就见唐有根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吕氏的心咯噔一下,嫁进唐家那么多年,唐有根极少抽旱烟。

    唐有根并不喜欢抽旱烟,最近的一次,还是文伟娶不到媳妇,听说是抽了一夜的旱烟后,决定给文伟去山里买个媳妇。

    哪怕是,要将他们二房分出去,唐有根也没抽过一口旱烟。

    “爹,我跟大海来给你们送年货了”吕氏压低声音说道。

    唐大海咳嗽了几声,才无力地说道:“好,好,进去看看你娘吧,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得了这个年了”

    吕氏应了,和唐大海将东西都搬进了江氏的屋子里。

    往年,都是搬进江氏的屋子里的,这回儿,吕氏想了想,还是唤着唐大海搬进了江氏的屋子里。

    进了里间,吕氏将东西都放在了桌子上,才开口说道:“娘,来给你送年货了,孩子爹,那银子去给娘,让娘收着”

    唐大海依言,坐在江氏的床边,将十两银子放在江氏的手里。

    江氏看了看桌上摆着的满满当当的东西,看着布匹的花色,还有她喜欢的眼色,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江氏摸了摸手里的银锭子,眯眼看了看,才攥紧了。“难为你们还记得我这将死之人啊”

    吕氏盯着床上躺着的江氏,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竟是消瘦了不少,握着银锭子的手,青筋挑起,看着竟有一丝的恐怖。

    心下大惊。“娘,你可得好好养着,重孙子都还没有呢,听说文伟的媳妇可是又怀上了”

    说起文伟媳妇的肚子,江氏两眼冒光,“嗯,我就盼着能给文伟贴了儿子,这都生了两个闺女了文弘也成亲了,他媳妇肚子里可有消息了?”

    吕氏受宠若惊,莫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还是他们婆媳俩头回这样心平气和地说说话。

    吕氏也搬了一条凳子,离得江氏的床边稍稍远了一些。“是呢。都快有月余了,我也盼着能早些怀上,文弘明年开春还要去京城参加会试这要是有了身子,文弘媳妇在家里也能照顾照顾”

    吕氏不知道是什么心情。竟是有些语无伦次了。

    江氏微微地点点头,幅度不大,吕氏却还是仔细地看到了。“唉,我这身子怕是不行了,还得耽误文弘下场了,我这个做嬷嬷的,到老也得拖累他们”

    “您快别这么说话,孩子们都不懂事儿,你心里别怪罪他们,都是我教的不好!如今家里也不缺银子。您可得赶紧地好起来,不说别的,就是重孙子还没抱上,你哪会舍得?

    大夫说了,你那是心病。这要是看的开些,每日多吃些,吃饱了就睡,身子骨硬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