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户农家 >

第139部分

有户农家-第139部分

小说: 有户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家人怎么样,可有再来找你麻烦?”

    “哼,他们还能拿我怎么样,还不得年年搬米过来,除了被他们骂,也不敢拿我怎么样,他们还要脸

    再说,他们可是不敢踏进这院子里来,无非也就是在院门口骂骂,图个痛快!

    只是,我这辈子怕是离不了这院子了”

    唐大仓蒙头大灌一口,“好了,别喝了,你得回去了,晚了可得找了”

    “今儿个我就不回去了”唐大仓大着舌头,说道。“不回去了”

    “瞎说什么,这要是有一日你能把我从这个鸟笼子里弄出去了,我就算是给你做个外室我也愿了如今要是被钱家人知晓了,怕是要拿你出气了”蕙娘叹口气道。

    唐大仓抱头,声音都哽咽了,“我太窝囊了,做啥事儿都不成这么些年,你都还是窝在这里受气,我也不敢让人知道!”

    蕙娘上前扶起唐大仓,小心地伺候他在桌边坐下,打了水来。细细地给他擦了把脸,小声说道:“这人啊,都是命,想想你家如今的日子。在村子里也算数得上的,咱要知足我知道你这心里念着我,我就满足了”

    说完,扶起唐大仓,两人并排一步步地走着,只是这路就这么短,二十来步就到了。将人送到了院门口,才让唐大仓赶紧回去。

    “你早前不是说了,姑爷也在,这不回去。秋月脸上也挂不住,回头你再过来吧这喝了酒,路上可得小心着些”蕙娘一一嘱咐了。

    唐大仓都应了好,盯着蕙娘好一阵子,才迈开步子。走了。

    蕙娘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院门口,看着唐大仓走远,唐大仓回头摇摇手,让她赶紧回屋去,蕙娘这才抿着嘴,回屋。

    这么多年,他都记得。记得只有等到他回头摆手,她才会笑着回屋。

    唐大仓摇摇晃晃地回了老宅子,“你这是怎么了,到哪儿喝了那么多的酒,好重的酒味这银子在你这儿,就整日地只晓得吃酒。吃酒了”

    田氏围着唐大仓碎碎地念叨着,心里直疼地快抽过去了,这么重的酒味儿,怕是喝了不少银子了。

    “一边去!我喝的能有你娘拿走的多去,我赚的就喝点小酒。总比被人不明不白地拿去好!”唐大仓大着舌头直嚷嚷。

    田氏如今因着唐秋月也在,胆子壮了不少,只是姑爷也在,却是不好让秋月丢脸,只能撇撇嘴,不再说话。爬上她的那张木板床,拉过被子,就睡去了,不再搭理唐大仓。

    唐大仓看着田氏的眼里就只有银子,心下微冷。

    这隔壁的就是唐秋月住的,听着唐大仓屋子的响动,双脸微红,万幸地是天黑了,严之初也瞧不出啦。

    “今儿个我跟二婶他们提了,让春兰的小闺女,说给小善,可是被拒了我家小善有啥不好的!哼,没眼力”唐秋月想起这事儿,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严之初猛然睁开眼睛,“你怎么会提这事儿,来时你都没跟我说这”

    “我也只是想着随口提一提,这事儿要是能成就最好没成想二婶会一口拒绝,还说什么她只是姥姥,可当不得夏家人的主儿!”唐秋月撇撇嘴,就依着唐家的势儿,还能有夏家人不依的?

    严之初又闭上了眼,“我早就跟你说过,不要打这些主意,如今你二叔家,咱以后的小善可是离不得他们提拔一把,我这辈子是不想了”

    唐秋月有些急了,“我还不是想着,依着唐家人疼闺女的那种劲儿,春兰定然也是极疼闺女的,春兰当初可是有大把的嫁妆,这小雨就算是一半,也要比一般人家好上了不少了”

    “唉,是我没用,只是个穷秀才,没让你跟小善过上好日子”严之初悠悠地叹了口气,有些自责。

    唐秋月急道:“相公,我哪是这个意思,这日子我很知足了,我是个没用的,都靠着你坐馆,我以后都不想了,小善的事儿以后都你做主就成了”

    严之初伸手握住唐秋月的手,“急什么,我也没怪你,以后心里有数有成了”

    “相公,你想下场吗?要不我跟二婶说说,这事儿是好事儿,二婶定然不会拒绝的。”唐秋月犹豫了会儿,才开口说道。

    严之初摇摇头,“我自个儿有多少斤两,我清楚真的不是这块料睡吧,明儿个咱就走吧,岳母的事儿咱管不了,岳父根本就不愿意听”

    “嗯,来了一趟我也放心了”唐秋月也觉得没趣,还不如在自家院子里过得自在,村子里的人都对他们夫妇俩,恭敬有加的。

    ps:

    撒花感谢may妹妹的评价票。。。

 第六十一章 上门

    杨大一身疲惫,南下带来的一些生丝,在灵州城找了商户,将生丝草草地卖了,就搭了辆马车往沛河镇赶。

    这么些年,杨大从没踏进过沛河镇这里留给他的,都是不幸。要不是小东要下场,可能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踏进这里。

    杨大越走越慢,看着两边的铺子,多半都是陌生的,依着记忆,找到了安平客栈,这家客栈在他小时候就有了,不知道已经开了多少年了。

    杨大抬头看着客栈外头的匾额,盯了好一会儿,也不知为何,自从重新踏上了这块地界,他就容易发呆,晃了晃脑袋,才提脚往客栈里走。

    “来了,来了”小伙计低声跟边上的说道,杨大的头发多半早就白了,自然就特别让人注意。

    杨大也已经习惯了别人盯着他猛瞧,这么些年,这头白发,倒是为他做成了不少生意。有不少人就是怜他白了头,命运坎坷。

    “掌柜的,有没有一个叫小东的住在这的?两兄弟的”杨大站在柜台前,有礼问道。

    掌柜的仔细想了想,又翻了翻记事簿,“可是十*岁的模样儿?是个书生”

    “对极了,掌柜的可能告知,是在几号房?”杨大想起自家的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愈发真了。

    掌柜的合上记事簿,挂着笑,说道:“那个年长的,叫小东的,让我给你留了言,只说是去了小河村的唐家”

    “小河村的唐家唐家”杨大嘴里重复着,还记得这条命还是唐家人给救的。还不嫌忌讳,给他们一个容身之所。

    “小河村的唐家,你不晓得吗?这镇上还有铺子的,在西市的街边”掌柜的热心的说着,只以为杨大是外来人。

    “给掌柜的贴麻烦了,我一会儿去西市去找找”那间铺子。就是他们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只是,如今,却是少了小闺女。也不知道,她好不好?

    杨大辞了掌柜的,出了客栈,慢慢地徒步往西市走去。等杨大出了客栈,客栈里又恢复了人声鼎沸,或小声,或聚在一道儿,说着先头的那个白发人,猜测着他经历了什么,才换得一头白发。

    如今过了饭点。唐家铺子里只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个人,在大声地说着话。堂间,钱书明正守在柜台后,笑着听着在坐的几人说的话,偶尔还回应几句。

    “掌柜的。唐老板可在?”杨大上前问道。

    钱书明不落痕迹地打量了下杨大,“你是小东的爹吧?我听嫂子说起过,让我留意着,小东他们都在村子里呢”

    吕氏早就跟铺子里的打了招呼,说是要是有头白发的中年人来找人的话,就说小东兄妹俩都在村子里。杨大好认的很,顶着头白发。只是瞧着不知怎么的,有些心酸。

    “给你们贴麻烦了我这刚刚到客栈,就听掌柜的说是去了小河村的唐家,我早前也是知道这个铺子的,就顺道过来瞧瞧,唐老弟可有在铺子里”杨大跑了空趟。得了准信儿却也放心了。

    钱书明听说杨大刚刚去了客栈,想必也是刚刚赶到了镇上,“这都过了饭点了,想来还没顾上吃的吧?快点儿坐,咱这铺子里的菜都是瓦罐炖着的。这越炖越香,老远就能闻到香了”

    钱书明说起铺子里的招牌,很是得意,让杨大赶紧坐了,自个儿去灶房盛了好几个菜出来,贴了一大碗的米饭。

    杨大这会儿心事落定,闻着饭香肉香,才感觉到了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如此,我就不客气了刚刚从灵州城过来,这会儿闻着这肉香,可是好些日子没吃上了”

    邻座的几人听到了,对这杨大大赞唐家铺子的肉菜,“我这几日没来吃就想得慌,家里头的厨娘,都做不出这味儿来,吃着不地道”说完,还夹了块红烧肉,放在嘴里吃起来。

    钱书明熟络地谢过几人的捧场,怕杨大被人盯着吃饭不自在,找了个借口就去忙去了。

    杨大确实是饿得狠了,捧起碗就大口地吃了起来。越吃越快,以前在船上,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整日地在船上摇来晃去的,能吃下点东西,那也是强撑的。

    什么时候,这一家小小的铺子里的吃食,都变得如此美味了

    杨大想着,再跑个几年,就能安定下来,心情也不禁觉得轻松许多。

    杨大又要了一碗饭,吃得很快,在船上,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这时候,只要捧起碗来,不自觉地吃得很快。

    等杨大停了筷子,钱书明才上前,“杨大哥,我再给你贴一碗吧”

    “不用,不用,都已经吃了两大碗了,尽够了尝着这菜可口,忍不住多吃了半碗”在外的日子,杨大早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些话,也能随性的说出口,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瞧。

    他还能怎么被人说,最坏的也不过是几年前那模样了

    杨大非得留了半两银子,钱书明无法,只按着价儿收了银子,还找了些铜板给杨大。杨大也没客气地接了,出了铺子,独自在街上走着。

    前头,就是他从小待到大的那片宅子了,左邻右舍,尽是些相识的。只是,他就这么站着,来来往往,却是无人识得。可能,谁还会认得他,一个弃子!

    “怎么又开始吵了?从没见过儿媳妇能跟公公顶嘴的,这杨家也真是愈发没规矩了,要我说,就该报官了,看这家人还敢不敢!”

    “报官?哼,那也得杨老头不心虚啊,当初大儿子可是要有多孝顺就有多孝顺,不就生个病,就把人都赶了出去,如今,怕是报应来了吧!”

    “这人要是怕报应,怎么会做这种事儿!听说杨大媳妇早就已经改嫁了,妻离子散的,唉,也是命不好的!”

    “杨老头如今也开窍了,死握着房契不拿出来,杨二媳妇还不是为了这事儿日日找茬。这院子不是自家的,住着也不舒坦啊,这要是那日也跟杨大一样,一生病就被赶了出去”

    “报应不爽啊”

    “走吧,走吧他家的事儿都多少年了,也没啥热闹可凑的!谁知道杨大还有没有活着!”

    杨大怔怔的,往事历历在目,可是旁人也只是多看了他几眼,只是谁都没认出他来。似是松了一口气,往回走了,搭了马车,去了小河村。

    一路问过去,等到了村尾,果真如村里人说的,村尾的那座大院子就是了,好辨认的很。

    小南兄妹俩已经跟唐家上下混地极熟,如今也跟夏竹一样,跟在吕氏身旁,看看能否有帮得上忙的。

    “爹,你可来了!前些日子,哥哥,还说了,爹大概就在这几日就能回来了,哥哥说得果然没有错!”早先年,杨家俩兄妹都跟着杨大一道儿跑南跑北的。

    俩孩子小,把他们独自放在陌生的村落里,杨大不放心,生怕又跟小西一样,是以,宁愿苦自个儿苦孩子,也要将人带在身边。

    等唐大海和吕氏迎了出来,笑着站在院子里,看着小南挽着杨大的胳膊,絮絮叨叨地说着。院子里的人多了,小南才羞涩地放开手,站在一旁。

    杨大笑得宠溺,转过身来打招呼道:“唐老爷,唐夫人,小东兄妹俩给你们贴麻烦了,这些日子多谢你们了!”

    “叫什么老爷夫人的,咱家可没这种讲究,听着怪别扭的!你比大海大些,我们就唤你声杨大哥了”吕氏笑着说道。

    “杨大哥,屋子里坐”唐大海开口,请人去屋子里坐了。

    杨大本就走南闯北,见识自然非村子里的人所能比的,又是说起自个儿的经历,跟唐大海夫妇俩很快就混熟了,屋子里笑声渐起

    “早些,多谢唐老弟借了银子,给我看好了病,当初不告而别,实是不想再给你们贴麻烦了这是十两银子,这么些年,利息都不止五两了,我就厚颜算了五两”杨大掏出早准备好的十两银子,一个银锭子,推到唐大海的面前。

    唐大海推辞不过,不过却只肯收五两。杨大无法,只能接过了五两银子。

    “这来得匆忙,空着手上门,怪不好意思的!”杨大因着心里想着事儿,快到小河村时,才想起了空着手,只得下次补上了。

    “杨大哥也别整这些虚的,就当自家一样,住下吧,小东也是要下场的,正好可以跟文弘和晓晨多多交流交流,都是读书人”唐大海笑着邀请。

    杨大先是推辞了,吕氏也开口相邀,见唐家两口子,确实是真心的,倒也安心了。他家以后在哪住下,还得跟小东商量商量,除了客栈,确实也没地方去。

    早些日子,夏竹早就听小南说了,他和小哥手里攒了不少银子,有心想找个营生,灵州城富硕,这南北货却是紧俏地很,开家铺子,就是再好不过了。

    “杨伯,你这趟回来,还出去吗?”夏竹期盼地问着杨大,杨大这才注意到夏竹,是个聪颖的丫头。

 第六十二章 一切照旧

    “还去的,小东和小南的亲事都还没成,这还得多跑个几趟,才能安定下来。”杨大说起小东兄妹俩的亲事,也有些担心。

    “弟妹,托你件事儿,这小东也十九了,小南如今也十六了,这亲事还没成,这些年走南闯北的,可是耽误了她们俩

    我还是头回见着小南穿了女装,回想起来,实是对不起她们俩人啊”

    吕氏点头应了,“我道是什么事儿,我家的几个小的如今我也在操办着这事儿,不过是让媒婆多打听几个,回头有中意的,就等着你来挑”

    杨大又是谢过了一番,夏竹被这么打断了,果然是不引人注意啊。“杨伯,这要是你还去的话,我跟哥哥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