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东唐再续 >

第341部分

东唐再续-第341部分

小说: 东唐再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就是敬翔这个朱温最重视的谋士,换了别人来说这话,让朱温被浇一盆冷水,只怕他早就勃然大怒了。但此事敬翔说出来,朱温就悚然一惊,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是孤王得意忘形了子振,你快想想,李存曜具体或将有何举措?”
  
  春天,万物生发,按照学问人的说法,是不该狩猎的,皇室王族狩猎通常都在秋冬,因为秋冬主肃杀,而冬天毕竟太冷,因此秋狩才是主流。
  但对于李克用而言,即便他现在已经是入了族谱的李唐宗室,却仍然不会在狩猎这等事上被这些繁文缛节所束缚。
  今日正是春分,李克用却偏偏带了人上山射猎。他是天生神箭,上山狩猎从不搞围猎那一套,用他的话说,围猎那是“弱者之举,不值一哂”,他狩猎从来都是带上一众勇士,上山自由猎取。
  按照沙陀习惯,狩猎其实也是一种练兵,虽然李克用不围猎,但如果遇上猛虎、狼群、野猪群等危险度较高的猎物,客串猎人的他们自然也要讲究策略,巡、诱、伏、围、驱诸多手段,何尝不是用兵之道?后世女真为何强大到号称“满万不可敌”,无非是他们最早的那批战士,早已在最艰难的狩猎活动中,将“战术配合”演练进了骨子里,作战之时连指挥都不需要,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样的军队,想弱都难。
  当中原王朝孜孜不倦地追求对自家军队的控制达到“如臂使指”境界时,人家的军队就好比是每个指头直接连着大脑,这仗还能打?
  沙陀之强,除了因为出了个李克用,也未尝不是这些年来一直维持着野性,对武勇的执着追求从未放松。
  “大王上山前说要猎大虫(无风注:唐朝避李虎之名讳,老虎改称大虫。),怎么只拖了几头野猪来?”敢这么跟李克用说话的,自然关系非比寻常,这句话是李克宁说的。
  李克用哼哼一声,摇头道:“没碰上怎么猎?不过你说某只猎了几头野猪,那可未必,后面还有一头大罴,德璜(李存璋字)正带人往下拖来,可惜这东西太烈,费了老大手脚,皮毛怕是坏得不成了。”
  李克宁大吃一惊,忙问:“怎会碰上大罴,大王未曾受伤吧?”
  李克用摆摆手:“受伤倒是不曾,大罴猛则猛矣,孤王却何时怕过刚猛?只是搏斗中稍有不慎,似乎引动了头上旧创,回了晋阳之后,那些个郎中们怕是又得要孤王休养些时日了。”
  李克宁听了,却是正色道:“兄长,不是小弟说你,郎中的话还是得信况且兄长你头上旧伤原本就时不时发作一番,如今若真是引动了头上旧伤,可千万大意不得,沙陀缺了谁都不打紧,唯独缺不得兄长你!”
  “呵”李克用笑了笑,仿佛想到了什么,抬头看了看天边,淡淡地反问:“真是缺不得我么?未必吧”
  李克宁脸色微微一变,沉声问:“兄长可是听到了什么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李克用叹息一声:“有什么流言蜚语值得我听的,你说说看。”
  李克宁脸色再变,略微迟疑了一下,仍坚持道:“近来太原颇有些人不安分,每每提到正阳在长安的所为”
  “你以为如何?”李克用打断他的话,直接问。
  李克宁看了下李克用脸色,答道:“小弟不知但小弟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在长安的所为,多是些学问上的物什,孤王是看不懂的,但是河中的事情,孤王看得懂他欠孤王一个解释。”

  

  第213章 王业之基(九)
  邠州,邠宁节度使府上,今日有客上门。
  这位客人穿得并不华贵,身后的随从也尽是朴实装扮,从主到仆,看起来都是冷冰冰的,实在不像什么豪门大户,但奇怪的是,他们所骑的马匹,却是雄骏异常,煞是古怪。
  那客人向门子递上名帖,门子略微看了一眼,不冷不热地道:“这位先生莫非上门找耍子,须知这里是邠宁节度使府,不是你家后院。”他将帖子扔还给来客,哼哼一声,道:“你这帖子上只落款一个‘代北故人’,姑且不论你是否真个识得我家节帅,就算识得,你却叫某如何去跟节帅说起?”
  来人那四方脸上刀眉一皱,左右看了看附近,道:“那你便去与你家节帅说‘邈吉烈来了’便是,他绝不会怪罪于你。”
  那门子本来还拿捏着架势,忽然猛地一下醒悟,这名字错非是沙陀语,否则怎会这般古怪?他额头瞬间见汗,暗道:“要糟,这人既是沙陀人,又指名道姓要见节帅,没得还真是节帅故人”想到此处,再也不敢当怠慢,匆忙一礼,请来客在花厅暂歇,自己急急去通传禀报去了。
  邈吉烈何人?正是李嗣源,如今的保塞节度使。
  门子一走,李嗣源麾下随从便有人道:“节帅,邠帅是您兄长,何必这般谨慎,竟还被这狗眼看人低的门子小瞧,错非是看在邠帅面上,方才某就恨不得一巴掌打得他跪下磕头!”
  李嗣源上了战场,勇猛是不消说的,但平时却是甚为宽和,听了这话也只是微微摇头,道:“某为延帅(保塞军治所延州),身负重任,如今离镇而来邠州,虽有不得已之苦衷,却也不便堂皇行事。至于门子一辈子也只是这般一个人罢了,与他计较什么。”他说着,笑了笑,对几名随从道:“你等都是某的牙兵,最是亲信不过,将来立了功了,自然有掌兵主事的一天,那时节你们便会明白,委实无须与这等人计较甚么当初我曾听蒲帅说过一句话,我未读过书,他那原话是不记得了,不过大意还记得,却是是说鲲鹏从不在意虾蟹燕雀想些什么你们可明白我这番话的意思?”
  众人自然明白,当下精神一振,各自应了。
  李嗣源笑起来,正要再勉励几句,忽然便听见李嗣昭的声音在花厅外响起:“老十,是你么?”说着,便看见李嗣昭穿着一身燕居常服出现在了门口。
  李嗣源微微弯腰,拱手一礼:“九兄,正是小弟不请自来,打搅兄长了。”
  李嗣昭连忙回礼,又请他落座,笑道:“你我兄弟,素来亲近,你来看某,怎说得打搅?不过邈吉烈,正阳前次革新时政,交待了许多事情到关中各镇,某这邠宁镇现在还是在千头万绪之下刚刚摸出点门路,你在延州难道便全然做好,竟有空来某这里串门了?”
  他这话显然有打趣的意味,但李嗣源却是个十分严肃、极少开玩笑的人,当下只是微微摇头:“某少时失怙,未曾读书识字,右相政令下达之后,某实不知如何是好,便请朝廷遣人专为负责,节度使府全力配合,也就是了。”
  李嗣昭知道李嗣源为人素来忠直厚道,其人严于律己,已近苛刻,因此他在谈正事时提到李曜,都是直接尊称官名,当下只是笑了笑,刚准备回话,却听李嗣源继续道:“至于此次前来,自然不是串门,而是有一件要事,近来一直在某心头盘旋,却无人可说,如今风云变幻,已经不能再等下去,只好来九兄处,请兄长指点一二,小弟不胜感激。”
  李嗣昭慢慢收起笑脸,看着他的眼睛,问道:“唔,那你便说来听听,所为何事?”
  李嗣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若有一日,大王传令我等领兵相救太原,右相却命我等按兵不动,我等如何是好?”
  李嗣昭面上笑容尽去,沉下脸问:“邈吉烈,你这是什么话?大王与正阳何曾有过这般大的分歧?”
  李嗣源毫不退缩,直视李嗣昭的眼睛,坚持道:“小弟便是这一问,兄长只须回答便可。”
  李嗣昭的瞳孔微微一缩,却仍未直接回答,反而道:“不,我必须知道你为何会这般想,你是不是听到过什么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李嗣源摇头道:“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哦?那么,你看到了什么?”李嗣昭问。
  李嗣源叹息道:“我看到汴贼猖狂,威服河北;我看到太原疲惫、河中空虚;我看到大王数次提醒正阳,正阳却仍一意孤行兄长,正阳的确与我等相交甚厚,可大王却是我等假父,似我等这些人能有今日,实乃大王器重在前,正阳相助在后,若舍大王就正阳,心中岂能自安?”
  李嗣昭皱起眉头:“那你此来,便是来告诉我,一旦真是大王教令与朝廷诏谕相悖,则你必以大王教令是从,是么?”
  李嗣源叹道:“是,而且小弟希望兄长也能如此。”
  李嗣昭心中也叹息一声,暗道:“邈吉烈啊邈吉烈,事情要真是到了那一步,你就不怕我已经倒向正阳,趁你此来,直接把你给抓了么?”当下苦笑道:“此事,且与八兄再上议一议,然后定论不迟。”
  李嗣源微微一怔:“八兄?他不是在陇州么?”
  李曜之前让李嗣昭、李嗣源以及李存审分镇邠宁、保塞、天雄(无风注:天雄节度使在唐末有两个,一个是以陇州为治所,又叫保胜节度使;一个是以魏州为治所,又名魏博节度使。这里是陇州天雄。),之所以这么安排,一个是当时情况下这三镇最方便直接拿下,一个是拿下这三镇,就正好对关中的其他势力进行了“分割包围”。比如保塞军,以北是党项定南节度使辖区,以南是鄜坊节度使辖区,再往南是长安京畿,往西则就是邠宁了。而邠宁以南就是凤翔,以西则是泾原。泾原再西则是天雄,天雄东南又是凤翔。
  他三人分镇三处,正是为了将关中其他势力分割开来,使得其余势力都不能不随时小心谨慎,不敢对长安生出奢望,谁料李嗣昭却忽然冒出这么一句,难怪李嗣源会惊讶。
  却不意李嗣昭大声道:“八兄,事已至此,你也出来说话吧。”

  

  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
  花厅门口,又闪出一人,面色肃然,正是李存审。
  李嗣源起身讶然道:“八兄竟在邠州?”他忽然醒悟过来,恍然道:“难道八兄此来也是为了”
  李存审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在李嗣昭的招呼下与李嗣源一同坐下,看了二人一眼,苦笑道:“不瞒十弟,愚兄近来也是食不知味,晋阳那边一团乱麻啊。”
  李嗣源是个单纯武将,虽然没读过书,却听府上幕僚说过君子不党的道理,因此他平时很少与其他将领私下联系,闻听此话,顿时一惊:“晋阳怎的乱了?”
  李存审看了李嗣昭一眼,才对李嗣源苦笑道:“还能怎的,各种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有声有色,不过说法虽多,无非就是说正阳要独树一帜,自己撇开河东单干了现在盖公又在病中,大王府上也没有半句话传出来,军中、民间,说什么的都有现在朱温在汴州磨刀霍霍,晋阳城里人心惶惶,偏生正阳也没个解释这事闹得!”
  一番话说得李嗣源忧心忡忡,李嗣昭却是皱着眉头,沉吟道:“正阳没有解释不奇怪,但是大王真没说什么?”
  “嗯?”李存审略有不解。
  李嗣源却疑惑道:“正阳没有解释为何就不奇怪了?”
  “呵呵。”李嗣昭笑起来,道:“有道是君子坦荡荡,正阳这人,你们还不清楚?他自觉问心无愧,就肯定不会多做解释,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骨嘛不过话说回来,以正阳为人处事之周全,按说不该全无反应,至少应该给大王做一说明。”
  李嗣源对“魏晋风骨”毫不了解,但知道这是个用在文人雅士身上的词,闻言不禁沉默下来。李存审却迟疑道:“那大王始终不予回应,却是什么意思?”
  李嗣昭也有些迟疑,想了想,才道:“这个就不好说了,或许是正阳的说明并未让大王全然接受,也或许是正阳让大王故意这般做的。”
  “故意?”李嗣源这次忍不住问了:“这又是为何?”
  李嗣昭苦笑道:“正阳若要算计人,谁能知道他是怎么设计的?以我之见,我等这般瞎琢磨也没用,不如这样,我等三人一道,去一趟长安,个中缘由,自然便知。”
  李存审点头道:“不错,瞎猜全无意义,不如直接去问正阳,反倒简单。”
  李嗣源犹豫了一下,问道:“此时正阳心思究竟如何,我等全不知晓,此去长安,可要领兵?”
  李嗣昭吓了一跳,忙道:“切记不可!”
  李嗣源挠了挠头,郝然道:“某非怀疑正阳,只是”
  李存审苦笑道:“十弟,收了这份心思吧,你是想我三人何兵,万一正阳真有什么别样心思,看了我们三人领兵前往,便也该收敛了,是么?”
  李嗣源本是厚道直爽之人,他确实有这种意思,只是却没去想,李嗣昭和李存审都是心思灵巧之辈,这点心思如何瞒得过他们?
  李存审叹了口气,道:“某那天雄军,战兵不过三万,吐蕃虽已衰弱,也不能全无防备,若是出兵,顶破天两万,你二人若要出兵,能有多少?”
  李嗣源道:“保塞军能出之兵,最多也就如此。”
  “邠宁可出之兵倒是有个三万许,不过不是老兵油子,就是新兵蛋子,要去跟正阳麾下那横扫关中的护国军打须知这邠宁军被正阳连败两次,早被打怕了,现在要去的话,只怕还没看见蒲军,便要自己散了伙。”李嗣昭说着苦笑摇头道:“再说,我看正阳绝非那等人,我三人还是只带几百牙兵,亲自走一趟长安便是。”
  李存审也道:“我意也是如此,我三人与正阳私交皆厚,他便是真有所设计,若我三人亲至,也总该不怕泄密,当可告知了吧。”
  李嗣源本就觉得自己那样怀疑李曜颇不义气,既然两位兄长都同意亲自走一趟长安,他又岂是什么胆小怕死之辈?当下也道:“那好,小弟也无异议。”
  
  长安,陇西郡王府后花园中,李曜正在作一副花鸟画,冯道在一边看着,时不时说上几句什么。
  过了半晌,李曜忽然哈哈一笑,摇头道:“看来人的天赋总是有限的,某学这丹青之术也有些时日了,画出来还是这般不堪。某画的这鸟儿,都快肥成鸡了”
  冯道本想说两句好听的,但李曜的国画的确是太过不堪入目,冯道思来想去也找不到一个委婉的词来,只好道:“其实老师何必求全责备,老师那炭笔素描,已然是开宗立派之画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