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她来自碧波深处 >

第9部分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9部分

小说: 她来自碧波深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学前回到村上的孟校长笑起来,伸手召唤几个对马达感兴趣的孩子,“来来来,我来告诉你们马达是什么。”
  小孩子们呼啦啦围了过去,有感兴趣的大人也跟过去,缀在后头。
  孟校长找了一根树枝,用鞋底把明月家门前一块沙地扫平了,然后画了几个简单的图形。
  “在十八世纪中叶,有个很聪明的外国人叫瓦特,他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后来有个同样聪明的法国人,叫居纽,他经过实验,在一辆三轮车上安装了蒸汽机,成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和阿海叔这辆一样么?”有少年举手问。
  孟校长摇摇手里的树枝,“有点像,但不完全一样。当时的蒸汽机个头比较大,需要靠燃烧煤炭来获得动力。你们阿海叔这台是电动马达,只需要用电就能工作。”
  “那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男孩子们锲而不舍地追问。
  孟校长拿树枝点一点沙地上的图形,“马达启动,带动传动带,本来要靠人力踩踏运作的三轮车链条被带动,三轮车不需要人力就可以跑起来了。速度快,载重多,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是非(…提供下载…)常棒的发明。”
  人群发出惊叹声。
  小孩子们得到答案,散了开去。
  大人们有心动不已的,仍围着孟校长问动问西。
  等到村人都散了,孟校长走到孟海身边,拍拍他肩膀,“阿海,有没有时间?我们聊聊?”
  “有!有!我们到院子里聊。”孟海在衣襟上抹了抹手,把孟校长请进自己家的院子里。
  明月正和阿嬷一起在偏厦(炫书:。。)整 理阿爸带回来的东西,糖果饼干蜜饯都装进铁皮罐子里,鸡蛋水果分别装在篮子中吊在瓦檐下头,好看的花布是买给阿妈的,卷成一卷包在黄色薄油纸里,用纸绳扎着,只在油纸两头露出一点花布来,在展开之前,充满了神秘感觉。
  明月正试图在不破坏外面的油纸情况下,一窥花布全貌,听见院子里有响动,一根已经戳到布卷里的小手指头连忙缩回来。扬睫望一眼阿嬷,阿嬷笑起来,“调皮,自己去玩罢。”
  明月便跑出偏厦,看见院子里坐在荫头里的阿爸和孟校长,就嗵嗵嗵跑向厨房,揭开凉茶壶的盖子,取过两只干净碗,倒了两杯凉茶出来,一手一杯,端端正正举到阿爸和孟校长跟前,“阿爸,孟伯伯,喝茶。”
  “谢谢明月。”孟校长接过茶杯,向明月道谢。
  明月笑眯眯地跑开。
  孟校长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对上孟海的视线。
  “阿海,我看你们家明月,是个早慧的孩子。”
  既懂事,又不失孩童的天真,虽然是家中幼女,却一点不娇纵。
  最难得是,一家人都愿意给她创造充分自由学习的机会,并不约束她的天性。
  “阿海,我前段时间的提议,你和阿霞商量得如何?”
  “是让明月提早入学的事?”孟海问。
  孟校长点头,“虽然说是提早入学,其实接受的仍是学前教育,毕竟明月还小。”
  学前教育?孟海望着孟校长,满眼疑问。
  “其实也未必学多么高深的东西,只是通过游戏来培养明月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而这些能力在往后她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将对她大有助益。”孟校长最感到遗憾的是,孟家村没有幼儿园,大人们也十分忽视学前教育。村里还有好几个学龄儿童就这么游荡在外头,没有送到学校里去。
  即使国家的政策是儿童免费入学,接受基础教育,但在边远和贫困地区,仍然有很多孩子没能踏入校门,接受教育。
  每当他看到村里那几个没有读书,无事就在村里闲晃,惹狗撩鸡的孩子,都有深深的无奈感。他不是没有去那几个孩子家里游说,但都无功而返。
  可是他喜(…提供下载)欢明月,不希望白白浪费了这两三前学前智育的好时机,也期望能通过教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来带动村里儿童读书的风气。
  孟海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我同意。”
  “太好了!”孟校长一激动,手里的凉茶杯没端稳,半杯凉茶打翻在身上。他也不介意,把茶杯搁在一边,双手握住孟海的手,大力摇撼,“你放心,我一定会用心教明月!”
  
  九月,明月四岁大的时候,进了村里唯一的学校——孟家湾中小学。
  学校是乡里拨款建的,校址选在村中心,占地面积不小,是闽州海边乡村不多见的两层水泥楼房,设施还算齐全。一共有八间教室,两个办公室,一个食堂,还有教学楼后头的两间独立的洗手间。
  只可惜,能容纳二百人的学校,开学时候只有区区二十明学生。
  附近五个自然村,一共只来了二十个孩子。
  孟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不必拿扩音喇叭,操场上的二十个孩子也能听清楚他的讲话。
  孟校长鼓励升上初三年级的学生,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争取考进镇上的高中,以后能考上大学,为自己也为家人争光。又谆谆叮嘱新入学的孩子,不懂就勇于举手提问,大胆发言。
  明月站在阿嬷身旁,仰望站在操场主席台上的孟校长,仿佛有些陌生,然而并不觉得害怕。
  开学典礼结束,明月和阿嬷一起,被安排进一到三年级的教室。
  由于学生实在太少,还有年级断层,一个教室里人数寥寥,只有一年级学生一个,三年级学生四个,以及学龄前儿童一个,还有家属一名。
  组合诡异,但相安无事。
  孟校长走进教室的时候,四个三年级学生正在对暑假作业的答案。那个一年级新生则在新奇地翻着刚发到手的教材,强忍着好奇,不凑到三年级跟前去。
  明月老老实实坐在阿嬷左手边,由于人还太矮小,脚踩不着地面,下面还给她垫着个小板凳,人才勉强能双手放在课桌上。一旁阿嬷也端正坐在椅子上,右手旁摆着新买的小本子和老花眼镜盒。
  祖孙二人正襟危坐的样子引得孟校长微笑。
  孟校长走到讲台前,放下手中的讲义,取过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当中有人已经做了我三年学生,有两位却是新生,所以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孟,孟经义,典出后汉书?儒林传下?钟兴:‘光武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意思是经书的义理。我的长辈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懂得经书义理的人,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学校来读书,也对你们寄予期望,希望你们能成为有知识讲道理的人。大家要珍惜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光,好好学习!”
  说完这番话,孟校长望着安静的教室里的七双眼睛,笑一笑,“现在点名。”
  教室里算上阿嬷,一共也只得七明学生,孟校长也不用花名册,一一叫了名字。
  点完名,孟校长走下讲台,布置四个三年级学生互相交换暑假作业,然后把正确答案发给他们,请他们批改对方的作业。随后走到一年级新生旁边,示意他坐到明月和阿嬷旁边的位置上。
  等那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坐定,孟校长取过三盒卡片,分发给他们。
  盒子里是一叠长方形硬纸卡片,比小儿巴掌略大一点,一面标着字母,翻过来,则绘着图样,下面一个汉字,底下是汉字的拼音,以红色重点标记正面有过的字母。
  孟校长取出第一张来,示意明月阿嬷和小男孩跟着他一起读,“啊……”
  教室里一老二少跟着孟校长长大嘴巴,“啊……”
  等读了几遍,又提问:“我们平时还有哪些字,有这个音?”
  “阿爸阿妈的阿。”小男孩立刻说。
  “孟卓求回答的很对。”孟校长表扬虎头虎脑的男孩,“下次回答问题,记得要举手哦。”
  话音一落,小小明月高高举起手来。
  “好,孟明月回答。”
  明月朗声道:“大小的大。”
  “对,孟明月回答对了。”孟校长笑眯眯转向阿嬷,“阿海阿妈,你也来说一个。”
  阿嬷觉得有趣,“阿妈的妈。”
  孟校长点点头,“还有马路的马,阿爸的爸,害怕的怕……还有很多字,在声母后面,都跟着‘a’这个韵母。我们今天先学‘a’。”
  在孟校长有声有色的讲解中,明月的眼前,缓缓地拉开了全新世界的大幕。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表霸王我啊,畅所欲言罢~~~~




12

12、第11章 喜讯! 。。。 
 
 
  孟海将小货车停在自家院子里,推开车门跳下车,脚还没在水泥地上踩踏实,就扬声朝正屋里招呼:“阿霞!阿霞!”
  阿妈闻声从屋里跑出来,“怎么了?”
  孟海扬着手里的一份报纸,喜形于色。
  “快把阿妈和明月都叫来,有好消息!天大的喜讯!”
  阿妈轻轻拍了他一把,“什么好事把你急成这样?明月还没有放学呢,阿妈下晌到村西面阿钟家去了,阿钟媳妇快生了。我也在正准备过去呢。”
  孟海摸一摸脑门,“哎呀”一声,“我高兴得都把这茬给忘了。”
  阿妈转身进厨房,给他倒了一杯凉茶出来,“先喝口水,解解渴,然后再慢慢说。”
  孟海接过茶杯,将凉茶一口气喝个底朝天,缓了缓激动的情绪,“这是今天的闽州日报,我送完海鲜回来的路上看见的。你看!”
  说着展开报纸,翻到体育版,指给妻子看。
  阿妈凑过去,小声念:“闽州水上运动中心入选奥运集训大名单……”
  阿妈不由得顿住,抬眼望向孟海。
  “你往下读!往下面读!”孟海催促道。
  “林渊,孟雄——”念到孟雄的名字,阿妈有些意外,随后又接着往下读,“卓楚平,孟英……阿英!是我们阿英!阿海,是我们阿英!”
  “对!是我们阿英!”孟海一把抱住阿妈,在原地转了两圈。
  阿妈双脚着地以后连忙拍他手臂,“你做什么?!让人看见了多不好!”
  “我高兴啊,阿霞,我真是太高兴了!”孟海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来回搓着双手,恨不能引吭高歌。
  “你先进屋,洗把脸,等一会儿明月就回来了,到时候你再手舞足蹈也来得及。”阿妈打趣他。
  孟海嘿嘿笑,进了屋,把身上的工作衣换下来,就着阿妈筹来的温和水擦身,擦着擦着,忍不住就哼起曲子来。
  “……六月暑天时;五娘楼上赏荔枝;陈三骑马楼前过;五娘荔枝掷给伊……”
  阿妈知道他这是高兴坏了,也不管他,自去厨房,准备晚饭。
  等孟海擦好身,换上干净衣服,几乎唱了半出荔镜记,明月背着书包,推开院门走进来。
  看到阿爸的小货车已经停在院子里,晓得他已经送完货回来了。
  “阿嬷,阿爸阿妈,我回来了!”明月一边将书包从肩膀上摘下来,一边向着堂屋里扬声道。
  孟海闻声从南官帽椅上起身,喜不自胜地迎到院子里,“明月回来了!阿霞!”
  阿妈从灶间出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伸手去接明月的书包。“阿嬷到村西头去了,还没回来呢。”
  明月笑眯眯闪开阿妈的手,“不沉,我自己拎。”
  “饿不饿?饭快做好了,要是饿的话,先吃两块甜果垫垫肚子。”阿妈伴着明月回到她的房间。
  五年前家里买了电视,孟海从科教频道学到不少新知识新技术,想想女儿日渐长大,他们也一天天老去,总靠出海捕鱼,风里来浪里去看天吃饭不是长久之计,和妻子商量再三,又征求了阿嬷的意见,最后把家里闲置在村后头的三亩沙地卖给了村长家,又向村长包了一块泥沙滩涂,
  村长家当时好奇得不得了。
  孟家湾有绵延的海岸,大片无主滩涂,大人孩子都会去赶海,抓螃蟹拾贝壳,可是从来也没有人想过在滩涂上做些什么。孟海提出的要求在当时看来无疑有些异想天开的意味。
  村长在痛快地将一块偏僻滩涂划给孟海的同时,半是好奇,半是调侃地对他说:“阿海,你这是打算在滩涂上挖金子啊?”
  孟海憨厚地笑起来,“要是能挖到金子,我们一家后半辈子就不愁了。”
  孟海也真的在滩涂上,挖到了第一桶金。
  他在那片滩涂上,人工养殖青蛤。
  自推翻女王,新王登基以来,国王大力推进农牧渔业的发展,为农牧渔民设立专项贷款,鼓励农牧渔民通过科学手段发家致富。闽州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有着丰富的农林于渔业资源,需要的只是农民和渔民接受新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最先买了电视的孟海,比孟家村其他村民都更早一步接触和吸收新知,并付诸行动,承包滩涂,到乡里的信用合作社申请下一笔贷款做启动资金,办起了贝类养殖厂。
  孟海的一系列举动,甚至还惊动了市里,上头派了技术专员来,指导他怎样清整滩涂,分割成若干养殖区域,如何开挖环沟及中央沟,以利于进水、排水和雨季排放淡水……
  这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市里的渔业科技站还以无息贷款的方式,向孟海提供了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对食物种类没有严格要求的青蛤苗作为种苗,区域投放养殖。
  科技站的技术培训人员也有言在先,一批贝苗投放下去,当年只怕没有产出,即便一切都顺利,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看到收益。
  孟海点头,他知道做这个决定,就要承担风险,所以并不意外。
  村人见他在滩涂上捣鼓来捣鼓去,又是挖沟,又是设网,刮风下雨都要去滩涂上检查网子,排水沟的情况,一年到头还没有进益,难免有人当面背后笑话他几千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从城里放假归家的孟英却始终坚定支持阿爸的决定。
  “我吃住训练都在体校,平时也不需要什么开销,我的补贴都给阿爸。”孟英每次都悄悄把自己的补贴装在信封里交给阿妈,“乡里、市里都大力扶持,一定是看好了前景的,我相信阿爸一定能成功。”
  到第一年结束的时候,滩涂上的青蛤都长到近一寸大小,科技站的培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