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灵瞳-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五千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华夏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扶桑、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华夏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朝时候,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当然了,因为中医精深奥妙,想要掌握难度很大,所以近现代有没落的迹象。就好像切脉这一条,西医往往使用听诊器,来检查人体,或者借助于更加复杂的仪器。从某些方面来讲,西医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西医在检查和许多方面都比中医来的复杂。一名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就可以用精密仪器来帮人检查身体。而中医则不能,如果一名中医大夫想要达到检查出病症的程度,就需要长时间的苦修实践才行。就好比切脉。
切脉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看着简单,好像就是手指一搭,这就能够检查出病因,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想要切脉断病,是需要很深的造诣的。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它是华夏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切脉的常见部位是桡动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脉、三十二脉等),以诊察机体的病变。古代切三部九候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现在,是遵循扁鹊的寸口脉法,切寸口。切寸口也有九层。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浮、中、沉(轻、中、重)三种指力按脉,切出九个层面的脉象。切寸口脉时,医师以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按在患者的寸、关、尺部位。因为人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脉脉象反应不同的脏腑状态,所以要对左、右两侧的寸、关、尺脉都要切按。左手寸脉切的是心、关脉切的是肝、尺脉切的是肾。右手寸脉切的是肺、关脉切的是脾、尺脉切的也是肾。左侧、右侧的尺脉虽然切的都是肾,但是左肾、右肾功能有别:左肾主排毒,右肾主生殖。脉象反应脏腑状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列举了28种脉象,现举数例。滑脉是如盘走珠,孕妇和痰多湿重的人表现为滑脉。浮脉像春水漂木,是肾虚。沉脉如水中之沙,沉脉有劲,能量充足。迟脉缓慢,体质寒凉。数脉急促,身有内热。涩脉黏滞,体有瘀血。
宋明身为中医大家,能够通过切脉探究人体内部的状况,这从某种程度上将,犹如内视一般玄妙。傅清扬虽然不懂什么中医,但是他武功卓绝,对身体经脉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胜于宋明。在加上武者灵敏的感知能力,所以倒也颇能领会切脉的奥妙。
宋明切脉之后,没有说话,脸色平静,让宋元也切一下脉。宋元深的宋明真传,中医方面的造诣也很是不凡,切脉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父亲,看来是要做换肾的手术了!”切脉之后,宋元叹了口气,非常肯定地说道。
“不错,是要做手术,明天我们去医院联系一下,就由你来做这台手术吧!”宋明对宋元说道。
“好吧!”宋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了此事。(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六十章 中医之道
更新时间:2012…11…28 8:44:22 本章字数:3228
听到宋明和宋元讨论说要换肾,李秀芝倒也没有太大的意外,这毕竟是早就知道的结果。之前在医院的检查,大夫也曾经明确的告诉过李秀芝,只有换肾这一个办法。虽然宋明和宋元给琪琪看病的时候,让李秀芝有了一丝期待,期待能够不用换肾也可以治好琪琪的病。毕竟,这身体上的部件还是用自己的比较好。
但是这毕竟只是期待,李秀芝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此,听到宋明和宋元说要给琪琪做换肾手术的时候,她并没有太过意外。
“宋老,宋先生,不知道琪琪的这个手术危险性大吗?”李秀芝有些不安地问道。
事实上,这个问题她已经问了不止一遍了,但是还总是忍不住询问,这可能是对琪琪太过在乎的缘故。
“李女士,换肾手术是个大手术,有不小的风险。不过你放心,我宋元关于这一类的手术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成功率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了,任何的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也请李女士能够做好思想准备。”宋元还是非常冷静的,并没有因为傅清扬和李秀芝的关系就说有绝对的把握。这时候,他还是能够充分的保持一名医生的理性的。
“对啊,李女士,宋元在肾病这一方面也算是国内的权威了,你放心,有清扬这层关系,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宋明看到李秀芝紧张的神态,在旁边安慰了一句。
“那就让宋先生费心了。”李秀芝稍微放心了一点。不过看得出来,在手术没有取得成功之前,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镇定下来了。
“好了,秀芝姐。你也早点休息吧,保持精力。我送宋老和宋叔回宾馆,我们明天再见。”傅清扬对李秀芝说道。
“那好吧,清扬,麻烦你了。”李秀芝也没有挽留三人。
在傅清扬的陪同下,宋明和宋元回到了宾馆。傅清扬泡了一壶茶,三人做定之后,他开口说道:“宋老。宋叔,我对中医知识颇有兴趣,不知道两位能否给我讲解一下,让我也长长见识!”
听了傅清扬的话。宋明微微一笑,说道:“怎么,清扬,你也想要当个中医?”
“我不是想要当中医,不过武学之道与中医之道略有所通。反正闲来无事,了解一点也没有什么坏处!”傅清扬笑道。
“说的不错,一名武学高手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人体的了解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些中医。因此,如果你要学习中医知识的话肯定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宋明点了点头。对傅清扬的话深以为然。
其实,宋明本身也是一名武者。而且还是一名精通内家功夫的武者。虽然他的功夫不像傅清扬这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却也不是庸手,对武学之道和中医之道的联系清楚的很。
不过一旁的宋元在这方面的理解力可就差得远了,他本身不是什么武者,自然不可能知道武学之道和中医之道的相通之处,不能理解宋明和傅清扬的对话也就不奇怪了。
“清扬,既然你想要了解中医知识,我就随便说说,不过这门学问博大精深,我一时间还不知道从何讲起!”宋明沉吟片刻,苦笑道。
“不如就从琪琪的病说起吧!”傅清扬觉得就病论病,这样可能好理解一点。
“那好吧,就从琪琪的病讲起!”宋明点点头,接着说道:“刚才我没有详细说起琪琪的病,因为说了,李秀芝也不可能明白。现在既然你想听,我就详细说说,如果要说起这个病的话,那就应该从先天之肾讲起了。”
“先天之肾?”傅清扬默念一句,觉得形容的颇有道理。
“在《医宗必读》中,首见肾为先天之本的记载。肾为先天之本是相对而言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由上述可知,“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的两神相搏之精,以及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是由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的本原。其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先身而生,是后天脏腑形成及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宋明缓缓的讲述着一段貌似深奥的文字,说到这里的时候问道:“怎么样?清扬,能听懂吗?”
“似懂非懂。”傅清扬苦笑道。
“那就好,我接着往下讲。”宋明对傅清扬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若是给普通人说这些理论,那自然是一头雾水,而傅清扬似懂非懂在宋明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肾居下焦,为阴中之阴脏,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是人体先天的基础,它禀受于父母,充实于后天,从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的、有生命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即所谓人始生,先成精,以及生之来,谓之精之精。二是指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即所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可见,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并在人体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名之曰生殖之精。肾所藏的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时时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互助互用,共同构成肾中精气。肾所藏之精,根据机体的需要,重新输送至其他脏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此,藏中有泻,泄而又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如《怡堂散记》所说: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次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宋明侃侃而谈,他接下来说的这番话既有延伸,又有对前面的解释。
傅清扬听的暗暗点头,他武功通玄,已经进入传说中所谓道家的境界。正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虽不知后面的两个境界是否存在,但是傅清扬却颇能领悟前两个境界。而宋明的话仿佛就是在印证炼精化气的阶段。
“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后天之本。如《图书编。养肾法言》所述: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也。肾为先天之本,是强调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促进人体生殖机能。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决定生殖能力盛衰的作用。其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肾中精气具有很强的活力,随着肾中精气的由盛衰变化,人体生命活动呈现出生长壮老的规律性变化。其三,抵御外邪,防止疾病。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而且具有保卫机体,防止邪侵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真元之气。它是由先天之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成,其中肾中精气起着重要作用。故肾精充足,则真气充盛,形体健壮,抗病力强;若肾精不足,则元真亏虚,形体虚衰,易于为病。故此《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青壮之人,肾精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