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嘉辉也和芳华一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没有实验员帮忙,他就自己做试验;没有试验试剂,他就用别的实验方法代替;实在做不了试验,他就看书查资料。
正好,他还想多研究研究肿瘤的转移问题,现在也有充裕的时间向经验 (炫)丰(书)富(网) 的沙老师请教了,嘉辉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在孙飞的打压下,嘉辉过的很平静,完全没有本来怀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受压制时可能会出现的烦躁、焦虑或是沮丧的情绪。
这让孙飞也是暗暗佩服,但是也更想收服他,或者是好好教训他一下。
于是,这两个新老科研工作者之间的暗战,继续进行着,暂时还看不出何时能够停止。
正文 234、查房
234、查房
对嘉辉的事情一无所知的芳华,每天依然正常上下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家人的呵护。
现在她分管着十张床位,但是自己不用写病历了,穿刺、换药之类的操作也都基本交给下级医生去做了,她只管查漏补缺。
晚上值夜班也只是值二线班,可以在家守着电话,病房的值班医生处理不了的事情、或是有急诊手术时,她才赶到病房。
这一天早上没排手术,交班后她就带着“王朝”“马汉”两员大将开始大查房了。有手术的日子,他们的查房就提前到交班前。
他们来到一间六人间的大病房。几位手术后的病人恢复得不错,或坐或立地正在屋里聊天,见到他们进来,便笑呵呵地问好,然后坐到自己的床上等着查房。
芳华也点头微笑问好,然后按着床号一个个地询问起他们昨晚到现在的情况来。
她一天都要查两三次房,情况还是基本了解的,就连头天下午回来的检查报告单也是下班前就看过了。所以,对这些病人,她也就是交代王、马二位调整一下治疗方案,安排一下复查项目,准备出院手续之类的事情。
二位医生现在已经知道了,林医生虽然平时笑眯眯的,但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准确的说是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一丝不苟。
不过,她都是先给他们示范过了,如何在写病历的时候注意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如何在换药操作时做到严格无菌、科学规范,等等。两人都看出来了,林医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也就没有二话,以她为标准练了起来。
王马二人当初还觉得芳华太年轻,查房时未必能有什么独到之处。不料,只跟着她查了几次房,他们便非常喜欢跟着芳华查房了。不仅仅因为她和病人的关系很好,查房时气氛轻松,更是因为她查房时喜欢说、会说、也能说。
每次查房只要时间允许,她可以对着一个病例的情况给他们讲上一个小时。无论是该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手术方式的进展、术后的注意事项,还有该位病人目前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等等,凡是他们不清楚的,只要问她,都可以得到简明扼要的答复。
有时候,他们下来查查书,才发现“林老师”讲的东西,往往是综合了好几本经典的和最新的神经外科著作的精华。听她的讲解,比自己看书可要走不少捷径呢。
现在,二人在心中已经心悦诚服地叫芳华“林老师”了,只是口头上还叫林医生罢了。
当然,最让他们佩服林老师的地方,还是芳华的动手能力。本来嘛,外科医生如果手术能力不行,就是再能说、再能写、再有理论知识,也是白搭。
二人也观摩过科里其他老师、以及主任们的手术,结果发现林老师虽然年轻,但手术技术已经几近完美,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她的手术过程一开始看,并不起眼,由于每个步骤都要求规范化,还有点让人觉得繁琐。但是,病人的手术效果总是最好的,术后没有延迟不醒的,也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虽然他们来这儿的时间还不长,芳华担纲主刀的手术也还不多,但是无论什么手术,她做下来确实还没有出现过失误。
王马都仔细揣摩过芳华的手术动作,也没有感觉特别快,但手术时间就是比别人短,基本上都要快个四五十分钟。后来,他们才感觉到是因为芳华做得很流畅,仿佛跟做了千百遍的那么流畅。
基本上对于进修医生,在手术的关键步骤上,是不会让他们做的,特别是显微手术操作时都是芳华一个人做完的。
不过这时候,芳华都会尽量抽点时间,放慢速度边做边讲解,就像当年纪老主任带她的时候那样,让进修生们能看懂。下台后,她也会鼓励他们去实验室做手术练习,有空也会去指导他们。
所以芳华平时虽然要求严格,但二人却感觉在她手下,无论是基础理论和手术技术都有很大提高。
而最让二人感动的还是,芳华自己就很忙了,还怀着身孕,却依然会抽时间指导二人写论文。这对一直以来接受的医学教育都不太系统的两位进修生来说,确实是及时雨。
他二人不是正规科班出身,是靠多次进修培训以及参加读了军医校的大专班后,才成为了外科医生的。也许正是因为知道他俩的(炫)经(书)历(网),邓主任才特意让功底扎实、知识面广的芳华带他们。
原来在小医院,他们见到的病种、病例都有限,自身水平也有限,很难写出高水平的、可以发表在核心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但是,谁都知道发表文章和晋职称的关系,而且现在的评审都要的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
现在,他们有机会到总医院来进修,这里有 (炫)丰(书)富(网) 的病历资料,又有芳华指导他们选题、搜集病例和分析,还说等他们写出来后,会帮着推荐到本院主办的几本核心期刊上。
这样为他们着想的主治医生,怎能不让他们从心里感激和尊敬?
芳华带着两人走到了昨天下午新入院的病人面前。这人是来自总部某直属分队的一名作战参谋张某,才不过二十七八岁。
马医生把病人的资料递给芳华,报告说这是位透明隔囊肿病人。
芳华拿起C片子对着光,边看边给二人指点:“你们看这儿,透明隔的两壁都向两侧弯曲膨隆,凸向了两侧侧脑室。两壁之间的直径明显大于10毫米,的确是符合透明隔囊肿的影像表现。”
然后,她又问起病人可有什么不'炫'舒'书'服'网'。
张参谋说:“这半个多月老是有些头痛,有时候眼前还老发黑,我就来301检查。一做C就发现了这个肿瘤,真是愁死我了。”
芳华笑呵呵地说:“你不用担心,这只是个良性肿瘤,手术做了就好了。”
“可我就不明白,怎么会长这个玩意的?”
“哦,这是一种先天发育的异常。就好像有的人手指长些,有的人手指短些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怎么还要手术?”
“嗯,大部分人即使长了这个囊肿,一般体积都比较小,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不过,有少数人的囊肿会随着年龄而逐渐长大,这时候就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比如,你现在出现的头痛和眼发黑,多半就是这个囊肿压迫了视神经交叉,还可能引起室间孔堵塞、脑深部血管扭曲移位。所以,要做手术。”
“这个什么囊肿这么小,要是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不做,就会慢慢长大,你现在的症状也会越来越加重。”
芳华看看张参谋还有些犹豫,便又说:“怎么?你还舍不得啊?”
“哦,我是想如果能不开刀,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只是这样头痛一下,眼发黑一下,我还可以忍受的。”
“你这思想可不对啊。这么说吧,你的脑子里现在虽然还只是小问题,但时间长了就会长成大问题。”
说到这,芳华忽然笑呵呵地问张参谋:“你是营职吧?”
张参谋一愣,怎么说到这儿了。他点了点头。
芳华又问:“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营职干部的住房标准是54平米两室一厅,对吧?”
“啊,对啊。”张参谋更糊涂了。
芳华举着C片子对他说:“你看啊,正常人的脑组织里也有几个空隙,就是这儿——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前面两个小些,侧脑室要大些,看上去就像两个小房间,一个客厅似的。所以说,正常的脑组织内结构就是一个营职干部住房——两室一厅。这个嘛,正符合你的身份。”
张参谋听这比喻挺有趣的,不禁笑着点点头。
芳华又指着那个囊肿病灶说:“可是你的脑子里呢,却多出了个房间,就是它。结果,你这里就成了团职干部住房——三室一厅了”
芳华正色地对张参谋说:“同志,你这样可是要不得的啊要是部队里人人都像你这样,不守规矩,都去享受不属于自己的待遇,那不是乱了套了吗?”
周围的病友也都听到了,发出了吃吃的笑声。张参谋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不想多占的啊”
芳华也笑了:“就是啊,所以我们就要给你动动手术,把这多占的房间退了。于是啊,你的脑子里面就恢复了正常秩序,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不'炫'舒'书'服'网'了”
“嗯,林医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手术该做不过,这手术到底风险大不大?”
芳华微笑着对马医生说:“你和他说说。”
马医生转头冲着张参谋说道:“你就放心吧要是几年前,这手术还真的挺难做的。因为那时候都是老式的开颅手术,但是这个囊肿又位置很深,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大,风险也就很大。不过啊,现在有了神经内窥镜,就简单多了。”
芳华把C片子递给马医生,他接过去也在上面指点给病人看:“你看,就在你这儿的头皮上开一个小口子,不到2公分吧,再在头骨上钻个小洞,直径不超过1。5公分。然后,林医生会把神经内窥镜伸进去,然后将你的这个囊肿和侧脑室打通。哦,以后,囊肿的液体就流到侧脑室里,你这个多占的房间也就会消失了。”
“就这么简单?”
“简单?”王医生插话了,“说起来是挺简单的,不过现在301可就只有林医生能做这个手术呢。这神经内窥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好林医生做的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之小,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例无虚发、踏雪无痕’的境界。”
芳华扑哧一笑:“例无虚发?我还小李飞刀咧吹过头了啊。”
她摆摆手止住了王医生的“吹捧”,然后说道:“张参谋,你放心吧,这个手术我做起来还是很有把握的,基本上能做到术后当天下床,三天后就可以出院。”
张参谋也听病友们说过林医生能做不少大手术,昨天给他开住院证的高主任也说他这个病就找林医生开刀没错。
此刻看到芳华脸上洋溢的自信的微笑,他不再犹疑了:“好,林医生,那就拜托您了。”
正文 235、胎动
235、胎动
查了房,两名下级医生忙着开医嘱、处理病历文件去了。
芳华有了空,便去找邓主任汇报工作,是关于联合海阔公司开发脑外科手术用的神经导航系统的计划。
这件事,是双方继联合开发脑起搏器后的第二次合作。海阔和邓主任只是双方的牵头人,下面具体的事务一个是芳华负责,一个是何超负责。
邓主任听了芳华汇报的新进展后,也没说什么,让她多配合何超做好软件开发就是了,毕竟这个是以他们为主导的。
芳华回到办公室,就给老同学打电话。两人聊完了正事,何超突然问:“梁嘉辉最近没事吧?”
芳华随口答道:“没事啊”
“哦,没事就好我也是听放疗科的研究生们说的,还以为梁嘉辉会受不了呢。”
芳华一下子愣了,便问:“你说的是什么事啊?嘉辉出什么事了?”
“怎么?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嘉辉这些日子都没什么啊。”
“哦——,”何超犹豫了一下,才说:“我听说,他和孙飞副所长之间有矛盾,现在几乎都没做实验了。他每天没事就到放疗科沙老师的实验室里呆着。”
“什么?怎么会这样?”
芳华又气又急——怎么这么大的事情,嘉辉一点都不和自己说呢?
“我也就是听说,好像是上次有个新药发布会,梁嘉辉不会说话,得罪了孙所长,才搞成这样的。”
芳华不信:“嘉辉脾气那么好,怎么会说话不知分寸呢?他说什么,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何超只好把听来的事情都和芳华说了,芳华这才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她匆匆谢了何超,放下电话后就坐在那儿发起呆来。
她仔细回想这一两个月嘉辉在家时的神情,还是没什么异常的地方,只不过的确是绝口不提他工作上的事情。而以前,他虽然话少,但多少还是会给自己说一些东西的。
芳华不禁自责,自己太不关心嘉辉了。没想到他在单位里受了那么大委屈,回到家来还顾着自己的情绪,一点都不要自己为他担心。
芳华不禁红了眼圈,而且很快泪水就要夺眶而出了。这孕妇的情绪不稳定,她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芳华深吸口气,平定一下心情,觉得好点了,便要站起来去卫生间洗把脸。
当她手扶着肚子起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忽然觉得肚子里震动了一下。
芳华愣了一下,等了一会儿,感觉肚子里又咕噜咕噜地有了点响动。
这,应该就是胎动了。
前两天,芳华也隐隐感到肚子里老是有点叽里咕噜的,像是胃肠在蠕动。她虽然怀疑是胎动,但是那动静有点小,她还不能确定。
不过,这回,她敢肯定是宝宝在自己肚子里活动呢。
欣慰,满足,喜悦,骄傲,芳华一时间心里百感交集,但都是快乐的情绪。
芳华慢慢走到女更衣室坐下,将手伸进衣服里,贴着肚子轻轻地抚摸起来。冬天衣服厚,外观上别人还都不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