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4季聘救耍永淳褪欠卜蛩鬃拥囊恢肿非蟆?伤械姆卜蛩鬃佣贾溃撩杂诖耍坏蒙浦铡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不知深浅,一时性乱而不知自制,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此长时间的乐此不倦,并对祖制家法破坏极大,这就不能不使人心生疑问:咸丰帝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在自寻死路?如果将此时的荒唐,与咸丰帝登位之初的慎勤相比,更让人加深此种疑问。有一则笔记称,1850年时,鸿胪寺卿吕贤基曾对友人说: 闻上(指咸丰帝)常居飞云轩倚庐,而云贵人常依康慈皇太妃(咸丰帝养母、奕訢生母)居慎德堂,中隔一湖,相距二里许。飞云轩仅三楹,上寝食其中,读《祖训》、《实录》,阅章奏及内廷册档,召见大臣皆于是。除恭奠几筵及恭诣康慈皇太妃宫请安外,无他适也。 这种端庄的姿态,使得臣子们从内心中发出了“今上圣德”的赞叹。
仅数年间,却判若两人。为什么当年的英发果毅之姿,转变为此时的风流滑稽之态?咸丰帝在逃避,逃避现实中一切理应由他解开而他却无能为力的难题。天下危局莫奈之何,只有美酒。从酒中寻找片刻的麻醉,一时的安宁。皇帝喝的御酒,肯定是上品。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酒在咸丰帝口中是苦的。
天下危局莫奈之何,唯有美女。从女人身上显示自己的能力,验证自己的雄风。皇帝看中的女人,肯定是绝色。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里面咸丰帝只有性的征服,而没有情的缠绵。咸丰帝的这种心态,就连当时的野史作者都已看了出来: 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故文宗(指咸丰帝)以醇酒妇人自戕。
他确确实实需要一种片刻的欢娱,解脱心中的烦闷。朕当政这许年了,没有过一日舒心的日子;既然这一天都不可得,那么有一刻也是好的。他是在找乐,也是在找死。就连他自己都已感受到,他那本不健壮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吧…… 除了醇酒妇人这些流品低俗的欢娱外,咸丰帝此时还迷上了两门高雅艺术。其一是绘画。琴棋书画本是旧式文人的一种风雅与潇洒。咸丰帝受业于杜受田,染上一些文人病也是不足奇的。而他的绘画,似乎主要是绘马。野史中称: 尝见文宗所画马,醇邸(指咸丰帝七弟醇亲王奕)恭摹上石,神采飞舞,雄骏中含肃穆之气,非唐、宋名家所能比拟也。
这一条史料所指是咸丰帝死后画作经奕临摹后刻石,虽经转过两手,仍然“神采飞舞”。当时在咸丰帝身边的军机大臣彭蕴章亲眼见过画作,曾在诗中对咸丰帝所绘马作以下评价: 挥毫尺幅英姿壮,屹立阊阖依天仗。
对于皇帝的御作,臣子们不敢不恭维,这是必然的。但赞美之辞高到“非唐、宋名家所能比拟”、“挥毫尺幅英姿壮”,可见决非信手涂鸦之作了。今天,我们找不到咸丰帝绘画的原作,也难以判断他的水平,但从上引两条材料来看,其成就已经不俗。而他于此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今天更难考证。
但谁都知道,学画决非是三朝两夕便可有成的。其二是听戏。“汉王好高髻,郭中高一尺。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专制君王的好恶引导着文化流派的兴衰。昆曲在此时牢固确立了优势地位。除了一般的听戏外,咸丰帝似乎也有一般戏迷的嗜好——捧角。野史中也有一段记载: 有雏伶朱莲芳者,貌为诸伶冠,善昆曲。歌喉娇脆无比,且能作小诗,工楷法。文宗嬖之,不时传召。有陆御史者(相传即常熟陆懋宗,不知是否)亦狎之,因不得常见,遂直言极谏,引经据典,洋洋数千言。文宗阅之,大笑曰:“陆都老爷醋矣。”即手批其奏云:“如狗啃骨,被人夺去,岂不恨哉!钦此。”不加罪也。
君臣为一优伶而争风吃醋,风流滑稽至如此,实属罕见。据史料作者称,他是听同狎朱莲芳的龚引孙所言,看来还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很可能受咸丰帝的影响,其妃那拉氏后来也成了有名的戏迷。由此看来,绘画和观戏成为咸丰帝苦中作乐的另两种方法。 退一步说,醇酒妇人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习气,绘画观戏更是上流社会的时尚。前者无可厚非,后者更应褒扬。即便是在那###的岁月,王公贵族也从未停止过这样的享乐。若以此为标准,咸丰帝自己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也不当遭致物议。可是他的身份不同。他是皇帝,是皇帝就应当宵衣旰食勤政忧民!正因为如此,咸丰帝与陆御史同狎朱莲芳时,那位陆御史就可以引经据典地批评他。也因为如此,尽管一般王公贵族、富绅大贾的各种风流和雅趣,都可以成为史籍上的佳话,但皇帝就是不能。官方史书绝无其沉湎于酒色的记录,而千方百计地将之塑造成为千篇一律的以天下为重而无任何个人情趣的标准的皇帝形象。一个社会对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皇帝是天子,一切应按神的标准来行事。也就是说,如果奕裕蛔龌实郏鍪且幻淄酰磺卸伎杀鹱魉邸R笆分卸运母髦址且椋钥杀渥髁硪恢中郎汀?墒钦饷匆焕矗碌奈侍庥殖鱿至恕O谭岬鄣囊磺型纯啵伎梢怨榫逃谑撬隽嘶实郏绕涫且桓雎沂赖幕实邸H舴侨绱耍梢圆槐匚死嗵煜陆苑吹奈>侄姆常恢制骄病⑽拚⒆匀坏纳睿梢愿葑约旱哪芰θプ鲆恍┝λ芗暗氖拢槐匚Σ淮有亩嗄铡U嬉鱿至苏庖恢志置妫够峤杈平匠盥穑克够嵋耘松砺穑克只峁恢衷跹纳钅兀
第七章 “造反”、“造反”(9)
今天的历史学家找不到任何心理的痕迹,去判断咸丰帝奕裕欠窈蠡诠隽嘶实郏坏梢钥隙ǎ绻蛔龌实郏鋈嘶岫嘁环制匠#簿褪嵌嘁坏慊独帧!靶腋5募彝ザ际且谎模恍业募彝ト锤饔懈鞯牟恍摇保卸固┑恼饩涿裕莱隽巳松苎У恼孚校盒腋>褪瞧匠#恍依丛从诜欠病U驹谌松骼噌鄯迳系娜嗣牵凶庞胨堑幕独滞呗氲陌恕U庥质侵赋晒θ耸慷缘摹O谭岬圩魑桓霾怀晒Φ幕实郏钟卸嗌倩独郑坑钟卸嗌俦耍咳欢澜缟先魏我桓鋈硕伎梢越约旱谋饲闼哂诿苡选⒓胰恕⒛涣牛约跚崮谛牡难沽Γ泄幕实墼虿蝗弧K亢敛荒芰髀冻隼矗匦胍哉蚨ㄗ匀舻纳裉赐秤煜拢荒芙磺锌嘀园樽爬渚疲客痰阶约旱亩亲永锶ァ
别忘了,他当皇帝时只有十九岁,此时才二十多岁!
第八章 外患又来了(1)
正当咸丰帝在内战的泥淖中苦苦挣扎、摆脱无计时,外患又来了。这就是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入侵中国,俄国与美国趁火打劫。不过,对于这一次战争的到来,咸丰帝毫无知觉,一点未做准备。他受了两广总督兼管理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叶名琛的蒙蔽。在他最不愿意开战时,又卷入对外战争。
()免费电子书下载
咸丰帝对内对外两面作战,而叶名琛恰恰又是他最为信赖的宠臣。 叶名琛,字崑臣,湖北汉阳人。1809年出生于一诗书官宦人家,长咸丰帝22岁。其早年经历与当时中国许多年轻人相同,在科举途上一路奋斗。
1835年,叶名琛26岁时中进士,入翰林院。1838年散馆,外放陕西兴安知府,1839年擢山西雁平道。1840年调江西盐法道。1842年初升云南按察使,当年底晋湖南布政使。1844年丁母忧去职。1846年服阕,授广东布政使。1847年擢广东巡抚。从这么一份简历可以看出,叶氏是一名“火箭式”干部,出翰林院不到十年,已升至省级大员,在此期间还丁忧守制二十七个月。这么快的速度,在清朝的汉族官员中实不多见,可谓飞黄腾达。叶名琛在官场上—路搭快车,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他办事干练。如29岁时外放兴安知府,将这一三教九流汇集、号称“难治”的地区,整理得有条有序,博得善治的能名。
二是他理学、文学修养俱深。其祖辈颇有文名,著作等身,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很有造诣。他的上司、同僚、部属经常被他的学问功底所折服。理学和文学在当时是最崇高的学术。能办事、学问好,使叶名琛在官场甚有好评,因而几乎一年一迁。
不过,这些都是道光朝的事。咸丰帝之所以赏识他,是因为这两件事:本书第三章中提到,1849年广州反入城斗争时,广东巡抚叶名琛坚决支持两广总督徐广缙,断然拒绝英人入城要求,其中叶氏的主要功绩是组织团练,准备武力相抗。这一在今人看来无关轻重的事件,在当时被视为极大的外交胜利。叶名琛因此受封男爵。咸丰帝上台后,对外持强硬路线,对敢于与“西夷”相抗的叶名琛特别青睐。此为一。
本书第四章中提到,1850年9月太平天国领导层下令“团方”,准备起义。然而此时拜上帝教的势力不仅仅在广西,在广东的会众由凌十八率领,也准备参加金田起义。因为受阻,凌十八等人占据广东高州罗镜,部众达一万多人,与太平军占据的广西永安,遥相呼应,兵力不相上下。两广总督徐广缙率军久攻一年,师老无功,后被咸丰帝调往广西,接替钦差大臣赛尚阿。叶名琛随即赶至高州前线,调整部署,仅用了一个半月,便攻占罗镜,全歼凌十八起义军。此一战绩加上此前此后平定广东各地反叛的军功,使叶氏连获太子少保、加总督衔的殊荣。此为二。外能折冲尊俎,内能戈马平定,在咸丰帝的心中,很自然地将他与耆英之流比较,与李星沅等辈对照,从而看出叶名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徐广缙调广西后,咸丰帝让他署理两广总督。
1853年2月,徐广缙被革拿,叶名琛奉旨改实授。就在叶名琛柄政广东不久,更大的考验到来了。1854年6月,广东天地会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红兵大起义,先后占据东莞、佛山、花县、三水、顺德,以十万余众围攻广州。广东境内能征善战的部队早已调往外省镇压太平天国,叶名琛手中仅兵勇一万余人。在此危急时刻,他一不靠外省相援,二不要国帑相助,硬是靠自己的本事,沉着应变,谋定后动,居然也能婴城自固。
经过半年多的战斗,他竟将红兵逐出广州地区,随后又迫使他们退往广西。到了1855年夏天,广东全省的战火大多已平息下来,虽说还有几处仍在交战,但在烽火连天的南中国,有如世外桃源。我们若将广东与广西作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广东的反叛规模一点也不亚于广西,而咸丰帝对广东的关照又少得多,几乎是漠不关心。而在广西局势糜烂之际,广东却能摆脱危机,咸丰帝对此特别满意。
另外,除了本省事务外,叶名琛还为湘军购买洋炮,派红单船入长江,主动派兵援江西,表现出与其他省区大吏不同的慨然以“天下”为责的风度。对于叶名琛所做的一切,咸丰帝也报以实际的奖励。1855年10月,授叶为协办大学士。
1856年2月,再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帝没有调他来北京,仍留他在广东,为咸丰帝看好岭南的这一份家业。还有什么比一名信得过靠得住的官员更让咸丰帝感到宽慰的呢?尤其是在懈怠政务之后。叶名琛成了咸丰帝的南方一柱,一切提议建策,咸丰帝无不言听计从。
自1844年起,两广总督例兼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钦差大臣。由于当时清朝自认为与“西夷”的关系仅仅是“五口通商”,管理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也成了清朝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最高外交官员。作为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平叛中表现出治绩,为咸丰帝所倚重;作为通商事务钦差大臣,叶名琛也镇定自若,颇有“计谋”,为咸丰帝所信赖。事情就坏在这里。
第八章 外患又来了(2)
1854年春,包令()继文翰出任英国驻华公使,根据本国政府的训令,于4月25日照会叶名琛,要求修约。修约是指修正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和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英国提出修约的外交依据是:
一、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 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二、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第8款: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按照英方的说法,虽然《望厦条约》12年的修约期限至1856年才到期,即便按《中英虎门条约》,也是要到1855年到期,但《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粘”条约,12年的修约期应当从《南京条约》算起,1854年到期。既然英国提出有权在1854年修约,那么享受最惠国待遇的美国与法国,也有权在这一年提出修约。
这有如连环套,一环扣着一环,可问题的要害在于,按照国际法,中英虎门条约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只是针对“英人”,并不包括政府,更何况修约不应在最惠国待遇之内。对于这些理由,英方缄口不言,清方毫不知晓。叶名琛长期浸于传统学术,对外部世界并不知晓。他不怕“西夷”的恫吓,也不愿直接引起冲突。他就任管理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后,对付西方使节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以军务倥偬为由,拒绝与西方外交官相见。多见面多麻烦,少见面少麻烦;二是对于西方使节各种外交文书,都以最快速度答复,而且每次都用温和的语言,对西方的各种要求一律拒绝,早一点结束这种纠缠。此次,他收到包令的长篇照会,依然如旧,对包令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一律拒绝;而对修约一事,小心地不作回答;至于包令提出的到广州城内两广总督衙署进行会谈一事,叶名琛敏锐地觉察到英方企图由此实现入城。
于是提出了反建议,在城外仁信栈房会面。叶名琛的答复,自然不能让包令满意。他于5月11日又一次照会叶名琛,称其对修约一事“默然不论”尤其不满,再次强调了他的各项要求,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