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

第7部分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第7部分

小说: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却浑然天成,如此景象在人工的田园之中却决然没有。

“粮食传送至此,暂时存在通道中,但时间不能超过三天。”

如果可以确定到达的位面,洛林自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将物资传送而来,但目前的基地等级却只能随机到达某位面,也因此,粮食也需要一次性传送而来,倒是可以暂时保存在通道入口区,不过这样的方式,也只有在时空震荡后的现在可以做了,若是在当年繁盛的位面交流情况下,通道口哪里容的下摆放东西。

黄宣却不知道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只是笑着打量周边环境,随口道:“也就是让我三天内找到买家了?”

“可以这样理解。”

“OK。”

黄宣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尚算自信,想来只要卖的不要太贵,粮食之类的理应好卖,他左右看看,迈步就向炊烟的方向走去。

路上洛林依然在收集信息,时不时的说道:“处于时空震荡后期位面,无殖民迹象。”……

“处于标准时1927年,地理范围处于中国嘉兴。”

黄宣大出了一口气,他就害怕传送到什么异国他乡,凭着他那口南京腔英语,能听懂的估计都是华裔,听说还在国内,他就放心多了。

搜集资料是时空监守者的基本功,并不是每个位面都能幸运的在时空震荡的大灾难下幸存,黄宣所在的位面仅存一个低级别的观察基地,而目前所在的P154位面更是被一扫而空,洛林两次扫描后也未发现任何位面技术的迹象,于是开始向黄宣灌输此位面的知识。

和P112一样,P154也是在时空震荡后重新发展起来,鉴于时空相似原则,这里的人文地理等等与黄宣所在的环境惊人的相同,时间虽然也许可能有所不准确,但由于时空相似度很高(112154)所以在没有位面干预的情况下,P154几乎可以视为P112的双生子。

洛林也是使用P112来推算P154的,这个时代没有电子资料,虽然他可以阅读普通的文献资料,更可以大面积的扫描整个星球,但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是位面时代的基础,没有能量就什么都没有,故此,洛林也仅仅扫描了附近的状态,与资料库进行验证而已。

黄宣依旧踢踏着向炊烟的方向走去,乡村道路不平,虽已有车道,但一路上灰尘弥漫,闹的黄宣一身一脸,加之远方炊烟看起来虽近,却也足有数公里之遥,放在21世纪,就是好几站路,平时黄宣若不打车,也总会找个代步的工具,现在就让他这么一路走过去,顿觉腿上灌铅,挪不动步子了。

“还有多远啊。”

又走了几十米路,黄宣终于坚持不住,一屁股坐在附近的田埂上,再也顾及不了身上的衣服了。

“大约1公里。”

洛林迅速估算了一番,给出了答案。

黄宣长长的出了口气,似乎要将腿上的沉重都从身子里吐出去,他揉了揉腿,又站了起来,坐在这里也没人帮忙,这么想着,他又闷头走了起来,初到贵境的新奇再也没有,只余闷头赶路的力量。

仿佛是要帮助黄宣增加一些精神上的力量,洛林开始陈述目前地域的信息,他用那招牌般的平淡嗓音道:“目前所在是浙江省嘉兴府海盐县澉浦镇,相当于标准时1927,你想知道哪方面的信息?”

“赚钱的。”

黄宣咬着牙道:“好在你没把我丢在个什么深山老林里,要不出都出不来了。”

洛林似乎没听出黄宣的调侃,道:“虽然进入的地点随机,但如果不进行可以调整,还是会接近曾经可能的进入点,因此深山老林的几率很低。”

“哦?”

黄宣闷声道:“曾经可能的进入点?你是说以前的位面旅行者?”

“是的。”

洛林回答后立刻道:“目前附近的危 3ǔωω。cōm险状况评价为K6级别,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标准时P001的记录,标准时1927具有大规模战争倾向,目前的核对已经验证。”

“说说。”

黄宣一下子有兴趣起来,他在上课时对历史没什么兴趣,但对自己身边的一切还是很关注,既然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也想听听这里发生了什么。

“标准历4月12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建立,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

洛林洋洋洒洒的仿若背书,若非真的身处这个时代,黄宣是不会让将其中的任何一个词放在脑中,但放眼望去,那洁净的天空,清澈的流水,他明白,无论如何,自己已经深入一个新的时代。

“9月9日是秋收起义,12月11日是广州起义。”

黄宣将这些语句在嘴里咀嚼着,同样的句子他不止一次的从爷爷嘴中听到,父亲也许也从他的爷爷嘴里听到过,而黄家,黄家的开始,正是紧紧的跟在这一系列搏命般的车辙中。



第十三章

5月16日的澉浦安静而祥和,蒋世光坐在自家的门槛上抽着水烟,咕嘟咕嘟的作响,自四月以来,镇里就不安静了起来,时不时有外乡兵从镇里路过,甚至还有抓人的,他心里想着能避则避,于是就回了村里,这里有蒋家的产业,他就住在三儿子家里,有儿媳妇伺候着,倒也自在。

儿子去地里干活了,儿媳妇则忙忙的坐着晚饭,年景日渐不好,张口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镇里的官差甚至府里都会派人来征粮,有时候镇里征过粮,府里还要征一份,再加上土匪、路过的部队,只要有杆枪的都是爷,最近听说政府在抓共产党,还杀了许多人,只希望他们的败兵不要从镇里路过才好。

蒋世光胡思乱想着,水烟抽的更响了,正考虑着什么时候回镇里去,远远的又有一群孩子们吵了起来。

老头子呼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把水烟壶顿在地上,嘴上道:“这些小百戏,多好的天气不去读书,还在那里嬉闹,难道不考功名了,就不读书了?”

说着就走上前去,似要规劝一番。

嘉兴历代都有读书之风,明清两代共有巍科27人(状元、榜眼、探花、传胪)蒋世光年轻时也读过私塾,那是族里出钱建的,可惜他没被老师看中,最终也没有读下去,现在虽然老了,却更看不惯不读书的把戏,他一手提着水烟,一手撩起袍子,拍打了两下就向村口走去。

黄宣此刻正被一群孩童围在那里,如果是接受过训练的位面旅行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无数种处理办法,但黄宣却不知道这些,尴尬的挪不动步子。

因为洛林为了节省能量,将他身上的拉链之类通通丢弃在了P112,现在的黄宣,不单装束古怪,衣服也被成了片状,有如乞丐,裤子更是在正中开了个口,一群小孩看见如此景象哈哈大笑,一来二去,就围住了他。

此时正是下地的时间,虽然并非农忙,村里人也不多,偶尔出来的村民也管不住这许多孩子,多半围在那里看黄宣笑话,直到蒋世光赶来,一群小子方才一哄而散。

蒋世光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黄宣,是个面皮白净的后生,两手的指甲收拾的干干净净,更是没有常劳动的茧子,身上的衣着虽然破破烂烂,但除了尘土的眼色和些微的污渍,倒也收拾的清爽,而衣服的质料,似乎与县城的洋人铺子有些相像。虽然神情有些不自然,但比起村里的同龄人,却更有一分生气。蒋老头不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但在他看来,这种满是希望的神色很少在泥腿子身上出现。

这般想着,蒋世光就做了半个揖,嘴上也带着恭敬道:“这位先生,可是遭了土匪?身边没有家人吗?”

虽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十多年,但民国自始至终,土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乡民的生活更是与土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蒋家村也不例外,结寨自保之外,也不可避免的要与土匪打些交道,不过村子临近澉浦,却也不会有大股的土匪,他这样问,也是想知道些眼下之人的来路。

一群野孩子跑了后,黄宣很是如释重负的舒了口气,见有人相问,也学着作揖,道:“我是和家里人走散了,想找个店住,不知道哪里有?”

“这里可不临大路。”

蒋世光把水烟交到左手,走过来道:“如果想投宿,就住在我家里吧,还有房子空着。”

黄宣哪里有钱住店,也不推辞,笑着答道:“那可麻烦您了。”

“没什么麻烦的。”

蒋世光引着路,边道:“乡下地方,就是地方大,谁没有个不方便的时候。”

从小到大,黄宣没少参与这样的对话,熟练已极,虽然时代不同,客套话也逐渐变迁,但中心意思无外乎套近乎说废话,应对一二,黄宣也就放松了下来。在蒋家老头听来,这就更像是个来自……外地的富家子弟,原本不熟悉本地方的风俗习惯,但还算知书达理,此四字评语,在嘉兴也足够免费住店了。

澉浦是蒋家的祖坟所在,当年的大宅看起来略有年代,但还未远远到达破败的地步,村子中央的主宅用青砖砌筑,瓦片至少有两掌宽,从朱红大门前长长的伸出,正门首正门首有“海昌蒋氏丙舍’,石额和石刻楹联“万苍山接北湖北,亦秀峰临西涧西”字写的极好,比黄宣在爷爷那里见到的许多文人都要好,黄宣心里一动,嘴唇微动道:“能查查这个吗?”

“没问题。”

在没有同等级基地干扰的情况下,洛林可以听到他想听到的一切,他一边回答一边又道:“搜索资料需要连接网络,太浪费能量了。”

“回去我就给你联网。”

黄宣一边跟着蒋世光,一边安抚着。

见黄宣注意到祖宅,蒋世光放慢步子道:“前十年,蒋家藏的书可都在这里放着,当年为了运这些书画,可是有好几十艘船。”

说着就翘起了下巴。

嘉兴素有藏书之风,大约始于南宋而盛于明清,虽自咸丰后有所衰败,但在乡民们的意识里,耕读传家与丛书几乎有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大户人家更是不能少了藏书楼一份,而蒋家,正是符合这许多要素的一家。

黄宣用略带惊讶但矜持的笑容满足了蒋世光的虚荣心,这时洛林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这楼应当是西涧草堂,蒋氏蒋光焴藏书所在,按照标准历史,大约10年前其将所有藏书均贮于此,后来应该迁回了衍芬草堂。”

“那些书值钱吗?”

黄宣看着周围古香古色的宅院,有些着魔,而要想继续穿梭位面,就需要资金购买能量。

洛林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查找资料,随后道:“依照资料,应当有书10万卷,但按照标准历史,这些书籍会在50年代捐献给中国政府。”

“那不是要穿帮?”

“不会,虽然珍本善本少有,但并非就是孤本,即便是孤本,也不可能保证真的世间唯一,但蒋家主人爱惜书籍,要买到这些书籍,恐怕得大费周章。”

洛林说话越来越有人味,用词也日渐准确,不过黄宣还将精神放在那些书上,有些沮丧的道:“我原本还想运些书回去呢。”

所谓读书人爱书,穷书生喜欢将书抄下来,以万卷书为目标。而有钱的读书人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求内容,更是希望能够弄到些海内孤本,少有的善本,故而自宋以来,具有价值的书籍价位越来越高,就黄宣所知,自己老爹藏在书房的十多本老书就值上百万,家里老爷子那里更夸张,曾经拿一副张大千的画换了一本宋刻小字本,嘴里还大叫赚了,想到这里,黄宣心里又痒痒了起来。

见蒋世光还陶醉在刚才的虚荣中,黄宣小声对洛林道:“那你说,这附近就没人卖书了?”

“资料不足,但根据分析,咸丰以来,嘉兴藏书楼多有破败,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应当能够收购到不少书籍。但还是有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虽然书籍是易损品,位面旅行也不考虑其保存手段,但书籍所消耗的能量还是远远大于粮食,以目前的能量储备,建议书籍总重量不超过5千克。”

黄宣撇了撇嘴,买书论斤,也就是洛林这位监守者同志了,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他也就将精力放在了蒋老头身上,想趁此机会多问些资料出来。

第十四章

嘉兴藏书世家于兴盛时期足有110余家,历代更迭,至民国初期,大多私人藏书楼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私人图书馆,但伴随着抗战的战火,大多藏书楼均毁于炮火之中,幸存者十不及一,而蒋光焴为了衍芬草堂,更是几经波折,耗费了半生心血。

蒋氏是嘉兴望族,族中人才辈出,最著名的是蒋百里(钱学森岳父)曾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国民革命军上将,著《国防论》衍芬草堂的存在有赖于族中支持,但并不是每位藏书家都有硬邦邦的族人,战火无情,许多书籍毁于一旦。

涉园、得树楼、海日楼、向山阁……这许多的名楼都会在十年之后伴随着战火湮灭,但现在,蒋世光对其依然如数家珍。

见黄宣听的认真,这老头也愈发的说的起劲,直到了吃饭时间依然意犹未尽,眼看太阳落了山,三儿子忍不住走了进来,道:“爹,吃饭吧!”

蒋世光不豫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发现房间已经变的昏暗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黄宣笑笑道:“没想到说了这么久,饿了吧。”

“没有没有。”

黄宣客气了两声,又对蒋家三儿子道:“麻烦嫂子了。”

这老三是个木纳的人,虽然只是中年,多年的农活却磨去了性子,听说黄宣是个读书人,更加激动的连连摆手,律动着嘴唇,只是小声道:“没什么,没什么……”

蒋世光也习惯了儿子的老实,吸溜着鞋对黄宣道:“咱们先去吃饭,庄户人家,没什么东西,委屈你了。”

黄宣又是客气,多亏他在家就习惯了这些,权当温习一遍。

浙江民生富庶,蒋世光多年积攒了些微土地,家中更有五子,更在镇内购有店铺,因此生活还算优渥,饭桌上有鱼有肉,足有五六盘之多,与黄宣所知的民国大有不同。

老三一个人默默的往嘴里拨了饭,倒是蒋世光谈性大起,说了一会,黄宣乘机道:“不知道现在粮食价钱如何?”

一说到粮食,蒋世光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将筷子放在了桌子上。

1927年,江南普遍粮荒,更有商贩地主囤积居奇,用后世人的眼光看,这一年发生的许多起义暴动与粮食有关,而蒋家更是切身体会到了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