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华年代-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散文诗成熟运用了各种赋,比,兴的手法,甚至为了音节的和谐还压了韵,算是胡菲菲重生之后自已比较满意的作品。哪怕是在获奖之前,这篇作品也是被班上同学交口称赞的;而在获奖后,它又成为反映自已实力的一个佐证。但今日,胡菲菲却发现文章的后面被人提了四句诗。
“暗夜幽梦乱如网,
晨暮读书心难爽。
窗近声远无休戚,
枯树昏灯知温凉。”
胡菲菲反复咀嚼这四句诗里的意思,这分明有不赞成的语气在里面。但是,能轻松写出“窗近声远无休戚,枯树昏灯知温凉”这样既贴切现实又考究的诗句的人,必然不会是班级里那些心怀嫉妒故意散播小道消息的女生们。这字迹她凌乱飘逸,显然又不是萧如的笔迹。除了萧如,班级里的人,还有谁能够轻易驾驭七言绝句?这人的用意又是什么?
胡菲菲有些好奇,逐一向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打听,渐渐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语文老师郭老师有天早读在教室中巡逻,有感而发,向附件同学借来钢笔,信手写下这四句。至于“有感而发”的“感”,估计是看到胡菲菲为浮名俗事所困,对待学业心神恍惚了吧。
………………世界是公平的。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你选择了一样就必须放弃另一样。关于这一点,胡菲菲也有些无可奈何。人生啊,就是不断权衡利弊,做选择题的过程。萧如为了学业放弃了利用文学才华一鸣惊人的机会,胡菲菲却试图利用这些虚名最终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利益。至于他们选择的对错,都要交付十几年后的现实来细细验证了。
真正的成功者,所选择的道路,从来都不会是康庄大道。国人都不笨,想要获得比别人高出一截的身份地位,就要有勇气另辟蹊径,斩荊批棘。
这天中午,胡菲菲刚刚接到《科幻世界》录用自已稿件的通知,一转身,就见到了妈妈程远芝欲言又止的眼神。
大概是因为胡菲菲曾经力排众议,获得了一等奖,也算一点小小的成功了,因此程远芝和胡菲菲说话的语气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冲,那么说一不二,唯我独尊了。程远芝现在仍然习惯于干涉胡菲菲的一切,但是语气倒是缓和多了,换上了商量的口吻。
“菲菲啊,妈妈知道你很有文学方面的才华。可是现在你是在高中啊,这些东西能不能先放一放呢?新概念作文大赛就算了,如果你明后年想继续参加,妈妈也会支持你的。可是,其它的这些活动,可不可以先停一停呢?”
“你第一次期中考试是年级五十多名,期末考试没参加,这次考试才考了一百多名,以梅溪高中历年的成绩来看,一百多名连二本线都很难达到。万一你后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得不了一等奖,我们该怎么办呢?”
豆儿豆儿手打
刹那烟花 第六十五章 投资计划
第六十五章 投资计划
“这个我当然心里有数。”胡菲菲说道,她突然转过头来,很认真的望着妈妈:“妈妈,咱们家现在一共有多少存款?”
程远芝和国内大多数中年人一样,对银行有种莫名其妙的依赖。银行是他们视野中几乎唯一的投资渠道。一发下工资,除去生活费、人情往来等必须扣除的那部分,全部转存为银行定期,或三年、或五年、或零存整取、或通知存款。除了银行以外,投资渠道少的可怜。他们不敢进证券市场,觉得炒股是赌徒才会去干的事情。是以胡菲菲有此一问。
程远芝很警惕的问道:“你小孩子家家好好学习就是,问这个干什么?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插手”
胡菲菲摇摇头:“我只想知道,家里能在我身上投资多少钱。”
程远芝很不耐烦的说:“你只管好好学习就是。你要钱的话,是正当理由,大人自然会买给你。想买参考书也好,想买习题册也好,要多少钱,只管说就是了。”
“妈妈,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想知道,为了我上大学,家里最多能投资多少钱。”胡菲菲刻意强调了投资两个字,就是不知道程远芝是否清楚什么叫投资了。
事实证明,程远芝并不理解。“你是说上大学的学费吗?不要担心这个,放心,别人家孩子有的,大人也总归会让你有的。你现在只管读书就是,不要操心这个。”
“妈妈,你还记得住在校场路的时候,我们的邻居吗?”胡菲菲问道,“邻居老张家里的二姐张东。张东本来考不上高中的,张叔叔咬咬牙,为她缴纳了一万块赞助费,当时你私下里为他不值。”
程远芝点点头:“我一直这么觉得。九五年的一万元,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九五年的时候,交赞助费上高中的事情在淯阳市刚刚兴起,还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光有钱没有门路是不行的,必须有引荐人。当年程远芝就是张东的引荐人。
“可是张东考上大学了。这是张叔叔一直以来的梦想,张东替他圆梦了。”胡菲菲说,“如果当年张叔叔没有花那一万元的话,根本没有公立高中会接收张东,你也知道,凭借张东的资质和河南高考的一贯行情,凭自学是不能考上大学的。”
程远芝点点头:“去年张东上大学时候请客吃饭,我们一致觉得你张叔叔眼光好,不愧是成功的生意人。”
“其实我觉得,上大学也是要投资的。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胡菲菲说,“妈妈,你想不想做类似的投资?”
程远芝奇(…提供下载…3uww)怪的望着胡菲菲:“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的意思是说,希望我像你张叔叔一样交赞助费?可是你不是已经考上高中了吗?就算你考不上,凭你妈妈我的面子,进梅溪高中也是可以的。难道,你现在后悔了,又想交赞助费进书院高中?真是荒谬”
“不是的。在河南参加高考的话,其实梅溪高中或者书院高中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学生来说,梅溪高中可能还要更适合一点。我说的投资是,我希望咱们家在上海买一座小房子,我想在上海参加高考。”胡菲菲解释道。
石破天惊。程远芝目瞪口呆的望着胡菲菲,甚至还摸摸胡菲菲的头,看她是不是脑子烧坏了:“菲菲啊,你怎么想到要在上海买房子呢?咱家如果有钱买房子的话,在淯阳买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在上海买?”
“因为我想高考移民。”胡菲菲平静的解释道,“今年春节前我去上海,听到一个房产中介说,现在上海楼市出了促销政策,买房送蓝印户口。”
高考移民这种事情,无论是程远芝还是胡菲菲,甚至胡清华,都不会陌生。程远芝从九零年开始担任高中的班主任。每三年一届毕业班。几乎每届她班中都有高考移民的学生。河南省大多数人尽管观念陈旧,循规蹈矩,毕竟还有些消息灵通、思路灵活的人。
河南是高考大省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有考生的家长随便关心一下就知道行情了。因此这些舐犊情深的家长们开始钻各种空子,在规则允许下、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打擦边球,也要进行高考移民,为自己的孩子上大学铺平道路。
进行高考移民的学生和家长往往都在临行之前拜会一下班主任老师,请班主任老师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大开方便之门,如允许长期请假等等。因此,从小学开始,胡菲菲就是一边听着程远芝和家长们的讨论,一边看电视或者做作业的。小孩子好奇心强,几年下来,对于高考移民者经常喜(…提供下载)欢光顾的那些省份,她已经是如数家珍。就连对高中教育从不关心的爸爸胡清华,几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听下来,对高考移民的事情也大概了解了不少。
淯阳市学生们进行高考移民,最喜(…提供下载)欢光顾的省份有: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北京、上海、海南、重庆、珠海等地。选择这些省份的理由不一而足:
新疆、西藏等地入选,是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有地方扶植政策,对高考的准备程度和对上大学的渴望程度都不如河南,说白了,就是说人家的学生不如咱们的学生拼命。经常在河南省连专科都很艰难的学生到了那里,一跃成为全校第一名。但是,能够高考移民到这些省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父母或者其他亲属曾在此地工作过,打了擦边球才把户口迁过去的,因此不敢过分张扬,曾经有过某省的全省第一名因为高考移民被人告发的前例;
选择海南、珠海等地,往往是因为当地的蓝印户口政策宣传力度。很多稍有积蓄的中产家庭花了几十万在当地投资一套房产,甚至有的时候只是利用政策漏洞花了几万元加了个名字,根本没有房产的所有权,就可以轻易获得在当地参加高考的资格。不过这种考试资格据说是有限制的。为了保护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权衡保障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据说政府在权衡之下,规定高考移民的学生只有资格报考二本及以下的大学。但是,有勇气冒险参加高考移民的学生,一般是在原籍没希望考本科的,因此,饶是限制重重,他们依然兴致勃勃;
选择北京、上海等地,往往是因为当地的大学多而且重点大学多。根据大学招生的属地原则,大学在其驻地招收的学生都要满足某一比例,如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等。北京四中曾经是北京市的著名高中,以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数多而名噪一时。重生前的时候,胡菲菲的表哥程继业曾经给胡菲菲寄过一套北京四中的复习资料,胡菲菲做下来觉得太过简单,感觉和会考的难度差不多。然而当她看到复习资料后面的简介时候,就流着眼泪将这套资料扔进了废纸堆——北京四中一个高中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比河南省一个省每年能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还要多得多。这样的复习资料,还有什么意义?以2001年为例,2001年河南实行3+X+大综合的考试模式,文理不分科,这一年,清华和北大加起来,在河南省总共招收一百名左右的学生。(如果那年没有改变招生计划的话,这个数字应该是小于一百的。)对于稍稍关注高考的人来说,北京的学生容易上清华北大,上海的学生容易上复旦交大,浙江的学生容易上浙大,江苏的学生容易上南京大学,安徽的学生容易上中科大,湖北的学生容易上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选择北京、上海这些地方进行高考移民的同学,未必就是奔着清华北大、复旦这些一类名校去的。但是北京和上海的学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余地了。仍然以北京为例,除了清华、北大、人大这些第一层次的学校以外,还有北京理工、北京科技、北京航空航天、北邮、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稍逊一点的学校,这些大学同样也是重点大学。至于二本、三本、专科什么的,选择余地就更多了。这些学校都是河南省考生们垂涎已久、可望不可及的对象。
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对高考移民管制较严,人们就仔细研究政策中的漏洞。譬如蓝印户口,譬如知青、譬如挂靠等等。在2005年的时候,淯阳市某快要倒闭的民办高中曾经和上海市郊区某中专联合办班,利用中专生也有高考资格的规则,成功进行高考移民,一时学生趋之若骛。胡菲菲邻居家的小孩子本来成绩差的连掏赞助费都没地方上高中的,无奈之下花了几万元钱进了这么个中专联合班,三年后居然也考上了个专科,阖家欢喜。
高考移民这种事物,在河南省一直存在着。在社会舆论方面,它一向属于灰色地带。支持的人有之,反对的人也有之。
一方面,高考移民的确损害了移民地考生的利益——大学的招生名额就算再多也毕竟有个限度,你家小孩因为高考移民考上了,就一定有小孩考不上,等于是抢占了人家的名额;
另一方面,高考移民的起源还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均匀配置,如果一个小孩子,在某省参加高考能上大学,在另一个省参加高考不能上大学,你还好意思说这个高考是绝对公平的吗?
既然只是相对公平,就难免有空子可钻,而且这个空子,还是在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进行的。如果政策设置的规则允许高考移民的存在,普通老百姓还能如何指责?更有钱的人可以直接送小孩子到外国那些世界排名前列的名校去读书,你能说这是违法的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已。
刹那烟花 第六十六章 有关高考移民的设想
第六十六章 有关高考移民的设想
程远芝笑了,她摸摸胡菲菲的头说:“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怪念头啊怎么,你听说你叶欣姐姐要高考移民,所以也心动了,是这样吗?”
胡菲菲反倒吃了一惊:“怎么,叶欣姐姐要进行高考移民了?”
程远芝夫妇自己是教育系统的,当然认识的朋友也多半是这个系统的人。她所说的叶欣姐姐,就是教育局下属某个挂靠单位叶科长的女儿。叶科长年轻时候和胡清华因为下象棋结缘,后来两家连带着也有了来往。叶欣比胡菲菲高一级,是二八班的学生。二八班也是少年班,在学生成绩方面和培优班二四班平分秋色。无奈叶欣人长得漂亮,在年级中追求者甚众,叶欣又不懂得拒绝,拉拉扯扯之下,渐渐分了心,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在年级中只能排到二三百名。眼看是连专科也上不成了。
“是啊,你叶叔叔是从青海转业的干部。他也算深谋远虑了,叶欣的户口三年前就落在青海亲戚家了。可是你怎么好和叶欣比?叶欣从高一开始就在青海办了学籍,每年请假回去考试,因此人家参加那里的高考,是名正言顺的,就算被人告发也不怕。你呢?你有这样的门路吗?你爸爸只是普通教师,每月拿干工资吃饭的,你靠什么高考移民?”程远芝轻蔑的笑了笑。
胡菲菲却觉得吃惊。叶叔叔一家瞒的真够紧的她前世的时候居然没有听说那个时候叶欣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少年班,而胡菲菲连梅溪高中普通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