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同是穿公主-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说,我弹得好喽?”安阳得了夸奖,笑得开心。
柳子轩一见她这模样就知她想要奖励,却在她说出口之前把她扶到石凳上坐下,缓缓笑道:“方才回来时刚得的喜报,本想先回屋里叫人传信给伯府,既是被安儿的琴音引来,便先与安儿说了吧。”
安阳听了愣了愣,忙问:“喜报?什么喜报?最近喜事可不少呢!”
“确是如此。”柳子轩笑着点点头,这才慢声说道,“方才刚要离宫,皇上便召去说收到了大夏的信报,大夏神武端亲王爷和承和公主要回来探亲,过段日子应该便会到了。”
“承和公主?”安阳愣了愣,慢慢瞪大眼,站起身来喜道,“三姐姐要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咳~下章就是结局了,不确定写多长,所以如果明天写不完,需要后天更,我会提早通知的~
昨天叫大家等那么晚,不好意思~
再见(终章)
宁阳要回大周省亲的事在朝堂上一公布,虽说有些朝臣猜测诸葛端云也一起回来是否目的不那么单纯,但武德帝还是命驿馆早做准备,若有沿途州府发现两人递上的通关文牒,立刻以迎公主之礼请入驿馆,护送入帝都。
元皇后得知消息后,待皇帝下了朝,便来到明承殿上说道:“臣妾听闻宁儿要回来,这便命人将她出嫁前住过的西憙阁给打扫过了,一应物件都按着她当年走时的摆设。若回宫来看看,想必日后也能留个念想。”
皇帝闻言看了皇后一会儿,噙起笑来说道:“皇后有心了。”
皇后略微垂了垂眸,再抬起眼来时,眼底却是平静,只笑道:“臣妾毕竟是这孩子的养母,当年看着她自西憙阁里上了那八抬鸾轿,如今她要回来省亲,臣妾这些心思自然是有的。”
“那便按着皇后的意思办吧。”皇帝端过茶盏垂下眸去,元皇后见了只浅淡地一笑,便行礼告退。只是走的殿门口时,却听皇帝的声音又自后头传来:“那西憙阁自宁儿嫁了以后,谦儿住了两年,朕知皇后念旧,谦儿虽搬去了旁的宫里,那屋子里摆设却还按着他住的时候。如今宁儿回来这几日且先换回来吧,待宁儿走了,皇后再命人把摆设归置回去就是。”
元皇后闻言愣了愣,回过身来,直看了皇帝好一会儿才回神,忙福身谢了恩。皇帝放下茶盏走下玉阶,依旧是一派雍容,却是说道:“朕这些日子忙着朝事,有日子没去皇后那儿了。今日无事,便去坐坐吧。”
元皇后有些惊喜,问道:“那午膳皇上在臣妾宫中用么?”皇帝略一沉吟,笑道:“便留在皇后宫中吧。”说罢,回身对身后的宫人道,“去三皇子宫中传召,叫他去皇后宫中,朕要考考他的学问。”宫人忙躬身去了,元皇后有些欣喜地看着皇帝,却终是矜持惯了,只笑了笑,帝后二人便往慈仁宫去了。
而宁阳要回来的消息传进伯府,高氏激动得一夜未眠,早上起来拉着王氏的手问道:“你说,王妃回来了,咱们能见着么?”
王氏听了宽慰道:“王妃本就是回来省亲的,虽不见得日子能住得久,但咱们好歹也是亲眷,总能见上一面的。婆母尽管放心吧!王妃出嫁前还来咱们府上探亲过,可见对咱们也是亲近的。更何况如今轩儿还做了驸马爷,如此亲上加亲,咱们一定能见着!”
高氏听了这才连连点头,放下了心来。虽是心里着急想见,可谁也不知宁阳到底什么时候会到,因而日子照样要过。
安阳如今怀了身子,高氏和王氏几乎天天都去公主府里陪着她闲聊,见她的身子一天天显了出来,两人都是欣喜盼望柳家能快些添了香火。
安阳也看得出祖母和婆婆的心思,不由生出好大的压力来。古代讲究传宗接代,这些日子她回宫给母后请安,母后也是如此希望的。可是、可是宝宝的性别跟女人又没多大关系,只是这事又没办法解释,万一她生的是女儿,祖母和婆母岂非会失望?她前些日子问过轩哥哥,他对此事倒是没有强求的意思,反倒笑话她道:“当初三婶怀着身子时,安儿还劝导过。怎轮到自己,反倒钻了牛角尖?此子乃安儿所出,是儿是女又有何妨?”这事叫她放下心来,可今日看见祖母和婆婆如此期盼,她又有些压力了。
高氏和王氏见安阳似有心事,互望一眼,忙问道:“公主可是有何心事?若是有,不妨说出来,叫妾身们帮着出出主意也是好的。”
安阳闻言咬着唇儿抬起眼来,笑着起身慢慢走到高氏身旁,拉着她的袖子问道:“祖母,婆母,我知道你们也是盼着柳家能继承香火,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可是这事说不准的,万一、万一是个女儿,你们会不会不喜欢?”
高氏和王氏闻言一愣,皆笑了起来,高氏拍着安阳的手说道:“原来公主是担忧这事。说句实在话,哪个女子怀着身子时没这担忧?妾身当初也常去庙里求佛,祈愿肚子里头的是个男孩儿,也好为柳家继承香火。如今回头看看,咱们柳家的香火也算旺盛的。只是你婆母她这辈子只得轩儿这一子,心里自是希望公主能为柳家多开枝散叶的。可这话又说回来了,是男是女乃是老天爷定的,这孩子既然投生在咱们柳家,就是和咱们有缘!公主看看轩儿就知道了,咱们柳家可是那恶毒不讲理的人家?若是个男孩儿,咱们自然高兴,可若是个女儿,就如同公主那日所说的,女儿乃是千金富贵之躯!这生来就给咱家带了千金富贵的孩子,自然也该好好待着。总归公主如今是头一胎,往后的日子还长着,传承香火的时候总会有的。公主如今便把这心放在肚子里,好好养胎便是了。”
安阳听祖母这一番话,虽是还是偏向男孩的,可能有这想法已属不易。她这才笑了起来,略微松了口气。只是刚要说话,就听高氏对王氏笑道:“其实呀,我是年时收了王妃的信,得知她喜得贵子,这几日便就总想着,公主若是能早些临盆该多好!等王妃来了,我就左右胳膊各抱一个娃娃,那该多喜人哪!”
王氏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原来婆母是打了这主意!可公主离着临盆还有半年呢!这事儿可赶不得。您就别想那一下抱俩的好事了,一个一个的抱,不也一样么?”
高氏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用帕子掩着嘴笑,安阳问道:“三姐姐要回来的消息咱们都收着了,想必他们过些日子就该到了吧?”
王氏听了与高氏对望一眼,两人皆是摇了摇头,王氏说道:“那可说不准。王妃是去年十一月里头喜得贵子,如今算来孩子还小呢,只怕经不起颠簸,他们路上怕是走得极慢。等到了咱们大周,指不定哪个月份了呢。”
这事倒是叫王氏猜对了。
宁阳和诸葛端云自从离了大周帝都,两人便乘着车马慢慢而行,一来是诸葛昱年纪还小,经不起赶路。二来是这回走的是当初出嫁时的路,宁阳那时候离开送亲的队伍跟着诸葛端云回北关,并未走过这条路。而这条路是当初两国商议而定的,所行之处,皆是大夏的重城名镇,风光无限。因而这回两人便索性慢慢而行,遇上了名胜风景便停下来歇息几日,游览够了再上路。反正皇帝只说在大周的时日不可超过半年,可未规定诸葛端云回北关的时日,因而两人在大夏的地界里就放心游览,待到了夏周两国东南边关之时,日子已到了十月末。
诸葛端云和宁阳两人知道无法再常服而行,只得拿出通关文牒,递给边城的守卫。
边关的刺史没一盏茶的功夫便气喘吁吁地穿着官袍跑来,见了诸葛端云和宁阳一行人便参拜道:“下官祁州刺史宋廉参见大夏端亲王爷、王妃。下官早已奉皇命在此等候数月了,请王爷王妃进驻驿馆,明日下官派守军护送回帝都面圣!”
宁阳闻言点点头,这一路在大夏,他们也游览了好一段日子了,如今到了大周,自然该遵着规矩。
第二日一早,仪仗停在驿馆门口,宁阳换上了盛装抱着儿子坐上绛红彩凤花屏大轿,奶娘和姚氏各得了一顶小轿跟在后头,王府的车马由护卫驾着,良儿、子陌、子秋和子青四个丫头便得了机会坐在里头,四人皆兴奋得不得了,忙拿了瓜子点心等零食便进去聊天儿看风景了。小七带着王府的其他护卫骑马护在轿子和车马两侧,诸葛端云驾着玄黑的战马走在轿子前头。迎接的仪仗在最前头打着牌子、执着大伞彩扇、开道锣号、喇叭、大鼓领路,最后头则由大周的守军护着。整个仪仗长达两三百米,沿着大街前进,锣鼓、喇叭、大号齐鸣,鞭炮响得喜庆,百姓占了长长的一条街,伸着脖子惦着脚跟看热闹。
宁阳坐在轿子里,不由想起了出嫁时的情景,如今再回来已是四个年头,她怀里抱着儿子,慢慢掀开轿帘的一角,小家伙骨碌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瞧着,兴奋地在她腿上一直蹦着,宁阳把他抱得紧实,他却笑得咿咿呀呀的。外头锣鼓鞭炮喧天,轿子里头儿子也跟着叫,宁阳不由摇了摇头,心里却是高兴甜蜜。
仪仗队伍走得自然快些,每到了下个驿馆便能歇上一日,只是这般走来,待到了帝都时,也已入了十二月。
帝都的百姓听闻嫁去大夏的承和公主回来省亲,皆从城门口迎到东街大道,仪仗停在驿馆门口,礼官领着诸葛端云和宁阳进屋换了盛装礼服,奶娘和丫头、护卫们皆在驿馆等着,诸葛端云和宁阳抱着儿子诸葛昱,随礼官一刻不停地又上了轿子,仪仗锣鼓声又起,队伍浩浩荡荡地经崇华门入了宫。
时值午时,金殿之上,百官肃立,太监唱着嗓子十步一报:“大夏神武端亲王爷携端亲王妃大周承和公主面圣——”
声音在巍峨庄严的大殿前频传喝报,震得人心里都扑通扑通地跳。宁阳只觉得自己的脚踩在九龙青阶之上,一步比一步沉重。她垂着眼,看着自己大红深青霞帔的裙摆,金绣云霞凤纹随着步子若隐若现,当脚下的青石换做玉阶,她只觉得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
太监的报唱忽听,大殿之上一道雍容沉敛的目光落于宁阳身上,却隐隐有几分激烈。宁阳不敢抬头,只抱着儿子,与诸葛端云双双跪拜:“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平身!”皇帝自御座上起身,缓缓下来,竟亲手将两人扶了起来。群臣皆躬身给诸葛端云见礼,并高呼“公主千岁”。
宁阳在百官高呼里慢慢抬起眼来,四年未见,父皇的鬓边已生出些白发,眼底却似被政事风霜磨得更加深沉,只是那似海的深沉里却似有些缅怀、怅然悠远之绪,只缓缓笑道:“好啊!长大了,也长高了,比出嫁时圆润了些,看来端儿待你甚好。”
宁阳柔柔地看了诸葛端云一眼,点头道:“谢父皇为臣女赐得良缘!夫君待女儿甚好,只是远嫁他国,不得与父皇亲人相见,臣女甚是想念。得夏皇特旨隆恩,夫君这回回封地镇守边关,臣女才得以回故国省亲一叙。”
宁阳说过话,便要福身再拜,皇帝却将她扶了起来,眼却望向她怀中抱着的孩子。宁阳忙说道:“禀父皇,这是昱儿。”说罢,便把儿子拍醒,指着给他看外公。小家伙被人吵醒,皱着鼻子,耷拉着眼皮子,乌黑的眼睛朦胧胧水汪汪,极惹人怜爱。
宁阳见父皇似乎想抱这孩子,却顾忌着满朝文武在场,终是端着帝王的仪态未曾出手,只是点头称好。
宁阳笑着垂下眸去,却不知为何,鼻子有些发酸。
这日午时乃是朝宴,到了晚上才是家宴。午时皇帝于延和殿上宴请百官,诸葛端云自然跟着去延和殿上入席。而宁阳则跟着宫人去了中宫拜见皇后,与朝中命妇们一同用午宴。
去慈仁宫的路宁阳还熟悉,每走一步都有些说不清的感慨和怀念,她来不及去回忆那金瓦红墙,宫殿亭廊,人已经到了慈仁殿上。
殿上的宫妃、公主、命妇们早已按着品级坐好,听宫人来报,忙纷纷起身。只见得一女子一身金绣云霞凤纹的盛装,发间挽着乌髻,金凤簪、珠翠牡丹花、梅花四珠钗环、九翟衔珠步摇,腰间挂着金坠,怀中抱着个粉团儿般的孩子。那孩子正醒着,咿呀咿呀地笑着,声音洪亮。女子垂眸望了儿子一眼,笑容慈爱柔美,明明身姿如柳,面容如兰,却有种超越年龄的稳沉。
她步伐稳重地迈进殿来,将孩子交给身后的宫人,这才垂首垂眸大礼跪拜:“臣女宁阳拜见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她头磕在地上,大殿里一片安静,直到皇后将她扶起来,她才慢慢抬眼。
这一望,更是一愣,只见皇后织金云龙纹的袍子,九龙四凤冠,金凤珠簪和翠云珠花都遮掩不住鬓边的几丝银白。她举止笑容仍是端庄,一如自己当年看见她第一眼的时候,只是她眼中如今却多了几分平静与温和,这不由叫宁阳一愣。
“可是回来了。六月里就传了信报来,竟过了半年才到。母后和你几个姐妹都望眼欲穿了,快叫母后好好瞧瞧!”元皇后牵着宁阳的手,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颔首笑道,“好!瞧着便是日子过得不错。”
宁阳心里的惊讶不减,却仍笑着说道:“叫母后担忧了。两国有别,平日里不能常寄家书回来,只能年时借着给外公外婆写信之机问候父皇母后福寿安康,只希望奉给母后的年礼能聊表一些心意。”
“瞧这话说的。母后还能不知两国有别,多有不便么?你能年年记得这些,便是有心了。”元皇后说着话,这才似乎想起什么来,赶忙说道,“瞧母后,一见你回来高兴得把什么都忘了。快去见过几位娘娘和你几个姐妹!”
宁阳这才应了,先去大殿左侧见过了贤妃、德妃和淑妃。早在大夏时便听说了父皇立了瑞阳为太子,可如今的贤妃仍旧是待人极淡,礼数周全,与当年没什么两样;德妃也是一样,性子爽直说话也不拘礼;淑妃仍是打扮得最贵气,除了皇后她不敢越过,发上的金簪珠翠皆是上品,只是再厚的脂粉也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