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1984-第9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在大洋上使用的电子设备必须要在大洋上的恶劣条件下进行测试才能够得出准确的数据,如果是建造这么一艘在大洋上进行测试使用的船舶,那成本也未免太高了些,可有这么一艘船的话,事情就简单的很了,除非是极端严重的海况条件,这艘船都能够出海进行正常的测试。
负责今天的解说工作的家伙是个老毛子,名字叫做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亚历山大·马克西姆这家伙来自于前苏联北方设计局,当初张岚将这家伙“请”来的时候,还是用了一点小小的手段的。
作为前苏联时期水面舰艇的最主要的设计单位,任何一个人对北方设计局都只有景仰的份儿,张岚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张岚对于北方设计局的景仰方式比较特别,这丫喜欢把自己景仰的对象收藏到自己的麾下。
虽然亚历山大·马克西姆这家伙并不是北方设计局最厉害的舰船设计师,甚至不是最厉害的设计师之一,但这家伙还是能够拿得出一些让自己比较骄傲的成绩来让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的:他参与设计了前苏联的“毒蜘蛛”级导弹快艇Ⅲ型和Ⅲ型改进型的改进工作,并且还是当时主要的几名设计师之一,虽然并不能同北方设计局的那几位大拿相比。但即便只是这个成绩,也足以让亚历山大·马克西姆相当的自豪了。
虽然亚历山大·马克西姆在北方设计局当初主要是做船舶的设计工作,但对于船舶的推进系统同样有很深的造诣,在被张岚给弄来艾丽丝集团之后,这家伙被就被分配到船舶的动力系统部门进行船舶推进技术的研究,这家伙当初选择了小型船舶方面最有应用潜力的喷水式推进装置,现在看来,这家伙取得的成果应该非常不错,要不然这丫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向艾丽丝集团邀功。
“老板,这是我们用于实验的一艘实验性船舶,之后研发的很多设备也将会在这艘船上进行试验,我们核算过,在这艘船上的试验成本是最低的。”负责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的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一脸笑容的迎上去,对张宗君、艾丽丝和杨芝说道,“现在我们研制的推进系统就是装在这艘船上的。”
得益于穿浪双体船的独特设计,而且这艘船本身体积并不大,所以这艘小船的吃水并不深,在水面上细细的两个小脖子,像是两把不甚锋利的刀,看上去很是有些搞笑,但如果你敢小瞧它的能力,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嗯,”张宗君对亚历山大·马克西姆点了点头,声音很温和,“麻烦你了。”
“不麻烦。”亚历山大·马克西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能够给自己的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丫屁颠屁颠的赶上去,指着那艘吃水深度不超过1米的小穿浪双体船说道,“在这艘穿浪双体船上,我们应用了最新的喷水式推进技术,因为采用了四台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两组喷水推进系统推进,这艘船的最大行进速度可以达到42节的超高速度,这是目前的单体船很难达到的,能够实现这一点的原因就是,除了大功率的动力系统之外,革命性的推进方式也功不可没!”
张岚在一边暗笑,貌似现在的穿浪双体船上,采用喷水式推进系统是个很热门的技术吧?基本上对于穿浪双体船的技术有些研究的国家或者船舶研制机构,都能够很成功的解决这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不拿出点真本事来的话,想要靠着这点儿东西糊弄过关,恐怕是很不容易。
张宗君和杨芝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艾丽丝集团搞船舶搞了这么长时间,虽然说到具体的技术方面他们未必清楚,但说到船舶的各种推进方式以及优缺点,他们对还是非常清楚的,他们很清楚,在小型船舶上,水线面穿浪双体船加喷水式推进系统的组合,在同等的排水量条件下,不仅比单体船装载的更多,而且速度更快、适航性更好、航行更稳定,而且在同等速度条件下,前者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大的续航里程,但是这种推进方式用于大型船舶上还有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说将喷水推进器装到船上去就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他们说要搞一艘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进行研究的时候,杨芝非常痛快的批准了他们的要求的原因:建造一艘造价只有100多万的船用来进行各种船舶设备的实验,其实非常的划算,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发展自己的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技术,或许以后还可以借着这个技术向更先进的小水线面穿浪四体船进发:现在世界上对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的研究,只不过是停留在试验阶段而已,但这种全新结构的船舶造型,已经显示出自己独有的优越性了。
当然,建造价格这么便宜的原因,自然是这上面不需要军用船舶上面的各种导弹的武器装备,也不需要各种雷达等电子设备,所有的设备只要保证船舶能够安全的航行、并且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的时候,提供足够的电力就行。
只有这么低的要求,这艘船的整体造价自然不会贵到哪里去。
“咱们上去体验一下?”张岚向自己老爸老妈提出了建议。
以42节的速度在水面上高速飞驰?这个主意很是不错。
张岚的心里头很是有些蠢蠢欲动的小心思:貌似自己还没有一艘自己的游艇呢。不说自己的游艇,说起来自己就连船也没有坐过吧?这次倒是一个机会,嗯,就是不知道晕不晕船,不过根据自己从来不晕车的经历来看,自己应该不会晕船吧?
42节的航速,说起来只有77。784公里每小时,在公路上,哪怕是小奥拓这样的微型车都能够跑到这个速度,似乎这个速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不要忘记,这个速度可是在大海上啊,海水的阻力可是比地面的阻力大得多了,能够跑到这个速度的船舶寥寥无几,基本上也就一些小型的高度突击艇之类的军用船舶能够达到这个速度,大型的军用船舶的最高速度一般只维持在32…34节这个程度上,而且这个速度就已经是很快的了,至于民用船舶,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可以载重20…30万吨的石油巨轮,实际航速只有十几节。
“好啊。”张宗君很是爽快的同意了自己儿子的意见,已经年满40岁的他,还是对一切东西充满了兴趣,拉着自己老婆的手兴冲冲的上了船,顺口向跟在自己身后的亚历山大·马克西姆问道,“这艘船的续航里程是多少?”
“在巡航速度下,续航里程2000海里。”马克西姆说道,“因为考虑到很多电子设备需要这艘船上测试,我们认为,2000海里的航程是比较合理的。嗯,为了保证这艘船能够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能够进行测试,同时也为了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我们在船上加装了远程遥控驾驶系统和用于信息实时传递的数据链系统,如果需要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对某些设备进行测试、而又无法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遥控驾驶系统操纵船舶,同时使用数据链将测试的结果适时的在我们这里显示出来。”
“这个想法很不错,你们这些人才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张宗君点点头,很赞同亚历山大·马克西姆的这个做法,“进行试验是必须的,但不能为了进行试验而忽略了你们的人身安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首先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
无论任何时候,人才才是公司最大的财富,这一点一直都是艾丽丝集团这么长时间一直以来坚持的方针,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改变。如果因为这么一个试验就让这些家伙失踪在大洋里,那才是真正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水线面穿浪双体船的行驶稳定性确实非常的好,尽管现在已经是四级海况条件,但在船上,张岚并没有感到船身摇晃的特别厉害,虽然也能够感到船身的纵摇和横摇,但这只是因为船的排水量特别小的原因,如果是船体再大一些的话,这艘船的耐波性将会更好一些。实际情况也证明了,张岚这小子也确实是晕船。
能在四级海况条件下还不晕船,对于第一次坐船的张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成绩了,尽管这与张岚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但与这艘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优越的适航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可以肯定,如果张岚坐的是传统的单体船的话,在这么颠簸的条件下,这会儿一定早已经大吐特吐了,没有人在第一次坐船的时候受得了这份颠簸的。
“船上加装了减摇鳍,”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主动的解释到,“这样的船的耐波性会更加优秀,这也是为了让船在大洋当中能够行驶的更稳定而设计的。”
张岚心中恍然,怪不得这艘船给自己的稳定性有些超乎想象,感情是这么回事!加装了减摇鳍的船只,在稳定性方面,确实比普通没有加装减摇鳍的船要好得多,只是减摇鳍技术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要说民用船舶了,就算是很多军用舰船也同样没有加装减摇鳍。
“马克西姆先生,”忽然想到了一点事情,张岚思考着自己心里的想法应该如何表达出来,“我们在双体船方面的技术怎么样?”
“目前我们最大能够制造排水量在400…500吨排水量的穿浪双体船,”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一愣,他没有想到张岚居然问了自己这么一个问题,顿了一下,好好的思量了一番之后才回答,“但是我们在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上面的技术,比澳大利亚人的技术还要差一些,就算是你们国内在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上面的技术相比,也同样有些距离。”
张岚点点头,亚历山大·马克西姆的这个说法,大概算是很给自己留面子了,自己的造船厂毕竟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要说代表着新技术方向的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就算是传统的单体船,现在艾丽丝造船厂还拿不到订单呢,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解决如何拿到订单的问题,而不是在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上面进行大量投入方面的问题。
果然,亚历山大·马克西姆似乎是以为张岚异想天开的建造一艘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犹豫了一下,还是向张岚提醒道,“而且我们目前在这个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我们,或许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想想办法。”
张宗君和杨芝自然不会不明白张岚和亚历山大·马克西姆的意思,他们两个心里头很是有些疑惑:怎么这小子忽然之间就打算搞穿浪双体船了?现在公司里面临的问题还不够多么?只有艾丽丝、小晨曦和吉尔三个小丫头在一边笑着不说话,大概也就只有这三个小丫头明白张岚的心里头到底在琢磨着什么。
张岚确实是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说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不适合建造大型的军用舰船,因为这种船型虽然速度很快,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当一面的水下船体被攻击了之后,整艘船将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倾覆。
这对生存能力要求极高的军用船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弱点,这也是为什么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不向大型军用船舶发展的原因:大型单体船的适航性能已经很优秀了,而且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的结构复杂,建造成本高,既然如此,干嘛放着合适的不用,去用那个不合适的呢?但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大型的民用船舶上面呢?一方面民用船舶不用担心受到攻击,也就不同担心一边水下的船体被攻击后船整体倾覆的问题了,另一方面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宽大的甲板面积是传统的单体船无论如何也无法相比的,这巨大的甲板面积如果不利用,简直就是对不起这种船型如此有利的先天条件:一艘3000吨排水量的、采用水线面穿浪双体船结构的集装箱货船的载重量,一点都不弱于一艘万吨级的、采用传统单体船造型的货轮,而且这种船行驶速度更快,海况适应能力更强,还更加节省能源,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造价太贵了些。
不仅如此,这种船舶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科考船、远洋测量船等诸多的专业性船只上,相对于传统的单体船来说,巨大的甲板面积为这些专业性船只那众多的设备提供了巨大的场地,从可用甲板面积上来讲,这是传统的单体船无法做到的。
或许现在不是建造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以及更先进的小水线面穿浪四体船的好时机,但这个时候就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为将来做技术储备却是很有必要的。
“嗯,”张岚点点头,“我觉的,既然小水线面穿浪双体船是现代船舶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倒是可以向这方面发展一下,不要求在很快的时间内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但就算是为了将来进行一些技术储备倒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民用船舶领域,这种船舶应该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这样啊?”张宗君低下头喃喃着,盘算着这其中的利弊,好一会儿之后,张宗君终于抬起头来向艾丽丝问道,“艾丽丝,你的意思呢?”
“现在展开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管是什么,我们在技术上领先总是好的,哪怕是将来有一天我们用不到,但就算是我们用不到也有别人用得到的地方,将我们研究出来的技术卖给别人也是好的,既增加了我们的研发实力,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技术储备。”艾丽丝笑着说道。
“那好,就这么办吧。”张宗君的决定也异常的干脆,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就算是为将来进行技术储备也是好的。”
一件同公司将来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事情,就这么被确定了下来。只是如何让艾丽丝造船厂摆脱目前遇到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办法,张岚的这次预感没有起作用。
虽然水线面穿浪双体船与喷水式推进系统确实是非常的有诱惑力,但这个东西的诱惑力还不足以让艾丽丝造船厂摆脱目前遇到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张岚有些郁闷了。只是看看貌似自己的老爹老妈虽然对这个问题也同样的踌躇,却并没有那种解决不了的模样,似乎,这件事情也并不是解决不了?
***********************************
“现在有办法解决目前拿不到订单的局面了吗?”在回去的路上,张岚向小晨曦和艾丽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