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文革恋史 >

第33部分

文革恋史-第33部分

小说: 文革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戈却说:“老爸,前三条还行,我坚决照办,第四条恕我不能从命。凭啥谈恋爱还要你同意?”

“你今年才多大?就想着找老婆……”

铁戈打断他的话:“我都十六岁半了,要是在解放前孩子都有好几个。”他故意逗老爸道。

“放屁!小小年纪就想着讨老婆,没出息!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好技术干革命,别的什么也不准想。”铁夫态度强硬,就像部队里上级对下级一样,实际上他把儿子看成当然的下级。

“老爸,这我就不懂了,谈恋爱和革命到底有什么矛盾?一个人谈朋友结婚生子那是迟早的事,我这也是未雨绸缪。况且革命也要接班人,没有下一代怎么接班?共产主义的大旗谁来扛?你倒好给我来一个硬性规定,那好,到时候抱不上孙子急死你。”

铁戈妈插嘴道:“别听你爸那个老东西的话,有合适的女孩子给妈找一个回来。铁戈,你明天就要到白菂河去,我跟你只说一句话:做人难。以后你不在我们身边,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照顾自己。一个人在社会上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事,你还太小很多东西你不懂。文化大革命把人心都搞乱了,现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遇事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轻信任何人。”

对妈妈的话铁戈倒有些不以为然,心想做人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做事吃饭,吃饭做事吗?又不要国家白养活我。还是老爸有水平,一下子给我立了四条规矩,照老爸说的去做错不了。

对于铁戈这个刚刚涉世的少年来说,人生道路上的险恶还没有显露出来,他会为自己不谙世事付出极其沉痛的代价。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懂得临行前那天晚上妈妈说“做人难”的真正涵义。

七月十六日的早晨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载着铁戈等男男女女二十多人向白菂河进发,车上有铁戈小学的同学和校友,有他在文革中认识的朋友,也有刚刚混熟的工友。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下放知青,能够离乡返城参加工作使这些人感到十分庆幸。

大家心情都很愉快,全然没有背井离乡的感觉。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这个庞大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无论将来党把自己拧在什么地方都是革命的需要,他们都将会为共产主义事业无怨无悔地贡献自己宝贵的青春,他们庆幸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真是生逢其时!

这是被共产主义理想喂养大的一代人,在一个全党迷信全民参政的疯狂年代,这种正统的教育只会让他们产生这样的自豪感而不可能有别的想法。铁戈此时心潮澎湃,他不认为这是奔赴山区,而是奔向金色的理想,奔向美好的未来。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路上》,不一会就有人加入进来一起唱,最后全车人都跟着唱起来,大家如痴如颠,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接着有人唱起了《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见了你们格外亲》,一刻也不消停。

过了一座大桥就进入巴水县境内,公路不像红州县那样平直,起初还是丘陵,慢慢的丘陵变成了山,而且一座比一座高峻。车上的人没有见过大山,这和长江之滨的平原大相异趣,所以一个个更加兴奋异常。

接近中午时分汽车开过一个垭口,有种《桃花源记》里的感觉,顿觉豁然开朗。一座高达百余米的大坝突兀眼前,“白菂河水库”五个硕大无比的用白色大理石做成的大字仿佛横空出世,镶嵌在大坝顶端十分醒目。

众人一阵欢呼:“到了,终于到了!”

汽车开进白菂河镇,驶过月弓型的白菂河大桥进入厂区。

这里原来是省水利厅的一所中专学校,学生还没有毕业。另一所省属中专机械学校也从武汉搬到这里搞“斗、批、改”,大抓“五一六”和“北决扬”分子,所有的校舍和教室全都住满了人。

厂行政科张科长只能把众人安排在“八大家”住,所谓“八大家”实际上是对一种独门独户平房的称呼,并非只有八户人家。

铁戈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吃过中饭他抑制不住好奇心,独自一人跑到大坝去看个究竟,看看到底是白菂河水库大还是红州的南湖大。这天正好是毛泽东横渡长江四周年纪念日,他决定横渡水库以示纪念。

来到坝顶,他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远处的蓝天上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托着大团的絮状白云,随风轻盈地缓缓往北飘去。脚下的白菂河水库高峡平湖,千倾镜净,万山拱卫,碧峰倒蘸,满眼苍翠。强劲的山风吹拂着漫山遍野的马尾松,树梢随风起伏掀起层层绿浪。风从松针的缝隙间穿过每一根松针都在不停地颤动着,发出“呜呜”的啸声,这啸声汇聚在一起随着风力的强弱掀起一阵又一阵海啸般的松涛。一片片粗大的楠竹林苍翠欲滴,而今年刚长出来的新竹还显得那么稚嫩,绿得尤其可爱。它们在山风中摇曳着修长的身姿,婆娑起舞,竹叶发出“悉悉”的响声,不甘寂寞地应和着松涛的轰鸣,那声势排山倒海蔚为壮观。林间不知名的鸟儿躲在树阴处时不时婉转地啼鸣几声,那呢喃细语清雅悠长,煞是动听。几只松鼠拖着蓬松松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松枝间上下追逐,尽情地嬉戏打闹。一只羽毛艳丽闪着金属般光泽的啄木鸟正停在一棵松树上,用它长而尖硬的喙急促地敲击着树干。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松鼠和啄木鸟,觉得非常新奇。

最美的当然要算白菂河的水了。他从小生长在长江边,觉得长江的水除了夹带着泥沙不舍昼夜地奔向东海的气势以外,再也感觉不到什么别的了。长江的美在于它雄浑的气势,而眼前的白菂河水幽深碧蓝,清澈得纤尘不染。水中一群群一寸来长的小鱼儿时而倏然灵动地觅食,时而静静地悬停在水中纹丝不动,如同凭空悬浮的蜻蜓一样怡然自得。水边浅滩处几只白鸥在空中上下翻飞,正悠闲地捕食小鱼小虾。山风轻轻掠过水面泛起一阵阵粼粼波光,白菂河宛若柔美的西子,缟衣素裳不胜娇羞。

尽管已是农历六月,刚才浑身上下的毛孔怒张大汗淋漓,此刻则享受着这难得的沁人心脾的凉意,那燥热早已被迎面而来的习习凉风一扫而光。

他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嗬,那叫一个爽啊!

水库中间有一个狭长的十多平方米的小岛,岛上孤零零地长着一棵大树,树荫下的岩石上坐着一个人。

“朋友,”他游过去跟那人打了个招呼:“怎么不游了?”

那人说:“厂里组织大家横渡水库,我来晚了干脆就在这里凉快一下。”那人说一口武汉话。

“请问你是哪个单位的?”铁戈也用武汉话问道。

“设备厂的。你呢?”

“伙计,原来是一个厂的。我叫铁戈,今天刚从红州来。请教你的尊姓大名?”

“我叫徐怀青,武汉下放知青。听口音你好像也是武汉下放知青吧?”

“我是土生土长的红州人,没有下过放。”

“你怎么会说武汉话?”

“你们武汉知青下放到红州我经常和他们交往,学点武汉话不难。”铁戈笑道。

“你的武汉话说得蛮地道,我还以为是武汉老乡。我是六九年下放到巴水县桃树公社的,我家住在汉口六渡桥的杨千总巷。”

“伙计,六渡桥是武汉最热闹的地方。”他六六年到武汉时六渡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能说一口流利的武汉话也是一种时髦,可惜他是六九年才学会武汉话。

徐怀青从石头上拿起烟递给铁戈一根。

“你游泳还带烟?”

“这点距离小意思。”徐怀青淡淡一笑。

“徐怀青,今天是毛主席横渡长江的纪念日,我们来个横渡水库以示纪念怎么样?”

“要得。”徐怀青欣然同意。

抽完烟两人下到水里游泳。

徐怀青的泳姿非常漂亮,他一会儿蛙泳,一会儿自由泳,一会儿又变成仰泳,看得出他是个训练有素的游泳高手。铁戈十三岁时就和季建设两人横渡长江,自然不甘人后,也跟着徐怀青变换着各种泳姿。

从那以后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一起经历了文革后期难以忘怀的风风雨雨。

有分教:

一路高歌奔白菂,豪情直上干云霄。

且喜他乡明月夜,婵娟千里也妖娆。

正是:此景合当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4。…第三十三回 白菂河铁戈黯然重分工

第三十三回

白菂河铁戈黯然重分工

红州城辛建来信空说教

这个厂的面积还不到一平方华里,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穿厂而过,到处是桃树、樟树、柳树、拐枣树、宝塔松和法国梧桐。最高的建筑是一栋三层的办公大楼,很气派地矗立在足球场的北端。大礼堂和食堂合二为一,里面二楼还有放映室,墙壁是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拉毛灰,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墙壁产生回音的一种措施。这里的住房条件不算好,除了原水校领导住的十套独立的八大家以外,一般都是一里一外的套间,面积在二十平方左右。最差的要数靠近白菂河边的那几排平房,那是五八年修建水库时的民工工棚,虽然是青砖黑瓦,可墙体早已开裂,地面凸凹不平,黑黢黢的墙面上还留有去年溢洪时淹水的水迹,足有一人多高,可见洪水之大,这些房屋不幸被分给铸造连(因为厂领导都是二野和五师转业的军人,所以车间被叫做连,颇有点军事化的味道)当了宿舍,而条件很好的五栋教室则分给了其他连的青工住。

一个星期以后,从红州地区各县来的青工越来越多,大约有五六百人。厂里召开大会宣布分工,铁戈和徐怀青都被分到铸造连当了翻砂工。还真应了“叫翻砂就回家”那句话,连里有一个叫张玉兰的女工当天就跑回老家了。

铁戈叹了口气:“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就是命啊!老子这叫在劫难逃。”

他感到十分沮丧,给辛建写了封信诉说心中的苦闷。不久就收到回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铁戈吾弟:近好!

见字如晤。收到你的来信后再三展读,感觉有一种不好的思想极大的影响着你。我们和全国许多青年一样被工厂录用,这是毛主席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昨天我们还是游荡在社会上的无业人员,今天我们却成了共和国工人阶级的一员,我为此感到无上光荣,无比自豪。作为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我们只能服从组织分配,愉快地工作,而绝不能讨价还价。我跟你说的那些顺口溜,其实是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我应该检讨。

你知道我被分到锻工车间,其实锻工和热处理的技术比车工、铣工深奥得多,据说中国的铸造技术到现在都没过关,你不觉得在这个领域里应该好好钻研一番吗?学好技术干革命可不是有一句空话,那是要付诸实践的。我们常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等着我们去解放,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国家都建设不好,何谈解放全人类!?党和国家培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 ?http://。我恳切地希望你端正思想,轻装前进。

愿灿烂的友谊之花,

结出丰硕的成绩之果!

顺问

近安

辛建

八月一日“

列位看官,辛建的这封信在今天看来充满了革命的词汇和大道理,十分可笑,但这是那个年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里面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完全是一片心迹的真诚流露。受共产党多年的正统教育,当时像辛建这样不满十七岁的少年虽然看了不少禁书,但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也没有尝到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崎岖坎坷,不可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这种人云亦云的说教也在情理之中。

铁戈那时正处在心理学意义上的“断乳——反叛期”,他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但他很重朋友交情,辛建的话他很快就听进去了,他决心在铸造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州水利发电设备厂是在一所中专学校的基层上建设的,办公和生活设施比较齐全,就是缺少厂房。厂领导决定先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在足球场的北端建一座八百多平米的金工车间和一座五百多平米的工模车间,把实验室改成电机车间,另外用两个教室改成微型电机车间。

由于铸造车间灰尘太大,因此厂里把白菂河乡的新华书店的铺面买下来改成铸造车间,这样就把铸造车间和其他车间隔开了。

这个书店面积大约七十平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还不如稍具规模的私人作坊。但是当时一切都在草创阶段,有这样一个作坊似的车间已经十分难得。车间后面还有一个接近三百平米的院子,经改建后竖起一个三节炉,余下的部分盖了一间烤泥芯的烘房和一个做大件的砂塘。

铁戈和其他五十多名青工被安排挖砂塘,这活儿就是把书店的地皮挖掉一米多深,填满一种红色的砂壤,然后用它来造型。

砂塘挖成后铁戈和徐怀青分配到小件班。

开始学习造型了,青工们三五成群地围在师傅周围,极其认真地看师傅如何安放木模、舂砂、放置浇口、冒口,又如何开箱起模、开浇口和修理破损的模型,青工们都想早点掌握生产技术,因为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

当时连造型工、炉工和木模工一共才六个师傅,而学徒则有四十多人。有两位造型师傅是解放前出师的人,进厂前他们是一个私人作坊的师傅(这种情况在当时极为罕见,因为当时不允许个体户存在)。他们当学徒时只是看师傅怎么做,师傅却不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完全是照葫芦画瓢,如今铁戈这批青工也陷入了这个怪圈。

但铁戈是个聪明人,先把师傅的操作过程默记在心,然后买了一本《铸造工艺学》,边学边干,终于搞清楚了很多问题。

很快,模型都已造好,准备开炉。

这是铸造连开的第一炉,厂里特别重视,党委林书记、鲁厂长、政治处李主任都亲临现场。行政科通知食堂熬好绿豆汤,用来防暑降温,电机连派来电工防止电器故障而死炉,可见厂领导十分重视第一炉。

一切准备就绪,张副连长(同时兼任炉工班班长)一声令下点火开炉。马达带动鼓风机发出阵阵轰鸣,炉口上方腾起熊熊烈焰,浓烟、粉尘、铁屑和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