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惊雷逐鹿 >

第412部分

惊雷逐鹿-第412部分

小说: 惊雷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倭国是中土帝国的重要白银来源之一,而长期经麻尼剌输入中土帝国的银元来源,就更为重要。 帝国农牧工商皆仰赖于银钱的充足,若是因战事而被突然掐断银路,后果只有一个,引爆中土大地的通货紧缩,以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产换取白银之商路突然断绝。 其后果必然诱发银贵物贱。 导致白银大量窖藏,工商恐慌。 百业萧条,这将是中土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天灾、人祸、内乱、外敌,已经将中土帝国折腾得够戗,若是再加上这么一出通货危机,帝国形势将更为衰败,所有的曾经繁华都可能化作云烟尘埃,最终乃至湮灭不存。

现下对雷瑾而言,可以选择的道路并不多,一是尽量抢时间做足己方的充分准备,再一个就是阻止,至少是能够拖延相关方面推迟他们地打击计划,一段时间地缓冲,对西北是绝对必要的。

然而,他能阻止帝国那么多大姓家族对麻尼剌采取行动地计划吗?他能延缓雷顼可能对倭国的袭扰行动吗?

然而谋士幕僚们的建言,所推测的危机,仅仅还是纸面上的推论,雷瑾自己很清楚,仅仅凭推论而出的结论,想凭这个延缓几乎是箭在弦上的行动,那是很难的事情!

雷瑾还得好好与心腹们商议商议,争取想出办法应付这个危机。

“平虏侯回到了平虏堡。 ”

从平虏堡参加完一个小型宴会的雷愚樵,一回到自己的临时驻地,就在一卷簿册上记下一些对他而言很重要的、值得记录的事情,不过那上面有很多怪异符号,也只有他本人才知道记录的是什么东西,相信这本簿册就是落到别人手里,也难以识别。

雷愚樵拈起狼毫,落笔如刀,一行涂鸦怪字记下了他看到的秘密。

“平虏堡最近连番举办小型宴会,其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拉拢这些下层的菁华。 据闻,侯爷曾亲自指示手下人,列出名单,与其中部分人单独交谈。

但只是为了安抚和拉拢吗?或者还有别的用意?也许,侯爷是想在不经意间,从这些人的口中,知道些什么?

许多商贾。 还有说客,他们虽然财力有限,但是也用少量的捐款增加了他们接触侯爷以及西北高官地机会。

侯爷举行的小型宴会,与会的商贾和说客,都需要交纳一百两到二百两的入门包,为了接近侯爷,商贾和说客们还是乐于花钱参与这种宴会的。 商贾和说客们。 基本上把这种捐款看作是一种保证,它能保证在他们需要去求见侯爷或者其他高官时。 见到的绝不仅仅是门房。

那么那些与侯爷单独交谈的人,是不是值得结交呢?对将来地生意经营是不是有所助益呢?这些人将在侯爷的棋盘里占据一个什么样地位置呢?”

雷愚樵一个一个,不厌其烦地记录着他在宴会上见过的每一位高官、商贾的特征,他对每一个人的观感、判断甚至是直觉,还有那些能够列入单独交谈名单的士兵、小吏、乡绅、民爵士,每一个人,他都要推敲再三。 将各种关系梳理清楚并作记录。

雷愚樵生意能做到现在这样,并不只是因为他雷氏族人的关系,他真正可以依赖的其实是他体察入微地过人眼光,但这些并不是凭空而来,这背后凝聚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心血,努力的耕耘,所以才有今日之收获,虽然他表面上显得有些浮躁虚荣。 然而那些只是他的伪装。

狼毫笔停了下来,雷愚樵忽然心中一动,侯爷的气色似乎隐隐有些不对,好似有什么难解之事萦绕在心,心怀不舒的感觉。

以侯爷之尊,还有什么。 是他不可以解决的呢?

雷愚樵皱起了眉头,这是个大问题啊,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呢?

他自然不知道,有些密而不宣的事情,甚至可能危害到他这么些年费尽心血而积累下来地财富。

就在雷愚樵满怀疑惑地猜测着什么的时候,平虏堡‘北书房’中,西北幕府的一干重要人物都面沉似水,紧张的讨论着。

内记室,绿痕、紫绡虽然都有孕在身,仍然挺着个大肚子出席了这个重要的内部茶会。 内记室执掌机要、谍报和监督僚属纠察不法的大权。 遇大事必得参与。

长史府除了两大长史齐至,还有十位参政幕僚与会。 户曹、刑法曹、税课提举司、度支司、仓储司、库务司、粮料署等官署,各掌实权地正印堂官们都罕见的会聚一堂。

审理院都判官杨罗,秘谍总部总提调马锦,官民联合储备金库总事雷坤WWW.KANSHUBA.ORG、孙周,雷瑾私人的营商总理徐扬和雷坤元两位也在座。

徐扬和雷坤元虽然并非正式官身,却是雷瑾事实上的心腹幕僚之一,西北最大的银庄‘元亨利贞银庄’自组建以来,参与了西北幕府近期诸多的重大谋划和行动,从承种关中、延绥、四川、云南大片官方耕地,到全面而广泛地参与开矿、铸造、冶炼、煮盐、纺织、陶瓷、贩运、畜牧、互市贸易、修路筑城、营建和经营水利等诸般工商之业,再到参与银钱总署的筹建和官民联合储备金库的运作,最近的塞外秋猎开拓,除了没有直接介入贩奴贸易,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已是不容任何人忽视,无论是西北,还是塞外,又或者是中土帝国。

对于官民联合储备金库和元亨利贞大银庄,暂时身兼银钱总署大总事地刘卫辰和蒙逊,以及税课提举司、度支司、仓储司等衙署地正印堂官都是有体会的,这征收上来地各种税课,发放下去的俸禄、粮饷,下拨的赈济、水利、医政、邮驿等专项帐目银两,从西北幕府转移给下属各府县的公务钱粮,各府县自征自收的公库留用钱粮,诸般银钱上有关的军政事情,现在都是由银号、钱庄经手转帐,而粮食草料的征收、转运、储藏、发放又何尝不与银庄挂钩?车马行可不就得看银庄、钱庄的脸色吗?河西一带的‘河西会’、关中的‘白马盟’可是全凭仗了从钱庄借贷的银子,才挨过最艰难的时期,‘麻城约’现在也有钱庄、当铺的银股。 如今的西北幕府,如果缺了银庄、钱庄,必定是周转不灵。 许多政务、军务都是有心无力,难办了。

这些整日里与钱粮打交道的人,只需有人点破关键一点,其他无不豁然而通,并不需要详尽地说明情况。 因此,已大致了然银路断绝后果地一众僚属,对于海外银路断绝而导致银贵物贱的后果自然是越想越深入。 越想越沉重,越想越焦虑。 雷瑾已经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后果,他们都想到了。

这个小型茶会,也因此并没有间谍学院、斥候学院那些谍报分析的行家列席,他们的论述已经全部形成了详尽的文案,摆在众人地面前,所有的文牍都在说明一个事实——通货危机是如此地迫近,必须要采取应急的措施。 以免殃及池鱼。

茶会,本来是文官幕僚们喜爱的形式,尤其是平虏侯举办的私人茶会,不用他们掏腰包出钱,却可以享用到最好的茶和最精美开口的点心。

然而,此时此刻,再没有人还有瀹茗共话的雅兴,上品普洱茶喝到他们地口中不知其味。 而那些可口香甜的糕点果饼他们也视而不见,争论、辩驳、探讨、商榷……

一条条措施被提出来,又一条条被否定推倒,一点点的推演着各种可能……

“侯爷,卑职以为,我西北应该动用一切可资动用的人脉。 对相关各方,有针对性地说服、劝解,务求延缓对海外的打击行动。 ”……

“侯爷,卑职愚见,值此危急之际,京师内廷、南都的顾伯爵、领五军营和河南民军的宣武公乔行简、湖广的刘国能等都应去信以谋共进退之计。 ……”

“侯爷,……与五大钱庄合作……”

“不然,卑职以为,不可多方活动。 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些不相干地人。 就算好心提醒他们。 也未必领情,又何必呢?应该紧紧抓住与断绝银路相关的各方交涉……”

“……还是应该在我们西北自己的充分准备上着眼。 ……”

“……官民联合储备金库应该加大库藏金银的储备速度,量要进一步加大;各地金银铜矿要全部收上来,采量要加大,并且一律由西北幕府储备;大额的金库兑换券要加快印制;尽快禁止金锭银两在市面流通,以后只准形制重量成色划一的官方金银币在市面上流通;各大钱庄、银号、当铺要着力催促,他们发行地银票、钱票不但要限期划一形制,而且要限期足额交纳储备金银,逾期者从重处罚,直至抄没查封全部财产;银钞的准备金和发行,还需要加快,争取在开春以后发行使用;……”

“……此言差矣,金银铜矿无论大小,全收了上来,这还不闹成民变?万万不可!卑职以为,已经是私人所有的金银铜矿,只需要与矿主订立一纸包买契约,并勒令矿主不得向其他人出售金银铜块即可。 ……”

“……银钱总署和官民联合储备金库的协作……”

“……铸币发钞,银钱总署得切实管起来……”

“……只需要规定征收税课,支付俸禄粮饷,一律使用可兑换的银钞,市面上很快便能流通起来。 只是伪造……”

“税务巡检、度支司监察、银钱总署巡查加紧打击……”

“若是银路断绝,银贵而物贱,除了金银,我们可以适当出手储备一些有用的粮货物资。 如果可以,不妨贱买一些粮食入货……”

一边听着幕僚们争论,雷瑾一边思忖:眼下得写几封信,派些个特使,去江南做说客、打前站才行。 这事情,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少不得还得亲自出马。

嗯,朱粉楼也许可以用得上。 唔,那个探子官横波如果使用恰当,未始不是一着绝妙的暗棋,只是怎么用她,得下点工夫,利用她的渠道,泄露一些消息,这可信度也许比我亲自出马还好,他们不是比较相信自己人吗?那就让他们从自己人手里得到那些‘机密’好了。

……

一番争论,在座者达成了一些共识,应付银路可能断绝的危机,着眼点应该在西北自身的充分准备上,并且认为。 打击吕宋和倭国地必要准备,若不出意外,也至少要半年,到明年中,也就是甘露二年地七月或者八月才可能全部完结。 若是有其他意外,也许还不止这点时间。 就帝国目前态势而言,对吕宋、倭国的打击不会早于这个时间。 西北仍然有相当时间可资游说、斡旋。

对内,西北从现在开始。 必须推动库藏金银铜和其他重要物资地加速储备,金、银、铜矿必须加大开采以充实府库,金库兑换券和可以兑换成纹银的‘西北钞票’应尽早发行流通,并逐渐过渡到不可兑换……

对外,对各方强豪势力的必要说服还是必要的,也许阻止对吕宋和倭国地打击并无必要,但延缓和推迟打击的到来。 是符合西北目前地需要,在相应的准备充分之前,能延缓一天也是好的。 为此,雷瑾将向若干重要人物派出特使,寄去他的亲笔信件说明,他甚至对臣僚们许诺,如果有必要,他不惜亲自去一趟江南。 以求尽量说服各方,包括各大姓世家,包括雷门世家元老院和执事堂的家族尊长。

虽然是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幕僚们在商议另外一件政务时,又起了争端。

本来。 朝廷在太祖年间,一应财赋帐籍、钱谷出纳的勾考稽核事宜,各官府及仓储出纳帐籍、及贪污、挪用官物事项的纠察,是由隶属于刑部地比部司掌理。 太祖之后,对簿记帐册上的审查稽核之权,转由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兼着,不过是巡视仓库、查算钱粮等事,都察院的御使自然是监察审计全国官吏和衙署,六科给事中则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对口监察审计。

雷瑾当初的官署设置多有模仿朝廷官制,但也不敢如何公然照设。 比如都察院的监督审计大权。 就没有设置专门的类似都察院官署,后来的监察院其实只是个权力很小的花瓶官署。 虽然也能监督和质询,但真正地权力并不掌握在监察院手中。

当初,西北幕府开府之际,相关的钱粮收支勾问审计,这方面事宜概由两大长史和内记室的官吏分别兼任,依据中土的千古名相管仲提出的“明法审数”原则, 勾考稽核衙门官署的经费支出、各级官史地薪俸禄廪给受、税课财收,对簿记帐册进行审核监督。

举凡各地衙门官署送呈簿记,诸如衙署经费、薪俸禄廪、仓库出纳、工程营建、勋赏赐与、军资器仗等支出;各项赋敛税课收入,以及竟投扑买、赃赎银钱、徒役和逃亡罪犯的入官财物发卖等项收入;公库出纳,包括仓储粮谷财物的支纳给受、丰年议价和籴谷物的出入和储藏,所有收支簿记出入帐册都在长史、内记室的双重审查稽核之列。

后来,随着需要,这些权力又多次调整,先是依于度支司,后并在刑法曹,后来又将其中大半权力重新转入内记室,这也造成了一些军政事务上的混乱。

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么一个监督稽核钱谷出入的肥差大权,却没有专门的衙门官署掌理的局面,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地需要。 西北、西南地土地是如此广大,不设专门官署来掌理此项大权,明显是行不通了。 而且,在面临通货紧缩危机迫近的关头,如果没有一个得力地衙门出面掌握,根本不能达到雷瑾和一干幕僚的期望。

但是,问题出来了,这新的官署,是并在哪里好?

并在度支司?度支司倒是想,问题是仓储司、库务司、粮料署岂肯答应?

并入刑法曹?问题是,雷瑾有打算让刑法曹再度掌管监督财政的权力吗?而且从内记室切割权力,这话幕僚们也不太好说。

这种权力和职掌的重新组合,哪里有那么容易?在幕僚们的下意识当中,如果自己争不到,那也尽量别让他人轻松得到,这就有冲突和争端了。

倒是内记室没有多少意见,绿痕、紫绡的态度也明确,这么一项与钱谷出入打交道,得罪人的事情,内记室不要也罢了。 再说,又是有孕在身,再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还不如将这项权力和职掌全部从内记室转出,落得一个轻松。

如此一来,这项权力那就主要看是落在长史府的哪一个衙署了,他们也都清楚,内记室不可能完全与监督审计财政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