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都说洪瞻祖有见地,谁敢说不是的话?
搞完1系列的杂务,朱弘昭饮1口掺着姜片的茶,做着扩胸动作走出8角亭,仰头看着烟雨蒙蒙的对面柳林,柳林背后是台城,台城上隐约能见的鸡鸣寺已经改成了皇家别苑:“丽亨,家中可订了婚配?”
呼吸着清新水润的空气,朱弘昭心情不错,等待着自己播下的种,如同秋收前的老农。对于阎应元的婚姻问题,他自然是知根知底,明知故问自然有话要说。
阎应元要起身行礼,让朱弘昭抬手压了压,两人坐在江边,看着涟漪阵阵的澄澈湖面。
努嘴摇头,阎应元道:“君父,臣近来无这方面打算,功业不成无心于此。”
他不想靠着皇帝的宠幸进入中枢,这种出身历史上绝对没有好名声,春秋笔法来形容9是‘以幸进’,如果与皇帝的关系再好1点,1些心里酸酸的人难免弄出什么分桃断袖的段子来抹黑。
所以,以考进士为由,表示短期内不结婚。皇帝问话的意思,阎应元哪能不懂?
遂平长公主业已及笄,阎应元听到朱弘昭问婚姻问题,心里9害怕,娶个公主成了驸马固然1辈子衣食无忧,可前途、1腔抱负也9成了打水漂。
公主不好嫁,这是由来已久的麻烦事。皇室看得上的,人家却不想埋没糟践自己的才华;皇室看不上的,挤破头也是闲的。
所以1般嫁给功勋昭著的重臣子弟,还是那种长得好看,却没什么出息的人。
大明的公主历来都很安份,没闹出什么丑闻,可娶了公主你丫的敢纳妾?
而皇帝疼爱遂平长公主是朝野皆知的事情,光遂平的嫁妆9有1个县,妻子有这么大产业,有财力有身份,还很受皇帝宠爱,真娶进来,哪是什么娶媳妇,分明是娶进来1个老祖宗!
所以,嫁公主难,已经成了朱弘昭的不大不小的心病。
第580章 公主难嫁(2)()
皇帝视线中的少年英才1个个对长公主避之如虎,但打长公主主意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南巡后增爵为忠顺子爵的原日本皇室,这位忠顺子爵也年纪正好,比较符合。
可屡次上书要入京拜谒君父以示恭顺,不是被通政使司这个综合的类似信访的衙门给驳了,要么9在礼部折戟沉沙,过了礼部这1关在宗人府那里,也不可能。
天下那多么宗室,都要轮流入京与皇帝拉拉家常,讲讲地方形势;你们又是什么东西,败犬而已,能值得皇帝耗费时间?
9算宗人府过意不去允许1次,可后面还有司礼监把关主子爷为国事操劳那么类,真要体谅主子爷,别来惹事情9是最大的忠顺,哪里凉快去哪里吧。
最后,哪怕司礼监这1关过了,还要看朱弘昭的意思。所以,想见皇帝,除了皇帝愿意并主动安排,除了亲王、3司要员以外,其他没有相关职位的人,基本上是难度登天。
但是,还有1种法子可以见皇帝。
于是,4月22这日,忠顺子爵之弟,近卫信寻1袭白衣白袍踩着草鞋,穿过长安右门。
理论上来讲长安右门、左门是允许官员抄近路通行的,否则9要绕过洪武门,殊为费事。
金水桥上,近卫信寻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穹,天穹下金碧辉煌的承天门。
朱秀赖那个杂种害了大和万世不易之基业,现在也没落的好,关起门来如缩头乌龟般过日子。
他们这些世代显贵的皇室、公卿也成了蛆虫1般的人物,地方小吏都敢带着警役上门查税,日子真的不好过。
瀛洲瘟疫的消息传来,这9是1个机会,最后的机会。要搏可怜,请大明重新考虑考虑如何对待他们1家子。如果能娶遂平长公主真的不敢想象,富裕的1县之地,该是多么大的财富?
9算不可能,也要捞个伯爵回来,正式拥有1个村的土地,到时候也不用每月低声下气去县衙门领取月俸。
登闻鼓前,近卫信寻缓步上前,两名专司登闻鼓事的禁军懒洋洋互看1眼,也不阻止。
这东西始于周朝,本朝太祖自然也设立了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1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1律重判。到宣德年间,1位官员曾上奏取消登闻鼓,宣德皇帝以其为祖上所设未肯,但登闻鼓后来多流于形式。
宋朝以后,击登闻鼓的条件日趋苛刻,至清朝已形同虚设,并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3,以防止无端刁民的恶意上访。
清朝有了“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之类让普通百姓只有仰望的规则,否则不得击鼓,违者重罪。登闻鼓在清代是名存实亡的,彻底的摆设。
有上访的,自然也有各省驻京办
此前严格的户籍制度因用工潮流而逐步放松,导致京师的登闻鼓比较忙碌,南京又是京畿重地,以防备阴军作祟为理由,增强了路引审查机制。但京师的登闻鼓,还是比较忙碌的。
通政使司前面的登闻鼓基本上9没个空闲,皇城这里的却没几个人敢来敲,毕竟负责皇城登闻鼓的可是宫里人,宦官们的形象在民间无异于魔鬼,自然没人敢和宦官们打交道。所以近卫信寻来了这里,否则通政使司那里,他要排队不知道排到哪年去了。
“咚!”
1声闷响,鼓面振荡,近卫信寻双手各持鼓槌奋力敲打。
引得过往官员驻足,更让皇城里各处营区绷紧了弦。
此时的朱弘昭,正在右玉林卫营区射箭,军中神射手随同较技,1片喝彩声听不到那轻微的鼓声。
曹化淳披戴盔甲,手持1杆赤旗跑入场中,鼓声渐息:“主子爷”
朱弘昭持弓扭头1瞪:“什么?”
“小的拜见威武大将军,辕门外有刁民作祟,司礼监询问,是斩了还是砍了?”
苦着脸,曹化淳指着南端,重复司礼监的话。
朱弘昭咧嘴1笑:“什么人,这么遭人恨?”
“是近卫信寻,那个日本国的原来稚子丞相。”
朱弘昭又是1笑,对身旁牵马的高杰道:“英吾,收兵。”
“末将得令!”
高杰从背后抽出1根白旗斜斜1挥,收臂再挥。
1帮子内侍簇拥上来,将朱弘昭腰间佩戴着的种种器具,如箭壶、弓囊、剑、将印等等之类。
近来无趣,朱弘昭刻了1枚‘神威大将军延平御印’,作为新的个人用印。
对瀛洲下手,对瀛洲皇室监督自然也是很用心的。这帮子短腿、历代近亲结婚导致身体情况很差的混蛋,竟然敢打长公主的主意,自然成了宫里各处的笑柄。
瀛洲爆发大规模瘟疫的事情,连民间都有所风闻,朝廷自然要做出妥善处置。
承天门前,华盖拥簇下,朱弘昭落座。
皇城的登闻鼓,基本上没人敲,因为皇帝喜欢自己断案。你要敲,9不能红口白牙带着1腔愤恨,最起码的讼状、罪证要全面。
“近卫氏不享清福,此来所为何事?”
穿着铠甲的曹化淳高高扬起鼻子,拿捏语腔询问。
“君父仁德,臣族沐浴天恩以忠谨修身。然故土遭灾,以言难述其惨状,臣兄宿夜哀叹,臣等无不锥心。只恨背上无翅,无法救济故土灾民,故臣冒死擂鼓,想问朝廷如何救济,也好安臣等焦虑顾盼之心。”
近卫信寻跪伏在地,淌着泪水。
朱弘昭缓缓点头,双目上翻看1眼湛蓝天空道:“瀛洲子民,亦是华夏苗裔,朕之子民。国朝去岁虽因天灾有损元气,但瀛洲亦是骨肉同脉,无道理延误救灾诸事。”
“只是军国大事,不便宣下于民,1些消息延误了,诸卿不知也分数正常。”
饮1口茶润口,朱弘昭继续说:“自瀛洲通报灾情以来,3司震动。经月余准备,已在苏州太仓浏河口凑集运船3千艘,待各地防疫药材运抵,便起航赴瀛。后续救灾计划还在执行中,待北方船帮抵达后,会在5月底再派出1帮。”
朱弘昭的神色不太好,看1眼近卫信寻1叹:“隔离海路3千里,目前朝廷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近卫信寻傻眼,怎么可以这样!
这和预定的剧本不1样,大明朝廷对他们的恶意,通过身边的官吏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瀛洲出现疫情,大明自己内部也是天灾不绝,怎么会咬牙去救济瀛洲?
去年的屡屡天灾如同昨日1般清晰,人人都紧张等待着今年天灾变化,都做好了接受损失,抢救损失的准备。
如果大明毫无动静,他在这大哭闹腾闹腾,装可怜,说不好大明会拿出个公主来安抚人心。最不济,给个郡主也行啊!
可,大明怎么能这样,竟然真的在救灾?
朱弘昭这个皇帝的信誉还是不错的,没必要对着他说谎。
即兴而来,败兴而归,9是近卫信寻的写照。
没错,朱弘昭也好,相府也罢,都做好了救灾的准备。
1切物资调动都是有数的,当世人能看得见,经得起后辈来查的!
的确有1个新拼凑的船帮在江苏太仓待命,要运输庞大的物资出海。
可出了海,自然也9失联了。
现在又是初夏,海上风暴卷过来,1起沉没也是情理之中
东西的确会运出去,只不过目的地不是瀛洲,不是远洋,琉球、9州航线,而是出海后转向走台湾、吕宋航线。
表面上赶时间冒风险走琉球,纯粹9是掩人耳目。
颜思齐所部南洋水师即将发动全面的梳理工作,要1口气将南洋各西夷的船队、大据点1举敲掉。
敲不掉也没关系,南洋西夷各据点已经感受到了大明的压力,各处兴修城堡或训练土著,而且吕宋岛上再次发生针对华人的屠杀排挤,颜思齐必须有所动作。
吕宋岛早年9发生过这类事情,由西夷背后鼓动,土民屠杀原来的各种老爷。当时万历皇帝没心思打,因为传统观念里,东南出海讨生计的人,都是叛民、逆民!
既然不喜欢要背弃朝廷,那你9在外面好自为之。所以万历年间吕宋岛上发生的大屠杀,也9那么沉没在历史文牍之中,不起波澜。
现在吕宋岛上流传着1个消息,说是大明要效仿先例委任某个吕宋南渡遗民豪绅为吕宋总督,将吕宋要并入版图中,9爆发了这么1股风潮。
西夷各国在做准备,颜思齐要做的9是1锤下去打断西夷人的节奏,将西夷人的活动范围压缩。
等待装备宝船后,给宝船1个接受实战的机会,与西夷人船队交手的宝贵经验。宝船的对手在万里之外的西洋,只有做好万全准备后,朝廷才敢把宝船压出去。
朱弘昭此时根本不在意南洋即将发生的战事,他只在意瀛洲这边的事情能不能妥善的完成,做好后还不能背负骂名或留下污点之类的东西。
南洋决战即便失败,颜思齐全军覆没也没关系,以大明现在的经济活力,足以再堆出无数的船过去将西夷人堆死,用船只数量吓死!
大明浑厚的人口基数和物资,真开动征服的机器,只要红利能补过来,9能不断外扩!
西夷人最大的短板9是本国人口以及周围密密麻麻的敌国,外扩缺少血液储备,本土各种纠纷拖后腿,所以很难完成征服世界的壮举。
然而,这个壮举在此时的大明来说,缺的只是时间去1步步去做罢了。说真的,连像样的对手都找不到1个!
如此形势下,朱弘昭关心个什么?只要控制好兵权,本土维稳才是根本,然后9能看到1步步扩大的疆域版图。
第581章 公主难嫁(3)()
面对国朝炙手可热的长公主,打主意的人可真不少。
原日本皇室被宫里人盯得紧紧,打的什么小心思纯当1场笑话,因为不可能。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纳款更无并论之兄弟之国。虽然日本皇室成了臣属,那也抹消不了原来身份带来的影响力。嫁个公主过去,搞不好会让后人说闲话,说是为了稳定瀛洲才牺牲1个皇室的女人。
这种嫌疑都不能染,因为传统的骄傲,以及面子考虑,也为了长公主的未来,谁敢提议把长公主下嫁原日本皇室,等于自绝于天下,名声9彻底臭了。
1帮子活跃在皇室视线内的少年英杰不愿意,可也有1帮子身份非常合适的人,也有各种先例,也是1种公主下嫁的传统选择,那9是勋戚子弟。
前脚打发了近卫信寻,后脚魏国公徐弘基这个老头子9带着厚礼去找太后。
遂平长公主的婚事,按照惯例来说太后这个宫里负责人可以管,可早年的太后与眼前的太后不是1种概念。
想要走通宫里的路子,太后、懿安皇后张嫣,李家姐妹这3个地方都不能疏忽,至于遂平的生母,在这种事情上真没什么发言力。
迎娶公主的漫漫长征路上,徐弘基厚金说动太后,又来攻略张嫣。他前脚走,朱弘昭后脚9来。
眼前的形势9是如此明显,谁娶到公主,只要公主活着,那9有1县食邑还有丰厚到难以估量的嫁妆,勋戚们为了这个机会能打破头。
毕竟,眼前9这么1位公主,下1位公主还要等十12年。
慈庆宫里,朱弘昭懒洋洋躺着,两名随时女官脱了他靴子,揉着脚。
朱慈燃在下首端坐在小圆凳上,背诵着唐诗。
左手的位置上,张嫣握着针穿引彩线,绣着1只虎头鞋,静静听着儿子尚算流利的背诵,感到十分的幸福,洋溢着淡淡微笑。
“皇嫂教导有方,不可不奖励。小曹,朕书房里那套前两日抄录的临潼小品取来,送与慈庆宫解闷。”
曹化淳1身盔甲穿了1天,两肩酸痛赶紧出列:“是,奴婢这9去。”
1溜烟跑出去,在1帮宦官帮助下,终于把身上的累赘给卸了。
朱弘昭侧头看着有些骄傲扬着下巴的朱慈燃,笑道:“来,让咱摸摸,看壮实了没有?”
朱慈燃提着姜黄色黑纹蟠龙袍前摆小跑着来到床榻边上,抱着朱弘昭的大手亲昵道:“君父”
“长高了1点,很好啊,等你换牙的时候,咱9赐你1甲禁军,再给你1套盔甲。”
手搭在朱慈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