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明宗室 >

第37部分

大明宗室-第37部分

小说: 大明宗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忠贤可是知道这是在玩火,伺候不好客氏,他绝对会被魏朝剁碎了喂狗。拼命之下,让客氏尝到了久违的男人味道。

    事毕,客氏面色红润,伏在魏忠贤胸膛,柔声轻语:“给姐姐说说,你答应刘时敏那个书呆子啥事了?”

    9千岁还在喘着粗气,他知道,自己距离成功还有1步之遥。现在能威胁他的只有1个魏朝,办了这个老小子,他9安全了,有美人,还有皇帝的圣眷。

第54章 练兵() 
7月末,新平堡青阳庄南边的木寨内,6百6名少年编成十3队进行队列训练。他们的教官队伍足有5人,其中有刘时敏从南直隶弄来的2来名辽镇苍头老兵,大同右路、宣府镇、蓟镇招募来的退伍老兵。

    这些老兵年老体衰,打不动了只能退伍。在战场混了大半辈子,也没别的求生手艺,人也老了,有儿孙的日子还好1点,若是鳏夫,那日子根本活不下去。

    这些老兵毫无例外,都是活不下去才来右路当教官。岁数大了,故土更是难离,但不来,饿死9在朝暮之间。

    这伙教官依军中高低,由1名自蓟镇车营把总职位退伍下来的老头徐明做教头,其他都是教员。老头整日阴沉着1张脸,马鞭更是不离手,逮到新军错误,9是1鞭子抽下去,敢瞪目别刺的,9拿鞭子招呼。

    朱弘昭1身白色棉衣,外罩小号黑漆将校制式鱼鳞甲,头戴6瓣圆顶高尖黑漆钢盔,钢盔6面分别绘制6丁6甲神将,盔尖1团苍缨随朱弘昭转头而翻腾。

    黑白分明的打扮,整体干净利落,给人极为鲜明的印象。

    十3队新军,5人1队,4队1把总。把总又称为百总,正7品,按规矩麾下能有456人。但军官冗杂,长时间积累下来,把总也9管12百号人。

    除去1队亲兵,余下十2队分为左中右3哨,哨官分别是左哨高杰,中哨孙河,右哨陈策。其中亲卫队由辽镇残兵,独臂李遂为队官。

    朱弘昭高坐在木台上,面目严肃脸皮紧绷着,目光巡视台下操练的十3队新军。

    这些新军平均岁数十5,年纪大1点的十7,最小十4岁。他们的粮饷1年还比不上东路战兵1月半,但他们衣食住行都由朱弘昭负责,减轻了家中负担,还能补贴家中用度,所以这训练,再苦也要坚持下来。

    毕竟这半月来只是队列训练军纪,长跑训练体能。这些训练不算多苦,让他们骂娘的是文化课程,每天要认3个字,完不成9减餐,少1字少1顿饭。

    “要练好兵,首要在于兵员。其次在于粮饷补给、军律施罚。”徐老头身穿棉甲,棉甲还是蓟镇退伍时顺回家里的。他站在朱弘昭座椅前,背对朱弘昭赞叹道:“公子这6百新军,个个都是吃苦耐劳的好苗子。给老夫3年时间,能给公子练出以1当十的精兵!”

    说着,徐老头从腰间抽出白旗打出旗语,列队的十3队新兵1见白旗,顿时放松了,队列暂时解散。

    朱弘昭起身,浑身铁甲被日头晒的烫手:“我不求他们以1当十,能面对同等数量建奴骑卒能战而胜之,我9心满意足。”

    徐老头默然,幽幽叹道:“建奴何足惧?军心乱了,兵将皆无决死之心,不好打啊。不过公子安心,面对同等数量之建奴,儿郎们必不会让公子失望。”

    老头的两个儿子都先后死在沈阳之战,作为援军死在路上的。

    明军内部腐败,文官视军将为贱役,军将视兵丁为奴仆。作战时上不用心,下不用命,上下离心离德,友军之间还要相互防备,根本打不了。

    “建奴人口几何?哪怕十个换1个,几仗下来,建奴气焰如何能猖獗?我们管不了其他,管好自己这边9成。”

    等到了战场,朱弘昭对所谓的友军也不会有太高的期望。手扶腰间佩刀,他眯着眼轻声缓语:“若陛下以我为将,只要我朱弘昭不死,麾下儿郎前赴后继源源不绝,不怕磨不死建奴那吹上天的精骑。”

    徐明没有接话,转而建议道:“辽民西迁,家土毁于建奴,如今流落北直隶、山东1带,食不果腹又携家带口。若公子有心,可遣人招募流散辽民为兵。”

    1旁刘良佐也进言:“辽民生计难以为继,若以辽民为兵,对阵建奴,国恨家仇之下,必然个个奋勇争先。”

    朱弘昭微微沉吟衡量,苦笑道:“东路上下并无余粮,我父子有心,也是乏力。”

    刘良佐强调道:“辽地寒苦,辽人生来坚毅果敢,此时又流散各地糊口。若公子下手晚了,辽民必为各地军将募集。若粮饷不足,卑职可豁出脸面不要,再寻商户筹集1些粮饷。”

    有空来视察操练的郭谅抱拳道:“刘大人所言甚是,辽民性强,日子过不下去可能会割据作乱,为祸地方。不求万户,公子募3、5千户辽民入东路补充民力,想来参将大人也不会反对。”

    朱弘昭双手负在背后,扭头看1眼众人,道:“那95千户为限,刘大人做个统筹计划递交参将府,今夜我向父亲大人说项12。5千户,34万人口,省吃俭用,万两银子9能养活起来。”

    这些人都是依附在朱家这棵大树上才能发展起来,否则刘良佐1个半吊子读书人、高杰、郭谅商户子弟、孙河、陈策家丁出身,没有朱家他们根本发展不起来。

    只要对朱家有好处,9是对他们有好处。辽民确实是极好的兵源,募集到东路为民补充劳力。1旦卫所军折损,正好拿辽民丁壮补充。

    再说现在从各地迁移辽民来东路,也算响应陛下旨意。各地也因为辽民而头疼,募集5千户,只要养好不出乱子,没人会说3道4。

    徐老头拿着单筒望远镜看了看,笑说:“这帮浑小子有说有笑,老头子也为他们助助兴。”

    说罢,抽出腰间红蓝两旗,双手各执左右挥舞,台下少年们顿时9被抽掉脊梁骨似的,软绵绵有气无力聚拢起来,重新排成十3个小方阵。

    旗子9是指挥棒,十3个小方阵在徐老头指挥下各自依旗语行进或列阵。孙河指挥的1哨正好走错方向,和高杰的那1哨撞上,徐老头1停,掏出黑旗1指,当即45名苍头教员走过去,将哨官孙河拉出来,孙河老老实实伸出手掌吃了5棍。

    刘良佐见了忍不住发笑,徐老头转身翻脸,冷脸肃声:“大军操练,如何能笑!左右,拖下去,杖背十记。”

    “公子救我!”

    刘良佐急了,朱弘昭给他1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宽慰道:“孙河看错旗语,你是他好兄弟,有难同当吧。”

    两名苍头教员登上高台,夹着刘良佐双臂拖了下去。远处孙河看了正要笑,急忙忍住,吹了吹手心,眉眼含笑回了中哨。

    李遂步履轻快登上高台,附耳轻语:“公子,2位夫人带绿豆粥来了,此时9在寨外。”

    隔着木寨栅栏,李幼娘姐妹两个见刘良佐被人架下高台,3下5除2扒掉衣服,急忙转身,然后9传来刘良佐痛呼声。

    打军棍的两名军汉互看1眼,很是奇怪,还以为是对方下了死手。刘良佐被打军棍,也9是给操演的那帮少年愣头青做做戏,他们哪会真打?

    挨了十军棍,连背花都没打出来,但刘良佐1副很受伤的样子,被人扶上高台。

    被提升为甲长的武永昌鼻子抽了抽,压低声音道:“粥来了。”

    同列的少年强忍着,拿余光打量木寨外,1个个心思不在训练上。

    “绕营3圈,跑完晨训结束。”

    时近正午,入秋的日头也带着夏日的毒辣。徐老头沉声下令,少年们保持着队列出寨长跑。

    这时候朱弘昭才下高台,将李幼娘姐妹俩迎住,并没有带她们进木寨。木寨现在是军营,传统观念最好还是不要让女人进来。有担心女子乱军纪的,也有认为女子阴气会冲散军营肃杀血气的。

    4名婢女在王喜儿带领下,拿着大木勺从牛车上的大木桶里舀粥,木桶很大,底部是钢皮,煮粥的时候直接9在车下面生火,粥直接煮在大木桶里。

    否则7百人1人1碗粥,光从锅里转到木桶里,也够这帮女子忙活的。

    “再等等,等他们跑完1起吃粥。”腹中饥饿,朱弘昭还是将木碗放下,掏出手绢擦拭李幼娘额头汗水:“幸苦娘子了,下回让喜儿运粥来,现在日头这么毒,中了暑气怎么办?”

    徐老头早和郭谅跑1头讨论车营战斗方式去了,刘良佐没眼色留在1旁当电灯泡。见李幼娘神色扭捏,朱弘昭回头对刘良佐轻哼1声,刘良佐转身像兔子1样跑了,又想起自己吃了军棍,便1瘸1拐走了,惹得朱弘昭1笑。

    明明打的是背,1瘸1拐是个什么意思?

    李秀娘也是1笑,道:“2郎练兵才是苦,我和妹妹这点苦算不得什么。”

    李幼娘不知道姐姐和2郎笑什么,也是连连点头说:“9是,夫君这两日都晒黑了。”说着还比划1下两人之间的身高:“夫君这身盔甲真威武。”

    戴上高尖头盔,朱弘昭看着似乎比李幼娘还要高大半个头。朱弘昭1听李幼娘这话,脸1板:“你家夫君本9威武,哪是盔甲衬托。”

    “明明是盔甲好看,给我穿,保准和夫君1样威武。”

    李秀娘掩鼻轻笑,看着两人斗嘴。

    不多时新军长跑完毕,按照队列依次上前领粥,1大碗绿豆粥,每人还有3个馍馍,中午绝对管饱。

    这些少年以前也都是吃早晚两顿,现在1天3顿别提那心里有多舒服了。中午哪怕有1碗稀粥,也是很好的。

    朱弘昭取了闷热头盔,接过温热的绿豆粥大口喝着,粥煮的很稠,到他这里9像喝水1样喝着。

    李秀娘为朱弘昭擦汗,说:“还有1桶解暑药汤,饭后喝些避暑。”

    “还煮了红糖水给2郎,红糖水最解乏了。”李幼娘得意洋洋,显然煮红糖水是她的手笔。

    朱弘昭摇头道:“与士卒9该同甘共苦才能收兵心,糖水下次莫煮了,夜里回家再喝不迟。当着士卒独自饮用,会动摇军心。”

    李幼娘当即9委屈了,如今衣食不缺,家里经济算不得多好,糖都算奢侈品,她舍不得喝给朱弘昭煮来,朱弘昭不领情还说教她,心里哪能愿意?

第55章 家事,辽民事() 
迁移辽民5千户,这个负担比朱弘昭那6百新军的负担还要大。但不同的是,东路军事防御力量过剩,6百新军若不是关系到朱弘昭前途,朱以溯绝不会培养。而这5千户辽民,则能补充东路紧缺的民力,而养农,要比养兵轻松。

    只要让这些辽民吃饱肚子,撑上1年,再过1年辽民9能自给自足,并产出经济效益。面对儿子的要求,朱以溯微微衡量后,9答应了。

    见他面有忧虑,朱弘昭还以为是在为3千户辽民生计发愁,9说:“父亲不必为难,辽民所缺粮食孩儿能在年前筹来万石左右。”

    朱以溯知道儿子私卖兵器于塞外鞑靼,这也是银子给逼得。强挤出1丝笑容道:“不是迁移辽民而烦心,而是你兄长1家两口子闹别扭。你那嫂子今日哭上门来,哭的为父头疼。”

    “兄长与嫂嫂平日里和睦,怎会突然闹起来?”

    朱以溯揉揉太阳穴,微微发愣片刻,神情有些失落才说道:“今年歉收,代州府爵禄发放拖了1月,你伯父1家生计难以维持,遣人先向3郎求救。3郎这孩子孝顺,瞒着你嫂嫂送了1百两纹银回去。”

    “可3郎不知道的是,你那伯父也在为父这里求粮,为父让人送去了1百石米粮。估计是他赌瘾又犯了,或者以为咱家锦衣玉食,顿顿山珍海味。拿了这两笔钱粮又诈言3郎生母病重,3郎拿着你嫂嫂嫁妆又送回去1些。结果你嫂嫂察觉,闹到了为父这里。”

    朱弘昭不解,朱弘林在永加堡负责开垦百顷田地,积蓄不多,难道还不能满足大伯1家所需?

    见儿子1脸疑惑,朱以溯苦涩1笑:“3郎心机单纯,又遣人拿了3两银子回去。你嫂嫂嫁妆也9那么点,他1股脑拿光,你嫂子如何能愿意?”

    朱弘林是嗣子,照顾生父1家朱以溯不觉得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朱弘林竟然瞒着他,好像担心他不愿意似的,这份举动让他伤心。

    而他兄长的举动更是让他寒心,3番两次来打秋风,还欺骗朱弘林年幼无知,心思单纯。

    在东路本9因为公事忙碌而操劳,身心俱疲,现在又被自己兄长算计,这让朱以溯如何能好受?

    朱弘昭没想那么远,只觉得自己哥哥拿嫂子的嫁妆这个举动不妥当,也觉得伯父1家留在代州也不是个事,9说:“要不差人将大伯1家接到永加堡,给大伯找个差事做着。嫂嫂那里也要安慰1下,兄长这事干的不地道。”

    “难,你伯父好逸恶劳,生性疏懒。让他做事,拿着鞭子都使唤不动。不过2郎这话也对,这1家子接来比较好。你那4个堂兄弟让他教下去,不晓得会变成啥样子。迁到东路,为父也好管教12,免得误入歧途像他们父亲那样,1事无成枉费米粮。”

    朱以溯说着长叹1口气,有1个不成器的兄长,真的是1件麻烦事。要去管教,又没有名分。又不能看着活活饿死,只能在下1辈身上想办法。

    大伯再不成器,朱弘昭也没资格议论。便说道:“父亲,嫂嫂那里如何了?”

    “还能如何?1气回了娘家,她爹怎么劝都劝不住。这回咱朱家的脸,全让3郎丢尽了。盗取妇人嫁妆救济生父1家,他名声毁了,9连为父也被牵连,好像为父苛责3郎,不顾兄长1家死活似的。”

    家和万事兴,这种家里事情闹出去也不好听,朱弘昭只能硬着头皮说:“嫂嫂那里1会儿孩儿去看看,拖下去闹的人尽皆知,那可9不好收拾了。”

    “也好,我已差赵期去永加堡,明日9能把3郎绑回来。这事做的丢脸,必须给他长点记性。2郎,这两日你练兵效果如何?”

    微微替朱弘林祈祷1阵,朱弘昭略有遗憾道:“少年们性子好动,队列训练进展缓慢。不过都是能吃苦的良家子,没有敢闹事的。只是识字9有些难了,有些少年笨拙难以雕琢,2日下来,只能写个本名。”

    朱以溯听了1笑:“教会他们军纪和搏杀手段9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