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规划度量衡单位,也是新政之1。今后的重量单位9是钱、两、斤、石、钧。
“严禁民间买卖,这1条做的好!”
左相杨肇基对杨嗣昌的处置办法很是赞赏,土豆的种子必须控制在官府手中,这样才能方便明年在北方大范围开展种植。
亩产4石,这是1个难以想象的数据。百年前气候正常时,亩产两石都已算是丰收,现在亩产1石都已是风调雨顺的结果。
侍从袁枢直入东阁,高举圣旨,左右环视:“帝诏。”
十4名相府高层起身站立,叶向高让出主位,恭候在在1旁。
袁枢站到主位,卷开圣旨念:“朕闻宣大土豆丰收,此乃上苍之眷顾,亦是我皇明兴盛之契机。着相府着重议定土豆来年推广1事,广派人手搜集高产番种。宣大巡按杨嗣昌,用事忠贞,心怀大局是非,可大用。朕将于望朔日祭拜太庙社稷,1切9简毋须铺张。并于承天门前,摆土豆宴以筹京中百官。钦此。”
土豆高产,很多人都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利润,结果杨嗣昌擅权,直接命令宣大各地有司严禁易市,更不准土豆外流。他得罪的人海了去,本身也擅权,朱弘昭1句话保住杨嗣昌,可比杨肇基那句话有用多了。
果然,皇帝将这里的、各处的事情掌握的牢牢,1些大员互看1眼,心有戚戚。
此时的西苑,朱弘昭驾驭1辆战车厂打造的新式4轮车辆测试,车上整整装了2石粮食,而两头牛却能轻松拉载,而车辆稳固依旧。
战车厂与内校场隔了1道皇城宫墙而已,这边从接任务到如今,半年的时间才送来了样板车。
负责战车厂营造事务的少监躬着腰,上前迎接下车的皇帝。
“车轴技术改进的好,滚珠制造方面进展如何?”
往常车轴用的是木珠子,车辆无法负重过多,否则会压坏承轴。
“回禀万岁爷,滚珠确实无法大规模铸造,厂里折中想了个法子,以钢轴代替滚珠。较之滚珠车轴,钢轴车轴负重更高,只是阻力稍稍高于滚珠车轴。且,更为耐用,可大面积制造。”
两名工匠为皇帝演示两种车轴技术的差别,朱弘昭看了点头,虽然没见过圆柱钢轴做周转润滑的车轴,可原理上与滚珠没区别。
“滚珠制造技术不要放下,要继续搞,不要怕失败。现在,最大的战车能载重多少?”
“启禀万岁爷,这个因道路限制,不好测算。厂里最大的战车,前2后85对轮,需4头牛,可载重1百2石。较之过往4头牛载重,高出5倍有余。”
1百2石不少了,1石2百斤,十辆这样的大车运1次军粮,足够1营3千军士省着能吃1个月。
这少监继续说:“厂里铺设的铁轨上,这类8轮大车挂5节,两匹驽马即可拉载。”
铁轨的数据已经出来了,运力方面提升的不是1点半点。
这还是在使用畜力的情况下,而蒸汽机还在山东工坊进行升级改造。以蒸汽为动力的车头制造好,这大明的运河,也9该废了。围绕着运河兴起的城市、无数的蛀虫家族,也该败了。
战车厂设立很久了,年前给他们的任务9是攻克钢质车轴技术,为以后大面积制造车皮做技术积累。
其实,现在山东那边已经制造了蒸汽汽车的模型出来,如同1个玩具1样,通过壶嘴喷出的蒸汽带动涡轮产生动力。能量浪费严重,而蒸汽设备又过于沉重,所以这9是个玩具。
烧好煤后,这是1辆勉强能自动前进的汽车,速度与步行差不多,还无法载重过多。
现在9等蒸汽使用效率更高、更大型的蒸汽机,这批蒸汽机以火车头设计为主,越大型,越能增强对蒸汽的利用率,因为使用的设备多了。
这项技术还处在保密状态,铁路不可怕,最多9是增加货物转运、调兵速度。还刺激不到南方人最深处的神经,1旦蒸汽火车出现,那南方9不是天高皇帝远了
钢铁冶炼需要技术积累和总结,需要储备大量的人才。
蒸汽机械类,也需要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现在只是初期,9等着第1个5年计划完成后大面积铺开。
值得说1声的是,在慈宁宫食邑青县,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蒸汽机动力的纺织机,用来纺织帆布,为日益庞大的水师部队提供帆布是明面上的,以这里的帆布作为5年后军装改革的原料储备才是关键。
大明的布,通常都是农户女眷采买棉花,在家里纺线、织布,是农户女子常规的生存手段。
最典型9是徐卿伯,他祖上是徐州军户,跟着傅友德征战西南,扎根贵州。十岁时父丧,家徒4壁。他白日里外出求学,夜里9在他娘纺织机前借着蜡烛攻读,十7岁中举,次年中进士。
另1个典型9是顾炎武,顾家是江南大族,也有旁支庶流的分法。他1个叔父刚订婚9过世,便将他过继过去。他的嗣母王氏十6岁,未婚而寡也不愿意改嫁,9靠着1座纺织机,养着母子俩。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力,大明不缺劳力,可工业化的进度会大面积冲击现有市场。所以蒸汽机很多地方都在用,产出的东西也是内部消化,尽量少影响现有经济。
等各方面储备充足后,才会抛出来。
现有的小农躬耕、男耕女织的经济体系被破坏后,必然会有大面积的破产百姓。只有储备大量的物资,尤其是粮食,才能以官方赈济的方式,稳住地方,稳住民心,撑过最初的转型期。
否则大面积的百姓破产,朝廷又没有粮食来赈济,后果是什么,崇祯时期的陕西大乱已是很典型的例子。
陕西大乱最坏的影响不是糜烂陕西1地,而是流寇4处蔓延,将1处处的生产体系破坏,进而破坏整个经济,导致受灾的人越来越多,穷苦人越来越多,物资流通更是不便,最后导致全面崩盘。
什么时候财政改善,储备足够的应急粮食后,才会祭出蒸汽机这样1道历史进程大杀器。
大明是此时最大的国度,这里的经济体系通过宗藩朝贡体系、海贸影响着整个世界。
英国的跑马圈地根本行不通,双方的格局不1样。
勉励1番战车厂的人,朱弘昭驾着牛车慢悠悠回养心殿。
天启的乾清宫,他不想住,睹物伤怀是1回事,心里愧疚也是1回事。
他还筹谋着建立1座更大的宫殿,9等这个5年计划之后看情况。如果可以,将会在8百里关中建造1座行宫,建立西京百官体系。
养心殿外,朱弘昭拿了今年的新土豆,在火盆上烤着。
司礼监众人赶过来,聆听指示:“土豆是好东西,可再3对宣大发布告示,依旧有人畜中毒事情发生。这回承天门赐宴,要把这个事情给百官讲清楚。土豆枝叶、果实不能吃,只能吃地里的块根。”
“赐宴,以煮土豆为主,每人两块,配盐。”
“另,徐光启很有眼界,在农政全书上点明土豆日后当有大用,这才提醒了朕。升他为礼部左侍郎,招入相府任职。还有王敦盛,献书有功,官升1级。”
于是乎,5天后承天门。
明黄伞盖下,朱弘昭拿着土豆蘸着盐,吃了起来。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是吃惯了土豆,李家姐妹有些难受,吃的比较慢,反而张嫣在1旁吃着,也是香甜。
台下大将军府的人有什么吃什么,都无所谓,战事紧急了连皮甲都会熬了下肚,土豆又算什么?
御史台的御史们再不干人事,也要立身要稳,毕竟干的是咬人的工作,立身不稳,咬上去极有可能被目标1脚踢断腰椎。
大明真正靠俸禄过日子的人,有,9是这些御史,不管有钱没钱,日子是出了名的寒苦。每月初去户部领俸禄,9这帮人冲的最快。
除了这两处地方的官员,其他衙门的官员9难受了。
上面皇帝蘸着盐吃的滋滋有味,可自己始终咽不下这种毫无滋味的东西,可你敢不吃?
还要装出1副感激涕零的模样,1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史继偕吃了两口以胃寒为原由,不吃了,土豆这种番种,对他1个宁波人来说不算陌生,又不是没吃过。
朱弘昭在承天门门楼上,手里抓着1块捣散的土豆泥塞嘴里,目光看着下方将近两千的在京官员、武将、勋戚,其中表现最难堪的9是勋戚,明明吃不下,却吃的比谁都要快。
没法子,勋戚们真怕了。
他们看来新皇帝真的不讲理,他们已经被赶出朝堂军政核心,文官们被清洗那是活该,可自家发点小财又怎么了?又没扰乱法治、施政纲领,几次放血,家家都穷了
“好吃?”
史继偕端着茶漱口,问1旁慢悠悠吃土豆的叶向高。
叶向高是广东人,扭头看1眼史继偕道:“福宁兵变,谁敢说不好吃?再说了,本相也是穷苦军户出身,这土豆百姓能吃的,本相怎么9吃不得?”
6月份,福建福宁因为欠饷原因,爆发兵变。
军士张天赐、王1经攻占城池,殴打克扣军饷粮秣的程姓同知,好在被巡按劝服,对峙了半月解决后,才上报京师。
与此同时,广州城因为米价过高,爆发大规模民变,乱民充入城中,打砸市肆,劫掠米粮。将广州城的知府,堵在知府衙门1顿狠揍。
两广总督胡应台都做好入京述职和报功的准备,出了这么1档子事9派巡按御史带兵去镇压。带去的是广东卫所军,这些人怎么可能和自己的老乡闹不痛快,眼睁睁看着钦差巡按被乱民在城门口1顿狠揍。
胡应台只得亲自出马,带兵镇压,斩杀为首者5人,才安定下这件事情。
然后,带着广东铸造的红夷大炮入京述职。
第383章 改藩()
两广总督胡应台入京,两广是重地边陲,为方便从事,从成化年间设立两广总督1职来,是挂兵部右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下派,直接拥有调兵权和监督权。
两广产好钢,这回入京带来2门仿造的红夷大炮也是为早年为辽镇准备的,天启2年他去两广时接的任务,隔了两年才做出成绩。这批炮,9是样品。
恰好,登州铸炮官坊也送来1批红夷大炮,是孙元化负责督造,颜思齐提供的海贼炮匠骨干搞出来的。
在西苑试射,广造火炮中规中矩,威力、射程、精度比正版红夷大炮差了1些,且重量更高,每门炮将近7百斤,属于技术阉割版本。
登州造火炮重量5斤,在射程上高达3里半,高出广造火炮1里,技术上完爆。
广州的技术来源于雇佣的澳门佛郎机炮匠,登州也是,只是这地方的红夷匠师是被颜思齐抢来的
朱弘昭并没有去现场,而是在琼华宫的高台上,用高倍数的观星镜观看。
“果然,夷人不可靠。”
丞相府代表是兵部尚书崔景荣,大将军府来人是左相、镇西大将军杨肇基。杨肇基马上要外派西北,负责与王威1起将陕西3镇、甘肃镇整顿,同时动员充军戍边的晋商余孽开修道路,为征平西域做准备。
丞相府可以5年内不动,全部交给首相,可兵权不行,坐镇中枢的大将军要轮替。接替杨肇基的是秦良玉,自然,杨肇基要交出左相大印,交给秦良玉。
于是,秦良玉即将成为全国军政的负责人,左相,1个女子出将入相,舆论压力是很大的,秦良玉自身受到的压力也很大。
火炮数据摆在面前,朱弘昭对胡应台1点好脸色都无:“且在成本上,广州4倍于登州,铸炮时日倍之有余。着大将军府革去两广、重庆造炮事宜,有司工匠迁入登州。”
“今岁广州又接连民变,辱及巡按,胡应台你说说,为什么广州会缺米?”
新皇登基以来,胡应台首次入京,还不习惯跪坐着与皇帝打交道,向前扑倒跪下:“皇上赎罪,两广缺米,在于北地调兵耗粮用度颇大,以至于大江流域米粮北流,自然两广缺米,非臣之过。”
“你怎么不说是无良奸商囤积米粮,蓄意致使米价飞升?1石米3两银子,广州富裕,是买不起还是粤民本9心存逆反?北方百姓更穷,3两1石的米照样吃的,怎么广州9吃不得?”
“两广总督衙门是做什么的?为何不平抑粮价?堂堂巡按御史被乱民,当着麾下军士的面殴打,你不觉得丢人,朕觉得丢人。”
胡应台匍匐在地,明白了,这是要对两广进行清洗
1旁崔景荣道:“皇上,两广民风本9剽悍,胡应台署理两广两年,也是晚节不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晚节不保,这是指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
两广确实民风剽悍,宗族械斗朝夕间9能拉出上万号人马对砍,打的激烈程度甚至比某些鼎鼎有名的天下强军要狠。
朱弘昭端着茶,小饮1口道:“确实有功,送来的这安溪乌龙还是不错的。兵部繁忙,你去兵部做事吧。”
“臣叩谢,领命。”
胡应台下去,朱弘昭向后仰躺,笑着问:“西南战事平靖,5省税赋空出,也不需转运西南粮食,可两广也无粮,这粮食哪去了?”
列坐的2人不答话,朱弘昭继续说:“胡广丰天下足,两广朕没去过,两湖地区朕可去过,种棉花的比种粮食的多!给相府传句话,粮为民之本,让他们限制限制湖广地区经济作物,要有最低产粮标准限度。将这个限度下放分派湖广各府县,哪处低了,9撤哪处的主官。”
“另,选个敢做事的人去总督两广。”
崔景荣领旨,走了,这个老头的资历此时能算大明前十,排在他前面的只有1个万历8年的钟羽正,与叶向高、朱国祚同为万历十1年进士。
而崔景荣十8岁中进士,今年刚好6岁,在中枢,尤其是对于相国这个位置来说,正好是年富力强
又与朱弘昭父亲有历史渊源,本身也是中立大臣,有接替叶向高的架势。
杨肇基留下,听候最后的嘱咐。
“西北那边,今年要务还是修路,哈密番、吐鲁番这两个地方给些压力,让他们参与年末进贡。”
“此外,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