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明宗室 >

第113部分

大明宗室-第113部分

小说: 大明宗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不能怪他,要怪山东文武官员无能。

    首辅叶向高即使不说话,天子也会这么安排。

    山东这些兵马,齐王愿意丢掉天子可不会丢掉。若不是这些卫所军是降军归附,有不光彩的前科,天子都打算将这些兵马充入京营。

    “臣领命。”

    李邦华只能硬着头皮应下,随后朝堂上见习观政的新老翰林书写圣旨,天子审阅眉头1皱,还是认可了,后由科道官签字,最后盖上天子玉玺,这道命令才是正规圣旨,具有法律效应。

    没有科道官认可签字画押的圣旨,只能算是中旨。在皇城里有1些效用,有些中旨出了皇城9废了。

    两道奏疏处理完毕,现在轮到左佥都御史曹于汴的那道处理脏银的折子。

    不要觉得都御史小,作为御史的领导阶层,最次的左右佥都御史也是4品清流官,下放9能当个巡抚之类总领地方军政督察的要职。如果再有财政权,还有铁杆部队,这和汉朝州牧、唐朝节度使没多少区别。

    这些清流官掌握了朝堂最高的话语权,也有民间深厚的舆论基础。地方历练完毕,回到中枢会进6部,当尚书或侍郎,或者在大理寺、鸿胪寺诸寺熬资历,或者继续在御史系统挂1阵。然后,熬到岁数,资历充足时,内阁成员出现空缺他们9能挤上去。

    至于地方上当知县、知州、知府的浊官,这辈子99那么定了。能有几个爬到中枢去?论前途,这些浊官还比不上手底下的教育系统官员。再怎么说,教育系统的官员也是清流官,有朝1日还是能回到中枢去的。

    对清流官员最大的处罚不是开除官籍,而是派他去做浊官。

    李邦华不算倒霉,他本职在老翰林笔下,回到本职继续担任4品右佥都御使,没有想象中的升职。兼职,也9是实际工作的‘差’,由从4品右参议改为正2品都督佥事。

    明初重武轻文可以从官职品级看出来,5军都督府左右共十个都督,每个都是正1品,而文官中的丞相是正1品,被废除;宗人令是正1品,不算正统文官;余下的只有3公是正1品,但这玩意儿是荣誉称号,文臣能得,武臣也能得。

    6部尚书才是正2品,可以想象,明初时朝议的时候,武官光凭借品级9比文官高出1截来。全国3多个卫所,卫指挥使9是正3品,千户所千户9是正5品。文武身份差距明显,明初到现在,文臣反超,反差更明显。

    现在,李邦华名义上成了齐王部属,他现在想哭。之前还指责山东布政使徐从治和齐王勾结,现在好了,他直接成了齐王手下的官员

    更关键的是,登莱卫所军需要的粮秣要从山东拨发6成左右。新来的山东巡抚王惟俭9不想拨这笔粮秣,还是徐从治强调钱粮的必要性,硬着脖子和王巡抚顶牛,才把粮饷拨了过来。

    李邦华想给齐王上眼药,可牵连到徐从治。徐从治还会帮着登莱两镇卫所军讨要粮饷?估计到时候巡抚王惟俭态度会变,要拨钱粮,而徐从治又会拒绝

    别觉得不可能,明朝的文官都是很有脾气的。徐从治这个人有能力有远见又如何?他不给李邦华1点颜色看看,别人可能都会以为他好欺负。

    怎么说,徐从治也是山东布政使,管着山东政务,朝廷挂号的重量级官员。若不使点手段,他怎么管手底下1帮子知府、知县?

    朱弘昭握着曹于汴的奏折,又看了看摇头道:“银子交给户部本王不放心,不是对户部不放心,而是对你们不放心。”

    话还没说完,曹于汴9火了,抱着牙牌昂声道:“齐王殿下这事什么意思!难道户部诸位大人还会贪墨不成!”

    户部的官不好做,自从户部尚书汪应蛟因为拒绝奉圣夫人客氏要求墓地逾越扩大的的非法要求后,这位被弹劾退职,天启皇帝半路派人加封他为太子太保,汪应蛟还是没有答应留任,回家乡著书去了。

    汪应蛟退职后,李长庚在天启2年2月代理户部尚书,3月份熬不住9下去当户部侍郎。然后陈大道3月份接替李长庚,7月份滚蛋。现在,户部没有尚书。

    现在户部91个半侍郎,李长庚是快要走的,接替他的李宗延还没正式上任,算半个。

    户部没有带头的,名义上的头头李长庚又对朱弘昭的指责沉默,让朱弘昭非常的满意,瞪1眼曹于汴:“本王说户部,户部诸位大人都没说话,你反倒跳出来?你还让不让本王说话!”

    曹于汴看看李长庚,这位和太白金星1个名字的老头垂目不做反应,曹于汴只能对朱弘昭欠身1礼,暗自咬牙骂李长庚不识趣。

    朱弘昭看向李长庚,故作沉吟,拿出与天子讨论后的腹稿说:“也不能怪户部诸位大人,而是历代遗留的规矩害人。本王抄没的银子自然要交给朝廷,但不放心户部。所以本王希望这批银子由户部侍郎李大人正管,由24监派遣善理财政之人监督核用。各司各处有需调拨,户部核实发放后,由本王幕僚与十3道御史共同监督,不使1分银子漂没,本王最恨的9是漂没!”

    提到这里朱弘昭9气不打1处来:“朝廷憎恨地方将领吃空饷,3千人的兵马你们发放两千人的粮饷,1千人的被漂没!地方上再吃拿卡扣,最后才有1千5人的粮饷到军将手里!这是朝廷的兵马,又不是军将家丁,他凭什么要自己掏钱给朝廷养兵马!”

    “所以这笔银子不按本王的意思来,谁都别想拿走1分1钱的银子!”

    漂没3成是历代传流下来的规矩,御史们只当看不见。现在被朱弘昭挑明,只能沉默。这事情经不起查,地方上也是司空见惯,都习惯了。可能只有这位齐王,不习惯。

    可齐王不习惯,自有他的底气表现出这份不习惯,不怕这帮官员报复。在他以宗室身份领兵开始,朱弘昭9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和文官死磕到底。

    朝堂陷入静默,李长庚轻咳两声抱着牙牌出列:“启禀陛下,齐王所虑与臣相合。5万两银子若都用到实处,辽镇、西南两线形势会大为好转。对齐王殿下的提议,臣代表户部,附议。”

    户部可是油水官,现在经济困难,可户部再缺银子也不能缺了自家人的银子。李长庚这句话,把户部1大堆郎中,比如杨昌嗣9是郎中之1,还有即将接任的李宗延气的不轻。

    面对李长庚的识趣和务实,天启也是要给与奖励的,起码这家伙是配合他这个当皇帝的,本人有能力,是因为没办法无中生有挤出银子,才会打发到南京户部尚书任上养老去的。

    天启还没说话,叶向高出列1脸喜色:“齐王殿下提议公正,于国大有裨益。臣附议。”

    这时候朱弘昭又补充1句:“还请皇兄下旨,对各司各地说明白。今后户部所发俱是实银,也令他们报实际所欠银两。若有空虚作假,查出后1律以贪污、渎职论处!若户部所发银两短缺,则清查户部经手之官员,不使1个奸邪逍遥法外!”

    这还需要下旨?

    朝中官员心中诽谤,官场上这种消息是最灵通的。不下旨,下面那些官员也能在第1时间了解到详情。

    叶向高赞道:“齐王所虑周到,臣附议。”

    叶向高成了附议首辅,引得1帮官员先后附议,有迫于形势的,有真心实意的,也有追随叶向高不问原因的,反正他们相信叶向高这位老油条不会白白服软。

    “诸卿1心为国,朕心甚微。岁末诸卿加俸1月,领实银。”天启笑着,京中官员1月俸禄包含银、禄米,年底还有丝帛、棉花、柴炭之类,当然还少不了大明特色的宝钞

    这些人领1个月的实银,也98万多两银子花费。这些官员哪能不喜,尤其是科道官,这帮人可是穷惯了的。

    每当领俸禄的时候,他们可是提着篮子结伴跑在最前面的。这回发实银,比往常两个月的还要高1点,毕竟没有宝钞这种精美的废纸在其中掺水。

    “此乃臣等本份,谢陛下恩赏。”

    皇极殿内的2百多文武官员、勋戚拜谢,皇极殿外寒风中打哆嗦的5多官员浑身也燃烧起来,跟着跪拜道谢。

    随后翰林们琢磨操刀,书写圣旨。

    李长庚正式担任户部尚书,李宗延、陈大道为左右侍郎。

    其中齐王查抄的银两由户部太仓银库大使,1个没品级的吏,24监之1的银作局、兵杖局联合出工匠熔炼银两为标准规格的库银。其中齐王好友通州阎应元监督,不使银两在熔炼过程中因为所谓的火耗而损减。

    各地各司申请银两,由地方相关道员核准签字上报户部,由户部3位主官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朝辅联合批字发放。运输由锦衣卫、东厂、飞熊卫联合承担,最后地方官员要核准后签字,拿着签字后回户部回交。

    同时银子下拨后,押送银两的厂卫、飞熊卫会留部分人手监督使用。若有贪墨,或所报银两远超于实际所用3成,地方各司官员、签字的科道官1律捉拿入京。

    这件事情议完,也没朱弘昭什么事,在皇极殿前准备挨廷杖。

第184章 分赃贵在均() 
“本王务实,莫给本王来虚的。谁若打虚棍,莫怪本王收拾尔等!”

    两个打棍的禁军金甲校尉1脸为难,魏忠贤出来给了他们1个眼色,躬身对齐王道:“殿下真英豪也,奴婢安排妥当。御医已赶赴偏殿,到时殿下赶到9能医治。”

    “麻烦老魏了,开始吧。”

    屁股挨了十棍后,担心伤风,9坐在车里运回乾清宫偏殿。

    这十棍可是棍棍到肉,没做1分假。朝中老油条自然听得出来棍声,1个个都心里发寒。这齐王太狠了,对别人狠,自己更狠,不愧是朱家出来的人。

    乾清宫偏殿,太医用针去除淤血后,这件事9算是处理完毕,除了某个耍脾气的家伙屁股还在发麻外,9过去了。

    在两名内侍引领下,阎应元第2次来到宫里。和上次1样,他抱着1沓登莱两镇卫所军军务书信。除了8卫指挥使外,还有十个单置千户所掌印千户的书信。

    书信中除了禀报5日内本部训练进展外,还有各种物资分配情况。除了这些,还有这些指挥使,掌印千户处理军务的心得。

    这些文书的火漆完好,但朱弘昭知道,内容已经被锦衣卫或东厂的人誊抄了1遍,现在这个完好的火漆是伪造的。

    除了军文,这次还带来齐王妃李氏的家信,看语气9不是李幼娘1个人的,齐王府家眷都有,意思只有1个,今年过年守岁,希望他能回去主持。

    先11对军文批阅,朱弘昭握着鹅毛笔写着草书,龙飞凤舞。说出去可能还不信,简体字现在9有了,简体字脱胎于草书。为了增加自己书写速度,朱弘昭练了快1年的草书,有简体字的根底在,草书倒也写的像那么1回事。

    最先处理的是管家赵期的信件,意思只有1个。大同东路新平堡青阳庄的十亩土豆获得丰收,没有写实际亩产,不符合赵期的习惯。而是请示朱弘昭要不要将这些土豆做种,在永加堡那1百顷地里播种。

    絮絮叨叨说了府里1些鸡毛蒜皮事情,最后赵期表示自己老了,想和朱弘昭讨要齐王府旁的67亩水田。这个要求非常的奇怪,朱弘昭对照全文看明白了,赵期这67亩的意思应该是指青阳庄土豆的亩产量!

    1亩能产6石土豆,这9是上千斤的产量啊!

    在后世不算什么,在这个年代完全可以看成上苍的吉兆!

    拿小麦来说,后世1根小麦麦穗能有34颗麦粒,而现在的麦穗也9十几颗麦粒。加上肥料不如后世的工业化肥充足,现在又少水多旱。亩产1石,也92百斤9能算是丰收。

    这批远渡重洋而来的土豆,可能还没经过1代代培育,在青阳庄良好的施肥条件、水源下能亩产6石。若在普通贫瘠土地上,能有两石收入,9能解决明朝最大的问题!

    明朝的财政问题很大,但熬了2百多年都能熬下去,也不缺那几年。真正把明朝拖死的9是暴涨的人口与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物产贫瘠。

    再加上江南1带耕地撤农栽种经济作物,使得全国粮食减少。而西北、河南接连大旱,崇祯时期国库彻底没银子,还要征收辽饷才把这些吃不饱肚子,还没有朝廷赈灾的百姓逼反了。

    至于后面的康乾盛世,纯粹9是历史开的1个玩笑。巨大的人口压力在战争中消耗减少,而舶来品,如玉米、土豆、红薯又是能顽强生长的高产物种,充足的物产这才造9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至于税收,明朝自明初到现在,人口翻3倍,耕地翻两倍,可收的税和明初还是差不多的。算成粮食也9每年4千万石,各地截流后,粮食再换成银子,运到中枢的也9银3万两,和1千多万石粮食,而清朝呢?

    刀架在脖子上,苛严的保甲制度和繁重的税赋,每年收的银子超过明朝2倍不止!这都是血淋淋的银子,明朝的这些士大夫若知道后世士绅的待遇,绝对会死保明朝。

    正德皇帝才去了几次江南,9被骂的没了人样。那位乾隆,嘿嘿,去了那么多次史书上反倒是1片赞扬。不得不说,文人的骨头越来越软了,或许随着明朝灭绝,文人阶层的骨头彻底9断了。

    至于说明朝宗室压死国家财政,更是1个笑话。明朝宗室算上被废庶人,明末时也9十5万上下。上到亲王下到奉国中尉,每年需要8百万石米禄。再参上1半的宝钞立马打个对折,4万石又发多少?

    亲王、郡王能拿实禄,将军1级减半,中尉1级直接9发两3成!

    而满清入关时,满8旗45万人都是不事劳作,光吃不干活的主子。他们可是清皇室的统治根基,怎么能亏欠少了粮饷?

    数量是明朝宗室的3倍有余,8旗子弟和清皇室、宗室每年又需要多少粮饷?清末时人口又膨胀到多少?又有几个喊着是庞大的8旗子弟和宗室拖死了清朝?

    为了限制明朝宗室过度增长,嘉靖皇帝不许镇国将军以下的宗室纳妾,清朝皇帝又有什么样的举措?

    朱弘昭不清楚明末历史,可他会分析。

    赵期也知道土豆这种超高产的粮食作物意味着什么,农业社会有粮食9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