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83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83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笑道:“伯应兄大有先生的风采,先生是后继有人啊!”

    屋外袁枢听到李景说话,心头忽然一震,心道:父亲跟这人说话的口吻怎么像是平辈论交的样子,不知父亲什么时候认识这样一个人。

    袁枢心中奇怪,却也不做多想,在门外换了丫鬟奉茶,自去安排晚上的饭食去了。

    屋内,李景待袁枢走后,回头对柱子说道:“去门外守着,任何人不许进来。”

    “是!”柱子急忙说道。

    待柱子出去,李景坐在床边仔细地看了看袁可立的面容,然后说道:“先生,您的身体怎么样?大夫怎么说?”

    袁可立摇摇头道:“无妨,只是心有所思罢了,你来了当可为我解惑。”

    李景点点头道:“先生但有所问,小子知无不言。”

    袁可立点头道:“年前你说天启驾崩崇祯登基,已然成为事实,那接下来便是流民造反,不知朝廷如何应对?”

    李景叹了口气道:“剿之不尽,杀之不绝!”

    “为何?可是新皇帝昏庸无能?”袁可立急道。

    李景摇了摇头,对崇祯李景知道的比天启多一些,但是具体崇祯是如何处事,李景也不大清楚。

    但从大的脉络来看,崇祯决不能说是昏庸无能,甚至可以说是勤政的典范。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最后居然落得上吊的下场,不免令人扼腕。

    李景把自己所知的崇祯皇帝所做的事情仔细想了一遍,叹了口气道:“应该说新帝并非昏庸无能,实是大明已经病入膏肓。”

    袁可立摇了摇头道:“新帝登基已经一月,却始终未对魏阉动手,不知何意?”

    袁可立已然致仕,对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几无所知,但是魏忠贤依然未倒,却是清清楚楚。

    倒是李景对朝廷的动向远比袁可立清楚的多。

    而且李景很清楚,魏忠贤最终是死在崇祯的手上。

    想了想,李景说道:“先生,魏忠贤最后肯定是死在了崇祯皇帝的手上,不过具体过程小子并不清楚。说句实话,小子在京城安排有人打探消息,对于崇祯皇帝的举动一直有些不解。先生愿听的话,小子就说上一说,先生可自行判断,也可为小子解惑。”

    袁可立急道:“快快道来!”

    李景点点头道:“小子来此之前,每日收到朝廷的信息,据说新帝登基前几天,每天晚上都召集宫中的侍卫和太监一起吃饭,说是犒劳他们的辛苦。九月初一,魏忠贤上书辞职隐退,新帝未准”

    李景把崇祯登基以后,他所知道的宫中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九月初一那天,魏忠贤突然上书辞职。

    据魏忠贤说,当时崇祯皇帝亲自召见了魏忠贤,并告诉他,天启皇帝临终前曾有遗言:要想江山稳固,必须信任两个人,一个是皇后张嫣,另一个是魏忠贤。

    于是魏忠贤的辞呈未被批准。

    九月初三,天启皇帝的乳娘客氏请辞。

    崇祯皇帝准了,理由是天启皇帝驾崩,已经不需要乳娘了。

    九月初四,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辞职,被崇祯拒绝。

    接着崇祯下旨嘉奖了许多太监,其中大多都是魏忠贤一党。

    九月十六,都察院副都御使杨所修上书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理由是不孝,这四个人的父母去世时,都没回家守孝,全部夺情。

    九月十七,崇祯批复,痛斥杨所修。

    同日,崔呈秀等人辞职,崇祯同意其余三人辞职,但是留下崔呈秀。

    以上这些就是李景已经得到的消息,接下来的消息还没有传递过来。

    把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李景问道:“先生,您怎么看?”

    袁可立沉吟良久,正色道:“如果这些消息都是真的话,那么我断定,新帝要对魏忠贤下手了。”

    李景点点头,崇祯对魏忠贤下手他是清楚的,但是怎么下的手却一无所知,唯一能知道的就是,这个过程绝对是运用了极高的手腕,而这种手腕,李景是真的很想学一学。

    “请先生指点。”李景说道。

    袁可立点点头道:“从新帝登基前几天的所作所为来看,新帝对魏忠贤十分戒备,不然的话,不会每晚召集那么多人在身边。魏忠贤就算想害新帝,碍于这么多人也不敢下手。”

    李景点点头,他也能看出,崇祯刚登基那几天确实是提心吊胆。

    顿了顿,袁可立接道:“新帝如此戒备魏阉,岂能让他久侍宫中?但是新帝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大权皆由魏阉把持,新帝岂敢轻举妄动?依我看,九月初一那天魏阉上书乃是试探,一旦新帝准了,魏阉必然会不顾一切将之拿下。”

    李景闻听,连连点头。

    袁可立接道:“九月初三,客氏上书,依然还是试探,不过这个试探实是愚蠢之极,先帝的乳娘要是自己不提,新帝是万万不会在此时将她撵出宫中的,她自己提出,正中新帝下怀,而且理由十分充足,魏阉等人完全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驳。”

    袁可立笑了笑接道:“客氏是魏阉在宫中最得力的助手,她一走,魏阉等于是被斩断一支手臂。”

    李景笑道:“所以魏忠贤就慌了,不过他还不敢断定新帝的真实想法,毕竟客氏没有理由留下,而且是自己提出要走,客氏被赶走很可能是误会,于是就有了第三次试探。”

    袁可立点点头道:“对,王体乾辞职就是第三次试探!看来新帝应对得很得体,没准,如果准了的话,魏阉恐怕就要发难了。”

    李景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新帝好像还不到十八岁吧,想不到这么有政治头脑。”

    袁可立道:“这不过是面临绝境时的反应,应该说新帝的反应确实比同龄人强得多。接下来他的手腕才高明。”

    见李景有些疑惑,袁可立道:“杨所修上书,被新帝痛斥,但他说的是事实,被弹劾的人必然要做个样子出来,于是新帝批准其余三人辞职,留下崔呈秀。”

    见李景仍有些不解,袁可立笑道:“这四个人都是阉党,批准他们辞职自然是要斩断魏阉的爪牙,不过崔呈秀是魏阉最得力的手下,因此把崔呈秀留下就是避免过分刺激到魏阉,想来魏阉暂时还不会妄动。”

    李景闻听这才恍然大悟:“先打掉小的,大的慢慢对付。”

    袁可立微笑着点点头。

    不过袁可立随即皱眉道:“我现在唯一不解的是杨所修怎么会突然上书呢?通过新帝的所作所为来看,不应该是新帝指使,那么是谁指使他弹劾崔呈秀等人呢?”

    李景想了想道:“杨所修是不是东林党人?”

    这段时间,由于关心朝廷动向,李景也知道在朝堂之上一共有三派,最大的一派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第二大派则是东林党,代表人物是孙承宗。最后一派其实并没有党派,他们被称作清流,也就是无党派人士,袁可立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光启() 
听李景问杨所修是不是东林党人,袁可立摇了摇头:“据我所知,杨所修并非东林党人,他是阉党。”

    “他是阉党干嘛要弹劾自己人?”李景问道。

    “是啊,他干嘛要弹劾自己人?”袁可立喃喃地重复了一遍,猛然间袁可立眼睛一亮:“我知道了,他这是要自保,他想撇清自己跟阉党的关系!这个家伙想来是看明白新帝肯定容不下魏阉这才上书,要是新帝将魏阉拿下,凭他今天的上书,就可以撇清跟阉党的关系。”

    李景奇道:“那他干嘛不直接弹劾魏忠贤?”

    袁可立摇摇头笑道:“因为新帝未必能拿下魏忠贤,一旦拿不下,他自己就要倒霉了。要是拿下,从头开始清算的话,他自己可能也跑不掉。”

    “他奶奶的,这小子可够精的啊!”李景喃喃地骂道。

    随即李景醒起这是在袁可立的房间,当着袁可立骂人奶奶,李景顿时有些尴尬。

    挠挠头,李景笑了笑道:“失礼,失礼,先生莫怪。”

    袁可立摆摆手笑了笑,显然并未在意。

    过了一会儿,袁可立叹道:“朝堂之上净是这么些玩意儿,哪里还有人做事,日后”

    袁可立说到这里,忽听外面有人敲门,袁可立说了声进,只见柱子端着茶水走进。

    给袁可立和李景二人将茶倒上,柱子这才退出。

    看着柱子的背影,袁可立微微颔首道:“这孩子不错,好好调教一下,日后定成大器。”

    李景点点头笑道:“还得先生多多指教才行。对了,刚才您说日后怎么了?”

    袁可立摇了摇头道:“算了,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到时再说吧。”

    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袁可立忽道:“朝堂之中发生的事情你如何知晓?”

    李景笑了笑也不隐瞒,把自己派马五进京之事简单说了一下。

    袁可立点点头笑道:“你倒是能未雨绸缪,说说吧,你是怎么打算的?”

    李景收了收表情,正色道:“先生,要想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必须要有实力,我现在做的就是在积蓄力量。”

    “你准备推翻大明王朝?”袁可立盯着李景的眼睛问道。

    摇摇头,李景叹道:“推翻一个王朝,还得再建一个王朝。其实想要改变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新的制度,只要有完善的制度,推不推翻大明王朝根本无所谓。”

    顿了顿,李景接道:“其实不推翻大明王朝我觉得更有好处,毕竟朱家王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另外,大明王朝的皇帝跟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是最有骨气的,终大明王朝一世,不和亲,不纳贡,不投降,不妥协。从这一点来说,老朱家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与之相比,汉唐宋等朝是远远不及的。”

    “可是如果不推翻大明王朝,如何建立新的制度?”袁可立疑惑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三国时期,曹操并非皇帝,可是皇帝不过是摆设而已,关键是话语权在谁的手中。”

    袁可立脸色一变,道:“你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成为摆设?”

    对于袁可立的反应,李景是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对于这样一个忠于明室的老头,听到李景拿曹操自比,有这样的反应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李景对于这些早就打好了算盘,点了点头道:“不是架空那么简单!您知道,历朝历代以来,皇权都大于法,或者说皇帝说的话就是法,这样就形成一种**制度,皇帝明明是错的,下面的人也会说他是对的,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无异于灾难。我想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制度,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而不具有实际的权利,一切都要律法来说话,无论是谁都将失去特权!”

    “这样你等于是与普天下的士绅官僚为敌了”袁可立说道。

    李景笑了笑:“先生,这件事做起来确实很难,现在的士绅阶层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会反对这样的做法,所以在推翻他们的过程中,我们要扶植起新的既得利益者,只有依靠新的力量我们才能打败旧有的利益集团。”

    袁可立想了想说道:“那你想没想过,新的既得利益者有朝一日也会变成旧的既得利益者?你要知道,在本朝太祖时期,同样制定了许多好的制度,但是最终还是贪官污吏横行。”

    李景正色道:“确实如此,不过太祖有一件事做错了,他痛恨官僚们贪污,却不去研究那些人为什么要贪污,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算制定再严厉的律法也是无用。”

    “说来听听。”袁可立道。

    李景知道袁可立开始在考校他,如果回答不能令袁可立满意的话,袁可立是不会跟他行事的。

    李景斟酌了一下用词,然后说道:“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些官僚们为什么会贪污,要知道这些当官的有相当一部分原本并不是贪官,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贪污呢?因为朱元璋给他们的俸禄太低,他们养活不了家口,没办法,他们只能贪污。”

    顿了顿,李景接道:“如果俸禄足够的话,那么这些贪官当中有很多人其实是不会贪污的。当然了,总有一些人欲壑难填,那这些人被杀就是咎由自取。”

    袁可立听了,顿时心有所思。

    李景笑了笑接道:“先生,我知道您是从基层的官吏做起的,我问您,您说一个县令每年的俸禄是多少?他养活家人一年需要多少银子?”

    袁可立道:“七品的县令,每月俸禄为七石五斗,折合银子么,不过十两。”

    “够花么?”李景追问道。

    “这怎么能够?县衙中很多人是没有俸禄的,比如说师爷,轿夫等等,这些人全靠县令的俸禄供养,要是再纳上两房小妾的话,这些银子肯定是不够的。”袁可立道。

    听袁可立说纳妾,李景不由得笑了笑道:“纳妾这个问题先不去考虑,为了娶小老婆贪污,那是自己找死!咱们就说说师爷和轿夫吧,如果把这些人剥离出来都由国家给俸禄,同时县令的俸禄根据现时的物价增加的话,那你说,贪污一定数额就判死,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贪污了吧?”

    袁可立想了想摇摇头道:“国库肯定是支付不起这么大的负担的。”

    “这个我已经有所考量,先生您看!”说着李景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打开后把里面的东西交给袁可立。

    袁可立接过看了几眼,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这是你搞的?”袁可立边看边道。

    “是!这种税收制度已经在红山岭周边开始实行,从山里面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李景点头道。

    “你这税收定的是不是高了一些。”袁可立疑惑道。

    李景微笑道:“从表面看,确实不低,但实际上,比朝廷收的低了很多,而且我还从南方引进了最新的抗旱作物,您猜亩产多少?”

    “四百斤?”袁可立想了想道。

    李景摇摇头,比了下手指道:“两千斤,这是番薯的亩产产量,马铃薯略低一些,玉米还要低,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