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628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628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景在斥骂范文程的时候,一直强调的就是范文程背叛了国家和民族。

    范文程并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自然就不会成功。

    相反,李景抓住的却是范文程真正的弱点。

    范文程是汉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自己也知道。

    因此当李景搬出民族大义这杆大旗时,范文程就不得不低头,气势自然就馁了,原本的伶牙俐齿此时已形同虚设。

    另外,范文程之所以当上汉奸,是因为他怕死。

    李景以民族大义压着他,再以死威胁他,范文程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

    另外,最关键一点就是李景有实力,而且李景的实力比后金强大得多。

    后金招降李景,就好像一只野狗对老虎说:你跟着我,给我当小弟,以后我罩着你。

    却不知道,老虎现在不吃掉野狗,是因为野狗眼下还有用处,因为老虎还需要野狗来牵制大明朝廷这只已经虚弱的大象。

    皇太极和范文程等人连目标的实力都没搞清楚,最后自然是一败涂地。

    不过范文程也不是白给的,当范文程被李景赶出府外,被风一吹,心情稍一平静,马上明白李景的用意。

    想明李景的用意之后,范文程顿时冒出一身冷汗。范文程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但是范文程这样的人是决不会束手待毙的。

    范文程瞬间重新判断了一下形势,他知道,李景既然把他赶出来,就绝不会再见他,找李景拼命,表明自己的忠心,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至于回返后金,现在也绝不是时候。

    回去以后,只要把这里发生的事情经过一说,皇太极恐怕连想都不想,直接就砍了他的脑袋。

    默默地盘算了一会儿,范文程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想好主意,范文程迅速带着手下回到客栈,把在平阳府发生的事情详细地书写下来,然后命手下趁夜骑快马返回盛京(沈阳)回报皇太极。

    范文程在信中写的很详实,包括李景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隐瞒,也没有修改。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是瞒不住的,就算他不告诉皇太极,李景也会想法子让皇太极知道。与其那样,不如自己实话实说。

    另外范文程并没有把自己以后的打算在信中告诉皇太极,这里是平阳府,是李景的地盘,李景想拦截他的信实在是轻而易举,在信里写出自己的打算,无异于告诉李景,自己准备怎么对付他。

    让手下先回去报信,是范文程自救的第一步,他要给自己留一个缓冲的时间。

    当皇太极得知这里发生的事情之后,肯定会雷霆震怒,但是范文程本人尚未回来,这股怒火暂时就发泄不到范文程的头上,有这个时间,皇太极就会冷静下来,就会想明李景这么做的目的所在。

    范文程自救的第二步是出了平阳府以后,对外散布流言,说李景跟后金的使者接触,有谋反之意。

    以朱由检多疑的性格,肯定会猜疑李景,很可能要拿李景问罪。

    要是朱由检能拿下李景,就等于帮后金除掉李景这个祸患。即使拿不下李景,李景以后肯定不会受到重用。

    这时,范文程再实行第三步,找人刺杀李景。

    范文程敢这么做,完全取决于他对皇太极的了解。

    范文程显然比李景更了解皇太极的为人,也比李景了解皇太极的处事风格。

    类似皇太极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决不会被愤怒蒙蔽了眼睛,只要给皇太极一段考虑的时间,皇太极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李景的卫兵的监视下,范文程带着手下离开了平阳府。

    出了平阳府,眼见李景的卫兵返回,范文程马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京城。

    只是范文程并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动作完全落入了李景的眼中。

    就连范文程写给皇太极的信的内容,李景都一清二楚。

    在看过范文程写给皇太极的信,又得知范文程的行动路线之后,李景暗暗叹了口气:这个范文程着实是个人物。

    对于范文程打算如何自救,李景也能猜出一二,不过李景并没有阻止范文程的举动。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李景还是懂得的,杀掉范文程,阻止范文程的动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相反还会破坏他此前的布局。

    李景很清楚,无论范文程做的再好,也挽不回后金这次受到的羞辱。只要这个羞辱没有洗掉,范文程以及汉人在后金那些王公贵族的眼中就是不可信任,不堪重用。

    李景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行,至于范文程,李景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他。

    另外,李景还想看看朱由检对这件事的反应,李景要根据朱由检的反应,才能做出下一步动作。

    时间,李景需要时间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在平阳府完善自己制定的制度。

    令李景没想到的是,居然是曹化淳把后金跟自己接触的消息告诉了朱由检。

    得知这个消息,李景默默摇了摇头。

    李景知道曹化淳本人并没有被范文程收买,是范文程把这个消息通过下人告知曹化淳。

    让李景失望的是,曹化淳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竟然未加判断证实便告诉了朱由检。

    曹化淳文采出众,精通诗文书画,整日跟东林党那写文人来往,在李景看来,曹化淳那些书真是白读了。

    但是朱由检的表现倒是出乎李景的意料。

    在听闻曹化淳的密报之后,朱由检思索了良久,随即命曹化淳以后不许再提及此事。

    只是朱由检万万没想到,这边刚交代完曹化淳,马上又有大臣上报这个消息。

    听到大臣的奏报,朱由检的心情跟李景非常的相似,心中暗叹这些大臣实在是群蠢材,后金明明就是在使用离间计,这么简单的伎俩怎么就看不穿呢?

    这时朱由检知道,不能再继续压着这个消息了,如果继续把消息压住,李景保不齐就会怀疑自己在暗中进行准备对付他,李景很可能会因此而造反。

    权衡完其中的厉害关系,朱由检不敢怠慢,在朝堂上严厉地斥责了上奏的大臣们一顿,随即颁下旨意,褒奖李景。

    同时朱由检命令内务府宗正到平阳府向李景提亲,要把坤兴公主(长平公主)朱媺娖许给李景的儿子李安国,并且透露出日后让李景的女儿成为太子妃的想法。

    朱由检这也是无奈到了极点,因为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向李景示好了。

    数月前,当李景在大同跟后金作战的时候,李景的女儿出生,当时他派人到平阳府看过李景的女儿,委婉地透露出自己有跟李景结亲的想法。

    但是等李景从大同返回平阳府不久,朱由检就听说,李景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但是希望自己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由检心里是非常愤怒的,他觉得李景这是瞧不起自己,完全没把太子妃的名分看在眼里。

    不过朱由检随即明白李景应该并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李景看不起自己,就不会提出让自己把坤兴公主嫁给他的儿子。

    朱由检知道,李景的想法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眼中,女儿要是能成为太子妃,那全家都跟着沾光,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但是李景对这些根本不在乎,自然用不着把女儿当成筹码跟他交易。

    朱由检认为李景更看重的是名声,嫁女儿和娶公主,在李景看来,应该是一个面子的问题。

    这就好像前朝和亲时,皇帝把公主远嫁外邦,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把公主嫁给外邦都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朱由检并没有察觉出来,当他这样考虑李景的想法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开始把李景的身份看成跟自己的身份对等了。

    虽然朱由检搞清楚了李景的想法,不过心里终究还是有些气愤,于是便把这件事情搁置下来。

    但是现在,朱由检只能重提此事,他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向李景传达自己的心意。

    李景没想到范文程搞出的事,会让朱由检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对于朱由检的做法,李景真的从心里佩服,朱由检虽然治国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作为政治家,朱由检无疑是合格的。

    换做李景处于朱由检的位置,恐怕也会做出这个选择。

    因为这个办法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

第292章 结亲的细事() 
朱由检此举很明确地告诉众人或者说是告诉后金:我是相信李景的,你们在我面前玩离间计不好使。

    同时又向李景释放出一个信号,哥儿们已经摆明车马了,现在就看你的了,你答应这门亲事,就说明你跟后金没有私下沟通,你要不答应,汉奸的骂名你就背定了!那时我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挟正义之师讨伐于你,名正言顺。

    那时你身为汉奸,部下恐怕都将不再信服于你,何况万民?没有百姓附从,你拿什么跟我抗衡?

    至于朱由检此举是否有和亲之嫌,朱由检和李景都不会去想这个幼稚的问题,就连那些大臣们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因为李景是大明的臣民,是朱由检的臣子,并不是以武力要挟的外邦。

    另外娶公主只是听着光鲜,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因为娶公主实在是太遭罪了,尤其是明朝(还有清朝)的公主。别人娶妻,娶回家是做老婆用的,娶公主,等于是娶回家一个活祖宗。

    很多人以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实不然,在大明朝,哪怕是平常的百姓也不愿自己的儿子娶公主。

    娶公主是老百姓的叫法,正式的叫法是尚主。尚:奉也,供奉伺候的意思。

    公主的身份是君,驸马以及驸马的父母是臣,臣见了君是要磕头请安的。

    每天公公婆婆还有驸马见了媳妇都要磕头,这他妈的还有天理么?

    君臣之礼倒还无所谓,每天也就早晚两次,另外公公婆婆跟媳妇磕完头,回头媳妇还会给公公婆婆磕回来,心里平衡还能找回来,但是驸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驸马跟公主是夫妻关系,正常人家,夫妻之间行天伦之事乃是十分正常的一件小事,可是到了公主这里就行不通了。

    明朝有个规矩(后来清朝也是按这个规矩来办),公主和驸马分居,驸马非召不得入,就是说驸马如果没经过公主的同意,是不能进公主住的房子的。

    实际上公主当然不想这么做,公主也是年轻女人,怎会不好鱼水之欢?但是宣召驸马这件事,公主根本做不了主。

    根据宫中的规矩,公主下降,会派一些宫女掌管中府(公主住的地方),说白了就是管家婆。

    这个管家婆什么都管,连公主见驸马也要管。

    公主要想反抗,管家婆便拿诸般规矩告诫于她,尤其是女诫,女训之类的,公主不想被人传是荡妇,就得忍气吞声。

    要是公主硬气一些,管家婆就会回宫里告状。

    也不知明朝那些当皇帝和当妃子的爹妈是怎么想的,他们宁肯听信管家婆的话,也不相信女儿的话,公主告状的后果往往是被训斥一通。

    如此一来,管家婆自然是越来越嚣张,公主则越来越忍气吞声。

    公主都不敢反抗,驸马自然更加不敢。

    其实管家婆这么干无非是要钱,公主和驸马给她行贿以后,便会开方便之门,让这对夫妻行伉俪之好。

    但是驸马不都是有钱的,明朝永宁公主的驸马梁邦瑞由于给管家婆的钱少,连公主的面都没见过,害得公主到死还是处女。

    寿宁公主的驸马冉兴让一日趁管家婆跟人玩乐,偷偷见了公主一面,管家婆得知以后,愣是把他从床上扯了下来,然后赶出府去。冉兴让到宫里告状,又被宦官们打了出来,连皇上老丈人的面都没见着。

    当驸马如此遭罪,谁愿意娶公主?

    可李景愿意。

    朱由检把球踢给李景,李景是必须要接的,不接不行,不接他就成汉奸了。

    但是李景也不是稀里糊涂就接了这个球。

    李景在见了内府宗正之后,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朱由检同意这个条件,他便答应这门亲事。

    李景的条件是:让朱由检把坤兴公主送到平阳府,李景要亲自抚养公主。考虑到公主来平阳府朱由检可能不放心,李景同意宫里派人来照顾公主,但是这些人必须得听李景的。

    得知李景提出这么个条件,朱由检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李景是何用意。

    坤兴公主现在不过五岁,但凡长点良心,没人会对这么小的孩子下手。

    而且公主虽然名号尊贵,但是对皇帝来说,除了是皇帝的女儿,没有任何价值,李景决不会利用公主要挟朱由检。

    要说让公主到平阳府生活,最多是坏了一点规矩,让皇家丢了点颜面。不过坤兴公主现在不过是一个五岁大的小屁孩,到平阳府生活也算不得什么。另外,李景既然同意宫里派人照顾公主,礼制上决不会有任何欠缺。

    朱由检对李景也算比较了解了,他知道李景决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让公主到平阳府这件事,朱由检怎么也看不出李景有什么阴谋。

    朱由检想了数日也没想明白李景是什么目的,眼见外面舆论的声音越来越高,知道这事儿不能再拖了,朱由检不敢继续犹豫,当下同意了李景的要求。

    朱由检这次做事倒是雷厉风行,让内官传旨的同时,一并把公主带了过去。

    这一日,恰好李景和袁可立到科学院看望徐光启,喝茶时,听到手下报告这个消息,李景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济民为何发笑?”徐光启不解地问道。

    说实话,徐光启和袁可立两人都算得上是老牌政治家,但是就连他俩也没明白,李景让公主到平阳府的目的所在。

    李景笑了一会儿,给二老倒满茶水,摇了摇头道:“两位先生,这件事看似意义不大,其实隐含这许多信息。”

    袁可立和徐光启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均露出不解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