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603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603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册子小心放在怀中,曹文诏四下看了看李景的书房笑道:“大帅,你这书房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的书房,可笑朝廷中那些人还一直把大帅当成商人来看待。”

    李景摆摆手笑道:“不过是充充样子罢了,其中好多书都没读过,惭愧惭愧。”

    曹文诏笑笑,起身来到书架前,仔细打量了一番,果见有两爬书架上的书好像没有动过,曹文诏随手拿起一本,一看封面,只见封面上写着《大学》两个字。

    曹文诏摇摇头,将书放在原处,又拿出一本,看了一眼后,苦笑着又放了回去。

    然后曹文诏回身苦笑道:“难怪大帅不看这些书,这些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大帅看了何用?”

    李景笑了笑道:“也不能说没用,不过我一看这些书就头疼,只是先生让我有时间的话还是要看一看,我只好放在书房,免得被先生看了骂我。”

    曹文诏笑了笑道:“不是能给大帅做先生的是哪位高人,有时间还望大帅引见一下。”

    李景收起笑容正色道:“是节寰公,先生这段时间劳累,我让他留在绛县休养,待过两日带曹兄见见先生。”

    “谁?节寰公?节寰公是大帅的先生?”曹文诏惊道。

    当年明军对后金可谓是屡战屡败,辽东大半的土地落入后金的手中,直到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督师,袁可立任登莱巡抚以后才稳定局势。

    尤其袁可立在登莱任职期间,更是收复了许多被占领土,在军中威望极高。

    曹文诏早年在孙承宗手下当兵,知道孙承宗对袁可立仰仗极多,用左膀右臂来形容都不过分。对袁可立的号曹文诏自然十分清楚,只是没想到袁可立失踪多年,竟然是李景的先生。

    李景笑笑点了点头。

    袁可立的真实身份在济世军中所知之人并不多,也就最高层的几个人知道,而且大家提到袁可立时皆称先生,因此袁可立的身份并未泄露出去。

    现在把袁可立的身份告诉曹文诏,那是真正把曹文诏当成自己人看待了。否则的话,袁可立的身份岂能告诉外人?

    而曹文诏对此也十分清楚,朱由检多次准备启用袁可立,可惜都没找到袁可立,若是朱由检知道袁可立居然在李景的军中,只怕立时便要大起波澜。

    叹了口气,李景说道:“曹兄,袁先生一生最大心愿就是富国强军,驱除鞑虏。咱们这些做晚辈的要想给他老人家尽孝,就得帮他老人家完成心愿,只希望先生能多保重身体,看到咱们实现他的愿望。”

    曹文诏默默点了点头。袁可立不愿复起,实是对大明的现状已经失望到了极点,李景应该就是袁可立最后的希望所在,否则的话,袁可立也不会帮助李景。

第254章 新枪的秘密() 
想想袁可立一生为国为民,曹文诏轻轻叹了口气。

    和李景二人相视沉默了一会儿,曹文诏打量着李景的书房忽然叹道:“大帅,你这书房未免也太简陋了一些吧,我见过许多官员的书房,几乎每一间都收拾的古朴典雅,你这一间跟他们比起来可差得远了。”

    李景笑了笑道:“这间书房收拾成这样就不错了,一个看书的所在,花那么多钱干嘛?下面的人倒是想把这间屋子好生拾掇一番,我没同意。”

    摇摇头李景叹道:“曹兄,你久历地方,应该知道地方其实并没有多少钱,我要是开了这个口子,那别的地方就会争相效仿,那时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要是不管好自己,又怎能管好别人?”

    曹文诏轻轻点了点头,对李景如此自律深表叹服。

    李景不是没钱享受,李景要是想享受的话,恐怕日子过得比皇上都舒坦。李景生活的如此节俭,那自是要给大家起个表率作用。

    笑了笑,李景接道:“其实,我家里也不是那么节俭,我家里的日常生活水准远比平常的老百姓高得多。没办法,内事都是两位夫人做主,我说了她们也不听。”

    曹文诏笑道:“素闻两位夫人贤惠能干,大帅可是有福之人。”

    李景摆摆手笑道:“贤惠能干倒是不假,但是是不是有福可就不一定了。数月前我带二夫人到河南赈灾,大夫人虽然表面没说什么,估计心里对我是一肚子意见,难啊!”

    曹文诏笑道:“女人争宠那是难免的,不瞒大帅你说,我家里也有两房小妾,最疼爱的自然是最年轻的那个,每次我出征回家,她总要跟我抱怨夫人趁我不在家欺负她。”

    曹文诏摊了摊手苦笑道:“你说我能帮她争这口气么,我要给她争气,等我下次出征,夫人还不收拾死她?”

    “哈哈哈!”李景闻听大笑,指着曹文诏笑道:“你就该把这个道理告诉她,不要试着跟夫人争地位。要说这一点你那小妾可比不上我们家老二了,我们家老二从来不跟老大争什么,更从来没在我的面前抱怨过。她越是这样,就越在我心里加分,不然的话,我上次也不会带她出门。”

    “嘿嘿,大帅治家有道,曹某自愧不如。”曹文诏笑道。

    “你可拉倒吧,什么治家有道。我从来不琢磨女人的心思,琢磨也琢磨不明白,你觉得你琢磨明白了,那非栽跟头不可。”李景笑道。

    笑了一会儿,李景接道:“对了曹兄,以后没有外人不要叫我大帅,显得生分,以后叫我的字吧。”

    曹文诏笑道:“怕是兄弟们听了,又要对我不满。”

    李景摆摆手笑道:“有什么不满,闲聊的时候,他们都管我叫大哥,这样才显得亲近。”

    曹文诏点点头,刚才跟李景说了一会儿家事,无形中感觉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直到亲兵来请两人出去吃饭,李景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

    曹文诏率部加入到济世军以后,李景开始对军队进行了一番调整。

    首先是派兵跟曹文诏部换防,李景命陈国柱和张楚二人各率一部进驻潞安府,陈国柱和张楚到了以后,曹文诏率部开赴平阳府。

    接着曹文诏在济世军中开始挑选兵员,准备训练骑兵。

    虽然暂时马匹不足,不过曹文诏手中还有数千匹马,以这些马匹训练士兵们的骑术还是足可应付,同时曹文诏把自己的部队交给高奇,由高奇训练他们使用新式的枪支。

    应该说,曹文诏的部下的素质还是非常高的,队列、阵型什么的完全不用训练就做的比那些已经训练的大半年的新兵们强得多。

    而且这些人,尤其是那一千关宁铁骑对射击方面的天分更远非新兵可比。

    李景看到这些人训练射击,看了没多久就知道这些人能这么快接受新式武器,主要是因为曹文诏在训练部下的时候,非常注重射箭的训练。

    要知道射箭可比打枪难得多,射箭不但要求士兵有臂力,还要求手稳,这样才能射的准。

    有这样的基础,学习打枪自然上手极快。

    另外关宁铁骑这帮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经历的生死场面远比李景的部下多的多。

    把新式的枪支研究明白以后,他们都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远比他们以前使用的三眼火铳大得多,但是要想发挥出威力还得保证打得准,打得越准,他们就越安全。

    关宁铁骑这些人可是深知战场上的求生之道,两军对战之时,不是说你逃跑就能活命的,因为很可能在逃跑的路上还会遇到埋伏,要想活命,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击溃敌军。

    他们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埋伏,什么计谋统统没有用处。

    正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训练使用新式枪支的时候,他们的热情远远超过李景的想象,就连济世军的那些老兵看了都是暗暗咂舌。

    有关宁铁骑这帮人做示范,济世军的士兵们也掀起了一轮训练高潮。

    同时曹文诏的部下的加入,还给李景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这就是关宁铁骑在训练的同时,还教给济世军的老兵们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战场上的生存法则。

    这些经验都是关宁铁骑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才学会的本事,用关宁铁骑这些人的话说就是两军对阵之时,哪怕对面的是你的亲兄弟,你都得下死手。

    在战场上,打败击溃是不够的,打死才是必须的,只有把敌人打死,你才没有任何威胁。

    对于关宁铁骑这些人的作战理念,李景深以为然。

    这都是关宁铁骑用无数次受伤流血换来的经验,而济世军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欠缺的。

    济世军的老兵们经历过的生死之战并不多,他们并不知道武器并不是万能的,所谓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何况新式枪支和火炮也不是没有缺点,这些火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在雨中作战时会出现故障。

    因为子弹和炮弹是人工安装的,弹头和弹壳结合的并非密不透气,一旦被雨水浸湿,马上就会哑火。

    同时枪机也不能被水浸湿,因为一旦枪机被水浸湿的话,就会打不出火,要是连弹壳也湿了的话,那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打不了火,打不了火子弹就发射不出去,枪支在这个时候还不如烧火棍。

    虽然李景知道子弹和炮弹有这个毛病,但是对此他也无能为力。

    在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以前,这个问题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李景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在雨中打仗,如果在雨中作战,则命士兵一定要注意枪支和弹药不被雨水浸湿。

    但是防范再周密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果遇到大雨,枪支只要拿出来枪机就会被雨淋湿。

    这个缺点暂时还不被外人所知,但是世上岂有永保的秘密,只要一次雨中作战,这个缺点就会被世人所知。

    这时就要面临近身作战的问题,但是济世军在近身作战方面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短兵相接的话,李景估计济世军就算数倍于关宁铁骑,恐怕也不是关宁铁骑的对手。

    而现在,关宁铁骑正把他们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给济世军的士兵们,这可是花多少钱都学不来的经验。

    对此,李景严令济世军各部,必须悉心学习关宁铁骑的作战经验,同时对关宁铁骑大肆褒奖一番。

    对于李景的豪爽,关宁铁骑已经深知,曹文诏在宣布带他们加入到济世军的第一天,就告诉他们将享受济世军正兵一等兵的待遇,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军饷,同时还告诉他们,大帅李景特意给他们拨了十万两银子作为奖赏。

    关宁铁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立下的功劳无数,跟过的统军将领无数,但是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的饷银,更没遇到过像李景这么大方的将军。

    这还寸功未立就赏了十万两银子,日后立了功,那赏银岂不是更多?

    而且李景不光是给他们的军饷高,在生活上还关心他们,到了平阳府不久,他们每人就发了一套冬装。

    另外在伙食方面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虽然不是顿顿有肉,但是一天至少保证他们有一顿是有肉吃,而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这些当兵的人心眼都实诚,嘴里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都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好好报效李景。

    因此在训练时他们是格外卖力,同时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关宁铁骑把自己的实战经验传授给济世军的老兵们,济世军的老兵同样把自己训练射击是的心得教授给关宁铁骑。

    两相结合,济世军整体的作战素质得到了质的提升。

    当从口外购买的第一批军马运回来,骑兵的整体训练也提上了日程。

    有关宁铁骑这些最富经验的老师教导,最先分配到马匹的士兵,训练水准大幅提高。

    就在李景厉兵秣马之时,河北方向流寇复起,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等人连克赵州,西山,顺德,真定等地。又从邢台西下进至武安,大败左良玉所部。

    左良玉只身逃出,所部六千余人被歼,武安守备曹铭,主簿吴应科等人战死。

    流寇在河北声势大振,朝野震惊莫名。

第255章 一手遮天() 
与此同时,山东巡抚朱大典率兵围剿登莱叛军孔有德,孔有德连吃败仗,率部弃城从水路而逃,途中遇皮岛总兵黄龙,大败。孔有德和耿仲明仅率小部叛军逃出,不久投降后金,当了汉奸。

    投靠后金的汉奸很多,最出名的自然是吴三桂。不过现在的吴三桂还不到二十岁,跟后金掐架掐的正欢,而且在平定登莱的时候吴三桂是先锋,打得孔有德找不到北。

    其次比较有名的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后面两位加上吴三桂后来被合称为三藩。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也好,孔有德也罢,投降后金多多少少都有些理由,但是在后金当中还有一位铁杆汉奸,吴三桂等人跟他相比那是远远不及,这个人叫范文程。

    后金能占据大明的江山,离不了这些汉奸,其中范文程居功绝对靠前。

    皇太极正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大肆启用汉人,为后来的大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皇太极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因此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才顺利投降了后金,并且得到了重用。

    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靠了皇太极,带去了一样技术,火炮制造技术。

    虽然他俩造炮的技术不过关,不过后金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大炮。

    得知孔有德降了后金,孙元化曾经叹息着对袁可立和徐光启说自己识人不明,致使火炮技术落入东虏之手。

    听说孙元化为此曾经两日未曾吃饭,李景专门去见了孙元化一次,让他且放宽心,李景当时曾笑着对孙元化说:“东虏就算拥有火炮技术也翻不出多大浪花,先生要想出这口恶气,那就抓紧时间生产新式大炮,到时让东虏尝尝咱们的火炮的厉害。”

    这句话给了孙元化极大的动力,此后更是心无旁骛一心扑到火炮生产上面。

    李景解决了孙元化的的烦心事,但是他自己的烦心事却要来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