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李景让曹诏带着部下进宫,从表面上看,李景没有询问辽东的情况就让曹诏等人进宫拜见自己,确实是对自己极大的尊重。
但是其中又透露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辽东的事情李景了如指掌,该汇报的曹诏早就跟李景汇报清楚了,李景已经不需要再询问了。
至于让自己赐宴款待曹诏等人,也是尊重自己这个皇帝的表现。皇帝赐宴褒奖立功的将士,正能彰显皇帝的地位。
可是仔细一分析,就能看出李景御下的力度有多大。
李景让曹诏进宫,曹诏就进宫,让曹诏在宫里吃饭,曹诏就在宫里吃饭,就是说李景让曹诏干什么,曹诏就干什么,由此可见曹诏对李景比对自己这个皇帝还要尊重,还要敬畏。
而随后曹诏就借着话头儿提议自己和众人到李景府里吃饭。
这说明在曹诏心中并不在意他这个皇帝赐宴的恩**,曹诏更愿意跟李景一起吃饭,更希望以此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和加深两人之间的感情。
看着曹诏,朱由检心里暗自叹息,眼前这个人以前对自己忠心耿耿,现在却对李景忠贞不二,从掌握人心这一点,自己是远远不及李景。而李景一席话便将桀骜不驯的祖大寿收服,更能看出李景的厉害。
如果说朱由检以前对自己任命起用的将领还有一点点指望,那么从现在开始,朱由检知道,只要李景在世,以李景的手腕,自己是别想染指军权了,以后自己只能做一个太平皇帝了。
一念及此,朱由检当即笑道:“曹爱卿所言甚是,正好借着爱卿回来让李兄好好休息休息。何况曹爱卿回京,李兄无论如何都会请你一顿的,两请不如一请,省得李兄以后麻烦,咱们就到李兄的府里吃酒。”
说罢朱由检转头对小太监吩咐道:“让御膳房把做好的菜送到兴国公府里,朕和诸位爱卿到兴国公府里用膳。
对了,让承恩也去,承恩心细,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承恩都能想到。”
曹诏笑道:“皇上,我们这些人肯定是请不动大帅的,恐怕得劳您亲自出马才行。”
朱由检笑道:“没问题,朕去请李兄,曹爱卿去请高奇和陈国志,可惜马五不在京,不然把马五也叫上。官你就别请了,朕不爱跟他们喝酒,不爽快。”
“是!皇上!”曹诏笑道。
说完,曹诏对祖大寿和吴三桂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跟曹诏一起躬身告退。
出了乾清宫,祖大寿四下看了看,低声对曹诏道:“督帅,您可真行,竟然让皇上去请大帅。”
曹诏笑道:“这个时候只有皇上才能请得动大帅,咱们要是去请,都得挨骂。”
祖大寿笑道:“督帅也请不动?”
曹诏摇摇头:“这个时候肯定不行。”
回头看了看祖大寿,曹诏笑道:“祖兄,在部将面前你称呼我督帅是给我面子,现在没外人,这个时候别叫我督帅行么?你是我的老上司,年纪也比我长,你这么称呼我不是折杀我么?”
祖大寿笑了笑:“以前叫你督帅是言不由衷,今天叫你督帅,是心悦诚服。”
曹诏摇摇头:“祖兄,以后没外人的时候,你就叫我名字,咱哥俩不用客气。另外,有一件事你要记住,在大帅面前,千万不能叫我督帅,咱们这些人在大帅面前都当不起这个帅字。”
祖大寿点点头:“我知道了。”
说话间三人出了皇宫,从亲兵手中接过马缰,三人翻身上马直奔军政部。
到了军政部,见门口值守的士兵上下打量着自己一行,曹诏笑了笑,翻身下马对那士兵说道:“我是曹诏,我要见高将军,你头前带路。”
那士兵闻言大惊,急忙说道:“曹将军您稍等,小人马上进去通禀。”
曹诏摆摆手:“不用通禀了,你只管带路就行。”
那士兵不敢多说,忙不迭打开大门,伸手一引。
曹诏把缰绳往亲兵手中一扔,大步入内。
到了签押房门外,曹诏大声叫道:“高奇,高兄弟,老曹回来了!”
曹诏话音刚落,便见一人推开房门,惊喜道:“曹兄,你不是进宫了么?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曹诏大笑道:“哈哈哈,你倒是消息灵通,我回京这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高奇笑道:“曹兄回京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知道,这碗饭就不用吃了。”
抬眼看了看曹诏身后的祖大寿和吴三桂两人,高奇笑道:“这两位是祖将军和吴将军?”
祖大寿和吴三桂急忙上前躬身施礼道:“末将祖大寿(吴三桂)参见部堂大人。”
高奇笑道:“呵呵,两位将军不要多礼。”
说着看向曹诏道:“曹兄,你和两位将军先到我书房喝杯茶,我把手里的事情处理一下就过来。”
曹诏笑道:“茶就不喝了,你赶紧地,把手头的事情交代一下跟我走。”
高奇闻言奇道:“去哪?”
曹诏笑道:“去大帅府里喝酒。”
“怎么到大帅府里喝酒?皇上没请你们吃饭么?”高奇奇道。
曹诏笑道:“请了,不过在皇宫喝酒吃饭没意思,我撺掇皇上到大帅府上喝酒。”
“啊!曹兄,这个时候大帅正忙着,怎会答应你回府喝酒?”高奇惊讶道。
曹诏摇摇头笑道:“我哪敢这个时候去请大帅喝酒,我让皇上去请大帅去了,皇上出面,大帅这个面子总是要给的。”
高奇闻言大笑:“真有你的,居然让皇上去请大帅。皇上出马,大帅自然不好推辞。行,你稍等一下,我把公务交代一下。”
曹诏笑道:“我不在你这里等了,我去军营把柱子叫上。”
高奇摇摇头笑道:“你就别到处跑了,你要是继续在城里纵马疾驰,我手下的宪兵队就该动手抓人了,还是我派人去把柱子请过来。”
曹诏闻言瞪着眼睛道:“喂,说什么呢,你手下的宪兵队还有没有点规矩,连我都敢抓?”
高奇笑道:“你脑门上又没写你是曹诏三个字,他们怎么就不敢抓人了?我跟你说,现在宪兵队那帮小子后台硬实着呢,你知道么?安国现在就在宪兵队。”
“你咋安排安国去宪兵队了?这差事安国去做好像不太合适?”曹诏疑惑道。
高奇苦笑道:“我也不想啊,可是安国说想找个事情做。我让他来军政部跟我学习处理军务,他说他现在还不够资格处理军务,要去宪兵队学怎么抓军纪,你说我能不让他去吗?
你知道,宪兵队的权力原本就很大,安国去了以后更是抖起来了,连游击参将都不放在眼里了。”
顿了顿,高奇接道:“不过还别说,自从安国去了宪兵队以后,京城内外各军的士兵比以前老实多了,前段时间柱子手下有个参将违纪都被安国收拾了。”
曹诏闻言沉吟了一会儿道:“安国到宪兵队这事儿,大帅知道么?”高奇苦笑道:“我能不告诉大帅么?大帅说了,到宪兵队历练一下也行,不过不能给安国官儿做,怕安国滋生傲气。可我又不能让安国当个小兵,就安排他做了个小队长。”曹诏摇摇头:“高兄弟,老曹跟你说句心里话,我觉得你安排安国去宪兵队历练不太妥当,安国年纪还小,宪兵队干得是抓人的差事,咱们要小心安国被人当枪使。”
第六百二十六章 安国打架()
高奇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可是安国要去,我又不能用这个理由阻止他。好在安国年纪虽小,却极有主见,别人想拿他当枪使也没那么容易。”
曹文诏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道:“高兄弟,你是安国的老师,对安国比我了解,想来你的心里应该有数儿。”
高奇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猛然间,高奇一拍脑袋:“哎呀,我忘了让人通知柱子了。”
说完唤来一名亲兵,让他马上到城外军营通知陈国柱来军政部。
接着又请曹文诏等人到签押房暂坐,自去交代公务去了。
曹文诏等人在高奇的书房坐了近半个时辰,便见柱子匆匆赶来。
猛然见到曹文诏,柱子先是一愣,随即大喜道:“曹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可想死我了。”
曹文诏大笑道:“哈哈哈,回来有一会儿了,不光我回来了,祖大哥和长伯也回来了。”
祖大寿和吴三桂急忙起身道:“见过副帅。”
柱子笑道:“这里又不是前线,叫什么副帅,何况我早就不是副帅了,祖大哥你年纪比我大得多,若是看得起我,就叫我一声兄弟,只是要占长伯的便宜了。”(注: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吴三桂笑道:“别人想让世叔占一下便宜,怕是还没这样的机会呢。”
众人闻言大笑。
笑了一会儿,柱子奇道:“曹大哥,你怎么跑军政部来了?没去见大帅?”
曹文诏笑道:“那能不去么?我们先去见了大帅,然后又进了趟宫,本来皇上想请我们几个在宫里吃饭来着,不过我撺掇皇上到大帅府里喝酒,皇上答应了,然后皇上去内阁找大帅去了,我就跑来找你和高兄弟。”
“哈哈哈,真有你的,撺掇的好,今天咱们不醉无归。”柱子笑道。
“正该如此。”曹文诏大笑道。
顿了顿,曹文诏问道:“我说兄弟,你咋跑城外去了,我记得你的衙门口不是也在城里么?”
柱子摇摇头笑道:“本来是在城里的,大帅新建内阁衙门以后,我也搬过来了,我的衙门口就在旁边不远,跟高大哥的军政部仅一墙之隔,不过我在城里呆着也没什么用,就跑去军营了。”
曹文诏奇道:“这话怎么说的?这城里的治安防务何等要紧,你怎么说在城里呆着没什么用处?”
柱子笑道:“是大帅的安排,现在城里除了城门的防务是我的人负责,城里的治安已经不归我管了。”
“怎么回事?”曹文诏奇道。
柱子抬眼往外看了看,见高奇尚未回来,便笑道:“是这样……”
当下,柱子把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原来陈国柱的卫戍部队主要负责两件事,第一个是负责京城里面的治安和防务(类似于清朝的步军统领衙门)。另一个则是在城外布防,保护京城外围的安全(类似于清朝的丰台大营)。
但是李景完全掌握了权力以后,加上各地流寇已经基本平定,尤其是辽东平定以后,京城基本上已经没有外敌的威胁,李景便让柱子把城里负责治安防务的部队撤出城外,只在皇宫,内阁和城门处留下少许士兵负责安全警戒,加一起不到两千人。
李景不让部队负责治安,是不愿以前多头管辖城里治安的局面再次出现,以前京城的治安由锦衣卫,东厂,顺天府,以及京城驻军多方管辖。
这四家,东厂的势力最强,锦衣卫次之,军队再次之,而本来应该负责治安的顺天府衙门反而是最弱势的部门。
四家管理京城的治安,要是出了问题共同担责也就算了,可是京城只要出了治安问题都是顺天府的责任。
(注:其实影响京城治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东厂和锦衣卫干的,干完以后还要顺天府背黑锅,偏偏顺天府根本就奈何不得他们。因此别看顺天府府尹的品级远高于别处的知府,实际上这个差事却是最不好干的差事。)
李景裁撤东厂和锦衣卫,影响京城治安的两个最大祸害算是铲除了,可是军队顺天府同样也惹不起,如果军队参与管理治安,那顺天府的工作还是不好干,出了治安问题,顺天府照样还得背黑锅。
因此,李景考虑再三,免了军队负责治安的差事,把治安这一块交给了顺天府,卫戍部队只需要防卫皇宫、内阁和几处城门的安全即可。
而实际上皇宫和内阁的安全是由李景的侍卫负责,负责皇宫安全的是大内侍卫统领杨轩,负责内阁安全事宜的是李景的侍卫长小九。
这一来,卫戍部队的责任只剩下看守几处城门了,而城门要是出了问题,毫无疑问是外围的防务没有做好。因此,柱子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城外的军队上。
当然,这并不等于城里没有军事力量,相反,城里的军事力量是很强的。
京城里面还有三处隐藏的军事力量,第一个是军校,专门培养军官的地方,经过两年招生,军校现有学员一千四百余人,这些人全部都是读过书的年轻人,以后这些人将是大明军队的中坚力量。
第二处就是陈二虎麾下的突击队,陈二虎从辽东回来以后,李景便让陈二虎和小五从各个部队抽调了两千余名精锐士兵扩编突击队。
实际上这两千精锐士兵还不是正式的突击队队员,要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行,而突击队的训练基地就在京城。
第三处是安全情报局的培训学校,也就是马五的部下,在这个学校里也有一千多学员,这一千多学员也都是读过书的年轻人,这些学员不光要学习情报方面的知识,同样还要学习军事方面的科目。像步枪,匕首,弓箭这样适合刺杀的武器,这帮人都能熟练运用。
这两校一基地的学员加教官总数逾五千人,这五千人可以说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称得上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
尤其突击队那两千余人多是百战老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武器配备更是精良的不能再精良了,仅突击队那两千余人就抵得上普通部队两个师的力量。
除了这些人之外,城里的军事力量还有军政部下属的宪兵队。
宪兵队专门负责督查军纪,不管是城外的士兵,还是城里的学员,只要违反了军纪,都归宪兵队管。
毫无疑问,宪兵队要想管住那些士兵,自身的实力是必须有的,不然的话也降不住那帮无法无天的家伙。
正因为城里有这些隐藏的军事力量,李景根本不用担心京城的防务,因此才敢让柱子把部队拉出城外。
由于大军主要在城外,柱子除了例行检查城防时回城一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军营。
听了陈国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