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390部分

明朝大丈夫-第390部分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台阶可下。

    李景跟的情况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李景现在行使的其实是皇帝的权力,从这一点来说,他跟以前的处境是相同的,跟大臣处于对立面。

    不同之处在于,李景的名义终究还是臣子,反对他的人不会拿出跟皇帝较劲的劲头)匕跟李景争执。另外,李景的亲信部属极多,能帮李景说话的人一抓一大把。

    不过能看出李景对这次这么多人上书反对出兵显然有些疑虑,朱由检感觉李景似乎怀疑他那些亲信的部属也参与到这次事件当中。

    表面上内阁其余诸位大臣和各部堂主官没有反对李景的意见,但是任谁都能看出,若是各部堂主官不同意,下面的人是绝不敢随便上书反对李景的,即使上书,也是寥寥几人,属于个人行为,绝不可能这么部门,这么多人一起上书。

    也就是说这次这么多官员上书,是得到这些阁部重臣允许的,甚至可能就是他们鼓捣出来的,而这些阁部重臣都是李景最亲信的部属。

    想必李景己经看出这一点,知道这次无法指望这些亲信部属替自己说话。

    但是李景肯定不会亲自跟那些反对的人进行辩驳,势必要找一个帮他说话的人,并且这个人说话还要有力度,说的话大家不敢轻易反驳,而自己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是知道李景手腕的厉害的,让他替李景说话可能只是李景最后的手段,听李景刚才话里的意思和李景这个架势,恐怕会把这次朝会的议题引到别的方向,然后,摆平这些人。

    正思忖间,李景忽道:“皇上,明天的朝会恐怕得让你受点委屈。”

    笑道:“无非是跟那些人打打擂台,这算什么委屈。”

    李景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明天我准备坐在皇上旁边。”

    “坐,坐我旁边?”惊讶地重复了一遍。

    李景点点头,正色道:“是,我想让王承恩在你的龙案旁打斜再摆一张桌案,这次我要坐着主持朝会。”

    “这个……”不由沉吟起来。

    以前朝会的时候,李景都是立于的龙案右侧,跟朱由检一同主持朝会,朱由检让人给李景安排座位,每次都被李景拒绝。

    身为皇帝,很清楚李景站着主持朝会和坐着主持朝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因为朝会是国家最重要的会议,参加这样的会议主次尊卑是必须分明的,而皇帝正是在这样的场合才能彰显自己的尊严,朝会的时候,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坐着,臣子们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是万万不能坐着的。

    以李景现在的地位,肯定会允许李景坐着参加朝会,但是朱由检的心里却并不愿意李景坐着。

    因为李景跟别的有资格坐着的臣子是不一样的,李景大权在握,皇帝的废立都由他一言而决,李景才是大明真正的元首。因此,李景在朝会上的一举一动,必定会让他的嫡系部下密切关注。李景稍有一点不同寻常的举动,都会释放出不同的信号。

    如果李景在朝会时坐了下来,李景的亲信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认为李景己经不在乎这个皇帝了,甚至以为李景要废掉朱由检自己做皇帝,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做的恐怕就是逼着朱由检把皇位禅让给李景。

    至于李景坐下来是不是允许的,他们是不会去理会的,因为李景真的要坐着的话朱由检根本就管不了,这些人可能还会以为是李景故意让朱由检这么做,李景推辞再三才勉为其难就坐,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至于曹操的儿子曹丕要取代时,更是把戏做足,屡屡推辞不肯就任帝位。

    这些道道儿李景自然十分明白,因此让他坐着主持朝会,李景坚决不同意,李景生怕自己的举动引起大家的误解。

    而李景站在身边虽然也有些不合规矩,但这却是李景的无奈之举。

    因为最初的时候,李景是想站在大臣的位置,但是朝会的时候群臣分列两班,李景只能站在一侧,这样李景的对面就得空一排位置出来,因为朝中没人能跟李景平起平坐,空一个位置当然是要彰显李景的地位,同时表示对李景的尊重,可是这样站班显得极不协调。

    而且李景站在一面说话,只能看到对面的官员,看不到自己这一侧官员的表情,这样说话非常地不舒服,有一种无法掌控全局的感觉。

    要是李景站在正中面对群臣,那就会挡住的位置和视线,这样站着明显是对朱由检不尊重,同样会放出一个不好的信号。

    因此,李景想来想去最终决定站在的龙案旁边,这个位置既不跟朱由检并列,凸显出朱由检皇帝的尊严,又能看清全场,心里感觉十分踏实。

    李景的用意是明白的,因此他对李景一直是十分感激的。

    虽然他没了实权,但是却不想连最后的面子都丢掉,如果连面子都没有了,那这个皇帝也就算当到头了。

    但是李景突然要坐下来主持朝会,一惊之下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见心里有些不安,李景微微笑了笑道:“皇上不要有别的想法,我要坐下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不想站着听那些大臣念这些的奏折。我刚才说要整治整治这些人,可不想自己也跟着他们遭这份罪。我估摸着念完这些奏折,怎么也得一天时间,你不会让我陪他们站一天吧?”

    “哦?”闻听顿时恍然:“李兄打算让他们念一天奏折?”

    李景指着侍卫们抱着的奏折笑道:“这些都是三千字以上的奏折,这么多本,你觉得一天能念完么?我要让他们尝尝说废话的滋味,可不想跟他们一起品尝这种滋味,所以我就不陪他们站着了。52网'”

    “说的对,让他们站着念,咱们坐着听,承恩,到时你机灵着点儿,差不多的时候给联和国公爷倒几杯茶。”笑道。

    “呵呵,老奴明白。”笑道。

    “等朝会结束的时候,我定会向皇上赔罪,绝不会给皇上留有后顾之忧。”李景笑着接道。

    急忙摆手:“这就不必了,我知道李兄的心思就行。”

    说着忽然笑了起来:“要说李兄这个办法肯定好用,当年我就该用这个法子整治那些说废话的大臣。”

    李景闻言大笑:“这次我帮皇上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哈哈哈哈!”言罢和李景相视大笑起来。

    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当众人陆续进殿以后,忽然发现朱由检的龙案旁边摆放着一张桌案,一把椅子,众人均是一愣。

    等李景和携手入殿,然后李景坐在朱由检身旁时都是吃了一惊,随即开始算盘李景的用意是什么。

    不过李景并没有给众人时间思考,在诸臣向问好之后,李景朗声说道:“今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议一议应不应该出兵吕宋。”

    高奇和陈国柱等武将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高奇从队列走出,冲和李景拱了拱手道:“大帅,这还用问么?夷人杀我海商,不教训教训他们,如何能让他们识得我大明天威。 /》    李景摆摆手笑道:“这只是你的想法,不能代表大家的意见,实际上,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出兵。”

    往沈正等人身上扫了一眼,见沈正等人默不作声,李景笑了笑,轻咳了一声道:“这几天,我收到很多奏折,这些折子我大抵看了一遍,内容基本相同,大家都反对出兵吕宋。

    可为什么不应该出兵吕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我从大家的奏折当中并没有看出来,或者说没看明白。可能是李某才疏学浅,不懂各位大臣的微言大义,那么李某今天就当众向大家讨教一下。

    ,这是你的奏折,你当众给大家读一遍,然后告诉我,你这本奏折里面写的是什么意思。”

    说完,李景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扬了扬,然后递给,让王承恩把奏折送给。

    接过奏折,向和李景施了一礼,然后打开奏折,轻咳了一声,朗声念道:“子曰:道,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殿内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诵自己的大作,御阶之上,李景侧头笑着对轻声说道:“皇上,你听到没,开篇就是圣人之言。皇上博学,可知这位邓大人念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笑道:“这你可难不住我,这是论语里面的话。

    前一句的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要认真严谨地办理国家大事,要烙守信用,诚实无欺,要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的时候不能误了农时。

    第二句的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治理国家政事,就会像北辰之星(北极星)那样,只要自己在那个位置,群星自然就会围绕着它。”

    “不知皇上对这位圣人所言是什么看法?”李景笑着接问道。

    想了想道:“应该说圣人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可不能拿着圣人之言生搬硬套。

    唐太宗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水指的是老百姓。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老百姓的力量。

    而孔子呢,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建议君主爱护官吏臣僚,至于老百姓,他告诫君主,让老百姓服役的时候不能耽误农时。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不耽误农时,就可以随便役使老百姓了?

    皇上想必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些人最后都吃了大苦头。”

    叹息了一声道:“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吧,那么多流民造反,难道只是天灾的原因?朝廷和官府不知爱惜民力,老百姓走投无路,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圣人之言需要认真体会领悟,有些道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还按照以前的标准办事可能就行不通了。而我们的官员往往不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知照搬圣人之言,那样怎么做好事情?”

    “李兄所言极是。”连连点头道。

    抬头微笑着看了看,李景笑着接道:“,那要分对象,有些人是无法以道德教化的,就好比汉朝时期的旬奴,他们生活在草原,从小看到的就是弱肉强食,所以他们也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不然的话他们在草原上便无法生存,旬奴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汉人妄想以道德教化他们,行得通么?所以想要旬奴人臣服,只有打,打得叫他臣服。

    至于那些夷人,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为的是什么?难道是来拜菩萨的么?跟这些人打交道,得先用拳头把他们打服了才能跟他们讲道理。你不打,只跟他们讲什么,你看他们理不理你?”

    笑道:“李兄,依我看,不如把这些人派到那些蛮夷之国,让他们去跟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去讲道路,等他们看到自己的道理讲不通了,就会明白用刀枪说话比用嘴说话有用的多。”

    李景点头笑道:“呵呵,皇上言之有理,回头等打下吕宋,我就把这些人派到吕宋去教化当地那些土著。”

    和李景所坐的位置距离殿内颇有一点距离,李景和朱由检轻声细语,下面的人根本听不清说什么,但是看朱由检和李景的表情和动作,明显是在谈论的奏折。

    见李景不住点头,还以为在替他向李景解读奏折的意思。

    眼见李景面露微笑,精神大振,念诵的更加卖力,脑袋也摇晃地更加厉害。

    其实中国的文言文应该说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几个字就可以表述很多的话语,之所以会如此精炼文字,跟中国的书写工具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记录在甲骨上面,是用刀刻的,这就促使人们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明白。后来文字是写在书简上面,竹简沉重不说,一卷竹简还记录不了几个字,这同样要求人们书写时要精炼文字。

    再后来,人们是把文字写在布帛上面,布帛造价昂贵,当然不能写废话。

    等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中国的文化普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已经成为习惯,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进行书写。

    写的奏折自然也是用文言文。

第五百九十八章 南疆屏障() 
能用文言文长篇累牍地讲述一件事情,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功夫,李景自问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另外,由于文言文是精炼的文字,念诵的时候讲究抑扬顿挫,就好像念诵古诗一样,念诵古诗的时候,人们不自觉的都会摇头晃脑。

    在那摇头晃脑地念诵奏折,起初众人还都认真听他诵读,遇到用词精美,立意深刻的语句,还纷纷击节赞叹。可是再优美的文章,就这么站着听上大半个时辰,任谁也受不了,听到后来,众人都是昏昏欲睡。

    好容易等念完了,众人刚松了口气,忽听李景击掌赞道:“写的好,读的也好,我本来不明白邓大人的奏折写的是什么意思,刚才听皇上讲解,心中顿时恍然。

    这里还有一份奏折,是孙墨林孙大人写的,承恩,把孙大人的奏折给他,让他给大伙儿读一遍。”

    “是,国公爷。”忍住笑道。

    诸臣闻听顿时一片哗然。

    但是现在是朝会,商议的就是众人奏折里所说的意见,众人纵有诸多不满,也不敢出言反对孙墨林念诵奏折,而不敢反对的结果就是又饱受了近一个时辰的折磨。

    但是这还没有完,等孙墨林念完奏折,李景又命两位大臣读了一下自己的奏折。

    等这两人把奏折读完,已经过了中午,众臣是又累又饿,而一上午没有,更是憋得难受,但是朝会之上,谁敢说他要出恭?

    看着李景和一会儿一杯茶水,一会儿一口点心,期间更叫停两次到后殿,众人是言。

    眼见李景又拿出一本奏折,一名御史实在是忍不住了,上前两步向礼道:“首辅大人,今日朝会,您不会是准备让大家在这里听一天的折子吧?就算让我们听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