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吟了一下,高奇又道:“此次征讨吕宋,这个主帅人选大帅准备让谁担任。”
李景看了看高奇,叹了口气道:“我本想让你担任这个,不过孙大哥在福建担任总督,派你去的话,孙大哥的面子不好看。”
高奇笑道:“我要是当了这个,孙大哥怕是以后不会理我了。”
李景笑了笑:“所以我打算让孙大哥担任,让做他的副手,你觉得怎么样?”
高奇迟疑了一下说道:“十万大军啊,我怕孙大哥没能力指挥这么多的部队,倒是可以,这个主从之职是不是颠倒一下。”
李景摆摆手:“只要老孙不犯糊涂,凡事跟商量着来就不会出什么事情。这样,我给孙大哥和孙传庭写封信,让他俩一定要精诚合作。”
高奇笑道:“有大帅这封信,想必孙大哥是不会犯糊涂的,只是大帅不准备把他们召回来授印么?”
李景摇摇头:“时间来不及了,咱们,就不拜将授印了,你到兵部让他们马上铸印,明天随信一同送往福建。”
“那我马上去办。”高奇忙道。
见高奇转身要走,李景忽道:“等一等,既然铸印,让他们一并把征北,征西,征南还有印一并铸出来吧。”
“,”高奇迟疑了一下问道。
李景笑了笑:“以后你就知道了。”
高奇会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开。
李景看向沈正道:“岳父,后勤保障你多费费心,一定要保证前线所需,尤其是粮食,帐篷,药品这些必需品要尽快运往福建。”
沈正沉吟了一下道:“帐篷可以先从别的部队调用,药品可以在福建就地解决,粮食可以让陈大虎先调拨江浙两地的库粮,唯有武器弹药,以我们现在的生产能力,恐怕无法供给这么多部队。”
李景点点头:“嗯,我知道,武器弹药还是优先供应原来的主力部队,其余部队让他们使用刀枪弓箭。”
笑了笑,李景接道:“依我看,这次吕宋之战,冷兵器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因为火器在吕宋那样的环境下威力恐怕会大打折扣。”
“大帅,要不朝廷先从景记钱庄借贷五百万两银子,我们再建几座军工厂?”沈正迟疑了一下道。
李景摇摇头:“科学院研制的蒸汽机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如果测试的效果好,以后我们就要用蒸汽机代替水力,那时军工厂势必要重建,现在花这笔钱可不值得。”
沈正笑道:“大帅让科学院研究蒸汽机研究了六年多,就为研究这个机器,专门建了一座炼铁厂和模具厂,花费了数百万两银子,现在总算开始测试了。”
李景笑道:“别说几百万两银子,就算再多也是值得的。岳父,我跟你说,等蒸汽机能够使用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东西有多大用处了。”
沈正摇摇头笑道:“我倒是有些不太相信,那东西实在是太大了,我估计快有你这屋子这么大了吧?这么大的家伙,也无法搬运啊!”
李景笑道:“呵呵,刚开始研制的时候肯定要大一些才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人必须能进到机器里面研究它的结构,这样才能发现哪些地方不合理,才能进行改进。等道理搞明白了,我们就可以重新制造模具,将机器缩小一些。”
沈正摇摇头:“怕是也小不到哪里去,那机器我看过,是用煤烧水,那水少了肯定是不行的,那火那么烧,加水都加不起。”
“看来岳父还真的用心看过蒸汽机,说的一点不错。那个水箱不能太小,小了就要频繁加水,而频繁加水气压就没了,那就产生不了动力。”李景笑道。
顿了顿,李景接道:“不过你只知其一,其实蒸汽机和那个烧水的锅炉是可以分开的,我们现在研制的时候是放在一起的。等测试成功,把锅炉和蒸汽机分开,搬运的时候就能方便很多了。”
沈正微笑着摇了摇头道:“你说的这些我也听不懂,不过既然你说好用,想必是不会差的。”
李景笑了笑道:“所以现在我们先咬牙坚持坚持,就算这次测试不成功,我估计最多再有三年,蒸汽机必能研制成功,三年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蒸汽机做动力了,那时现在的军工厂必然淘汰,这五百万两银子就等于是白花了。
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大力开矿,要多建几座炼铁厂,炼铜厂。这样,咱们从景记钱庄借贷五百万两银子,用来开矿建厂,你觉得怎么样?”
第五百九十四章 反对的奏折()
百度明朝吧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
沈正笑道:“开矿建厂归宋应星和方程分管,这事儿你还是跟他俩商议。”
李景笑道:“呵呵,虽然这事儿归他俩管,可是你是财神爷,你不掏钱,他俩拿什么建厂开矿?我看这样吧,回头你跟莹儿商议借贷的事宜,能拿到钱以后,你找宋应星和方程谈这件事,好不好?”
“我跟他俩说好像不大合适吧?”沈正迟疑了一下说道。
李景摆摆手:“其实建厂开矿的事,他俩找我很多次了,只不过当时国库没钱,景记钱庄因为要帮朝廷开办银行,也没有多少存银,因此这事儿就被我压了下来。”
“哦,既然如此,那我跟他俩说吧。”沈正说道。
李景点点头,想了想又道:“这笔钱你以户部的名义借贷,借到手以后,把钱放到大明银行,也算帮银行增加点白银储备,这样我们就能多发行一些纸钞了。”
“呵呵,你倒是打得好算盘。”沈正笑道。
李景笑道:“这样的算盘怎能不打?大明一年才多少赋税?要是不精打细算,那咱们怎么当家?”
沈正闻言笑着称是。
李景摆摆手道:“好了,开矿建厂这事儿可以晚一点在办,当务之急是吕宋的战事,你先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尤其军粮,陈大虎那边你让他给我盯紧了,要是前方将士吃不上饭,我唯他是问。”
“和文青现在南京,要不让他俩协助陈大虎督办军粮事宜?”沈正想了想道。
李景笑道:“不用,我相信陈大虎能做好这件事,你告诉陈大虎,给我好好当三年江浙总督,三年以后我封他为征北左路军统帅,让他和刘二愣配合远征漠北,让他好好过过打仗的瘾。”
“哈哈哈,大虎得了这个消息,那肯定拼了命也要办好大帅交代的差事。”沈正闻言大笑道。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李景颁发谕令,因吕宋的西班牙人无故杀我大明海商,大明对西班牙宣战,授孙猛为,以为副帅,统领十万大军征讨吕宋的西班牙人。
此谕令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明眼人都知道,李景的目的绝不是吕宋的西班牙人那么简单。
西班牙在吕宋的驻军不过四千余人,以大明如今的军力,对付四千人怎用得着动用十万大军,那自是准备像平定辽东一样,把整个吕宋纳入大明的版图。
可是现在大明国库并无余钱,这一战打完,至少要花费数百万两银子,要是战事久决不下,更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为了一个的吕宋,为了区区几百海商的性命,花费这么多银子值得么?
一时间群臣纷纷上书,要李景收回成命。
李景想过会有人反对这次用兵,心里也做好了一定的准备。
因为当初朝鲜内附的时候,都有人明确反对,认为大明映映大国,不该趁人之危,把朝鲜并入大明。
即使朝鲜主动要求内附,大明也应该拿出的气度,让朝鲜依旧做大明的藩属国。毕竟朝鲜要求内附曾有过先例,而当时大明的皇帝最终没有同意朝鲜内附,并且好生安抚了一顿。
当时那些上书的大臣对李景是好一顿吹牛拍马,说李景乃不世之名臣,岂能在朝鲜为难之时将之吞并?那样实在有损李景的威名,也有损大明的声誉,让朝鲜继续立国方能彰显大明的身份。/》 对那些大臣的上书,李景的回答是:大明凭什么平白帮朝鲜打仗,帮他们驱逐外虏?如果朝鲜给予了大明应得的回报也就罢了,可是朝鲜自依附大明以后,除了跟大明讨要好处,寻求帮助,给过大明什么?这样的藩属国还不如大明的各个行省,起码行省能帮朝廷缴纳赋税,帮朝廷养兵。
如果朝鲜想要继续让大明庇护,那就得并入大明,否则,大明没有义务花费那么多钱帮朝鲜打仗。而朝鲜并入大明以后,朝鲜的事,就变成是大明的事,出兵,出钱,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朝鲜继续做大明的藩属国,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这样沽名钓誉的事情李景是不会做的。
朝鲜内附明显是对大明有利的事情,大多官员都能看出这一点,因此上书反对李景的人不多,李景对上书的那些人一番驳斥,令众人哑口无言,轻松地便把那些人给打发了。
但是像朝鲜那种情况都有人上书反对,何况这次跨海远征吕宋?因此李景早做好了应对群臣的准备。
而且从心里说,李景并不怕有人反对,更不怕大臣们说话,李景重设,重建科道就是不想塞绝言路。
只是李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上书反对,李景粗略地数了数奏折,反对出兵的竟然有二百多人。要知道京里的官员一共才多少人?显然,很多低级官员也上书反对出兵吕宋。而且李景还发现,京里退休的那些官员和一些国子监的学子们也联名上书反对出兵。
看到这么多人上书,李景知道想像上次那样把众人打发掉伯是不大容易。
翻看着诸臣的奏折,李景琢磨着如何说服这些人,不过看了四五本之后,李景便觉得脑袋一阵胀痛。
只见奏折里面引经据典,从说到,从说到本朝太祖成祖,满篇不是引用圣人之言,便是孔子曰,孟子云,很多典故李景都不知道出处,有些语句甚至都看不懂,把李景看的一个脑袋有好几个大。
现在李景为什么爱对大臣们施行廷杖了,这帮人实在是欠揍。
明明是正常的议政议事,偏偏啰累啰嗦的说这些废话,有绞尽脑汁引经据典的时间,早把事情说明白了。
将奏折合上,李景沉思了一会儿,对身后的年轻人道:“帮我筛选一下奏折,三千言以上的单独列出来,几百字以下的也单独列出来。”
两百多本奏折,自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看完的,实际上,在看过了几本奏折以后,李景便知这些奏折大都是言不及义,越是字数多,越不知这些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对这样满篇都是废话的奏折,李景当然没兴趣继续看下去。
“是!大帅。”那年轻人忙道。
这个年轻人叫苏衡,字平之,是李景的内府书办处书办,属于和文青的下属,张同敞和文青在江苏办差,李景见他做事认真勤勉,便让他接替了文青的位置担任自己的随身书办。
看到和文青在李景身边不足两年便开始独当一面,苏衡心中自是一片火热。数月来,每日用心领悟李景的心思,做事小心谨慎,比文青当初还有过之。
苏衡平时做的就是文字方面的差事,一本奏折有多少字,粗略翻看一下便能估算个差不多,二百多本奏折很快便被苏衡拣选完毕:“大帅,都拣选出来了,这几本都是三千字以上的,其中有两本快有近万字了。这几本是只有几百字的,剩下的都是一千字到三千字之间,这样的奏折最多。”
“还有近万字的?好家伙,都说了些什么啊,能写这么多字出来?”李景惊道:“你看一下,这两本奏折是谁上的,再看看里面什么内容。”
“这个,晚生看奏折好像不大妥当吧?”苏衡忙道。
李景摆摆手:“没事儿,让你看你就看。你看这两本,我看这几本字数少的。”
“是,多谢大帅抬举。”苏衡忙道。
李景笑了笑:“等你看完这两本奏折,就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苏衡闻言一时不明所以,不过等苏衡看完以后便知道李景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时李景早己看完那几本几百字的奏折,正笑吟吟地看着苏衡皱眉看那两本奏折。
见李景笑吟吟地看着自己,苏衡苦笑了一下道:“大帅,恕学生愚钝,这两本奏折学生没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李景笑了笑道:“平之,你可是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读,连你都看不懂这两本奏折的意思?”
“里面的典故学生倒是知道,学生只是不明白这两人想说什么。”苏衡忙道。
李景点点头:“这两本奏折是谁上的?”
苏衡忙道:“一个是通政司参议孙墨林,一个是礼部员外郎邓世增。”
“哦?通政司和礼部的?”李景微微点了点头。
想了想李景说道:“平之,你让人通知诸臣明日朝会,上奏折的这些人全部都要参加。这个孙墨林和邓世增让他俩来时多喝点水。”
苏衡闻言怔了一下,随即出门通知诸臣明日朝会。
待苏衡传完令,李景命侍卫捧着奏折进宫。
李景要对吕宋用兵的消息朱由检自然知道,也知道朝中很多大臣反对对吕宋的西班牙人用兵。不过年前跟李景吃饭时,被李景隐晦地提点过以后,朱由检便很少过问政事,也很少跟臣子交集。朱由检很清楚,要是再出现上次那样的事情,李景恐怕就不会放纵自己了。
接到李景进宫的消息,朱由检吃了一惊,不知李景是不是要利用自己对付那些反对的大臣,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景的应对()
直到李景来到,才反应过来,急忙招呼出门迎接。
见亲自在殿外迎接自己,李景急步上前,向朱由检施了一礼道:“怎敢劳皇上亲自迎接?”
笑道:“李兄难得进宫一次,我迎一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