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欲楫默默点了点头。
李景笑着接道:“你想,签协议需要时间吧?准备这么多物资也需要时间吧?别说朝鲜这样的小国,就算咱们大明,准备几万大军所需的物资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准备妥当,这些事情没有一两个月能做完么, 就算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可是多尔衮回师的时候携带这么多的物资,必然行动迟缓。咱们的大军己经开始行动了,我估计不等多尔衮回师,咱们的大军就已经打到东虏的盛京了。”
林欲楫闻言连连点头:“国公爷熟知兵事,是下官把问题想得简单了。”
李景摆摆手:“你从没接触过兵事,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林欲楫迟疑了一下道:“国公爷,朝鲜藩属咱们大明这么多年,东虏攻打朝鲜,难道咱们坐视不理么?”
“理,怎能不理?我于东虏东征朝鲜之时,攻打东虏的老巢,逼他回师自救,难道说不是救朝鲜么?”李景笑道。
“可是……”林欲楫明知李景说的没错,可是总觉得李景的话里有些阴谋的味道。
李景笑了笑:“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做有些不大合适是吧?”
林欲楫犹豫了一下,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笑道:“我坐视东虏攻打朝鲜,一是为了减少冬季作战的费用,二来也确实有别的目的,而且这件事以后还要着落到你的身上。”
林欲楫拱了拱手道:“还请国公爷指点。”
李景摆摆手,忽然笑眯眯地说道:“你觉得把朝鲜并入咱们大明怎么样?”
林欲楫闻言大惊:“把朝鲜并入大明?”
李景郑重地点了点头。
“朝鲜藩属大明多年,突然把他并入大明不大合适吧?”林欲楫迟疑了一下道。
李景摇摇头:“我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朝鲜作为藩属国,每年给大明纳的那点儿贡还不及咱们大明赏赐的多,然后一出事就找咱们大明帮忙,大明对国内的事都没有像对朝鲜那样上心,作为宗主国,大明付出的远比朝鲜回报大明的多得多。
你可以想一想,朝鲜帮大明做过什么?
要是朝鲜并入咱们大明,那咱们对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当的,该驻军就驻军,该保护就保护,天经地义。
其实如果朝鲜能成为大明的屏障也还罢了,可是从地理位置上说,朝鲜根本就不能成为大明的屏障,反而会对大明造成阻碍。
比方说,如果我要出兵对付楼国,最近的途径就是从朝鲜方向出兵,可是朝鲜不是咱们大明的领土,如何能从他那里出兵?只能绕远自东海出兵。
现在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多走一天路,就要多消耗一天的费用,楼国也多一天准备,我是不喜欢打这样的仗的。”
虽然李景只是打了个比方,可是林欲楫不傻,知道李景日后很可能会对楼国用兵。
对李景这么好战,林欲楫自是无言,却也无法相劝。
沉吟了一下,林欲楫道:“国公爷准备借东虏入侵朝鲜这件事把朝鲜纳入大明么?依下官之见怕是不那么容易。”
李景点点头笑道:“当然没那么容易,要是容易的话,我灭完东虏以后直接出兵强占朝鲜不就完了么?你得明白,战争有时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林欲楫摇摇头道:“下官还是不明白国公爷是怎么打算的。”
李景笑了笑:“很简单,我是要借东虏的势逼朝鲜就范。”
“借东虏的势?”林欲楫顿时更加迷糊了。
见林欲楫如此冥顽不灵,李景叹息了一声道:“我问你,多尔衮出兵在外,这时我要是打下盛京的话,多尔衮怎么办?”
“当然是回师救援。”林欲楫不假思索道。
李景摇摇头:“这是你的想法,多尔衮恐怕不会这么想。”
林欲楫尴尬地笑笑:“还请国公爷指点。”
李景抬眼望北方看了看,叹了口气道:“要说东虏确实有几个了不起的人物,皇太极和多尔衮更是一代袅雄。有这样的人物做对手,李景此生不虚。”
林欲楫不明白李景为什么突然夸奖起皇太极和多尔衮,不由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景。
感慨了一会儿,李景接道:“多尔衮如果得知盛京已破,绝不会回师救援,而会驻师朝鲜,然后以朝鲜为根本,以图东山再起。如果是我,我就会这么做。多尔衮一代袅雄,想来不会令我失望。”
“难道咱们不会打完盛京之后,移师东向,救援朝鲜么?”林欲楫道。
李景摇摇头:“不会,打下盛京并不代表东虏就平定了,还得肃清残敌,靖平地方。要做好这件事,可比攻打盛京难得多,不但需要大量的军队,还需要极长的时间。
打仗不是儿戏,这件事如果没做好就出兵朝鲜,残存的东虏必定会骚扰我后方,甚至会和多尔衮两面夹击我入朝部队。”
林欲楫看着李景暗暗叹了口气,这人不光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从敌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对敌人的处事能力,应变方法甚至性格特点都完全考虑到了,不知他整天想这么多东西累不累。
猛然间林欲楫一惊,李景要不是这样的人,如何能执掌大权,又如何能连续击败东虏,令东虏低头求和?而大明现在正需要这样的人掌舵才行。
林欲楫正思忖间,便听李景接道:“我在肃清东虏残部的时候,多尔衮必定能抓住这个时机稳定朝鲜的局势,可以说,这时候朝鲜己经亡国了。你说,这时候我出兵朝鲜是帮朝鲜复国呢,还是把朝鲜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林欲楫叹了口气道:“以国公爷的想法自是要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李景点点头笑道:“我可没那么闲,耗费无数钱财去帮别人复什么国。不过要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不是说把多尔衮所部灭了就可以的,期间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这些事情,就是我刚才要你去做的。”
林欲楫拱手道:“请国公爷吩咐。”
李景笑了笑道:“马五在朝鲜安排了很多人手,等多尔衮攻打朝鲜的王城的时候,这些人会接应一部分朝鲜的王公贵族出来。等这些王公贵族到了大明以后,你就负责接待。期间他们必然会央求咱们帮他们驱逐东虏,你可以找任何借口推迟。
等到所有的局势都稳定之后,你再跟他们谈,把咱们的想法渗透给他们,然后让他们主动提出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这些人都是朝鲜的贵族,在朝鲜很有威望,有这些人出面,可比咱们强行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好用的多。”
林欲楫闻言顿时张大了嘴,心道:合着你早就安排好了,眼前这个局面恐怕都是你布的局。好手段,好魄力} 不过林欲楫显然是高估了李景,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其实是李景得知多尔衮出兵朝鲜以后才冒出的想法。
而范文程来议和,又促使李景加深了这个想法。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不趁这个机会把朝鲜纳入版图,以后可没这么好的机会和借口了。
既知李景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好了,林欲楫自是不会推辞。
自古以来都是军人开疆扩土,如果林欲楫能做成此事,那日后史书中必有他的名字。
对读书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青史留名,林欲楫可不是迁腐不化的书呆子,认为强占别国有失大国的身份,这样的机会他是万万不会放过的。
收起2楼2014…04…20 00:27 |
第414章 文人叛国()
得知李景的意图之后,林欲楫现在对议和的事更是底气十足。
见李景端起茶杯,林欲楫起身便欲告辞。
“你且稍等。”李景摆摆手,示意林欲楫坐下。
待林欲楫重新落座,李景喝了口茶,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回去告诉范文程,我可以见他一见。”
林欲楫闻言一愣,随即说道:“国公爷,这不是抬举他了么?”
李景笑了笑:“无所谓抬举不抬举的,范文程这个人以后我是不会留的,还有那些在皇太极手下任职的汉官,我一个都不会留,跟一个将死之人计较什么。”
“那些汉官,国公爷准备全部杀了么?”林欲楫惊道。
李景郑重点了点头:“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见林欲楫满脸吃惊的表情,李景笑了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对这些人下手有些狠了?觉得这些人是被逼无奈才以身事贼,”
林欲楫沉吟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连忙摇了摇头。
李景见了笑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有些人该杀,有些人不该杀,”
林欲楫点点头道:“下官以为,有些人却是被逼无奈才以身事贼。”
李景摇摇头道:“确如你所说,这些人大多是被逼无奈才投靠东虏,不过有句诗想来你是听过的。”
清了清嗓子,李景起身高声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吟完,李景看了看林欲楫道:“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还有那首《正气歌》想来很多读书人都读过吧?”
林欲楫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道:“这两首诗下官都读过,而且据我所知,大多读书人都读过这两首诗。”
李景叹了口气道:“是啊,都读过,可是读过又如何?恐怕是都当饭吃了吧。
其实我也并未要求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像天祥公那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不要求他们能如苏武一般饮血茹毛誓死不从,可是总不能像中行锐 (汉朝时期投降甸奴的太监,号称汉奸鼻祖)那样,为了自己活命,出卖自己的国家吧。至少也得身在曹营心在汉,像徐庶那样进了曹营一言不发吧。
范文程,宁完我等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帮东虏出谋划策,因他们而死的的大明子民不知多少,对这些人我是这么看的:其情可悯,其心可诛。
为了警示后人,这些在东虏那边当官的一个都不能留。我要告诉大家,尤其是读书人,出卖自己国家的人,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岳武穆曾说: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则天下太平,其实文官贪财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律法管着他们,可怕的是文人不爱国,在国家或者自身危难之际投敌叛国。
林大人,文人要是叛敌,比武将叛敌还要可怕。武将叛敌,国家至多是受一时的伤害,可是文人投敌,国家受到的伤害可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千百年来,我华夏中原大地经历过无数次异族入侵,而每次入侵,都会有无数文人叛国投敌,这些人投敌后便马上为新主子出谋划策,令我汉族子民饱受苦难。
我今日便要定下一个规矩,凡是读书人叛国投敌,杀无赦。”
林欲楫闻听默默点了点头。
笑了笑,李景接道:“在我眼里,范文程等人其实己经是个死人,在他临死之前,我倒想听听他想要跟我说点什么。”
林欲楫笑道:“范文程要是知道国公爷下了必杀令,只怕打死也不敢投敌,更不敢来议和了。”
李景笑笑:“你告诉他,过两日我会抽个时辰去见他。”
林欲楫点头,起身告辞。
待林欲楫走后,角落中一人拿着数张纸过来递给李景道:“国公爷,这是您刚才说的话,您过目一下。”
李景点点头,接过看了一遍,指着后面一段说道:“后面的话你润色一下,然后让人送给涂绍煌,让他刊印在民生报上,另外,国子监以及各地的书院也送一份,还有平阳府那边给袁枢单独送一份,让他在今年的会考时,以这个内容拟个题目出来。”
那人沉吟了一下道:“国公爷,卑职觉得就这样挺好,一看就懂,完全用不着润色。”
李景闻听看了看那人笑道:人奉承我,而且我自知文笔不畅,“文青,你来我身边只有两天,可能不大了解我这个人。我这人不喜欢别你给我当书办,这些文字上的东西就靠你来把握。”
那人闻听轻轻点了点头:“卑职知道怎么做了。”
李景摆摆手:“去吧,弄好了送我看看。”
那人点头,从李景手里接过刚才抄录的文字,行礼告辞。
看着那人离去,李景微微摇了摇头。
前日李景听了王承恩的话,第二天便命人到翰林院挑了数名翰林,在跟几人谈过之后,又看了几人的文字工夫,李景留下三人做自己的文字秘书,刚才这个文青便是其中之一。
三人中文青年纪最轻,只有三十二岁,而且长得相貌堂堂,李景特意把他留在身边负责一些日常事务,另两人则负责帮李景起草文书。
由于李景暂时没有什么事情要交办的,并且文青初次做这样的工作,不熟悉这份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因此便充当了谈话记录这么个角色。
应该说文青的文笔功夫还是不错的,李景刚才那些即兴说的话,让他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李景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让文青润色的时候,文青拍他的马屁。
不过李景知道文青刚跟自己接触,还不了解自己的秉性,等磨合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就不会这么说话了。
翻看了一会儿奏折,李景揉了揉太阳穴,转头看向小五道:“陪我出去走走。”
小五点点头,出门盼咐侍卫做下安全准备,待侍卫队长安排妥当,小五回来道:“大帅,走吧。”
李景笑了笑:“小五,我就是出门看看透口气,用得着这么小心么?”
小五笑道:“小心无大错,您要是有什么闪失,孩儿可就罪莫大焉了。”
李景摇摇头:“等西苑那边的新居建好以后,你们就轻松了,说来也是我考虑不周,为了进宫方便,在宫外的闹市旁边找了这么处宅子,让你们受累了。”
小五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没人,笑了笑道:护好您本就是孩川门的职责,您想让孩川门轻松,“爹,您是做大事的人,哪有精力考虑这些小事,何况保那就是不打算用我们了。”
李景闻言笑着拍了拍小五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