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色冲天-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爷,在我襁褓中也有一块跟这玉珠颜色,材质挺象的玉石,这玉珠子是您祖传的吗?有什么典故吗?您老能给我讲讲吗”看着老太爷混黄的双眼紧紧盯着自己,嘴角欲言又止的一个劲儿的抽动,安平的脑袋有点懵了,想不出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怎么惹得老人会如此大的反应。
直到安平看到老人捏着珠子的手更是哆哆嗦嗦的抓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又抓紧,这才感觉到问题可能出在了这个玉石珠链上,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两颗玉石珠子,别说,刚开始只是觉得这珠子跟自己的那块玉的颜色挺相近,随口就是那么一说,但这会儿仔细一看,无论是颜色,还是玉质,几乎跟自己带在襁褓中的玉石简直一模一样,特别是墨绿色玉石特有的一种柔和的光泽,更让安平感觉这珠子就是从自己玉石上敲下来的一般,安平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相似的玉石,事关自己的父母和出身,安平的心难以抑制的悬了起来。
“襁褓?墨玉,你说你的一块玉,跟这珠子是一个样的?呜呜,祖宗在天有灵,不绝我觉罗氏一脉啊!原以为要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从此烟消云散,却没想到我这老朽在行将朽木之际还能听到墨玉的消息,苍天有眼,祖宗有灵啊”老人的情绪异常激动,紧紧地抓着安平的手,两行浊泪难以控制的自干涩的眼中滑落,叙叙叨叨,巅三倒四的重复着祖宗有灵之类的话语,听的安平是一头雾水,将头转向了铁支书,却发现他同样也是一脸茫然,显然也并清楚老人家的心里倒底藏着什么秘密。
“安干部,你坐,坐下来,不管你的那块玉跟我这个珠子是不是一块料打磨出来的,可今天提到了这一茬,就说明咱们爷俩有缘,该着祖宗的秘密不会随着我带进棺材而烟消云散。来,这两颗玉玲珑你先收着”干枯而又布满青筋的手紧紧地拉住安平坐到了火炕上,老人自手腕上将珠链摘了下来,恋恋不舍的在手中来回的摸婆着,猛然间仿佛下定了多大的决心一般,将这个玉珠手链塞进了安平的手中,然后压着安平的手,久久无语。
“老太爷,这链珠太贵重了,我可不能收,您老可不能让我犯错误”双手被塞进了珠链这后,就被老人紧紧地压在了怀中,安平想要挣开,却又怕力气太大伤到了这个风烛歹年的老人,而透过老人混浊的泪眼和激动的情绪,更让安平意识到这链珠的价值怕是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大,如此贵重的物件,自己绝对不能收。
第82章 龙脉()
四百年前,沿河而渔,围山而猎的满洲人在白山黑水间悄然崛起,逐渐坐大。而彼时的中原政权承平日久,官场之中文人当道,千疮百孔,腐化堕落。此消彼长,满人太祖老罕王,在趁着中原势微的情况下揭竿而起,在阿什浑河畔祭天拜祖,建立了以满洲人为主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了与中原政权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对恃。
满洲政权厉兵秣马,大兵压境,蚕食鲸吞,一步步的紧逼,短短数十年间,满洲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打草谷,军事势力越发的膨胀起来。而中原的统治阶级并没有意识到江河破碎的危险,依旧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满人的入侵,反倒给中原的士大夫们添加了巧立明目,穷征恶敛的借口,各种赋税层出不穷,将兵祸转嫁到了农民身上,于是农民起义倾刻席卷华夏大地。
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崛起,在内忧外患之下,摇摇欲坠的中央政权终于轰然倒塌。而借着中央政权易主的混乱,满洲人打开了边疆的关口,从此长驱直入,入主中原,镇压农民起义,收买和打击士大夫统治阶层,不过十数年间就平定了中原的乱局,建立了华夏新的统一的中央政权。
满洲人入主中原,关外起家的白山黑水之间就成为了满洲人的祖籍故乡,而满洲政权最初兴起的阿什浑河沿岸因为老罕王祭天拜祖,则成为了满洲人的龙兴之地,满语阿什浑河翻译起成汉语就是大清江。所以,早年间的天安府,如今的清江市就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
尾巴岭村座落在尾巴岭的山脚下,尾巴岭则是延绵数百里凤鸣山的尾端,也有传说把凤鸣山当成了凤凰的身体演化而成,而尾巴岭则是凤凰的凤尾脱落而形成的一道山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只要跟凤凰沾上了光,凤鸣山似乎就具有了灵气。所以,老罕王才会在阿什浑河祭天,在凤鸣山点将,更把都城建立在了凤鸣山下。
“老太爷,咱们清江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这段历史我听说过,只是我有些搞不明白,这些跟您给我的这个珠链有什么关系”清江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这在市志上都写的很清楚,安平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还专门开过一科清江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像什么宁古塔将军遗址,凤鸣山点将台,老河口,满城遗址,安平还都去过。但是,让安平想不明白的是,铁支书的老太爷将珠链塞进自己的手中,神神秘秘的将铁支书赶了出去,又叙叙叨叨的说了老半天,说的这些话好像都有些搭不上边吧。
“有关系,有关系,这手链叫做玉玲珑,龙兴,龙兴,啥是龙兴?是真龙,是龙脉,大清江就是龙吸水的水脉,沿着水脉就能找到龙脉,老罕王死了以后,有咱们满洲的萨满和南边来的地师一起寻龙点穴,把老罕王的陵墓就葬在龙脉之上,而这两颗珠子就是开启龙脉的龙睛,若是你的玉佩与这珠子同源而出,那就是开启龙脉的龙髓,只有龙睛嵌在龙髓之上,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开启老罕王陵寝所在的龙脉,将先人的尸骨葬于龙穴之上,就能改天换地,再换龙庭”一阵激烈的干咳之后,铁老太爷干枯的手紧紧地抓着安平,脸上更是涨起一片的潮红。
“老太爷,如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强,龙庭,皇帝什么的,呵呵,早就不复存在了,就是想改天换地也不可能了,所以啊,您说的这些都是传说,您可别当真,平时啊,多吃饭,多喝水,多走动走动,等您老百岁大寿的时候,我再来向您讨个杯寿酒喝”别看铁老太爷说的很郑重其事,安平也都当成了老人说瞎话,听的就是一个乐而矣。
风水之说,玄之又玄,龙脉的故事更是普遍流传,在古代每逢有开国皇帝登位,为了表现他的政权来的正统,都会示意人编出一大堆神神秘秘的故事来,不但能彰显皇权的神秘感,更能以此来表示他的皇权天授,从而获得老百姓的拥护,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愚民政策罢了。
“不,是真的,安啊,你听我说,老头子快一百岁了,土都埋到脖子了,没跟你讲瞎话。龙脉的秘密和这两颗玉玲珑,都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百多年前,我觉罗氏祖上原是皇族血脉的天朝贵胄,本应立为太子,坐上龙庭,君临天下的,只可惜皇帝突然病逝,祸起宫墙,夺谪失败,最终被剥夺了一切的封号和爵位”听到安平的话里透着怀疑和不信,老太爷的脸色涨的更红了,抓着安平的手又紧了起来,语气极为坚决的否定了安平的怀疑。
“新帝登基之后,先祖主动要求回北方戍边,一方面是以退为进,借着看守祖陵,卫戍边疆来保全性命,另一方面就是想要找到祖宗龙脉,借龙脉之气,取陵墓藏金,谋图东山再起,奈何新帝多疑,收回了先皇赐予我祖上的一应物品,其中就包括了寻找龙脉的玉玲珑,多亏先祖急智,将玉玲珑一分为二,主体的玉佩交了上去,这两颗玲珑珠却留了下来,只可惜,先祖出了京城,还没走到奉天就病重不起,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没了主心骨,又凑不成玉玲珑,后辈子孙对重返龙庭算是彻底没了念想,这龙脉和玲珑珠就成了故事,父传子,子传孙的传了下来,本以为在我这一代会带进棺材里。却没想到,事隔一百多年,皇权旁落,居然让我听到了玉玲珑的消息,真是造化弄人啊”往事不堪回首,百多年的时光,苍海变成桑田,可回想起祖辈的坚辛,仍然让铁老太爷泣不成声,泪留满面。
“老太爷,不论有没有龙脉这一说,单是这玲珑珠是在您家传了百多年祖传之物,这个纪念意义就十分的重大,送给我一个外人可是不妥,您还是收起来,把这当成一段历史,以传子孙的好”龙脉龙气,陵墓藏金什么的,安平是没当真,但听铁老太爷的意思,这珠子能被皇家收藏,又传承了数百年,这价值想来是小不了的,若是大咧咧的收下了,这心里可愧得上。
“不,天下宝物,有德而居之,这玉玲珑本是一套,你有玉髓,说明这物件该你所得,这就是你的缘份。况且,我也不是平白的送给你,若是有一天你能有机会寻到了了龙穴,开启了龙脉,也算是了了我觉罗氏先祖的心愿,我这个做后辈的,还得从心往外感激你。再有就是我家的情况你也都看到了,子孙后代就没有争气的,若是你有这份心,就把这里当个家”眼看着安平拒绝的态度坚决,铁老太爷的情绪又变得激动了起来,老人家看的很明白,安平知书搭理,有古之君子之风,这前途几乎可预见是无可限量的,自家的子孙若是有了安平照应一二,说起来,还是他占了安平的便宜才是。
“老太爷,我是个孤儿,能和您家结个干亲,也是我的福份。照应什么的不用说,只要我有这能力,总会帮衬着一把。但这玉珠我真不能要,这可是您祖传的,实在太贵重了”听铁老太爷的意思,有临终托孤的意思,这个忙帮一下倒不是什么问题,但这玉珠吗,安平左思右想,还是推辞了的好,风水之说自己是不信的,更没有收藏玉器的雅兴,没必要因为一条玉珠链而给人留下一个贪得无厌的坏名声。
“好孩子,这玉珠你别把他当古董,你千万要收着,冥冥中自有天意,老头子大半截的身子都进棺材了,若是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老天都让我听到了这个消息,你就不能让我了了这个遗憾吗”老人活了近百岁,几乎能够洞悉人心,安平的犹豫在哪,他一打眼就能看出来。若是抛开了龙脉这一点,这珠子不过就是普通的玉石,就算是古玉又能值上几文,不可能把这当成钱来花,若是安平的心中总是想着两颗玉珠的价值,那带给他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
“这样吧,老太爷,回头我再和铁支书说一下,这玉珠我先收着”一边是价值不好评估价值的古玉,一边是一个的百岁老人的苦苦哀求,安平感到很为难,手中捏着两颗玉珠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衡量再三,安平还是受不住老人布满泪痕的期待眼神,咬着牙将玉珠接了下来,顿时老人有如了了一份重重的心意一般,紧崩的身体慢慢地松了下来,一脸疲倦的仰在了身后软靠上,笑吟吟的看着安平连连点头。
“这叫什么事啊,早知道就不提有玉这茬了,我的这块玉到底从哪来的呢,莫不是自己的父母也是满洲皇族的遗老遗少”老人话说的有些多,精神也崩的有些紧,这会儿一遂了心思,精神就放松了下来,没过多一会儿,就疲倦的睡了过去。直到这时,安平才有功夫琢磨起自己的玉来,龙脉一说,实在有些太荒廖了,荒廖的有些难以置信。
第83章 指导()
隆兴!龙兴?虽然安平没把什么龙脉,什么陵墓藏宝的事情当真,但从龙兴与隆兴镇这个谐音的词汇字面上理解,还是很容易让人把两件事情放到一起去联想,至于到底是真是假,有没有关系,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谁又有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对于铁家老太爷异常执着的盛情,安平却是感触良多一把年纪的老人,泪留面脸,情深意重的希望自己收下他的心意,安平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拒绝。拗不过铁家老太爷的性子,并且在孝顺的铁支书一家的怂恿下,安平思索再三,还是将两颗玲珑玉珠小心翼翼地贴身收了起来,琢磨着以后若是有机会,有能力,定要关照铁支书一家。
遂了铁老太爷的心愿,给足了铁支书一家的面子,安平与尾巴村的关系似乎在一刹那间就变得亲蜜了起来,在接下来的全羊宴上,安平这个发家致富的引路人成为了尾巴岭村最受欢迎的人,时不时的有村民拿着自家屋檐下风干的腊肉、腊肠和在山上套下的野鸡,飞龙鸟什么的,往铁支书的家里送来招待安平,更有一些村民端着家酿的苞谷烧热情洋溢的来向安平敬酒。
敬的是酒,喝下去的是感情,每一杯酒端起来,代表的都是质朴的乡亲们对于致富的渴望,都是对自己的尊重和期待,对于这样的酒,安平没有理由去拒绝。于是,在左一轮,右一轮的攻势下,一向自诩为酒量过人的安平很华丽的倒在了酒桌上。
“铁支书,你带着乡亲们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棚室地基挖的深一些,至少要没过厚壁钢管的高度才行,这样既不耽误其他时节蔬菜的种植,又能随时将棚室起架,重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晃了晃酒后仍然有些发沉发昏的脑袋,安平在一块简易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勾划出一份工程草图,一再提醒着尾巴岭村的几个泥瓦匠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乡亲们,课就先上到这,下面大家就跟着我找一块场地施工,咱们边学边做,用什么问题在操作中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解决,从今以后,尾巴岭村的棚室施工就靠大家共同努力了,铁支书,你看看安排个地方”农村人的心眼没有那么多,对于安平这个隆兴镇种植棚室蔬菜的发起人更有着异常的迷信,基本上都是安平说什么,大家就认真的记什么,简单的施工培训进行的很顺利。
不过,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蔬菜大棚挖地基,起架子这样的施工虽然只能算是个小工程,但在北方毕竟算是个新鲜事物。而且温室大棚的投入数千块,对于生活状况并不富裕的隆兴镇村民来说不是小数目,有些村民难免会有些狡黠的小心思,不说偷工减料,也会千方百计的降低生产成本。而施工方面的细节能不能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更关系于村民接下来的投入和收成。
所以,思索再三之下,安平觉得还在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