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山里汉的小农妻 >

第113部分

山里汉的小农妻-第113部分

小说: 山里汉的小农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若兰看着妹妹那张欣喜的小脸儿,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说:“姐姐不差钱儿,菊儿喜欢就好,待会儿姐姐去给你们烧点水,好好洗个澡,把这新衣裳换了,娘见了一定开心!”

    “姐姐你歇着,我去烧。”

    竹儿一看姐姐要去干活儿,急忙把自己那套新衣裳小心的放好,抢着去烧水了。

    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人,娘和姐姐妹妹都是女的,他得照顾她们,有活儿得抢着干!

    沈若兰看到他这么懂事,心里安慰极了,不过她也没歇着,而是去找伙计借浴桶。

    医馆里就有浴桶,是给病人泡药浴用的,沈若兰嫌脏,拿着丝瓜瓤就着皂粉刷了好几遍,才放心让菊儿和竹儿使。

    菊儿和竹儿轮流洗了澡,还洗了头发,洗的干干净净的,换上沈若兰给买的新衣裳新鞋子,顿时跟变了个人儿似的,由一对儿邋邋遢遢的小叫花子变成了一对儿惹眼的金童玉女。

    其实,这俩孩子长的本来就好看,被娘培养的气质也都不错,现在再打扮打扮,就是标准的小正太和小萝莉。

    “妹妹,你这样穿可真好看!”

    竹儿从来没看过菊儿这么漂亮,现在看到妹妹这般光彩照人,都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菊儿看不到自己,但是能看到哥哥,她也开心的说:“哥哥,你现在这样子也好看,跟观音娘娘座下的童子似的。”

第222章 盖大棚() 
接下来的七八天,沈若兰是在医馆中度过的,张四爷在那天跟她一起拜访过荣师傅后就离开了,沈若兰不放心娘和竹儿菊儿,就留下来没走,她每天呆在医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只守在娘和弟弟妹妹们跟前儿,跟他们说话、唠嗑,偶尔还抽空帮段夫人家的绸缎铺子设计几幅花样子……

    穆氏在几个儿女精心照顾下,身子一天比一天见好了,有时候别人搀着,都能下地走上几步了。

    又过了几天,穆氏都可以不用人搀着,自己就能到院子里散步遛弯,沈若兰看看差不多了,决定带他们回去。

    为了让娘舒服些,不被旅途劳累到,沈若兰特意雇了一辆最好的马车,车里不仅有炭火、香几,香几的两侧还分别有并排一溜四个座椅,另一边有一张矮榻,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的。

    沈若兰还买了一床棉被铺在矮榻上,让娘躺着走,如果累了还能睡觉,不累的时候或者有精神的时候,还能坐起来跟他们说说话、唠唠嗑。

    在沈若兰精心的安排下,娘几个乘着马车,顺顺利利的回到了农安县城。

    回到农安后,沈若兰直接把她们带到了自己位于泗水街的房子。

    当穆氏知道沈若兰在泗水街有一套房子,而且是用花样子换来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有这么大的本事,竟能用几张花样子换来县城的一栋门面房子!

    竹儿和菊儿知道后,也一脸崇拜的看着沈若兰,那副既激动,又崇拜的表情,让沈若兰小小的虚荣了一把,都有点儿小得意了。

    得意过后,沈若兰提议说:“娘,咱们今晚先在这儿住一宿,明天早上再一起回靠山屯吧。”

    沈若兰还欠段夫人十二幅花样子呢,这些花样子她在青州时就画出来了,今儿个得抽空给她送过去,另外,她的油布也应该交工了,她得去检查一下,合格的话明天就直接带油布回去。

    现在已经化冻了,可以种大棚了,还有,她的养殖业也应该搞起来了,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吧。”穆氏现在对这个女儿不仅是依赖,而且都有点儿崇拜了,自然是她说啥是啥。

    到了泗水街,沈若兰把娘和弟弟妹妹交给了东儿奶奶,自己急匆匆的赶着去了段家。

    到段家后,沈若兰再次受到了段夫人热情的招待,

    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段夫人对她的态度不再是交心似的亲热,而是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了。

    沈若兰很纳罕,段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是为了让她帮着理妆,帮着画花样子,也没有必要这样啊?她是堂堂的段家夫人,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农女,她想要自己帮她理妆,帮她画花样子,不是一句话的事吗?又何必讨好自己呢?

    只是,这样的话没法问出口,在段夫人那儿坐了一会儿,本来想帮她梳个漂亮的发髻,再给她画个新妆容的,但是被段夫人给客客气气的拒绝了,就连她画出来的花样子,她也连检查都没检查一下,就陪着笑脸收下了。

    这也……太诡异了!

    呆了一会儿,她实在受不了段夫人的曲意逢迎、刻意讨好了,就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告辞出来,往油布作坊走去,一路上,她左想右想的,脑袋都要想破了,也没想出段夫人为啥要讨好她。

    到了油布作坊,她定做的那些油布都已经做完了,码的整整齐齐的摆在那儿,就等着她来拉了。

    沈若兰检查后,非常满意,还额外打赏了他们一两银子。

    之后,她到车行去定了三辆车,预定明天早上拉着他们回靠山屯,这三辆车子一辆是敞篷的,留着拉这些油布,两辆带篷的,其中一辆拉她们娘几个,另外一辆留着拉些生活用品。

    只是,这些生活用品还没买呢,她准备待会儿就去购置。

    娘她们回来了,可被褥枕头什么的啥都没有呢,不趁早买回来,今晚上就没啥铺盖了。

    还有,她们也不能一人光就那一身儿衣裳,咋也得买几身儿换着穿,再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都得买,那些东西虽然不起眼儿,但是加起来肯定能拉一车。

    买东西的时候,她特意回去了一趟,把竹儿和菊儿都叫了出来,带着他们一起帮忙拿着,不然就她一个拿不过来。

    竹儿和菊儿难得出来逛街,还是跟着亲爱的姐姐一起逛,自然是欢欢喜喜的,逛了一儿会,小兄妹俩终于体会了一把土豪的快乐。

    姐姐花钱很爽利,就是个买买买,啥都挑最好的买,几乎不怎么讲价,像一点儿都不心疼银子似的。

    买棉被的时候,姐姐直接要了用最好的棉布和最好的棉花做成的被子,一床被褥就一两多银子,但是姐姐眼睛都没眨的一下子就要了三套,把那个卖货的小二都给吓到了,连掌柜的也惊动过来,买完后,掌柜的和小二像送祖宗似的,点头哈腰的把他们送出了门。

    见此情景,竹儿和菊儿都暗暗感慨:有钱真好啊!

    之前他们家穷,买啥都得算计着,比如买一件衣裳,好几个月之前就得计划着咋省钱,咋能买到最便宜最耐用的布料了,买的时候因为讨价还价,还经常遭卖货的白眼儿和嘲讽,像这样被卖货的当成祖宗一样供着捧着的待遇,他们从来都没享受过呢。

    别说是衣裳了,就是买一块肉,也得计划好长时间。从他们记事儿起,家里买肉就从来没有买超过一斤的时候,多半都是半斤肥肉,买回来后都剁碎了熬油,每次买半斤肉,连熬出来的油带熬油剩下的肉渣子,都够他们三口人儿吃两个多月了……

    那时的日子,跟在姐姐身边的日子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

    有姐姐的生活,真好!

    把被褥枕头送回家后,姐弟几个又出来继续选购,沈若兰又大手笔的给竹儿菊儿和娘又一人买了一身衣裳、一人一套亵衣亵裤,还买了浴桶、脸盆、马桶等一些生活日用品,有到书坊给竹儿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和几本书,让他往后识字、读书,还给菊儿买了一些绣线,一个花绷,留着以后学女红用……

    最后,姐弟几个手都拿不下了才回去。

    穆氏看到女儿买回的棉布和日用品,一样一样的翻看着,爱不释手的,没一样东西都让她开心不已,仿佛看到了往后的新生活一般,苍白的脸颊都比平时多了点儿血色!

    晚上吃饭的时候,穆氏又委婉地提出了一个要求。

    “兰儿,反正你爹也去吉州了,不在家,我跟菊儿竹儿就先在这儿住下吧,等你啥时候忙完了,咱们在一起去吉州找你爹。”

    今时今日,她还是怕那个恶毒的女人来找她,既然兰儿在这里有房子,那她就带着孩子住在这里好了,只要她不回屯子,那个女人就不会注意到她,她跟孩子们也就相对的安全多了!

    “行啊,正好有东儿奶奶在,你们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沈若兰一口答应下来。

    其实,她也不大想让娘他们回去住,家里就两间屋子,要是她们三口人都回去的话就住不开了,她就只能搬出来跟娘和菊儿、瘦丫睡在一起,让竹儿住她的小屋儿,她不习惯跟别人睡在一起,就是亲娘也不习惯,特别是好几个人睡一铺大炕,会让她感到不舒服。

    再有,就是洗澡上厕所什么的也很不方便,还不如让她们先住在这儿,等家里盖好房子在接他们回去呢。

    反正家里离县城又不远,坐马车的话一上午就到了,大不了她多跑几趟,多来照顾照顾他们呗!

    竹儿和菊儿在得知爹爹去了吉州后,对回靠山屯子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既然娘说不回去,姐姐也不让他们回去,他俩就乖乖的留下了。

    第二天,沈若兰起早去车行退了一辆车,自己坐着一辆,又带着一辆拉着油布的,浩浩荡荡的回了靠山屯。

    屯子里的人听说沈若兰回来了,还带回了一车油布,要盖什么大棚子,都跑过来看热闹了。

    彼时,前园子里的大棚架子都已经被大庆哥和翠萍嫂子拉回来订好了,一排排的竹子,整齐就一的,看着非常的顺眼。沈若兰指挥着大庆和秋萍嫂子拿出油布,请大家伙帮忙举着,然后放到这些架子上,顶端钉着一排排的树条,可以固定油布。然后拉长一直到地的另一头,多余出来的正好做门儿。

    就这样,在村民的帮助下,费了两个多时辰才弄完一个,剩下的有经验了,弄起来也快,大伙儿七手八脚的帮着忙乎着,天黑前又弄完了两个。

    晚上,沈若兰本来想请帮忙的村民吃饭的,但是家里的锅灶不够,再说也没啥好菜,就跟大伙儿说了一声,让大家明天再来,她明天给大伙儿做好吃的。

    此时的农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听有吃的,别说好不好吃了,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足够吸引大家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沈若兰刚起来,家里就呼啦一下来了半屯子的人,都是来帮忙的,连她大姑父王万福和小姑父齐来顺都来了。

    王万福大概真是家里揭不开锅,想来蹭一顿饭吃,齐来顺家却不可能揭不开锅了,在靠山屯,齐来顺家的日子绝对算得上是上数的,就他那精明能干的劲儿,家里永远都不会揭不开锅。

    但是,他也来了,不仅他来了,还把他老婆沈秀英也带来了。

    干活儿的时候,齐来顺两口子格外用力,大声地组织人手,帮着拉扯,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把沈若兰看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这日头是打西边儿出来了。

    有这些人帮着,一上午,五个大棚就彻底弄完了。

    “兰丫啊,就这样就能在里边种庄稼了吗?”

    大爷帮着干完,一边擦汗,一边儿看着一座座壮观的大棚,心里边儿直画魂儿,只觉得这孩子是太胆大了,这老些大棚,光油布和订那老些架子就得多少钱啊?这要是种不出来啥,那老些钱不就白瞎了吗?

    沈若兰笑道:“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啊,这不是试试看吗,要是能种出来的话,明天就大规模的种植,种不出来的话明年就不用折腾了,该干啥干啥吧!”

    被她这么一说,大伙儿顿时都抽了一口冷气:原来搭进这老些钱,就是为了试试啊,这要是没种出来,还不得赔个老毕朝天吗?

    虽然大家都觉得沈若兰这么干挺冒险的,齐来顺却觉得沈若兰的想法很好,他就是没这么多本钱,他要是有这老些钱的话,肯定跟着弄两个,趁着别人家的地都还没翻呢,他就把青菜种出来了,到时候卖个新鲜,指定能赚钱!

    他现在是越来越佩服二舅哥家这个小丫头了,他一向自诩精明,最会看人,唯独把这个小丫头看错了,从前还一直以为这小丫头是个畏畏缩缩,上不了大台面的,现在看来,他真是他错特错,这丫头,才是屯子里最出息的,就是屯子里这些小子都比不上她呢。

    “没事儿,兰丫,你这大棚指定能挣钱,你就擎好儿吧!”齐来顺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沈若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过年那天他是怎么打她爹的事儿她还记着呢,齐来顺儿这个人,就是有用朝前没用朝后的,现在看她家过得好了,就赶来溜须巴结,啥话都捡好听的说,要是她家还像从前那么落魄,他能来帮着干活都怪了!

第223章 种大棚() 
“兰丫,我们回来了!”

    瘦丫从老于头的驴车上跳下来,冲着人群里的沈若兰喊了一声。

    沈若兰闻声看过去时,见瘦丫正站在驴车旁,跟沈大庆两口子从驴车上往下倒腾馒头包子呢。

    满满的一驴车馒头、包子,饼子,有二和面的,有纯白面的,还有糙米面的和高粱面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装在大大小小的盆子里,颇为壮观。

    这是早上沈若兰打发瘦丫和大庆两口子到镇上去买的,早上时,沈若兰发现半拉屯子的人都过来来帮她盖大棚了,她昨天答应过要招待人家吃好吃的,但来了这老些人,做饭肯定是做不过来了,再说家里也没那些粮米,干脆就叫大庆哥和秋萍嫂子,雇上老于头的驴车,带着瘦丫去镇上买馒头包子,把镇上那几家卖馒头包子的铺子、小摊儿都包圆儿了,装了满满的一车子。

    在现代人的眼里,包子馒头不算个啥,但在古代,特别是乡下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这老些包子馒头在老百姓的眼中,都不亚于现代人眼中的神户牛排了。

    看到这老些馒头、包子后,那些还围着大棚的村民瞬间都涌过来了,一个个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那老些馒头包子,不顾形象的直吞口水,对食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