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女学霸-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这第一部三国系列中,已经有不少精锐兵种出现了,吕布的并州狼骑、高顺的陷阵营、董卓的西凉铁骑、飞熊军、鞠义的先登营等等,都让读者们忍不住去比较,这些精兵交战时,又会是何等的盛况。毕竟吴笛的战争场面描写,就是一绝!
许多读者读完这第一部三国系列,都有些微妙地发现,前面所描绘的战神吕布,仿佛都在为最后这三英战吕布,白袍小将击退吕布而做铺垫似的,难道吕布也只是一块垫脚石吗?
不要这么坑吧……
夏建业这个时候也有些醒悟过来,他发现吕布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了,虽然勇猛无双。时常热血冲头,但是必须得承认,他身上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头脑比较简单,而且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然而他在对待亲情、友情方面,却又异常真诚。有时候为了亲人而不顾大局。
即使吴笛美化过吕布了,却也没有改动他性格中的致命缺陷。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可不是说笑的,在一部好的中,人物写到最后,作者也无法控制他的发展,因为最重要的便是人物,若是为了情节而扭曲人物的性格。那本身,便已经落了下乘。
吕布的性格,注定了他在那个关键时刻,为了妇人家眷,而不听陈宫的计策。最终兵败被俘。
不过,在读者眼中,这些都不重要,他们只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位霸气无双的战神,看着他那样威风,每战必胜,便感觉十分痛快。因此,已经代入吕布的读者,当然希望吴笛给吕布一个好的结局……
然而,说到底吴笛美化吕布,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他,让第一部三国系列一炮而响,读者纷纷为了这个有魅力的主角而掏钱,等到越来越多的人看三国系列时,她再无情地将吕布虐杀。
因为,这就是真正的历史。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的好,吕布这种人“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吕布终究不是一位合格的上位者。
而反正在写到那个时候,她又已经换视角了,她可是用伪pov写法来写三国系列的,没有谁,是永恒的主角,所以也没有任何主角不死定律,因为前一部的主角,在下一部中,就成了配角,甚至是路人。
深知吴笛写作风格的夏建业,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他迅速开始翻《三国正史》中的吕布的传记,发现居然没找到?
他不由有些庆幸,难不成这吕布真是吴笛的原创角色吗?
等等……总觉得在谁的传记中,看过吕布出场?然后夏建业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恰巧翻到了曹操的便看到这样一段记录:
“曹操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曹操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曹操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果然是这样……这就是吕布的结局!
夏建业将两部书一合,往椅子上一靠……
真是的,我怎么就忘了吴笛这家伙的风格,我早就该醒悟的,别看第一部三国系列中,吕布到处大杀四方,一副气吞万里如虎的样子,可是,他最终的结果,注定是悲剧!
女人写的书看不得!
夏建业这个时候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手贱去翻《三国正史》呢?让他多期待一下吕布的未来该有多好……
夏建业虽然再次暗骂吴笛写的书不能看,但他毫不怀疑,待到三国系列出第二部的时候,他又会迫不及待地去看,因为吴笛的这部三国系列,真正写出了那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它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比《三国正史》要高得多,哪怕有不少情节的合理性让人过后想想,简直无力吐槽……合理党就该去看《三国正史》!
在这个时候,网络上有关三国系列的讨论,声势已经十分浩大,那种看完一本好书,迫切想要与别人分享的感觉,是吴笛的书迷们所共有的,因为吴笛的书,有这样的巨大魔力!(。。)
第四百四十一章 讨论与吐槽()
现在吴笛书迷在网上聚集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鱼龙混杂的,当属天净沙的度娘吧,但毕竟玩度娘吧的年纪都比较小,虽说天净沙吧大多自诩为文艺青年,但是有时候吵起来也就跟泼妇骂街似的,成了**青年,反正在网上,谁都不知道电脑面前是人还是狗。(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还有特意为了讨论吴笛的而成立的一个天净沙论坛,原本只有很少一部分在那儿混,气氛一直比较融洽,其中大多数都是已经工作了几年,甚至是有家室的读者,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因此即使有争论,也会以理服人,而不是那种“总之我就是对的,反对我的都是错的”的中二少年。
有时候即使互相都无法说服对方,却也会理解对方的理念,毕竟有时候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是各自的立场不同而已,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少有人会背叛自己的阶级利益。
随着吴笛的越来越受欢迎,这个天净沙论坛也渐渐热闹起来,甚至还增设了其他版块,除了讨论区以外,还有推书区,以推荐当代传统为主。
而因为吴笛的一篇《钱与情》,天净沙论坛出现了时政帖,随着因为《钱与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讨论时政的人也越来越多,索性便又开了一个时政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净沙论坛的建立者,索性就将天净沙论坛搞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论坛,虽然无法与海角论坛这种大型论坛相媲美,但怎么说也比小众论坛蛇的天空强了,毕竟蛇的天空主要讨论网络,而天净沙论坛则是传统论坛,在当今华夏,传统可是主流。
传统商业作家。写爽文的功力,可不比网络作家们差,如今的网络作家,除了中原五白王静姝,能够创下那样强大的销量记录以外,其余网络作家,在实体出版方面。还真的没法与传统作家相比。
此时,天净沙论坛的讨论区,也是流量最大的一个版块,就在讨论吴笛的第一部三国系列。
“花了一下午一口气读完了《三国》系列的第一部,感觉天净沙的写作功力越来越深厚了,这部更加偏向商业化。但是那种无与伦比的画面感,实在是太痛快了,读天净沙的,感觉就像是在看电影一样!”
“吴笛的插画也越来越棒了,作为她的铁杆乐迷,很期待她能为《三国》写出更多的好歌来,仅仅一《临江仙》根本不够!顺带一提。何欢老师完全唱出了《临江仙》的神韵,点赞!”
“非常流畅的一部作品,历史中难得的佳作,娱乐价值非常高,人物刻画十分鲜明,在这一部中,我记住了吕布、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关羽、张飞……当然,还有那个唯一击败吕布的白袍小将。表示非常期待这个伏笔!”
“我没看过《三国正史》,在这个论坛会不会有人笑我?总觉得听到‘正史’这两个字就头大,但是这部《三国》系列,我在看了那个炫的cg动画后,忍不住买了一本,试着去读了一下,现就算没看过《三国正史》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为了找伏笔,我去翻《三国正史》了!”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那个‘白马义从’的?感觉清一色的白马什么的,实在是太帅了啊,那个战胜吕布的小将。就是白马义从中的一员吧……”
“我现很多人喜欢断章取义诶?那个小将能击退吕布,只是因为前面刘关张已经把吕布的体力耗尽了,这关羽可是秒杀华雄的人诶,还有张飞,文中说他是和关羽一样的‘万人敌’,刘备这个大耳朵双股剑也用得挺犀利,更别说之前断手的武安国、公孙瓒也和吕布战了十几个回合,这种车轮战简直就是作弊!在我心目中,吕布是无敌的!”
“吕布是无敌的+1,你们这么吹那个连名字都没的小将,作者知道吗?我不由想到个笑话,一个包子没饱,两个包子还没饱,到第五个包子饱了,就使劲夸第五个包子是最好的,而那个白袍小将,和第五个包子没什么区别吧?”
……
单从讨论区一片赞誉之声,就可以看出,吴笛的这部《三国》系列的开篇非常出色,让不少从来都没看过《三国正史》的人,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而中所刻画的一个个人物,都非常鲜明。
其实在刻画人物方面,吴笛是有天然的优势的,因为她自己是个插画师,她总是能够将自己笔下场景,绘画出来,这就使得某些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就深入人心了。
当然,除了赞誉之声以外,总有人跳出来质疑一些东西的,没有哪本可以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总有人挑刺的。
比如有科学物理帝吐槽吕布玩“人肉烧烤串”的问题,觉得这T的就是吴笛一拍脑袋胡乱瞎写的玩意,还有人则吐槽关羽那什么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这真的用得顺手吗?还有就是“斗将”这个环节,感觉特别违和……有精研《三国正史》的人,便说这《三国》系列完全就跟《三国正史》自相矛盾,到底写得什么玩意啊!
还有吴笛的忠实女读者表示,她原本很期待吕布与被吕布所救的那个小女孩会有后续展,结果第一部结束了,里面压根就没什么男女感情戏,除了战争、政斗、屠杀等以外,一点男女感情戏都没有,这让原本很期待吴笛能够写过与《梁祝》媲美的古代言情的女读者,十分失望。
她这个帖子一出来,则遭到了不少男读者的吐槽,说是只求吴笛不写感情戏,那简直让人蛋疼,现在的节奏正好,还有极端点的,说是从来不看吴笛的言情,因为这已经不是虐主了,是虐心啊!
“《三国》本来就是一部写给我们男读者的,那些求感情戏的还是绕道吧!”有男读者得意洋洋地回复道。
“呵呵,《三国》分明就是写给我们腐女的,你们实在是太肤浅了,难道你们没看到吕布与高顺之间的真爱,你们没看到刘关张之间的真爱,你们没看到袁绍与曹操之间的真爱,你们没看到曹操与关羽之间的真爱?最关键的是,吴笛的画风天生就属于**!这些美男们不凑成一对又一对,能看?”某腐女语出惊人。
二更~~~求推荐票、月票~~~!!!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最年轻的周迅人文学奖得主()
在腐女们那强大的战斗力之下,不少男读者纷纷退避三舍,最关键的是,经这些腐女读者一说,为什么再回过头来看那些特别热血的兄弟情谊时,就想歪了呢?
腐女,果然是毁三观的生物啊!
但是不得不说,腐女们花起钱来确实大方,这《三国》系列的周边还没推出,就已经有不少人在问了……
除了有女读者表示不喜欢没有言情的历史以外,还有一些人,则又开始从立意上来批评吴笛的没内涵了,他们认为这部《三国》是一本媚俗的商业作品,一点都没有的价值。(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有读者直接将《三国正史》甩到了他们脸上,然而这些追求内涵的人,却又不去看真正高大上的《三国正史》。
要知道,《三国正史》可是真正的有“以史为鉴”的作用的,里面的不少政治权谋手段,值得学习,而其中对三国的形成等,还有最本质的分析,只要去认真读《三国正史》的人,一定能够收获他想要的。
可惜,真正去认真读《三国正史》的人实在太少了,哪怕吴笛已经尽可能地降低它的难度了,不过它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这些读者也不过就是叶公好龙而已,内涵的作品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但销量却并不高,可见其实大多数人看,并不是为了追求大道理,而是将其当成一种精神食粮,先要好吃才行,怎样的才好吃?当然是有趣的。
若是有趣的也很有内涵的话,那就最好了。
还有比较犀利的读者表示,什么内涵不内涵。都是人分析出来的,最懂得找内涵的人,其实是语文出卷老师……
这么一说,还真有一位出卷老师,直接拿着这《临江仙》出了道诗歌鉴赏题,先是问这词是什么类型的词。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结果一群论坛众还真开始赏析这词了——
“这是一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楼上的。你当年高考诗歌鉴赏一定是满分吧?这简直就是标准答案嘛!”
“给高考达人跪了,说起来,本来我就觉得这《临江仙》很好,读起来感觉胸中有一股气,就是不知道好在哪里,原来只有会做诗歌鉴赏题的高人才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么?”
……
在一群人的调侃中。那位说吴笛的《三国》系列没内涵的论坛众无奈退去,他这才现,其实内涵不内涵,全看有没有语文出卷老师拿它出题!
而随着《三国》系列第一部的大受好评,它的销量持续增加。在一个星期内,销量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