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医武高手-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到其他危重病房看看,我在这里等你。”陈青云把院长支开,才能进行探查。
院长不知道陈青云的意图,连忙答应:“好的。”
院长出去之后,陈青云关好病房门,施展阴阳离合望气术,知道没有医生、护士到这个病房来,估计医生对这个年轻人已经不抱希望,把精力用在其他的学生身上去了。
陈青云催动乾阳真气朝年轻人的腹部缓慢前行,直接到达大小肠,发现年轻人的体+内已经没什么东西,也没有活跃的生命信息。
陈青云估计不会是急性传染病,应该是食物中毒。看来毒物已经渗入这个年轻人的血液,对此,陈青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输入少量的乾阳真气护住年轻人的心脉,尽量地延缓他的生命。
门外响起急促地脚步声,院长气喘吁吁地跑来,高兴地说:“陈市长,好消息,已经得出结论,不是急性传染病,其他学生都已经脱离危险。噫,这个学生的生命体征也在变好,真是太好了。”
这时,欧舟的电话也到了,他气愤地说:“陈市长,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你的岗位不在医院。赶紧给我回来。”
陈青云轻松地说:“欧书记,已经可以肯定,学生是食物中毒,我马上就回来。”
其他的副市长还在会议室等候着,陈青云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他的行为已经不能用做秀来解释,如果让他们冒生命危险去做秀,谁也不会答应,但谁也搞不清陈青云的动机是什么。
接下来的会议就轻松了,沈平继续主持,要求袁市长马上到现场,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工作,医院则负责学生的康复,从明天开始,对全市的中小学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袁彩依的心情最难受,刚下决心靠扰陈青云,接着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食物中毒,往大里说,她这个主管市长的责任根本跑不掉、如果大事化小,则可以轻轻放过,关键是看两位主要领导的态度。
十五中学的财务状况本来就不佳,这次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更是令其雪上加霜。黄立派柴纯与校方进行初步接触之后,校方竟然完全同意醴泉泰安集团进行收购。
黄立没想到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自己还没出马就谈妥了条件。学校对醴泉泰安集团的条件竟然是全盘接受,并且很快就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除个别老师反对改制,其他老师对于五万元的“一拳打”表示满意。
袁彩依也签字同意了十五中的报告,醴泉泰安集团很快就将收购资金三千多万元打入安平市财政局的帐户上,其中六百多万元用于教师身份置换。
十五中的顺利改制,直接影响了安平工程机械厂的改制工作。本来张行还有些想法。但陈青云同意他调政府办任副主任,留正科级待遇。张行也就没什么意见,只是钟庆不愿意离开机械厂,劳伦斯决定聘任钟庆为厂长,其结果是皆大欢喜。
工程机械厂经历了一次收购的风波,让这些人组织第二次这样的行动,那就很困难了。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加上张行与钟庆在厂里很得民心,对威信较高的老书记也尊重有加,他们的职工代表大会也按照政府的意图,完成了所有的流程。这次的收购,市政府直接有了七千多万元的财政收入。
完成了这两次收购,陈青云的目光又回到了九大重点工程。进度最快的属政务中心。工商局的问题已经解决,但环保局还卡在那里,如果上面没有拨款,陈青云最多同意建设两千多平米的办公、监测用房。李朝圣头大如斗,硬是不敢将政务中心的方案提交到常委会讨论。
欧舟也不敢霸蛮将政务中心的方案提到常委会讨论,陈青云所说的原则,是常委会决定的,要是自己否定自己,以后陈青云就有借口不听欧舟的指令。
有一件事情欧舟敢做,那就是进行地质勘探。除了四栋主楼,还有数十栋副楼。地质勘探是由S省地质勘探设计研究院承担,估计要全面完成,不会少于一个月。
凤仙三桥的设计招标也完成了,中标单位是S省交通设计院,省内交通道路、桥梁设计力量最强的单位。
壶山大道、凤仙河防洪堤、壶山公园的设计招标也在进行,下个月就能开标。
“沈市长,取缔营运三轮车,政府还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陈青云没有管政务中心的建设情况,他如果插手太多,恐怕欧舟会不高兴,于是将精力转到出租车的事情上:“我想设立城市管理局,将城市公用设施的管理都归到城管局,你看是否可行。”
沈平眼睛一毫,点头说:“事权统一,确实便于城市的发展。将市容市貌、垃圾清运、街道秩序、城市景观、灯饰亮化、门前三包、城市燃气、出租营运、市政建设等职责集中到城市管理局,确实很有必要。”
陈青云见沈平同意自己的观点,高兴地说:“原则上就是这些事情,如果遇到与其他职能部门交叉的工作,你要负责做好协调,比如城市燃气,S省的城市燃气管理条例中规定,城市燃气的行政主管部门,就是建设局的燃气办,这就需要把工作做细致一点。”
沈平天生就是做这些具体工作的材料,陈青云将思路告诉他之后,沈平很快就理清了头绪,他找来常涛与文理,因为很多职能需要从建设局划到即将设立的城市管理局。
常涛是老资格的副市长,当欧舟还在乡镇任职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城管委主任,十多年的副处级干部。欧舟担任常务副市长的时候,他对欧舟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正是由于他的助力,欧舟才能在市政府与何正阳分庭抗礼。他曾希望换届之时,至少能够弄个常务副市长,没想到承诺给他帮忙的欧舟没有做到,沈平从市委来到政府,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对欧舟也失去了信心。
陈青云初来之时,常涛也想着依靠欧舟与陈青云掰掰手腕,以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没料到陈青云根本不在权力分配上与他进行计较,相反整出一大堆的事情。好在陈青云将这些事情安放到常委会成员的头上,不然将他这个主管建设的副市长劈成八块也忙不过来。
市政府领导成员中,常涛的年龄最大,这届没有上去,他也就失去了争强好胜的心思,干脆做点踏实的事情。陈青云与他在凤仙大道改造问题上打赌获胜之后,他对陈青云也服气了,知道这个年轻的市长不仅仅是头脑灵活,其神秘的手段非他们所能理解,常涛也就产生了配合的心思。
因为与欧舟曾经有过密切的配合,常涛在心理上还是很靠近欧舟,市政府发生的事情,常涛总是会第一时间告诉欧舟。但最近一段时间,常涛发现欧舟对他很冷淡,对他说的事情不太理会,语调之间好像有股怨气。常涛的倔脾气上来了,干脆对欧舟不予理睬,屁股完全坐到陈青云与沈平这边。
安平的局势,历来书记强而市长弱,欧舟上任之时,他环顾常委会的成员,加上政府有常涛与赵奇两个铁杆,信心十足地维持这种局面,如果年轻的市长发点小脾气最好,他便能更好地掌握局势。
不料在市政府里,赵奇最先倒向陈青云,现在又是常涛,弄得他完全失去了对市政府的控制;而常委会中,这届市政府成员有两位副市长进+入常委序列,陈青云不但有了先天的优势,九大重点工程分摊到常委成员头上,顿时弄得常委会“人心浮动”,要保住这块利益、捞取足够的政绩,常委们不得不经常向陈青云请示汇报,就连欧舟最贴心的管家李朝圣,也不得不受制于陈青云,真是令欧舟郁闷不已。
常涛将最近市委、市政府发生的变化尽收眼底,他已经可以肯定,欧舟根本就压制不住陈青云崛起的趋势,也许两三年内,陈青云将会以市长的身份,彻底掌握安平市的局面。
今天沈平与他商量城管局的事情,他不相信是沈平自己的主意,言语试探中,沈平坦率地告诉常涛,这是陈青云的意思。
常涛发现陈青云真是奇才,设立城管局,不仅仅是接管原城管委的职能、削减市建设局的权利,确实是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发展的必要措施。
机构设立、职能划分等工作都好说,关键问题是谁当头:城管局的权力之大,将凌驾于农业、林业、建设等传统的政府组成部门之上。常涛与沈平、文理商量城管局职能的时候,他已经预见到,欧舟与陈青云表面的一团和气,可能将会在城管局长的人选上见个高低,这次的交锋,将真正看出两人的底牌何在。
常涛有心提醒沈平,但他也想看看,陈青云的政治手段到底有多厉害。如果连即将发生的事情也看不到,他也没有必要跟在陈青云后面,一条道走到黑。
第三百九十八章 起风()
常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陈青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不会追求与欧舟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实际上很难做到。
欧舟的性格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与陈青云的执政理念,免不了发生碰撞。
政界的人都非常清楚,书记与市长关系太好,上头并不乐意,不符合分而治之的原则;而书记与市长闹得太僵,上头又可能抡起大棒,对主要责任人进行惩戒、或者各打五十大板。
书记管人事,并不意味着市长就没有人事上的发言权,但权力没人会主动给你。
上次在蓉城请客的时候,陈青云让贺洪武在安平机器厂搬迁的问题上,直接与欧舟联系,就是要将经济方面的工作,分块蛋糕给欧舟,以换取部分人事权。
如果欧舟接受了他的好意,却牢牢把握人事大权丝毫不放,陈青云也定会采取必要的措施。
有些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上次的常委会上,欧舟提出,安平机器厂的整体搬迁工作,由市委办公室负责联系,常委们目瞪口呆地望着陈青云,这摆明了是市委插手政府的经济工作。
陈青云在常委会的表现,却出乎常委们的意料,他不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还同意安平机器厂的整体搬迁,纳入重点项目管理范围,这就意味着机器厂的搬迁项目,在审批程序上,也将享受绿色通道。
沈平与薛花已经完全相信陈青云的决策,自然不会提出反对。政府这边没有反对的声音,其他常委当然会同意欧舟的提议。
不过,沈平虽然没表态,心里还是有些想不通,直到陈青云与他商量城管局的事情,他这才明白,陈青云是要与欧舟做笔交易,就看欧舟如何接招。
沈平还是很担心,如果欧舟得了政府的好处,却不给政府面子,陈青云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毕竟在常委会里,欧舟掌控着大部分的常委。
随着城管局的筹备浮出水面,常委们都意识到陈青云在上次常委会上所做的让步,也有他自己的意图。
如果陈青云能将城管局的局长位置掌控住,他在城市管理方面有所动作,那就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了。
欧舟自然也明白陈青云的意图,但他认为只是以机器厂整体搬迁的业绩,来换取城管局长的位置,似乎还有些不够,看陈青云还能拿出什么筹码。
大部分的常委都不看好陈青云这次的动作,认为他太着急,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两三年之后,也许陈青云的胜算会大些,而眼下,陈青云应该还不是欧舟的对手。
只有黄群与其他的常委看法不一致,他已经领会到陈青云的手段,并且在城管局长的问题上,已经与陈青云达成了一致。陈青云能够做通自己的工作,那么其他的常委能躲得过去吗?而自己与陈青云的交易,自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他常委难道不会有类似的情况?
黄群找陈青云办事,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陈青云上任之后,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其中就包括加油站的布点规划,在原有加油站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十多个站点,其中有十来个已经批给了华夏石油西南分公司,还有二十多个站点指标,捏在陈青云的手中。
黄群也看中了这些加油站点,这才提议他的连襟朱家,担任市经委主任。
朱家的关系在泉湖市国资局,如果市国资局不同意放人,安平市的这次任命,将成为一个笑话。这也是黄群太着急,他应该先征求国资局的意见再提出建议。但那次书记碰头会机会太好,这种机会稍纵即逝,黄群也就不得不冒险。
黄群本想通过泉湖市纪委做通国资局的工作,没想到陈青云轻松地替自己解决了难题。
朱家上任后,黄群才知道,加油站的审批权,完全掌握在陈青云的手中。
经委有个能源办,掌握着汽车加油站的规划布点、加油站指标、油料调配及原来三电办的职能。
在何正阳当市长的时候,加油站的审批只需要经委主任签字就行,但那时安平市已经没有了加油站的指标,经委主任想批,也是无本之木。
常委会讨论规划修编的方案时,也有人提出过加油站布点没问题,但批不到指标,终究会成为笑柄。
不知道陈青云通过什么途径,三十多个加油站指标,竟然全部拿回安平市。
黄群知道,拿回这些指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经过省经委的行政审批,还得通过华夏石油给予指标配备。他还记得上次安平市要求增加加油站,省经委与华夏石油的主管官员轮流到安平市考察,一吃二玩三打发,弄到的加油站指标还不到十个。
黄群进+入政界之前,是安平三中的优秀青年教师,意气风发的黄群,轻易地摘取了三中的一枝花,却从此经历了由将军到奴隶的转变。
顾家的男人,似乎都有这样的经历。
黄群很爱夫人,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很少违背夫人的意愿。黄群的内弟在蓉城有三个加油站,听姐姐说起安平的规划,铁了心要回安平发展,这也是黄群提议朱家当经委主任的原因:他的小舅子同样是朱家的小舅子呀。
陈青云拿着三十多个加油站指标的同时,也将加油站的审批权捏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