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龙蛇-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脉沟通借其神力而拥有神级强大力量完全发挥出祖神之力啊。
可是为何?为何需要殉死惊动呢?
还有…广王亲自出手?这雍氏之祖神竟能亲自出手,而不仅仅是对后人的血脉力量加持?并且广王亲自出手力量应该远在寻常神一等强大存在之上,否则如何会引起兵主重视更何须国君殉死?
这其中有何奥秘呢?隐隐的他已知雍国公室这位广王有绝大秘密存在而不同于他国祖神、祖灵类存在,恍然间又忆起此事许久前似听人提起过,却也只是知其皮毛…话语也仅是只言片语。
想来广王出手不是第一次,但凡能参与今日之会,为国君安排后世之左庶长多半也如他这般知晓些。
想到这里,白芒不免在想,此等秘密既为秘密本该隐秘,偶尔这般泄出未尝不是对臣下的一种震慑。
难怪雍国国内随雍国公室西进征战扩张力量强大之大夫不止一家,联合起来也有主弱臣强之虑,但却无任何一家如陈国国内拿下家族般敢对公室不敬…国君一声号令下任何决策哪怕会对各家利益受损也无任何一家敢抗命。(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回来()
白芒的那点心思以及不久后自己的死局雍国国君似全不放在心上,如要引动广王出手,国君身死是必然,不然就是嫡系公室死个大半,以当下的情势确实需要,此事便已是不可变更之定局,历代雍国国君已给他竖立了榜样,这却也是他生而为君应尽之责,相较那些为国君日短者,他这辈子已经相对圆满没任何遗憾。
略微整理思绪,国君便将事情引入今日正题之上。
接下来的正题就是关于太子继位的安排,以及应对陈国确定神威不扩散之约前的咄咄逼人。
前者太子既是已立,国君年事也已高,常年征战之下又有暗伤,说不得哪天就会驾崩,所以早有准备,历代雍国新君继位也自有成法,无须太多商量一切按规矩来。
更重要的还是应对陈国。
大庶长想及此次陈国动手的目标不仅是雍国,陈国北方三大戎狄之国也在其中,便道了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否雍国可以与戎狄背后之神联合呢?
对此右庶长直接否定:“此法不可行。”
“我大雍与妖戎自来就是为敌,近来白灾妖戎又必定入侵大雍根本不可能为友,即便哪怕即便可以,双方于长期敌对的情况下也缺乏最基本的互信,妖戎的狼神、鹿神绝不敢孤身入我大雍兵主神域。”
“同样…兵主也不可能孤身入妖戎、狄人之神域。”
白芒按下之前的思绪,支持道:“右庶长说的是。”
“大庶长与其想自戎狄破局,还不如尽快派遣使者去荆国求援,以荆国与陈国之敌对,定是绝不愿意见到陈国压服北方部分戎狄、又得我雍国而实力大张,或会北上牵制陈国。”
国君颔首道:“左庶长之言有理,不过仅是谴使去荆国却还不够,左庶长却似乎还忘记了一人。”
“国君的意思是?”
国君道:“左庶长的那位大宗嫡脉蛇余公子。”
“不错。”右庶长笑道:“那位蛇余公子既能请动天下诸神与会,陈国三位天神还如此重视、忌惮,其实力、影响力既是强,与陈国三位天神同样也是对手。”
“甚至相比荆国而言…蛇余公子与天主等神才是真正的对手。”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白芒:“左庶长,尤为难得的是蛇余公子乃是你之本宗,有着这层关系,左庶长若能尽快说动蛇余公子站到我雍国一方,说不定国君都不用身死去惊动广王了。”
国君眼前一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之前却是未想到这一层。
如果真如右庶长之言,他或许还真的不用死
“大庶长、驷车庶长觉得如何呢?”
国君问是如此问,心下却是极希望右庶长之言成为事实。
别看他面对死亡已是坦然,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如果能够继续活下去,谁愿意面对死亡呢?
驷车庶长道:“如能如右庶长之言那自是最好,但无论荆国三位神又或是那位蛇余公子毕竟都是我们不能决定之力量,未必会如我们之愿与陈国对上。”
“荆国今年已连连战争损失不小,雍荆之战也是近来才平息,想要荆国北上与陈国争不那么容易。”
“蛇余公子那边却是有可能为确定神威不扩散之约事而不愿生出波折开启对陈国的神战。”
“另外一个可能性是陈国在神威不扩散之约前连连发力…蛇余公子也在做着同样的事,双方各自有着一定的扩张默契乃在确定神约前圈定双方实力势力范围。”
大庶长道:“驷车庶长却为老成谋国之言,我们不可将希望尽托于他人之手。”
他直身一个拱手:“国君,我想我大雍或可两手准备。”
“一方面国君做好惊动广王之准备,另一方面可遣左庶长自东南入荆游说荆国继而自长河而下淮南越北再北上淮上蛇余国去请蛇余公子,左庶长若能够游说荆国、蛇余公子成功,则国君自不用去请广王,不成…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国君看向白芒:“白爱卿,你可愿为寡人、为我大雍往荆国、蛇余国一行?”
白芒毫不犹豫:“白芒责无旁贷。”
国君点了点头:“那此事就交给爱卿了。”
“诺。”白芒躬身应诺:“时间紧迫,国君若无他事,白芒就此告退,回家收拾一番就可动身往行荆国。”
国君拍了拍手,就有一位宫人携了布帛笔墨而来,他低头在布帛上一番书写,再盖上国君之印,将布帛卷起往前一呈,白芒躬着身慢步向前,单膝跪地双手郑重接过,便倒着身子退出了殿外。
白芒走后,国君与几位庶长继续讨论。
没了白芒这位“外人”,他们的讨论就放开的多。
关于广王…有些秘密,确实是可以放出给历任左庶长知晓起到敲打作用,有些秘密却是万万不能。
事实上广王由鬼神而升格为祖神神鬼却是不完整的。
要知道天下间最强大的鬼神也不过止步超阶,能够部分取用人心力量维持存在,却离升格为神有着足足一个境界的大差距,试想一位游泳技术不够高明者跃入了激流结果会是什么呢。
不死已经是幸运,广王勉强存活却也为激流推的到处乱走几无自主游动之能。
这也是雍国公室每次请动广王都须大费周折甚至牺牲一位国君的关键所在,而且牺牲过程远不止单纯死亡那般简单,还须许多其他准备方可成功,可是成功了广王能出手的时间也是根据准备有着时间限制,每次成功后想要再次请广王则又须诸多非短时间可完成之准备。
这一点雍国公室却是将所有外人都瞒住了,甚至公室内部也少人有知道,秘密唯宗族最核心者可知,所有外人都如白芒般只知一位国君死亡、或公室大量嫡系之死亡就可惊动足可镇压一切的广王出手。
这一日过后,才与荆国平息干戈不久后的雍国再次大动起来。
汲地…在与恩利尔一会后协同敖骊和死大龙君将四大海国诸事安排好后王越也终于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导火()
汲邑城北有着一处以祠堂为核心不下镇邑的大庄园,这个庄园就是汲地最大的宗族徐氏所在之地,庄园内外以及周边村落皆是徐氏的地盘人口也皆以徐姓,此地也以徐为名是为徐家坳。
徐家坳最有名望者莫过于庄园的主人徐良,也是徐家的家主、族长,整个汲地除却汲氏最大宗族的族长。
这个人在汲地是个名人。
据说在汲邑大夫治政时期,哪怕汲邑大夫都须卖他三分面子,而且这绝不是笑话、传言,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不过,汲邑大夫身为一方大夫,汲地的领主,就是这片土地的天,缘何还须给徐良面子?
这话如果认真说起来就长了。
本世界天下列国多尚处于类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体制,可在地球上封建时代为秦国结束之后,往后皇权极胜的两汉时代士族大家、世家豪强都是可与皇权争锋的力量,终两汉帝王都在干着既用又打的活。
可是无论怎么打压,士族豪强还是顽强的依附在皇权统治上力量越来越大渐拥有彻底压制皇权的力量。
西汉末年王莽夺政立新,后天下虽为光武中兴,但王莽实亡于士族之手。
光武依士族之力而得国,但见得了士族的力量,倾其一生乃至嘱托后人都是抑制豪强。
问题在于皇帝抑制豪强时要统治一个诺大的帝国却须依靠豪强以及豪强家的子弟。
这种情况下又怎么抑制得了呢?
随历史车轮滚滚,进入到东汉末年士族的力量却是越发强大,天下之政治已彻底是士族、世家之政治。
再往后进入到人们无比熟悉的三国时代,但凡三国时代几乎举出任何一位名人、名士都是出于士族大家,寒门、普通黎庶这等无出身者在这个时代已渐无出头之日,而在此基础上陈群更是创出了九品中正制将士族、世家之政治推向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巅峰。
绝对的权力往往意味着绝对的腐朽。
当一国上下不再流通、隔绝渐成一滩死水时,这个国家也完蛋的差不多了。
三国长达近百年的战乱大为削弱了汉人的力量,北方胡人力量渐渐压过汉人,晋室又掌握在可以在灾荒年间闻听百姓饿死言“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以及每日清谈不止、不问俗世、整日嗑五石散醉生梦死的士家名士手中,偏偏国内还内争不休,与了胡人可乘之机,于是西晋灭亡,士族大家们疯狂南下逃窜,在南方建立偏安******还美其名曰“衣冠南渡”,却不言北方汉人已落入为胡人视为两脚羊比奴隶还不如之境地,中华却是进入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
如果不是后来有英雄冉闵杀胡令出,北方汉人都要彻底被胡人吃光灭种,南渡之后的士族大家们又在干嘛呢?答案是逃避现实、醉生梦死、放浪形骸、继续清谈、嘴炮修仙、嗑五石散、幻想成佛。
数百年后,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
隋文帝之子隋炀帝继位后,有鉴于士族豪强之害,为加强中央集权创出了后世流传千五百年的科举制,大为动摇士族的根基,可是他操之过急、行之国切,结果为士族反扑一击而亡国。
由此可见当时士族的力量。
这些上承春秋战国的士族疯狂叫嚣着没有千年之帝国却有千年之世家。
李唐得国后吸取了****之教训,对士族做出妥协而终将科举制进行了下去,世家政治在此开始走下坡路,但士族的力量依旧不可小觑,直到唐末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之乱再次给了世家重重一击,等到赵宋建立完全实行科举时,自两汉起长达近千年的士族政治才终于落幕。
只是士族、世家政治真的落幕了吗?
宋朝之后再无强如之前可以凌驾皇权之上的世家,但士族却并未没落,在皇权不下乡的年代以宗族为纽带的士族势力依旧有着广大的生存土壤。
他们改头换面、与时俱进的融入了科举制中,掌握着相较普通黎庶更多的资源力量,相对而言自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将他们送往朝廷为新的士大夫为自家代言。
士族真正的消亡,却是千年之后工业化时代的事了。
以上是地球上士族的脉络、士族的力量。
在本世界这个时代,地方宗族势力远未达到两晋之极盛,却已经是一股可称强大的力量。
分封体制下,天子封国君、国君封大夫、大夫封文士、武士而治天下。
此架构中通知为枝干的文士、武士从何而来?
当然多为掌握更多知识、资源的国君之家、大夫之家以及自其家中开枝散叶出的地方宗族培养出来,不然普通黎庶、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接触不到任何知识,更无任何修炼秘术如何能为文士、武士?
纵有个别黎庶出身的武卒在长期的战斗与锻炼中走了****运成为了武士,却也会为士族体系吸纳,成为一个新家族的开创者,他们的后辈可以得他成为武士的经验成为武士。
也就是说,当代天下列国出自士族的文士、武士与两汉时代的士人、宋明清时期的文人本质上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是上位者统治必须依仗的重要力量,上位者可以杀一两个,却不能将之杀尽,想想明末的文人为何嘴上正义凛然却在关键时刻水太凉、头皮痒对投降满清并不排斥?原因就在这里,无论谁统治都得依仗他们啊。
像徐家这等在地方宗族势力强的,大夫当然要给三分薄面。
这一日,临近年末,汲地当前第一家族徐家却是宾客满座,所来宾客皆是汲地其他宗族的骨干性力量,他们因前日汲西城下的事而偷偷聚到一起。
这却是没办法的事,他们不聚不行。
在王越入汲地时,他们以为王越和当初自蔡国入汲地的汲邑大夫没任何两样。
新来一位大夫,家族力量强大、强势的就与其合作,弱势的就凌驾劫持。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王越与天下间任何一位国君、大夫都是不同。
蛇余国的新秩序是要崛他们的根啊。
对王越和对汲地治政的不满早已经在他们心头积压。
汲西的乱子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徐家正堂上首处,徐家家主徐良扫视下方来自汲地各处代表各家与会者,想及他们背后代表的力量,冷声道:“各位,既然蛇余公子以为我们软弱可欺不给我们活路,这回我们就联合起来给他点颜色看看。”(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底牌()
“各位,既然蛇余公子以为我们软弱可欺不给我们活路,这回我们就联合起来给他点颜色看看。”徐良的声音很冷,不过厅内宾客的反响却更冷,半点也无登高一呼群雄云集反应之象。
众位宾客稍稍沉默,其中一位二十几许的年轻人直身拱手对徐良道:“汲地以徐氏传承最为久远,据闻还在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