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动九洲-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胤在出发时,便知道了此战的意义,除了要消灭北汉开疆扩土以外,此战的目的还在向九洲所有的势力宣布北周军容的强大,以及一统九洲的决心。所以此战一定要打得漂亮。
为了能够让先锋军起到震慑九洲的目的,赵胤甚至将刚刚研发出来的大炮配置给了五万先锋军,目的便是为了让他们一战立威。
可是,从弟弟赵义那里传回来的消息来看,情势并没有赵胤在出发之前想得那么乐观。
北汉的元帅杨素果然不愧其“杨无敌”的称号,似乎早就料到北周会有**这个新型武器一般,早早就在晋阳城布下了可以对抗它的东西。
城墙之上那巨大的弩炮,射程比火炮要远不少,因此众多的火炮在还没到达指定位置之前,就被这巨大的弩炮所射出的弩箭轰成了碎片。
另外,杨素似乎还知道了火炮必须要在平稳的地上才能使用,因此在火炮的射程范围内布置了许多坑馅,火炮无法正常的架设,自然也不能发挥出其应该有的力量。
因此在过去三天的对抗之中,赵义吃了不少的亏。莫说攻下对方的城墙,但是自己的不对就损失了不少。这可是南唐的天兵消失以后,整个九洲最为强大的虎贲卫和殿前军啊!
只可惜纵是如此,北汉的杨家将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赵义本想立一个大功,没想到竟然干了一件这么丢人的事情。
赵胤此刻则看着沙盘之上的晋阳城陷入了苦思,必须要在中军到达之后想到破城之计,虽然仅仅靠拖也能够将整个北汉拖垮。但是现在的九洲局势根本不然徐他们拖,赵胤必须要想出一个破城之法。
“报!有人觐见!”
帐外亲兵不合时宜的禀报声将赵胤从思索中拉了出来。
这名亲兵跟随赵胤的时日较久,知道自家大帅的习惯,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让其他人来打扰自己的。
于是赵胤抬起头,回了回神,走到一旁拿起一个茶杯喝了口说到:“请进。”
不一会,赵义便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廷宜(赵义的字),你不在晋阳城下率领先锋军,跑到我这里来干嘛?”赵胤在看到自己的弟弟后,不犹惊讶地说到。
赵义走到赵胤的面前,跪下行了一个军礼后,说到:“弟有急事,是故连夜赶至陈桥驿,晋阳城下已由王将军接管,还望兄长赎罪。”
赵胤点了点头,自己弟弟的脾气他还是知道的,若不是十分紧急的事情,赵义也不会这么着急连夜赶来,于是他问到:“所为何事?”
赵义起身,禀报道:“禀兄长,弟发现杨素的四子杨壮似乎回到了晋阳城中,特来禀报。”
听到杨壮的名字,赵胤不犹吸了一口冷气,说到:“这个时候他回来干嘛?他不是应该在西蜀么?而且他向来与他父亲不合,此时回来难道是为了守国?”
赵义答到:“兄长,诸人皆知杨壮乃是凌烟阁十六先生的亲传弟子,未来的凌烟阁十六先生。而世代十六先生均是镇守极北之地,这个杨壮因为钦慕西蜀的花蕊夫人,不顾师命前往西蜀已是凌烟阁中的一件丑事了。而且他素来不喜欢北汉皇帝,因此与其父杨素早就断绝了父子关系。此时回到晋阳城,弟以为他不是为了北汉,而是北面可能出事了。”
赵胤点了点头,说到:“从潜入辽国的殿前军前些时日发来的密函来看,耶律楚材似乎回到了辽国,现在正率领西北路招抚司的残余兵马打算对抗右贤王。只是这与十六先生似乎没有什么关系,这其中倒是有些奇怪了。不过这杨壮应该是不会协助其父亲一同镇守晋阳城的。”
赵义答到:“是的,弟之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就在今早,杨壮单枪匹马闯入我军阵营,挑落我军几名大将,因此弟才紧急来报。”
赵胤皱了皱眉头,这个杨壮是凌烟阁十六先生的弟子,修为据说已经到了结缘中境。如今这么一个大武者公然与北周为敌,那么先锋军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毕竟一个结缘中境的大武者虽然不能够抵抗五万大军,但来去自如的他还是十分麻烦的。
而如今先锋军中除了赵义这个倾语中境的武者之外,便没有倾语境界的武者了。
赵胤说到:“既然如此,明日你留下督办中军前行,我今晚先行前往晋阳城下,既然对方已经出动了大武者,那么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赵义点了点头,说到:“弟此番前来就是希望兄长能够前往制止杨壮杀害我军将士!”
可是,就在赵胤准备吩咐亲兵备马时,一道身影却不经禀报走入了帅帐之中。
看着那高耸的官帽,赵胤认得这位便是左司马潘美。
“左司马,你不在帝前侍奉,跑到我陈桥军中干嘛?”赵胤见到潘美之后,不犹问到。
哪知潘美见到赵胤之后,立刻跪下哭道:“都检点大人,皇上驾崩了!”
第三百零五章北国篇陈桥驿(下)()
北周皇帝柴彤自从当年在晋阳城外被耶律楚材射中一箭之后,伤势就不见好转。与南唐的皇帝一样,经年累月的伤病渐渐地爆发了出来,就连释天这位精通藏传医术的高僧都没有医治之法。
看着柴彤一日一日病情渐渐加重,其实整个北周上下都知道,皇上命不久矣了。
只是没想到结果来得这么突然。
赵胤听到消息之后,呆立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时间一丝丝地流逝,泪水也渐渐地从他的眼中流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自小受尽江湖凶险的赵胤永远不会忘记,正是柴彤接纳了他;一直不受重视的赵胤不会忘记,正是柴彤力排众议,重用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殿前督检点;备受挫折的赵胤不会忘记,在柴彤的朝堂之中,他赵胤就如同一个宠儿一般,皇帝对他无微不至,也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照拂,让他重新有了家的感觉。
柴彤对他无限的信任以及重用,使得赵胤有了信心、有了胆略。因此他才能不断地在九洲的舞台之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或许每个英雄都有他传奇的所在,但是赵胤的传奇绝对离不开柴彤。可以说,没有柴彤,也不会有今日的赵胤。
虽然赵胤在心中也知道柴彤命不久矣,但是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在他前往南唐的时候,他就祈祷着柴彤能够活到他回来,柴彤也确实做到了,只是那时的柴彤已经病入膏肓。这次也一样,也许是为了逃避,也许是为了再次向上苍祈祷,赵胤希望自己平定北汉之后,能够在回京的途中受到柴彤的嘉许,起码柴彤没有死去。
但是,这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皇上!为什么您就不能等到开疆扩土加在你身的那一刻!”
沉默许久的赵胤跪了下来,朝着开封府的方向跪了下来。
他哭嚎着,伤心欲绝;他用力敲击着大地,悲痛莫名!
“皇上!为什么您不能等到臣回去!”
“皇上,为什么您就这么走了!”
“皇上。。。。。。”
赵胤已泣不成声。
潘美见赵胤已经冷静了下来,在一旁小声地说到:“殿前督检点大人,太后及新帝希望您能够完成先帝的遗愿,将北汉拿下,这便是慰藉先帝在天之灵最好的方法了。”
潘美觉得自己接了一个麻烦的差事,柴彤膝下竟有一子,才六岁。因此柴彤驾崩之后,北周的朝廷几乎就是原来的皇后现在的太后执掌。
而太后更相信外戚胜过赵胤。因此对于一个这样领兵在外的大将,太后说什么也不希望赵胤率领着完好无损的二十万大军回到开封府吊念先帝。她更希望赵胤与北汉同归于尽。
于是平日里不怎么受宠的潘美便接受了这份差事。
如果这个赵胤真的有二心,那么在得知先帝驾崩之后,无疑会先杀了潘美祭旗,而后再率领大军回到开封夺取政权,毕竟在大唐覆灭以后,这九洲动荡这么多年,大将兵变篡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赵胤没有二心,继续忠心于北周朝廷,听命继续征讨北汉,潘美回朝自然会受到太后及皇帝的嘉奖。可是谁都知道赵胤今后的日子一定不好过,而在北周,赵胤实在是根深蒂固,即使他受到了一些打击或者其他什么,他那遍布军中的手足一定不会放过今日来规劝赵胤的潘美。那时候就算潘美位极人臣又能怎么样,整日里被如此多人“记挂”着,恐怕日子也不会好过。
潘美有潘美的野心,自认才华不输于任何人的他,自然有他的抱负,他不愿他的一生就这样碌碌无为或者担惊受怕地渡过,因此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当他抬头与在赵胤一旁安慰赵胤的赵义四目相交时,他知道自己的计划一定可以实现,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被后世铭记的人,他甚至已经开始憧憬着自己能够像唐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被后人口口相传了。
兴许是哭累了,兴许是心力交瘁,兴许是太过悲伤,兴许是喝了太多的酒。
已经是结缘中境的赵胤竟然在哭声中沉沉地睡了过去,就这样倒在了帅帐之内。
赵胤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因为自己全身通红被伙伴们成为关公在世的孩子,他们都尊称他为红香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的家在自己五岁的时候便被无情地摧毁。
与平凡的小孩不同,赵胤出身在一个军人的家庭,祖父曾是大唐的三州的刺史,只是大唐陨落之后,赵家便渐渐地没落了下来。但也许是遗传的缘故,赵家对于兵道有着独特的天赋,赵胤的父亲便是一名优秀的军官。
但可惜的是,赵胤的父亲跟随的是后唐的李嗣源,再一次与石敬瑭的战斗中,父亲战败了。
多疑的李嗣源认定是父亲通敌,于是本就在城中备受他人嫉妒的赵家被李嗣源通缉,树倒猢狲散,那些原本还效忠于赵家的人,竟然在一瞬间便倒戈相向。
那些原本叫他关公在世的孩子家人纷纷冲入了赵家,喊打喊杀。
父母在那场混乱的追杀中死去,保护他们的大哥也在那场逃难中死去,到最后,只剩下了赵胤和弟弟赵义。
两个小孩孤苦伶仃,甚至开始沿街乞讨。
兴许是老天垂帘,在赵胤十岁那年,一个好心的和尚收留了他们。这个和尚不仅收留了他们,还看出赵胤是一个武学奇才,只可惜和尚自己的修为也只有相识巅峰,年纪轻轻的赵胤很快就超越了他。
也许是不忍心让一个武学奇才陨落,那个和尚偷偷地回到了自己的门派中,偷出了一本秘籍给赵胤,可惜他自己也被门派中的人打成重伤。当他把那本秘籍给赵胤的时候,他便圆寂了。
可能是老天开的玩笑,那个和尚拼死偷出的武学秘籍,竟然只是一本佛经,一本再平凡不过的佛经。但是这本佛经却让赵胤第一次有了心中的想法。
通过熟读佛经,赵胤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不再自怨自艾,也没有怨天尤人。
就在那时,一个终将在九洲的历史上有着浓重笔墨的英雄人物诞生了。
游走九洲的赵胤凭借着他广阔的胸襟以及英雄的气概很快便召集了许多英雄豪杰到自己的麾下,也就是那时,赵胤遇到了柴彤,那时还不是皇帝的柴彤。
两个青年在开封府最高的酒楼把酒言欢,商谈自己的抱负。也就是那时候,两个人对对方的理念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无比地信任的对方。
臣不欺君,君不疑臣。
赵胤的梦想是学盛唐一般再次一统九洲,这样九洲的民众就不会在战火之中痛苦生存了。而赵胤认为,柴彤就是那个值得他辅佐一生的明君。
只可惜,柴彤死了。。。。。。
赵胤在床榻之上辗转着,似梦非梦。
一阵阵骚乱之声将赵胤从梦中惊醒,看着帐外不断走动的火把以及一阵阵地大呼小叫,赵胤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看着地上的十几个空酒坛,赵胤不犹叹了一口气。
但是帐外的躁动之声却越来越大,似乎隐隐有了爆发之势。
领军多时的赵胤立刻意识到不妙,匆忙穿上甲胄,走到了帐外。
只是帐外的情景还是让他惊呆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眼前的情况会发生在自己所率领的军中!
军中哗变了!
第三百零六章北国篇黄袍加身()
赵胤治军只能在整个九洲已经跻身于顶尖之列。无论是殿前军还是虎贲卫甚至北周所有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均对这位北周的战神充满了敬仰。
赵胤那宽广的胸怀以及豪气的态度,是北周所有军人心中的典范。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九洲,所有的将军都有可能遭遇到哗变,但是赵胤就是那个唯一的不可能。
可是赵胤如今就遭遇了哗变,在他得知柴彤驾崩的这一天。
以赵胤的身手,即使十万大军全部向他攻击,只要不恋战,全身而退的话,场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拦得住他。
但那样他就不是赵胤了。
先帝驾崩,而后军中哗变,大将夺权。这在大唐覆灭后这近百年的乱世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多年的治军经验告诉赵胤,此次的哗变并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在赵胤走出军帐的那一刻,直到方才还十分嘈杂的军队,一下子便安静了。
所有的士兵都围在帅帐之外,包括跟随了赵胤多年的亲兵。
“是粮饷不足还是我任人唯亲?”赵胤环顾了一周,对着将士们喊到。
这话被他融入了自己的“意”,周围的将士们忽然觉得这是整个陈桥驿的天地在向自己问话一般。站在前面的士兵甚至都有些晕缺。
“是我残虐不仁还是敌军太强?”赵胤又问了一句,此次的力量更是强过上次,站在前排的几个士兵甚至在这威压之中晕了过去。
“是北周无望还是敌国游说?”这是赵胤的第三次发问,一次强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