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借势-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面有一天办时间,我想将主要时间安排在牛潭村和一中,牛潭村小学那边借口不要找。问题是在一中这边。区里、或区局在面对一中这种情境下,要进行教育发展,该从什么角度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说硬件建设无法达标、比如说超大班额、比如说生均所占面积等等,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加强,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会成为平秋市教育发展的大阻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向省里专家请教解决之道,而对专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三评合一的检查虽说是针对下面对教育投入与重视的督查,但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也是专家们关注的实际工作?”
说到这里,文璐已经知道杨东轩的意思,请周瑾瑜给一中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出谋划策,将周瑾瑜的注意力引导这一面,自然会将跑面的行程进行改变。不看乡镇或村小的面上建设,对这次迎检的过关会容易得多。
“好,要不要向上面请示?”文璐说,迎检是一盘大棋,不仅是城南区的工作,更不是教育口这边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从市里到区里,都有统一的部署。如果杨东轩将周瑾瑜等跑面组的人留在一中,达到一定的目标,但又会加重一中这边的压力,或许,市里领导、市局对这一安排不赞成等,都会引发不小的压力。
“不要紧,没必要请示。”杨东轩说,“跑面的行程最终还是省里领导定,周教授如果对一中的情况有兴趣,市里、市局、区里谁能说什么?这东西目前就我们俩知道,也是我要请你帮这个忙。”
“好,你放心。不过,不能白干哦。”
“不会白干,我会努力干的。”杨东轩说。文璐掐他一下,站起来往打字店外走,要回办公室去写这个东西出来。
到下午,市里传来准确信息,省里检查组已经到市里,住进酒店。而周瑾瑜果然是其中一个,这个消息对城南区的人说来不算太意外,当初周瑾瑜带人到城南区的督查进展,又因为牛潭村小学厕所出事,给区里留下后遗症。当时周瑾瑜就丢下话,表示要在来看这边的工作整改情况。如今到来,不过是印证当时的话而已。只是,周瑾瑜到来会让这边的压力大为提升,谁知他会在跑面上另作什么打算?
因为今天在市里,有实力那边接待和安排。城南区虽然也在市区,相隔其实很近的,不过,城南区这边人不好到市里见检查组。杨东轩本想先过去见一见周瑾瑜,也觉得这样会让人有闲话。
文璐的材料还没准备好,见周瑾瑜口头表达杨东轩觉得也不会有多难度,不过,文字材料对周瑾瑜说来更能看到价值的一面。从某种角度说,杨东轩对省里三评合一的检查与督导,理解上不单一是未了获得合格,而是站在地区教育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的眼光会不会打动周瑾瑜,却是要选好角度的。杨东轩不知道文璐弄出来的材料会怎么样,思路、视角、价值观等等都要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必须跟全国的大局、大势合拍起来,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一中如何发展()
在办公室自己也反复琢磨这个东西,觉得自己这些想法跟当初在一中听同事们的抱怨、学校领导们反复强调的困难时共鸣的,也是在浏览了不少论文、省里三评合一工作精神后,产生的想法。 不能说是突发奇想,更不是为了让周瑾瑜老师的视线转移。其实,周教授对平秋市地区教育现状比市局、区局都要了解更深,而站在他们的高度上看待这样的问题,根本不是用三五个月的硬件准备能够蒙混过关的。
周教授负责跑面,省里其实也是在回避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跟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一两次督查就可改变,也不是某一次抓住一个缺点不放,就能够发挥出那种效应来。想到这些,杨东轩突然觉得自己的思路似乎开阔不少,看待城南区或平秋市这里的一些问题也不再局限在教育口本身。
对平秋市一中的问题也用纸罗列出来,主要是这几个方面:最关键的是占地面积小,无法扩班。如此,不仅使得一中初中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高中部也难以扩大。每一年的招生数受到教室数所限制,有学生想进入,只能提高门槛。另一个办法就是往班级里挤,造成目前所有班级最少人数班额也达到六十五人以上。这样的班额,教室里挤得满满的,教师上课的效果就不会好,也顾看不过来。
班额大有很多隐性危害,杨东轩是深有体会的。上课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是人多了,顾看不过来,关注的学生无法周全,必然有学生跟不上课。看顾不上来后,学生会分心,教室里就会有引开学生注意力的小话、小动作等等,都会导致一堂课不能顺利一气呵成。这是学生方面的负面影响,对教师而言,四十五人一个班,或四十个人的班额,正常课时量以化学来计算该四个班,面对一百六十学生,而实际上要面对的学生人数在二百六七十人,差不多七个班,可见教室的工作量加大了多少。无论是作业、还是课后辅导,会占去老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疲倦之后,哪还有精力来钻研教法?
一中这样的情况不是孤立的个例,是之前的国情使然,也是教育管理者的思路限制。当然,跟当初的经济状况也是紧密联系的或者说是受到阶段的经济发展所限制。
其次是怎么改变,思路和方向的问题。一中要改变现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原地拓宽,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周边已经给街道、商铺、民居楼房所包围,扩宽的成本太大。最好的方案就是将初中部搬迁出市区,在市郊区划出一块用地来,重建一中初中部,把初中部和高中部剥离,而高中部分出一部分到初中部这边,也能够缓解高中部的用房紧张局面。
然而,搬迁初中部要多少资金来建设新校区,杨东轩是无法估计的,不知文璐在材料中会不会将这个数据放进去。这种数据要有凭据,也要符合平秋市这里的物价。是几千万还是一两个亿?之前在一中时也有讨论到这样的问题,即使不现实,并不妨碍老师们闲谈。区里也有这样的议案,议案提到至少要八千万进行建设,但如今平秋市周边征地成本提高不少,建设材料成本也提高了,那个八千万好像是两年前的。
想到这,给文璐打电话,那边接了,杨东轩将自己写在纸上的想法、还有搬迁所需要的建设资金也要她找一找,适当地上浮,不要过于夸大但也要放开眼去做规划。
文璐已经理解他的思路,当下记录了这些东西,告诉他会加进材料里。
材料有文璐做,杨东轩是很放心的,而且,这跟意思还不会外传。但一中那边也该有相应的应和,明天周瑾瑜到后,这个事情推动起来才更顺利。
目前一中是石永曦说了算,但他的精力集中在高中部,初中部这边主要是周思雨。迎检时一中作为被检查的点之一,石永曦要应对省里的检查组,周思雨完全可脱身出来准备这件事的推动。万一今后有进展,也只希望周思雨来做这件事。
给周思雨打电话去,说,“周校,周美女。”
“杨局好,杨局还有闲情拿我开心呢。”周思雨笑着说,不知身边是不是有人。
“哪敢啊,有心也无胆。周校魅力太大,在你面前正眼看都不敢。”杨东轩说,上次跟之所以开玩笑之后,彼此的关系似乎又有所变化,不再像当初那样。杨东轩到教育局成为副局长,彼此的地位关系有了变化,如今渐渐调整,更吻合这样的关系。
“局坐,有什么指示?”周思雨说,也知道这时候正处在迎接省检之前,而一中恰好是检查的点,杨东轩打电话来应该跟这有关系,可能是布置新的工作。
“周校,现在能不能挤出时间出来一趟?我有个想法想跟周校讨论,也是明天迎检的一个想法。”“好,杨局有指示,困难再大也得克服,对不对?”周思雨笑着说,“杨局在哪里见,我过来找杨局汇报。”
在茶楼见面,周思雨到来时,杨东轩自己点好茶。说,“老领导,喜欢喝哪种茶?我来点。”“茉li花茶吧。”周思雨说。“这个好,茉li花茶养颜、护肤。”“哪有这些功效,杨局长不见几天,也学会口花花地胡说了。我不过是习惯,平时十块钱三斤的茉li花茶放在办公室喝习惯了。”“周校,我说的可是真有科学依据。这里可惜没有镜子,要不你照照看,如果不是天天喝茉莉hua茶,哪会有这样细腻润滑、白里透红的肤色?养颜、护肤、青春常保,如果我是生产茉li花茶的老板,一定请周校做现场演说,销量定会成倍增长。”
“说你口花花还不肯承认,都瞎扯到哪里去了。”周思雨笑颜绽开,美艳无方,杨东轩不免心惊肉麻。“周校,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说真话却不被人相信,也是很苦恼的。”杨东轩申辩说,他之前那瞬间的失神,给周思雨看在眼里,心里也非常高兴。
女…人对自己的外貌都很在意,平时周思雨就非常注意仪表,在老师、学生面前表现得端庄、矜持、落落大方而又待人亲和,极少有人跟她说这些玩笑,即使跟局里的人,最初有些人也开玩笑,只是她心里不洗,冷着脸不应,这些人也不好继续说。比较在教育口跟行政有些区别,教育局的人虽然有不少很混,终究是教育出来的人,脸皮和自尊心不能跟行政上的人相比。
跟杨东轩之间情况就不同,他说从一中走出去的,杨东轩当初在一中很老实、规矩,那是有目共睹的。当初受委屈,周思雨就有同情心只不过没有能力来改变,之后,杨东轩突然成为教育局副局长也觉得那是对那些人打脸,为他高兴。随后在一中的工作上出力,对一中的宣传上出谋划策等,都让周思雨觉得有自己人的感觉。
“杨局长不会是为茉li花茶找我过来,做这样的工作指示把。”周思雨说,这天大家时间都紧,要不是杨东轩打电话约出来说跟迎检有关,都可能推辞掉出来见面的。一中作为市区必检校,迎检工作准备很充分,但也不敢有丝毫大意。万一在迎检中出问题,有人提到她周思雨在今天外出进茶楼,压力就大了。
“周校,我有个想法,也是今天才想到的,不成熟,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请说。”
“一中目前的发展以及受到很大的限制,两年前就有人提出将初中部剥离出去,搬迁到新,建设新校区。这个提议大家都觉得是正确的,只是,城南区没有这样的财力来做这一件事。我就在想,这次省里来城南区做三评合一大检查,虽然是坚持城南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等情况,可督查的目标是什么?督查的目标就是要让地方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对教育按比例地投入。一中的情况以及很严重,同时也可预计,再过两三年,城镇化趋势会让一中更加尴尬。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能不能在省里专家、领导面前将一中的情况反映反映?或许,省里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即使没有直接作用,也能够督促市里下决心来做这一件事情。”
“杨局,你这话可说到位心坎上了。好好好,一中人总是给一中的前途谋划,感谢你啊,杨局,一中这边要这么做?我一定好好配合。”
周思雨有些激动,一中的发展是很多人都参与讨论的问题,也知道发展的最恰当的途径就是与高中剥离,即使不剥离开,也是一校分成两校区。初中部搬迁另建校园,才有可能改变目前的状况,也有人提议过议案,只是,基于目前的现状,城南区和平秋市都没有这样的财力来做这件事。
围堵截杀()
虽说平秋市不可能攒积三五年都做不了搬迁一中的资金,只是,市里要钱的地方多,怎么安排都不会安排到教育这上面。 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直接到省里谋求某一个项目进行建设,却又是可能做成都事情。
“周校,我这样想。省检跑面的主要领导我见过,等他到城南区后,找机会跟他请教一中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就有可能到一中来看看,到时候,你能不能以一中的角度说一些具体困难和对一中发展的思路?”
“肯定可以。”周思雨说,她在副校长位置上,平时见教育局领导、区里领导没少提到一中的困难和发展思路。“平时也有些想法,是不是跟杨局先汇报汇报?”
“周校,我们聊聊吧,到时候在省里的面前也才有一致的意见。说到一中的发展,我是来向周校请教的啊。”
将周思雨送上出租车先走,杨东轩自己不急,沿街道走,也在思考着跟周思雨讨论的话题。一中的发展目前受到限制,但相比乡镇而言又有着很大的优势。优势能不能扩大、能不能发挥,使得平秋市、城南区的教育有一个台阶式的升华,对整个平秋市的教育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一步。
这些情况对真正思考平秋市教育的人而言,不可能看不到。市区领导、教育管理者也不会看不到,可真正要推动这件事,却至今没有跨出实质性的一步。关键的问题是地区经济,实质上还是领导决策层对教育的地位认知。教育不能直接产生工作的绩效,当手里的财力没有剩余时,将财力倾向在能够产生看得见政绩的方面,也是人之常情。
如今,要请动周瑾瑜来看一中,为一中的发展建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逼迫市里、区里的领导,是在打他们的脸啊。这事情做起来,也是有风险的。周思雨却觉得作为教育人,为教育谋求发展,得罪人又如何?
杨东轩也知道,他在城南区得罪的人已经不少,杨卓林既然对此有兴趣,即使有人记恨自己也不去多想。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周瑾瑜看过后,到省里谋求到路子,就是自己最出彩的一笔。对目前自己说来,也是必要的。有这样的工作成就,不但流传在平秋市而后在工作上也就有足够的基础,领导们也不可能再否定自己。
心思定下来,主要就是考虑该怎么做。之前,周教授直言要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