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88部分

兰陵风流-第88部分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出现的吐蕃军队击溃,辎重军粮全部损失,薛仁贵没有了补给也就只好撤退,在大非川遭到吐蕃军队毁灭性打击。此战虽然名为“大非川战役”,实际上胜败决于乌海。乌海(托索湖)自古就是青藏高原上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经过这里,这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

    其次,高原反应让疲惫不堪的唐军战斗力削弱。

    大非川确切的地点在青海省玉树地区的大河坝草原,当时是被吐蕃占领。

    这个草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400米以上,与拉萨大致相当。依照现代精密仪器的测量,这个海拔高度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5g每立方米,而海平面空气中的含氧量2每立方米。也就是说高海拔的大非川的空气中含氧量只及海平面72%左右。拉萨的空气含氧量只及海平面的65%,海拔与拉萨相当的大非川,空气含氧量似乎不可能高过海平面的70%!比如在北京75次/分的心律的血液供氧量,在大非川地区,要高到105次/分才能满足。

    也就是说,寻常内地人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域没有长期的适应性生活就贸然进行超强体力活动,是会死人的!在这个海拔高度用冷兵器进行作战,遇到“高原反应”的狙击,艰险程度可想而知,在大非川之战中的唐军的失败,有一半原因是高原反应。

    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进的过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地形复杂、间有起伏的高原。唐军出发地点当在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出现高山(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则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高山(原)反应,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而多数人则会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也就是说快速由低海拔地带推进到海拔较高地带,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一定很大,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遇到高原反应,最好的法子回到低海拔地方。但是,远征吐蕃的唐军却不可能回到低海拔地区去“疗养”、“恢复”,只能首先与恶劣的“高原反应”抗争,再与与四倍于己的吐蕃军队血拼。这就是唐军的作战地域大非川遇到的最强劲的敌人,这个“敌人”对唐军的杀伤力,远胜于吐蕃军队的杀伤力。

    在高原生活的吐蕃人当然是没有“高原反应”的,所以他们在大非川那里的战斗力不会有下降。不过,高原上的寿命也是很短的(据说1951年的数据是人均寿命35。5岁!倒推到公元670年……)

    但唐军这场战役的失败关键却并不是因为高海拔导致的“高原反应”,而是军队副帅郭待封贸然携带辎重出击,被优势兵力的吐蕃大军围攻击败。失去了辎重的薛仁贵进退失据,只能选择谈判求和逃生。

    第四,看双方动用的兵力,唐军5万,吐蕃军20万。单就兵力对比而言,吐蕃占据绝对优势。由此,看不出落败的唐军是因为战斗力不及吐蕃军队。

    放眼史籍,会注意到两个现象:首先,喜马拉雅山脉之南有印度,这块湿热适宜农业的广大的地域,被数百个土邦割据,是一块极好啃的骨头,然而吐蕃就是没有南下大举扩张,反而向北与强势的大唐争夺河西之地。难道喜马拉雅山脉是个天堑阻碍了吐蕃的兵锋?不可能。亚东山口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进入印度的天然通道,吐蕃大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通道进印度大举扩张。但是吐蕃这个政权还就是没有大举进攻印度,为什么?

    还有,吐蕃也和云南的南诏政权有过接触,四出攻略的吐蕃却没有在云南大举扩张设立基层政权的记录,为什么?难道,南诏是一个比吐蕃还强势的政权?

    总括而言,吐蕃扩张的地域都在高海拔的寒凉地域,或者说气候寒凉的地域。它的扩张并非四面八方的进行,而是有选择的。为什么?

    低海拔地域的人进入青藏高原,要受“高原反应”与酷寒气候的折磨;不过青藏高原的吐蕃军队进入低海拔的潮湿炎热环境也一样的受折磨,如印度,如云南都是这样的环境。哪怕是吐蕃一度侵入大唐的首都西安,但是,在大掠之后,也急速西归,从不做长时间的停留,原因也在于低海拔的地域气候要比青藏高原以及河西等地温暖,这个时候,在这些地域,它的战斗力更受折损。更而且,东进的吐蕃道破了低海拔的陕西,也受“醉氧”的折磨,这个时候吐蕃军队的战斗力更加低下,长久逗留,被唐军急攻是要倒大霉的!在四川那个方向,吐蕃的势力止步于成都平原西边,为什么?还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吐蕃军队极端的不适应!那么,放着印度不去攻略,原因不难知道,湿热高温不能耐受;放着云南不去扩张,原因很好解释,地理气候上的极端不适应;在大唐的腹心地域急攻旋走都是为了地理气候上的极端不适应。

    可以这么说,吐蕃军队的厉害,完全是在雪域高原上才显得出。换个地方,如果离开了气候寒凉地域,它的战斗力其实是肯定不如攻宋时的金军和蒙古军的。

    附《旧唐书》薛仁贵传,记大非川之战如下: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击之。待封尝为鄯城镇守,耻在仁贵之下,多违节度(就是说郭待封耻于在老薛之下,不听指挥)。

    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指高原反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这是交待小郭守好辎重,不要出击)

    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这第一战是先胜了)

    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奈何小郭不听令,让他守营不要出击,他偏领着粮草辎重出击了,结果,就被吐蕃人给缴获了)

    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逼得薛同学只好退到大非川了,粮草也木有了)

    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

    备注:文中有多个地名分歧比较大,其中分歧最大的是乌海,一说为今托索湖,据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托索湖在今德令哈市西40公里,德令哈距青海湖大约360公里。一说为喀拉湖。一说为青海兴海县西南之苦海。喀拉湖又叫哈拉湖,位于疏勒南山下,格尔木东北300公里处,是仅次于青海湖的大湖,翻过疏勒山就势河西走廊。再有就是认为乌海是冬给措纳湖。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第一O四章 灭蕃之战(三)() 
关于吐蕃、逻些和梵文(这是资料章)

    吐蕃是公元七世纪(唐朝初年)我国藏族建立的政权,在今西藏地区;强盛时势力达西域、河陇(就是青海陕西一带)。九世纪中叶该政权崩溃;宋、元、明史籍仍延称青藏高原为吐蕃。

    《现代汉语词典》注音tufan(土翻)。这种注音有待商榷。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蕃、发声近。”说明唐宋时期蕃、发二字谐音。北宋丁度等《集韵》:“发;北末切,入末。”可见“发”读如拨,是入声字。《周礼·考工记·弓人》:“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则弓不发。”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发当读为拨。”由于普通话里入声已消失,本来是入声字的拨也成了平声字,所以吐蕃的“蕃”应该读bo(拨)。《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是这么注音的。西洋人至今将我国西藏称作tibet,而不是tifan,也可作为“蕃”不读翻的佐证。

    将吐蕃注音为tufan,也许是因为吐蕃在古籍中有时写作“吐番”的缘故。然而在古代;“番”作传播解时;读拨;形容勇武的词语“番番”读拨拨。因此即便是吐番,也应该读tubo(土拨)。

    逻些是吐蕃的都城。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吐蕃传上》曰:“其国都城号为逻些城。”中央电视台已故播音员罗京先生有一次介绍吐蕃,将逻些读作luoxie(罗歇)。逻些是唐朝时藏语的音译,有时写作“逻娑”。可见“些”、“娑”同音。“娑”字如何读?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读suo(梭),因为婆娑一词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原产印度的娑罗树,梵文为,音译为娑罗,可见娑当时读撒,罗当时读拉。今西安碑林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碑刻,记唐太宗时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寺传教之事。碑下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刻辞。该刻辞述及地名,中文音译为娑罗誐。这是“娑”读撒,“罗”读拉的又一例证。既然逻些有时写作逻娑,那么逻些就应该读luosa(拉撒),也就是今天的拉萨。

    梵文为印度古文字。

    在2009年7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朱军先生介绍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时,将梵文读作fanwen(凡文)。北宋陈彭年等人编纂的韵书《广韵》指出:“梵,扶泛切,去梵。”可见“梵”读fan(范),是去声字。今天所有工具书的注音也都是fan(范)。由于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所以凡与佛家有关的事物,皆冠以梵。如:梵宇(佛寺)、梵室(佛殿)、梵坊(僧舍)、梵服(袈裟)、梵钟(庙里大钟)、梵乐(佛教音乐)、梵本(佛经原本)、梵刹(原指佛土,后为寺院之美称)等。这些“梵”都读fan(范)。

    ——以上出自《北京晚报》

    关于吐蕃的官制,做个简单介绍

    中央官制——中央大官分两类。

    第一类为宰相,其中有大相一人,称为大论,唐人译为宰相平章国事。大相以下,有时设副相一人,称为小论。又有兵马都元帅同平章事、兵马副元帅同平章事各一人,宰相同乎章事四人。

    第二类为宰相僚属,其中有内大相一人,掌管国内事务;整事大相一人,管刑法。又有管国外事务、外文、财政等官。上列诸官中,大相最尊,“事无大小,必出于宰相,便宜从事”。各官都是父死子代,无子则由近亲承袭,不合继承惯例,便引起争端。

    吐蕃自第十七世赞普设大相以后,当在陆续增设一些官职,到松赞干布时,更必须规定官制以适应建国的形势。松赞以后,国势强盛,宫制自然还会有些变更,但基本上是在松赞时规定的。

    兵制和地方官制——吐蕃地方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完全一致。

    全国分为四个如,每如分为上下二分如。共有八个分如。

    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每个如又各有一个下千户所(后来人口增长成为万户所)。四如共有三十二个千户所和四个下千户所。此外另有四个禁卫军千户所分镇四如。每个分如有元帅一人,副将一人,判官一人。分如在旗帜和马匹的颜色上各不相同,以资区别。

    军队编制以一百余人为单位,设一个百夫长。一个大五百统率五个百夫长,一个千夫长统率两个大五百。实际上每个千户所有兵约一万人上下,统率二十个大五百,后来就叫做万户府或万夫长。这些军官平时是地方行政官,也就是当地的大小领主。

    吐蕃史书记载四如所辖军民数如下:(一)藏如如拉,上下两藏如如拉各有军士三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七十二万人;(二)右如,上下两右如各有军士五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七十万人:(三)中如,上下两中如各有军士七万零三百人,人口缺记,(四)左如,上下两左如各有军士五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约七十万人。

    四如军合计,军士共有四十六万二千四百人,中如军士数特多,人口至少有**十万,合其他三如,吐蕃人口当在三百万人左右。

    有关藏地佛教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一、藏传佛教的称呼

    有些书与有些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这不是一个准确的名称。极少数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的人也许觉得,藏传佛教只是西藏喇嘛发明的宗教,而并不是佛教,因此才故意这样称呼,但这种看法肯定不具普遍性。无论如何,就象汉传佛教不叫“和尚教”一样,藏传佛教也不叫“喇嘛教”,正确的称呼应为藏传佛教。

    二、密宗大手印

    武侠小说中写到喇嘛的武功,就常说密宗大手印,这是个什么东东呢?其实这是藏传佛教的噶举派的修行方法。

    噶举派一直以拥有众多苦修者而著称,正行的修法即“大手印”。

    为什么叫“大手印”呢?“手印”也即古代国王的印章,如同现今政府的公章。只要盖上了国王的印章,任何人都无法超越,无法推翻,只能接受。同样的,“大手印”就是空性和光明,如同国王的印章一般,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空性和光明,因为其本体既是空性又是光明。(大家听着很迷糊了吧?咳咳,想象成是金刚掌那样的武功就好了)

    说到这里,就要讲讲密宗和显宗了。

    什么是密宗呢?

    密宗即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刚乘。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与印度教的怛特罗密教同时,在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兴起。印度的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

    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则被称为显教。

    密宗的别名很多,又称为秘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等。

    再说说真言,这是密宗特有的心咒。

    密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