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103部分

兰陵风流-第103部分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角部》:“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故觚、觯、觞、觥等字多从角。”角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

    早期的角,细腰、平底、圆足有圆孔,宽把手。角的口部呈前后两只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下有一个带附饰的筒形流,宜酌而不宜吸饮。其整体形状与爵相似,但无柱,也无便于吸饮的流。角用于盛酒、温酒和饮酒,同时它又是一种量器。

    (7)散(san):容量为五升,除以漆涂面外,不用别物装饰。

    《周礼·春官·鬯人》:“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裸事用概,凡副事用散。”郑玄注:“脩、蜃、概、散皆漆尊也……概尊以朱带者,无饰曰散。”

    (8)觥(gong):即觵。酒器。《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黄声。”王国维《说觥》:“是于饮器中为最大……”。古代酒器。初用兽角,后亦多用铜、玉、木、陶等制作。青铜制品器腹椭圆,有流及鋬,底有圈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容五升,一说容七升。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初期。

    后世用指酒器。常被用作罚酒。如《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杯(bei):桮的简化字。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10)卮(zhi):巵的简化字,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

    《玉篇·巵部》:“巵,酒浆器也,受四升。”《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史记·项羽本纪》:“卮酒安足辞”。

    (11)彝(yi):古代青铜祭器的通称,“皆盛酒尊,彝其总名”(郭璞语)。杜预注《左传》:“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其形状长方有盖,器身有觚陵。

    (12)卣(you):古代专门用以盛放祭祀用香酒“秬鬯”(jug)的青铜酒器。器形一般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有的上下一样大,像个直筒。卣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

    ****

    这个资料章是讲唐人的跪拜礼和行礼(作者:森林鹿)

    从一大早起床说起。

    古代讲究“晨昏定省”,也就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问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门外,先隔着门问一声可不可以进去,或者让侍候的奴仆转达,得到允许以后,才能进门。

    见了父母,下跪,一边问着“大人夜来可曾好睡”之类的话,一边弯腰轻轻磕个头——您不要觉得这么别扭,那啥“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中古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

    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您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跟您差不多。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您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

    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您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

    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您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乖宝宝您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

    小孩子六岁就开始学习“叉手礼”

    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不太多。

    您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您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对您心生不满,觉得您看不起他。

    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您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要是在室内,您跪坐着听尊长说话,那好办,并腿跪地,屁股压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这就是一种很标准很有礼貌的日常姿态。如果尊长正在很生气地骂您,或者您要表达自己战战兢兢谦卑待罪的心情,那么往前一拱,双手撑地,弯腰低头成跪姿,时不时再叩个头表示谢罪,这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您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这时候您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您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的继续说下去,然后您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

    “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

    上朝不必“三跪九叩”要表忠心请原地跳舞

    譬如说您穿越成的这位是个官员,一大早跑进皇宫去上朝了吧。您觉得上朝的时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礼节,大家一起对着皇帝三跪九叩是吗?那咱们就来看看。

    负责指挥行礼的官员一声号令,殿内殿外的上朝官员同时双膝跪倒,您“咚、咚、咚”地连磕三个响头,直起身来,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头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头看看?

    前后左右一大群官员已经不围观皇帝,改来围观您这个奇异生物了。还有几个急赤白脸拿着朝笏走出队伍仿佛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弹劾您“乱朝”的御史。

    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

    首先要说“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

    两遍稽首礼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

    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

    我说您,不要傻呆呆站着呀!御座上那个天子正注视着你们呢,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您僵立着卖呆是不想干了?您说不知道该怎么跳?老办法,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

    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又一次“再拜”,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个对着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礼呢,其实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传下来的礼俗,而是跟“五胡乱华”后北方游牧民的风俗有那么点儿不远不近的关系。“舞蹈”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情绪的时候,大臣都要对着皇帝开跳,而且一般是边跳舞边叩头边喊万岁,难度还不小呢。

    中原汉人都被感染得热情奔放到这程度了,游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你们不是对着天可汗老大跳舞嘛,不稀罕了,我们不但跳舞,还要行“捧足嗅靴”礼。

    这个礼,用现代流行语来讲,就是“捧臭脚”。

    先跳舞,跳到皇帝或者可汗身边,跪下双手抱住他的靴子,低头去嗅吻他的靴鼻。这是唐朝游牧民族致敬的最高方式,有草原政权首领使节对李唐皇族行过这个礼,也有长安派出去的软骨头使节对草原可汗行这个礼(然后以丧权辱国的罪名被族诛了)。

    披头散发那是“谢罪待死”的装扮!

    说了半天,讲的都是唐朝男人行的礼。那边有穿越女问了,唐朝的妇女常用的礼节都有哪些?姐要穿成个大家闺秀,也得讲究这些,不然会被笑话吧?

    这个,很简单。跟男人相比,唐穿女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日常用到的身体性礼节只有一种,就是“肃拜”。

    传统的“肃拜”礼是这样: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十,如果袖子长,那其实就是搭住袖子,向前作揖,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用很大,更不用至地。基本上,这种“肃拜”适用于任何场合,就算面对皇帝皇后,也没人要求妇女磕头。到了武则天时代之后,唐朝妇女的“肃拜”礼比以前更加简便了,之前还要求美女们屈膝跪个地,武周以后,妹子们干脆就大剌剌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算“肃拜”过了。

    即使是在她们一生中最要紧的场合——婚礼上,新郎新娘小两口并肩在一起拜父母宾客,穿着大红喜服的新郎五体投地行“稽首”大礼,满头花钗的新娘也只需要一弯腰一拱手做个“肃拜”或者叫“女人拜”而已。估计这时候趴地的新郎们都在默默流泪呐喊,要求男女平等吧。

    虽然一般情况下妇女不用叩头,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那就是要表示“谢罪待死”心情的时候。

    其实这种时候男女要行的礼基本上一样,男子要“免冠顿首”,就是摘下帽子或者裹头发的幞头,把发髻披散开,叩头谢罪。而女子则要“脱簪叩首”,就是自己主动把固定发髻的钗簪拔掉,让长发垂落下来,磕头待罪。

    所以,中古社会的成年人,无论男女,正常状态下头发都一定是要以各种形态梳绑固定在脑后的,只有犯人或者半疯癫状态的“出家人”才会披头散发的。您在所谓“古装剧”里经常看见的那种梳一半披散一半的发型,纯属品味低俗的现代人的发明创造。

    ——摘自《法制日报》,作者:森林鹿。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第119章 繁乱() 
皇帝为什么穿黄袍(一)?(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以服饰体现等级,在古代是一种尤为重要的手段,用以区分社会阶层身份贵贱、官位高低。历代建国之后都持续不断地对其反复详加厘定,以“辨贵贱、明尊卑”,形成发达繁复的服制系统。服饰等级可通过样式、配件、纹样的不同加以区别,形成了完备规范的“品色服”制度。

    那么,皇帝为什么穿黄袍?

    要真正解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是得先从这种品服颜色次序的形成过程说起。

    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汉晋礼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服色”排列制度,更多地通过冠、印、绶、佩等部分的差异加以区分。

    北周首次在侍卫服饰中出现“品色衣”的提法,《周书·宣帝纪》:“大象二年诏天台侍卫之官,皆着五色及红紫绿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但制度未详。

    数十年后的隋大业六年,第一次明确地制定了品官服色等级,《隋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