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提议,让林曾眼前一亮。
对呀,他现在有六个秘境空间,除了特殊秘境和秘境一号,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秘境,作为自己的四人空间。只要不将这个空间的红色幻果果实流传出去,就可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口之家日子怎么过?()
气爆辣果,兑换成功。
它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红色的小辣椒,那种特别可爱的灯笼椒,大小也相差不大,绿色的果蒂,搭配红艳艳的果实,鲜明漂亮。
真是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小东西,会有十米范围内的辣气杀伤范围。
林曾暂时将它存放在育种空间工作台旁的架子上,等急需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也不迟。
兑换完气爆辣果,林曾手里还有4。1个单位的晶源体。林曾暂时存着,到时候那些植物需要查阅详尽信息,也能及时地调用。
正常情况下,遇到危险的情况很低,林曾还是决定准备一个杀手锏。以备真遇到什么恶霸劫匪,他也好有反击之力。
结束兑换之后,林曾的注意力回到刚刚获得的城市育种师的资料上。
《三口之家的种植安排》
林曾一边在脑海里不断阅读这份资料的内容,一边给红仔和自己准备了晚餐。
红仔离开榕树,刚开始总是一脸局促,但随着他和黑背赛克热乎起来,他表情也逐渐放松。
林曾有些担心红仔的肠胃问题,这几天都准备的是软烂的各种米粥,以及炖蛋和肉泥这样容易消化的食物。
红仔似乎从来不挑选口味。放在他面前的食物,总是会被横扫一空。
将饭菜放到红仔面前,提醒了一句慢慢吃,林曾继续回顾脑海中接收到的资料。
这份资料的种植举例,是以一个城市家庭,居住环境只有七十平方米的一家三口来设计家庭植物的种植。
目前林曾用居室方炼制的植物,几乎都可以在家庭种植。林曾想看看,异度空间的发展,和他的思维模式,有那些不同之处。
五个单位的资料包,内容比一个单位的资料详尽许多,内容是之前两份资料的好几倍。
对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最需要的植物是什么呢?
在这份资料中,第一个介绍的,是水。
水源植物,是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而异度空间的水源植物,是育种师最喜欢改良和炼制的一种植物类型。因此,可供一个家庭选择的水源植物种类非常多。
净水莲花,室外水珠藤等等,大部分都是利用植物特殊构造,快速吸收水分,过滤有害物质,凝结出纯净健康的清水。
除了水源植物之外,没有主粮也是不可以的。一个地球的普通家庭,必然准备有大米面粉之类的主粮,而异度空间也是相似。在客厅,种植两种粮食作物,“米果”和“软糕果实”。
和林曾利用地球原生植物炼制的植物不同,米果和软糕果实,是异度空间一位三星高级育种师研制的极为适合家庭种植的主粮植物。它们拥有极高的产量和绝佳的口味。两棵植物,能够提供三个人饭量三倍的粮食。不仅可以自己食用,还能往外销售。
它们是异度空间居民最普及的粮食作物。
但是很可惜,林曾目前无法得到它们的种子。想要得到它们的种子,目前看来只有抽奖一种途径。
当然,这份资料对林曾也不是一无所获。他虽然不能得到米果和软糕果实的种子,却能根据这份资料的一种炼制方式,尝试炼制近似米果和软糕果实的植物。
当然,以林曾目前一星育种学徒的能力,可能成品种植产量和口味,都会比高级育种师培育的正版差了一大截。
资料里的饮食结构,和地球普通人类相差不大。果蔬也能在自己居住房子里,实现自给自足。
青云藤,是异度空间最普及的蔬菜作物。它来自一位一星育种师从一个无人星球上发现的特殊植物。它外形如云,悬浮在天花板,色泽如春日新发的嫩叶,好到爆炸的口感,却拥有着超越大部分绿叶植物的营养价值。毫无意外,它一出现在异度空间人类的视线中,就以席卷风云般的势头,占据了人类的餐桌。
而随着青云藤的普及,最大的影响是,异度空间的普通人,寿命普遍提高了二十年。
很遗憾,林曾目前依然得不到这种令他垂涎无比的种子。除了坑爹的抽奖,他别无途径得到青云藤的种子。
甚至他也没法在地球上,弄出青云藤的低配版本。因为和奶果一样,它的特殊口感和延寿的效果,完全是保留着原生植物的特性,跟育种师关系不大。
所以,这份资料中,以青云藤作为主要蔬菜的模式,对林曾没有参考价值。除非他那一天走大运,抽奖抽中了青云藤的种子。
比起毫无用处的蔬菜,多味果实让林曾很感兴趣。
这种植物的诞生,完全是依靠育种师智慧的结晶。它在炼制过程中,独具匠心地使用了三种符文方的结合,利用二十余种口感极佳的水果为原料,糅合成一种特异植物。这种多味果实的种子,种下后,从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个月树上会有五六种不同口味的果实生长成熟。
同样产量极高,足够满足一家三口的水果需求。
林曾对此非常感兴趣。
虽然技术要求很高,但并非不能实现。
除了最基础的食用植物,这份资料,还包括家庭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油料植物的栽培,香料植物的种植,辛酸甜咸辣各种口味植物的炼制,零食植物的种类。
不仅有食物系植物的资料,还囊括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它向林曾呈现了异度空间人类,以种植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地球的模式截然不同。
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处处是植物生长,用植物的叶片剪裁衣物,用植物的种子生火做饭。
搬到一处新居,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种植。
林曾越看越觉得有趣。
比如,他们会在阳台找一个空间,种植一种叶片半米宽一米长的大叶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片,剪下后,就是制作衣服良好的布料来源。
而让林曾觉得有意思的是,每个家庭在基本生活物资上的自给自足,并不代表着大量人口失业。手工加工者,成为最普及的一种职业。
比如奶果雕刻师,衣物裁缝……
这些职业,是育种师的下游职业,也拥有非常丰厚的回报。
林曾在阅读这份资料的时候,也在考虑,能否将异度空间的家庭生活模式,套用在地球城市的家庭里。
听起来很不错。
在自己的住宅里,可以实现主粮,青菜,水果以及各种基本生活物质的供应。不仅便利安全,即便遇到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也不用为生存发愁。
当然,打破固有生活模式,必然会导致一部分行业消亡,甚至奔溃。
正在林曾考虑为城市家庭的种植安排方案时,位于城市中心的清河市第一中心小学也迎来了张辉运到的第一批地毯草。(未完待续。)
请大家帮我加把劲!()
从八月十二号上架,到现在,已经一个半月的时间了。
说实话,作为一只扑街童鞋,能在少的可怜的收藏里,获得这么多喜欢这一篇文的童鞋们的支持,达到目前一比九多的订收比,这是我目前写文最大的动力来源。
要知道,当初收藏不到五千上架的时候,我甚至已经做好了订阅只有两三百甚至更少的准备。那时候,有过结束离开的念头。
昨天更新一张后,均订数字稳定在七百。
可以说,我能一直坚持写到现在,完全是靠着大家订阅打赏投票支持下来的。
一个作者朋友告诉我,种田文是小众文,而我这一篇更题材是小众里的小众文。
从决定写这篇文开始,就是因为喜欢。喜欢这个设定,喜欢那些从未在现实里出现的花草,喜欢慢慢经营想象这个世界的改变,喜欢行为独特的女主角,喜欢性情平淡的男主角。
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我才越发的不甘心。
不甘心这个设定下的世界,被我的文字拖累,仅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读者才能看到,不甘心它沦陷在平庸中,最后尘封在书库里。
正是因为越喜欢,所以内心越愧疚。
所以,我很想拼一下。
我多努力一下,文会不会多几个推荐?
我多努力一下,文会不会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多努力一下,文会不会有机会在首页露一个小脸?
难怪人家说,写文写着写着,就像养一个孩子,越来越放不下。
现在距离均订过千,还差三百。
对一本书而言,均订过千,是两种不同的评价。
均订过千,也许后面的推荐会好一点,也许会有更多的机会。
三百的均订,不到许多作者均订的零头,我却觉得很艰难。毕竟文的收藏太少,订阅似乎已经到了极限。
可是,我还是想再努力争取一次。
对一篇成绩并不好的小众文来说,最大也是唯一的支持,就是看文诸位。
今天开单章,是恳请大家帮忙,如果还没有订阅,或者在别的地方看文的童鞋,能来起点继续看,帮我努力增加一点均订。也能让这篇文,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其他读者面前。
非常感谢!
对我这种码字蜗牛星人来说,我没法承诺大爆发,只咬牙用一点小加更来回报大家。
从现在开始,每增加三十个均订,我会加更一章,这个承诺,直到均订过千之前都有效果。之后,再根据我的码字情况,计算加更方式。(呵呵,说不定俺那时候时速两千,左加更右加更逢年过节都加更。。。)
十月份,我决定拼了!
最早看我文的童鞋们都知道,我在上架前是每天一更,甚至每周还会断更一两次,那时候还觉得保持一天一更很艰难。上架之后,承诺九月份开始一天两更。
这个承诺给了我很大压力,但我确实快要做到了。九月份快结束,除了有一次太累睡过头,错过更新时间,凌晨三点多才把章节补上,其余每天两更,没有间断。
这个在其他作者看来极其普通,甚至不太合格的更新字数,几乎耗费了我这个月所有的空闲时间。
从最开始快要疯掉的感觉,到现在逐渐适应两更的节奏,算是让我知道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因此,十月份即将开始,我打算再给自己增加一点压力。
保底两更的情况下,每次均订增加三十个,我加更一章。今天更新一章后,均订是704,等到730时,我加更一章。
所以,大家给我奋斗的压力吧!
拉拉扯扯,说了这么多,谢谢各位童鞋耐心看完,算是我五十万字的一个心路回顾吧。
鞠躬,撤。(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草坪实验地()
张辉开着小货车停在清一小校门口的小广场边上,按照林曾给他的陈校长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
“陈校长,你好,我是异度公司林经理派来送货的,现在在校门口。”别看这短短几句话,对张辉这个闷葫芦而言,能讲得这么流畅,已经是他在家里和女儿排练了两个多小时的成果。
“哦,好的,我让一个老师下去引导一下。”陈若飞对这个异度公司的施工人员还是印象挺深的,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做事认真,他在完成空中花园施工时,陈若飞多次到顶楼查看,每次都能看到他在挥汗如雨的干活。
现在是下午上课时间,小货车进校园,要考虑安全因素。
不一会儿功夫,一个年轻的男老师,站在校门里面,对着窗户的保安室挥挥手,示意保安师傅开门放行。
张辉启动小货车,缓缓驶入校园内。那个男老师紧张地站在边上,声音响亮地对着好奇想要凑近的学生们喊道:“避开车辆,不准靠近,避开车辆,不准靠近。”
张辉也很紧张,小孩子天性调皮,此时有好几个班级的学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他生怕一不小心,伤害到小孩。
“小付!把你们班的学生带一边去。”六年级的体育老师沉东接到校长任务,协助绿化公司的人在学校操场一块地面上铺设草坪。他看到三年级付静茹班上的学生屡教不改,只好将正在背对着这里指导几个孩子武术动作的同事喊来。
等张辉的小货车,在一处角落停好,沉东终于松了口气。
张辉锁好车子,和两个老乡从车上跳下来。他带着家乡的口音,开口问道:“铺哪里?”
“能分地方吗?”沉东知道这次运来的草坪,是为以后建立跑道和操场打头阵。因此陈校长充分尊重体育组老师的意见,让这一百平方米的草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并根据测试结果,考虑将来的计划。
“可以。”张辉点点头。每一块地毯草都切分成大小均匀,边长一米的正方形,用林曾的话说,就是随客户怎么拼都行。
“那在这里先铺出一块长方形的草地,可以容纳一个班的学生活动。”沉东指着操场的一个角落。这一处本来是用普通的粗糙的地毯成的操场,此时为了给林曾公司的地毯草腾出空间,陈若飞特意将地毯撤走,露出坚硬的水泥地。
张辉一摆手,三个人二话不说,开始从车上卸下地毯草。
卸货,搬运,剪开绳子,铺开地毯草。
张辉和两个年轻的老乡,很快进入工作的节奏。一张张一米见方的真实草坪形成的地毯,飞速覆盖水泥地面。
他们的举动,引来操场上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清一小学生的好奇。
六年级的一个班级在练习排球,几个女生停下垫球的动作,伸长脖子,朝张辉他们的方向张望。
“他们在做什么?”
“好像在铺地毯?我们走近一些看看。”
“沉老师也在那儿,那个地毯看起来毛茸茸的,真可爱!”
“哇,真的!比我们现在用的地毯看起来高大上,我们现在这个地毯好烂,一下雨走路就带起水,还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