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邸-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他的不屑却并非自以为的单纯,甚至无比懊恼。
不过这还不是与贺纶交恶的时候,是以,贺维敛去笑意,神色肃然的对贺纶拱了拱手,“事到如今,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你愿不愿与我合力做件事,对你我皆有好处的大事!”
这边厢,汤媛已经携着婢女来到梅香居。
彭氏看清汤媛的身影,先是讶异,继而荡开了一缕尴尬。
还有什么比让下人去郡王爷那里递话,却引来郡王妃更尴尬的。
其实,她遣人告诉郡王蓉蓉醒了也没有别的意思,不过是可怜这丫头已经瘦的脱了形,做梦都在念着“五哥哥”。
这也相当于给不便主动来此地的贺纶递一把梯子。
当然,她也让人去告知了汤媛,只不过比告知贺纶慢一些而已,却没想到等半天不见要等的人,反而那个肯定不想来的却准时驾到。
却说药香缭绕的闺房中,章蓉蓉皱了皱眉,挣扎着爬坐而起,愣神片刻,才想起身在何处。
辽东,五哥哥的家,却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
她不禁想念景仁宫,想念从前美好的时光。有一年初夏,花榭叶子绿油油的,她闭目午睡,有人将梅子塞进她口中,那么甜,满口都是蜜,睁开眼望见了贺纶,笑吟吟的趴在竹椅边,两人四目相对,他坏坏道,“小胖妞,叫夫君。”
他因为这句话被皇后娘娘揍了一顿,尽管他才七岁。
可神奇的是章蓉蓉始终记得,无比清晰。她几乎遗忘四岁之前所有的事,唯独这个,连那天他额头的汗珠,以及说话时吐出的甜香都清晰可辨。
她还记得第一次去玉泉山泡温泉,起了满身红疹,吓得哇哇大哭,贺纶背着她去找文太医,尽管身边有内侍,他也不舍得让旁人抱她一下。
这些温柔与宠爱,犹如亲哥哥,却又比亲哥哥多了一抹暧昧。那时她趴在贺纶的背上,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抬起眼睫就能看见他整齐的鬓角,还能嗅到他耳廓若有若无的干净味道,男孩子的味道。
直到容色淡漠的汤媛走进来,打破了闺房的宁谧,不若一柄利剑,横空斩断了章蓉蓉所有粉色的绮思与回忆。
她咽了咽干涩的喉咙,说话的声音沙哑的自己都吓了一跳,“五哥哥呢?”
“你五哥哥在跟你四哥哥商量事。找他有什么急事吗,方便的话我可以替你转达。”汤媛搭着娇彤的手,款款落座。
章蓉蓉会让她转达才怪,干脆抿紧了嘴。
这样的她看上去跟普通小姑娘差不多。
不过她还真是长大了许多,个头隐约比汤媛都要来的高,明明纤薄柔弱如柳,胸口却饱满有度,完全继承了章皇后的优点,标准的章氏美人。此时不施脂粉,却细腻若玉。
遗憾的是这琼玉稍微有点蜡黄憔悴,可见是真病的不轻。更遗憾的是这么一点瑕疵非但未损她的美貌,还倍添娇怜可人之态,连作为女人的汤媛都生出两分惜花之心,更不用说贺纶了,不心疼死才怪。然而,她不会给贺纶心疼的机会,所以带了些药材过来,交给彭氏,彭氏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想必章蓉蓉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用这个来博取贺纶怜爱无疑竭泽而渔,得不偿失啊。
彭氏遣人去福宁馆回话,作为表嫂的汤媛也带了药材前来探视,该做的事做完了,剩下也没啥可说,汤媛不咸不淡的敷衍了彭氏两句,打算起身走人。
“嫂嫂既然来了,就多坐会子吧。”章蓉蓉轻咳两声。
“你身体不好,我还是不打扰你休息,来日把身子养好,一家人想说什么都不晚。”
“嫂嫂别走,你在这里,五哥哥才敢过来见我,你走了,他纵然心急也只能按下不提。”
汤媛笑道,“这倒成了我的不是,好吧,我在这里坐一会子,娇卉,你去看看郡王忙完了没,抽空来一趟梅香居。”
虽然不太希望贺纶看见如此娇怜可人的章蓉蓉,但她也不想故意阻挠,姑且给贺纶一把梯子,他要是来了呢,也不是什么大事,谁还没个恻隐之心,也能堵住章蓉蓉的嘴,让她早点养好身体滚!
章蓉蓉扬了扬瘦削的下巴。
晋江文学城付费小说
《潜邸》by周乙
您现在看到的是防dao章节,我是晋jiang文学签约作者周乙,正版订阅才能让原创健康的发展哦,想跟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本文,想给勤奋的作者菌多多鼓励吗,欢迎来晋jiang文学城支持我哦。正文字数永远大于防盗章,每章只会在第一次订阅时扣晋。江币,记住咯,只扣一次哦,此后不管替换的字数有多么多也不会再扣。稍后我会以正常内容替换。感谢大家的支持!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古诗文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古诗文网
作者: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另版本: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古诗文网
作者: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