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姜姬 >

第393部分

姜姬-第393部分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炭的人叹气道:“这可怎么办?我离柴家近才来这里,再转道去别家就废功夫了。今天买不到炭,等下了霜路就更不好走了。”

    村人说:“你想去黑家?别去了,黑家也被抓了。”

    买炭的人这回才是真吃惊了:“怎么?黑家也被抓了?”

    他还有些不信,驾车往临村的黑家去,果然黑家没人,村人也说黑家犯事被抓,连儿孙带奴隶都抓走了。

    这人回家的路上,仰头往天空看,惊讶的发现以前烧炭时直冲入云霄的黑烟都不见了,附近几个村庄的天空格外的干净。

    “还真是都被抓了啊。”他四下环视,突然发现开元城的方向有几道细细的黑烟正往天上飘。

    “怎么回事?”

    总不会城里在烧炭吧?

    开元城刘府。

    刘箐坐在屋里,面前放着一张魏绢写就的王令:命开元城在冬至之前,上交三千万斤炭。

    这个数额乍看之下并不算多,如果以一城之力供之,这个数只能说普普通通。

    但……开元城没有多余的炭。

    把开元城上下搜个干净,集齐三千万斤炭不是难事。可刘家不能这么做!

    马上就是冬天了,正是用炭的时候,收齐这三千万斤供给大王,开元城上下冻一冬天吗?

    不管是搜刮百姓的上交,还是要求各个大家族集齐,都不行。

    刘家的人商量之后,决定命人现做,做多少交多少,交不上的,就说没有余力了。大王总不见得为这种小事找开元城的麻烦——他就不怕别人说他小气吗?

    可刘箐却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随着这道要炭的王令,还有一道口令:要开元城现在开始学习新鲁字和新数学。

    这是刘箐不愿意接受的一项任务。

    在开元城的民间,新鲁字和新数学早就流传开来了。但每一个教学生的先生都不许他们学这些东西!要学,就要学纪字!祖先流传下来几百年的东西,怎么能改呢?

    刘箐不能以刘姓人的身份去推行新鲁字,因为刘家人是站在纪字一边的。他在乐城可以用新鲁字,可他现在是在开元城!不但不能用,还要表现出他也反对这个才行。

    不然,他就是在替刘氏抹黑,在拖刘氏的后腿。

    这两道王令一前一后相继而来,就像在刘箐面前挖了两个坑。

    一个给刘家留的,一个给他留的。

    他没劝动刘氏交足这三千万斤炭,那他自己呢?

    “阿箐。”刘竹走进来,看刘箐还在对着王令发愁,安慰他道:“别担心,大王不会为这种小事生你的气的。”他停了一下,笑着说:“何况,就算大王生你的气,不给你官做了,你还可以回家,你是刘家的人,不必为这种小事担忧。”

    刘箐:“……嗯。”

    ——他真的能不担忧吗?

    作者有话要说:好想接一句“路在脚下”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443章 逃生之路() 
因为新鲁字的事;刘箐这段时间都不出门了,有朋友登门拜访;他也几乎不出现。

    刘竹今天把他硬是从屋里给拉了出来;“家里要商量事,天天都看不到你的人;今天你过去露个脸,叔伯们有话问你;好好答。”

    刘箐就更衣整冠;重新梳头;一边问刘竹:“什么事?”

    刘竹道:“大王突然开口要三千万斤炭,我让人去建城打听了一下;建城那边可是什么王令都没接到。”

    刘箐跟刘竹来到了刘家正堂,刘竹父亲居住的院落中。

    外面的回廊上、小亭中就有不少聚在此地的刘氏子弟。门都关着,只开了窗;嫌屋里太热的就从窗外探出头来;看到刘竹和刘箐一起来了;招呼里面的人一起来看。有人冷嘲热讽;“阿箐去了乐城以后就不爱跟我们一起玩了。”

    “阿箐来了;我好久都没见到阿箐了。”

    “阿箐一会儿过来坐;跟我们说说乐城;说说大王;对了,阿箐见过大王吗?”

    几人快乐的笑起来。

    刘竹挽住刘箐,对那边几人笑着说:“你们等一等;我先带阿箐去给叔伯问好。”

    对刘竹,这几人不敢放肆,为首一人特意出来行礼,“不敢阻拦大兄。”

    对刘箐视而不见。

    刘箐回来后,同辈的兄弟中差不多都是这副嘴脸,一些心胸狭小的长辈也是如此。

    因为他是王使,身负王令,还有王的信物。他回来时乘的车是王赐的,护卫是王给的。他回来时,刘氏从上到下,全都在城外迎接。

    而且大王并没有赐给刘氏任何礼物。

    刘箐打听过,有些人就带着大王的礼物走了。那为什么刘氏没有?他实在想不通。

    从另一方面说,他现在的地位是高于刘氏族长,刘竹之父的。因为这个,他自己的亲爹都开始称病不见人了,也不肯让他回家住。他本来要住到城中的驿站去,还是刘竹亲自去请,才把他给请回来的。

    就算这样,他现在也是住在刘竹家中,而不是回自己家。

    有时他都觉得自己不姓刘了。明明在自己家里,却像个外人。

    他回来后,除了召集开元城的读书人抄录典籍外,一个人不见,连门都不出。这一年多来,他对刘氏的任何事都没有说话,在王令到来之前,刘竹还特意来劝他一定要参加祭祖前的聚会。

    “我知道你是想避嫌,但你是刘氏子弟,被兄弟们说几句心里不舒服,正好,跟我一起去和他们喝酒,到时借着酒意,你好好的跟他们打一架,把话说开就行了。”

    刘箐心怀忐忑的刚答应下来,王令就到了。

    刘箐没说话,堂兄弟们的冷言冷语不算什么,让他害怕的是这一切简直就像是在推着他和刘家决裂。

    他当时的预感是对的。

    大王正是想用他们这些人来分裂各城世家!

    但他不知道,他现在说出的话,还有几个人信。

    走进屋里,刘竹之父刘葵坐在上首,在他左侧的是刘芬,刘箐的父亲,他头上还绑着药巾,歪在凭几上,眼睛闭着,仿佛仍在病中,勉强起身。

    刘苇坐在下首,看到刘竹和刘箐进来,对刘葵说:“大哥,阿竹和阿箐来了。”

    刘葵是长子,他生就一副老好人脸,白胖面颊,不笑也像笑的弯弯的眉眼,说话慢吞吞的,他看到刘竹和刘箐来了,对这两兄弟笑着招招手。

    两人上前行礼,刘葵笑着连声说好,轻声道:“坐在那边。”他指的是刘芬身边。

    刘箐心中感谢,就算刘芬说是装病,他也担忧,平时还不敢常回家探望。之前就有人说刘芬强势,刘葵懦弱,有弟夺兄产的嫌疑。他现在又是这个身份,稍有不慎,他们父子就会在刘家身败名裂。

    他坐到刘芬身边,扶了刘芬一把,小声喊:“爹。”

    刘芬睁眼瞧他,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点点头,手放下来藏在袖中时,拧了一下刘箐的腿。

    刘箐心中一沉,知道今天估计不好过。

    看到刘箐来了,在座的就有人开口了。不是直指刘箐,而是装似不经意的“担忧”起来。

    “大王怎么会突然找我们开元城要炭呢?”

    “对啊,我们开元又不以炭出名。”

    “还是这个时间,要的这么急……”

    炭的数量并不多,如果给开元城半年功夫,一定能早早的准备好交上去。

    “大王这是对我开元亲近啊!”

    如果要钱要兵,要粮要盐,那是坏事。但要炭,这算什么?贱物,不值钱。

    除了要的急了一点之外。

    这些人已经商量好几天了,却始终拿不定主意。大王好像是对开元城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喜之意,但又不是那么严重。让他们没有太大的不快,只剩下一点不安,想找出原因来。

    想来想去,就是刘箐了。

    对,一定是他在乐城时惹怒了大王,大王才这么整开元城。

    刘箐开始还在想怎么把自己的推断慢慢透露出来,听到有叔伯说“不像父亲发怒,倒像是妻子不高兴挠了我一下”这种比喻后就明白了。

    ——刘家其他人不觉得这是大王的阴谋,他们觉得这是大王一个小小的报复。

    为什么报复开元城刘氏?

    刘箐沉默了。

    转了半天圈子后,有人问刘箐:“阿箐在乐城时是不是长伴大王左右?”

    刘箐摇头:“我不曾有机会与大王交好,就算上殿,也只在角落坐着。”他当时在乐城的身份是刘氏弃子,怎么有资格坐在大王身边?

    没人相信。

    又有人说:“阿箐谦虚了,大王若不信重你,怎么会委以重任?”刘箐说:“不曾在大王身边担任重责大任,某只在二环里任一个小小的苍蝇官,每日与流民百姓打交道,断各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这就更不会有人信了。

    有人顺着他的话往下问:“都是些什么事啊?”

    刘箐一五一十的答:“钱粮谷米,人畜牲口,男女老幼,房前院后,街上市内,都是某职责所在。”

    近两年的打磨,刘箐自认不说是多长进,但一座城该有什么事,会有什么事,他都了如指掌了。可以说他在二环不足两年的历练比他在开元城十年的积累更丰富。

    知道是什么,和了解是什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能体会大王为什么会这样“练”官。他觉得大王在用二环来历练官员,这样从二环的小苍蝇官里成长出来的人,日后就是大王手中最需要的人才。

    他之前曾羡慕那些没有被选中要出巡的苍蝇官,认为他们可能就是大王要保存的人才。至于他们,不过是大王送给这些城杀的人牲而已。

    但他回来后又冒出了另一个可怕的念头。

    ——大王可能希望他们中的人能够接掌一城!

    也就是说,如果他能遵照大王的心意“除”掉刘家,他就可能成为开元城新的主人。

    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

    第一条,跟刘家一起死。不是被刘家杀掉,就是和刘家一起被大王杀掉;

    第二条,他亲手除掉刘家,得到开元城。

    他该怎么选呢……

    刘箐辩了一天,回屋后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刘竹特意送来了煮好的萝卜水,让他喝了润喉咙。

    “不要想太多,你今天做得很好!大家以前对你有不解,有怀疑,今天就打消了大半了。”刘竹替他高兴。

    刘箐犹豫几番,还是不敢把嘴里的话说出来。

    “好好休息。”刘竹说完就走了。

    刘竹回到屋里,还没坐下,就有人来送信让他去见刘葵。

    他匆匆赶到刘葵这里,进门拜见道:“爹。”

    刘葵放下手中的书卷,这书是纸做的,纸是他亲自带着家中匠人做的,木浆哦,做出来的纸又细又白,书也是他自己抄写的,全是他的珍藏,除了在房里看看,平时在外面从来不露出来的。

    他是挺喜欢纸的,因为轻薄。现在年纪大了,拿一卷书读,总是读不了多久手就酸痛酸痛的,现在换成纸就没这个问题了。

    “好东西啊,好东西。”刘葵指着这书对刘竹说,“如果我能年轻二十岁,一定会到乐城去向公主求爱。”

    “爹。”刘竹叹气,“您叫我来干什么?”

    刘葵说:“你去见过阿箐了吧?你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话没说?”

    刘竹说:“阿箐是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又不敢说。不过他还没对我开口。”

    刘葵说:“那你觉得,阿箐说的是真的吗?”

    刘竹:“阿箐说的应该都是真话。不过大王为何选他就更说不通了。”

    刘葵说:“有什么说不通的?你听到阿箐每天在乐城干什么了,难道还没看出来?阿箐这些人,就是大王选出来的官。大王在用那些流民教他们怎么做事。”

    刘竹不解:“流民?这怎么会一样?”流民是怎么管的他知道,无非就是刑重一点就行了。可用管流民的办法去管世家子弟就是笑话了。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刘葵摇头:“不,都是一样的。你以为你爹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后,没在开元城杀过人吗?我杀得还不少呢。你以为我杀的都是百姓吗?错,我杀的跟你一样出身的比流民还多。”

    刘竹惊呆了。

    刘葵叹道:“我猜,大王让刘箐来有一个用意。就是看我开元城听不听话。如果我没料错,要这三千万斤炭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多着呢。什么时候我开元城不听话了,现成代替我的人就在刘家。”

    刘竹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如果惹怒大王,确实是他们这一支获罪,大王不可能把刘家的人都杀光,那么从刘氏中选另一个人出来接掌开元城是最有效的。

    ——要不要杀了刘箐?

    这是刘竹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刘葵:“你不要想杀了阿箐。阿箐前脚死,我们刘氏后脚就跟他一起死了。斩杀王使是大逆。”

    刘竹身上的冷汗落了,脑袋也清醒了一点,但他整个人都更愤怒了:“阿箐早就有这个打算?”

    “你以为这由得了阿箐?”刘葵笑着摇头,“阿竹,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没发现吗?阿箐不管怎么选,结果都一样。他顺从大王,我刘氏亡;他不顺从大王,我刘氏一样没活路。”刘氏出来的子弟,辜负王的信任,难道不是大罪?刘氏难道不需要负责?

    刘竹想来想去,发现刘家面前竟是一条死路!

    他刚才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镇定,现在他明白了,父亲是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才这么平静。

    “难道我刘家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吗?”刘竹悲愤的问。

    刘葵说:“怎么没有?”

    刘竹惊喜道:“父亲早有妙招?快告诉儿子!”

    刘葵:“樊城是怎么变成凤城的?”

    刘竹听懂了,脸色再次变得惨白。

    刘葵慈爱的看着刘竹,轻声说:“阿竹,我想让你带着你弟弟们去乐城。”

    “对!”刘竹激动道,“我去找大王!不能让大王这么对刘家!刘家对大王一向忠心!”

    “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