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严望嵩一愣,语气不由得拔高了一分。
徐君然点点头:“建筑队出去的,都是青壮年劳力,原本我还担心,该找公社里的谁去管着他们,现在我决定了,老书记您去就行了。”
听了他的话,严望嵩和李东远都愣住了,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这才点点头。
都是老江湖,严望嵩和李东远自然能够明白徐君然打着的是什么主意,只不过他的这个想法,确实值得考虑。
整个武德县,要说找一个威望超过严望嵩的人,还真就没有。有他坐镇的话,去鹏飞的那帮人,除了老老实实干活,还真就没有别的办法可用,毕竟花花世界可是很精彩的,真要是有人动了心思,拖工期、耍手段的话,林雨晴一个女流之辈,肯定是没有办法的。而陈宏涛和曹俊伟更是不好说什么,所以,有严望嵩在,还真就是一个必要的事情。
“那好,既然这样,那我就听你的。”严望嵩看着徐君然,认真的点点头。
见他答应下来,徐君然自然是很高兴的,点点头道:“老书记,市委的任命,应该快下来了吧?”
严望嵩眉头一皱,想了想道:“我昨天跟朱市长沟通过了,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在这几天。”
徐君然点点头,这一次程宏达这个县公安局局长倒了,市委常委当中,程俊青也一下子被审查了,肯定会有一段权力真空期,要是朱逸群足够聪明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把自己的势力在全市范围内延伸,毕竟这一次张敬敏可以说吃了相当大的亏,就连省委领导估计也得相当不满意。
“君然啊,你觉得,县局局长的这个职务,让刘柳来做怎么样?”
看向徐君然,李东远忽然开口问道。
徐君然倒是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问自己,犹豫了一下问道:“六叔,您的意思是不兼任县局局长了?”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里面,李东远做县局局长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刘柳这个人倒是也没什么,这几年都没有被程宏达给拉过去,足以证明他的人品,再说了,政法系统的事情,徐君然又不明白,还不如听李东远的。
李东远点点头:“我没有必要再兼着这个职务,上午省政法委呼延书记让人问我的意见,希望我去省城。”
“什么!”
徐君然脸色顿时一变,呼延傲波要调李东远进省城!
前世,李东远就是因为得到呼延傲波的赏识,然后才平步青云走上领导岗位的,这辈子没想到有自己搀和之后,他们依旧还是走到了一起。只不过这一次,呼延傲波却未必是因为赏识李东远,恐怕是为了送自己一个人情罢了。
“君然,你觉得我应该去么?”不知不觉当中,李东远和严望嵩一样,都把徐君然当成了可以询问的智囊。这一点跟年纪无关,纯粹是因为徐君然的学识和他这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见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李东远跟严望嵩都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看着自己器重的晚辈有所成就,他们的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徐君然想了想,还是点点头道:“六叔,我看您应该去。”
他很清楚,李东远一走,再加上老书记严望嵩去鹏飞盯着建筑队,自己在县里面能够找到的帮手就不多了,但徐君然更加明白,现在的这个局面,如果不让李东远去省城,才是真正的鼠目寸光,他现在已经是副处了,到省城必然提拔一级做正处,呆上几年之后,完全可以外放到某个地级市做公安局长,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平步青云。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担心,我要是走了,老书记又退下来,你……”
李东远有些担忧的看着徐君然说道。
不仅是他,连严望嵩也点点头道:“你这个小家伙,太能折腾了,我们要是不在的话……”
听了他们的话,徐君然苦笑了起来,心中却是感觉很温暖。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了亲人,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为自己考虑着,生怕他们的离开会对自己有影响。
笑了笑,徐君然说道:“严爷爷,六叔,你们不必担心我。别忘了,我是孙家大小姐的救命恩人,又有现在的杨县长,未来的杨书记保驾护航,就算有的人想要给我穿小鞋,他们也得顾忌一下的。”
他这话可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看似如今武德县当中,一旦严望嵩和李东远离开之后,徐君然就变成了没有靠山的无根浮萍,可实际上,这根本就是表面上的情况罢了。实际上,徐君然反倒是根本不用担心有人敢动自己,且不说杨维天继任县委书记之后还要仰仗他的出谋划策来发展经济,单单是市里面的领导,不管是张敬敏还是朱逸群虽然跟徐君然这个年轻人没有交集,可却都知道,这个姓徐的年轻人,不是自己轻易可以动的。
能引来京城科学院专家,在岭南搞起建筑公司的人,要说徐君然身后没有某些背景,谁会相信?
更何况,这次的事情虽然没有对外公布,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程家倒的这么快,还不是因为省委和市委要拿程家来平息京城孙家大小姐的怒火,那么作为救下孙家大小姐的那个人,徐君然固然不升官,但是也绝对不会那么被人遗忘的。
鬼才知道,孙家会不会什么时候想起这位救命恩人,万一到时候徐君然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全州市委岂不是有人要倒霉?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倚仗,徐君然才让李东远和严望嵩不要担心,自己有办法应付以后的局面。
真正做大事的人,又怎么可能被这点小事情所难倒呢?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灵机一动()
送走了严望嵩,又跟李东远聊了一会儿关于县里面的事情,李东远告诉徐君然,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去县局找刘柳,他已经私下跟刘柳表过态,刘柳还是可以信任的。
徐君然点头答应着,他也知道,自己今后想要在武德县呆下去,刘柳这个县局局长肯定是要结交的,毕竟不管什么时候,公安政法战线都得有熟人才好办事。
坐在原本属于李逸风的房间里,徐君然拿出钢笔,想要写一点东西,可却犹豫了起来。
严望嵩以自己退休的代价,取得了朱逸群的支持,而他支持的人,则是徐君然。
按照严望嵩的想法,自己退休之后,就等于把武德县的权力移交给杨维天,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杨维天能够尽力提拔徐君然,等到徐君然以后做到正科级干部的时候,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朱逸群就得支持徐君然了。
不得不说,如果徐君然不是重生者,严望嵩这个打算会很成功的,可以说是一条青云大路,只要徐君然按部就班的做好现在的工作,以后的前途肯定要比现在明朗的多,毕竟有一个正厅级的领导支持,总比现在强。
可实际上,徐君然只能感慨造物弄人。
今时今日的自己,还用得着在意朱逸群的态度么?
徐君然扪心自问之后,〖答〗案很明显,只要自己能把现在的工作搞好,今后完全可以自成一统。
哲学上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徐君然很清楚自己现在面临的局面,严望嵩固然是好心,希望自己能靠上朱逸群这条大船,为以后的仕途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可徐君然却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个事情,只要把李家镇乃至武德县的经济搞出特色来,不说别人,单单是那位省委一把手周德亮,就不会亏待自己。
按照周德亮话里面透露出来的意思,自己的那篇文章恐怕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了,之所以没有找上自己,恐怕一方面是因为摸不准上面的态度,另外一方面,则是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曹家的人。那既然如此,徐君然就必须要在其他势力对自己下手或者批评之前,把李家镇公社乃至武德县各个项目搞起来,把摊子铺起来,这样的话,出了成绩,成为焦点,进入那位老人家的发言,等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大潮之时,自己必定会成为改革派的先锋,有了这么个帽子在脑袋上,不怕日后仕途不畅。
不得不说,徐君然重生所能够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对于大方向的把握,他虽然不一定清楚具体要做什么,可对于大局观的判断却是常人所不及的,这也就使得徐君然起码不会走错方向。
沉吟了一会儿,徐君然拿着钢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包括稻田养鱼基地、建筑公司和啤酒厂,犹豫了一下,他觉得,光有这些东西,似乎还不够引起重视,毕竟上面要看的,是真正的成绩,如果自己能够在一两年内让李家镇公社发展起来的话,就等于是为改革派树立了一杆大旗,有这个首功在,自己就不怕了。
只不过,除了这些东西,如今的武德县,还能搞什么呢?
眉头紧皱着,徐君然拿着钢笔比划了半天,却发现,如今武德县不管想要搞什么企业,都绕不过一个最麻烦的事情,那就是交通问题。
武德县的路,太破了!
交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跟外界沟通的畅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发达,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否长期保持一个稳定速度。但可惜的是,武德县的交通,实在是让人难以提起兴趣来。
连县城里面的路,都是那种磕磕绊绊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气,整个县里面的路就开始泥泞不堪,出门一趟都要穿着靴子才行,就更不要说下面的公社、生产队的路了,基本上要是从公社到县城,开着拖拉机也得走上几个小时。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现在还没有被提出来,但是徐君然却清楚的知道,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改善交通条件。
“修路!”
徐君然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字,下一刻脸色就不由得苦笑起来。
知易行难,说起来简单的事情,真正付诸行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武德县如今的这个财政,想要修一条路的话,谈何容易?徐君然不是不清楚这个情况,可他也清楚,要是不修路的话,武德县才是真正没有什么发展了。
稻田养鱼固然是一个好项目,但是真正带来利润的,还得是把产品卖出去才行。还有啤酒厂改制变成白酒厂,要是没有良好的交通,这些东西卖不出去不说,堆在手里面根本就没办法变成钱,反倒是一个累赘。
只不过,修路的费用着实不低,以武德县的财政状况,别说修筑一条通向市区的公路了,就连县里面的道路,一直以来也都是那么糊弄着修修补补,交通局是个清水衙门,每年那点经费够维修的就不错了。
一个连用笔都是奢侈的年代,能指望县财政有多大的富裕。
等等,笔?
徐君然的脑海当中仿佛被雷电劈中,顿时就愣住了。
这个年代,长期的经济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之一,就是人们对于某些后世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成了稀罕物件。
就好像,铅笔。
也许没有人相信,七八十年代孩子上学的时候,用的是毛笔,因为他们买不起铅笔。至于钢笔就更不要说了,那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用的起。这种情况是因为铅笔作为在一种纯粹的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显然不合适在乡村小学大量推广,毕竟在如今大家都要靠工分、粮票维持生计的农村,为了让孩子读书买铅笔,绝对是不划算的。
而在大城市,工人们已经开始让孩子们用铅笔学习了,毕竟相比起农民一年不到一百块的收入,工人们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还是能负担的起那几分钱一根的铅笔的。
最关键的是,武德县有一处石墨矿,虽然储量不算大,但是徐君然却知道,这里应该能够支撑一个小型工厂的运转。而且,这个石墨矿,要是徐君然记忆没错的话,还就在李家镇公社不远的一座小山里面,当初是龙吟月发现的。
石墨,自然就是生产铅笔最主要的原料。
前世到了九十年代,武德县还真就有人把那个石墨矿给承包了下来,搞了个文具厂,小小的发了一笔横财,后来因为石墨矿开采的差不多已经枯竭了,这才关掉了那个地方,不过据说也赚了近百万的利润。
“不需要有百万,有几万块就可以。”徐君然默默的思索着,暗暗的想到。
这个年代修路没有后来那么繁琐,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修路的材料,剩下的事情徐君然都有办法解决,最起码人工这一块,徐君然完全不必担心有缺口,他只要让杨维天下一道命令,全县各个公社都会出人出力的。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一个好处,可以集中精力搞一个建设,根本不需要像后来那样,又考虑人工费用,又要考虑材料费用等等。
只不过这个事情现在还只是他的一个构思,铅笔厂徐君然觉得有必要赶在白酒厂之前弄起来,毕竟这个不费什么力气,只要弄点设备就能做,倒是这个设备,徐君然还真就不知道怎么弄到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叹了一口气,徐君然慢慢的把手中的钢笔放下,无奈的苦笑了起来。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九个字,徐君然摇摇头,忽然有些唏嘘不已。
他很清楚,自己重生之后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会满是荆棘。不管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座大山也好,还是隐藏在未知路途上的对手也罢,只要自己稍微不小心,就容易被人击倒,但是徐君然有信心,自己一定会走到最后的巅峰。
不管怎么样,既然老天给了自己一次重新来过,弥补遗憾的机会,徐君然不想放弃,也不想错过。前世养父怀着满腹悲恸度过一生,今生今世,自己一定要改变这种命运。
躺在床上,徐君然有些出神的看着窗外,他知道,明天开始,自己就要面临一个新的局面,李东远和严望嵩这一走,在一段时间里面,自己在武德县能够得到的帮助,就只有立足未稳的杨维天了,至于秦国同,十有八九是要坐上县长宝座的。
“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