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六耳猕猴 >

第72部分

洪荒之六耳猕猴-第72部分

小说: 洪荒之六耳猕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提洪荒各处仙佛被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浩大气势所惊动,纷纷下界传道,欲要窥伺大道之玄机,求永生之秘法。

    话说老子见孔子成圣,自己也是骑牛而去,一路上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

    目睹此景,老聃叹道: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

    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

    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白云缭绕,知圣人白,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

    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

    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洪荒之六耳猕猴 第一卷 重生洪荒 一百二十八章 老子化胡 长耳成佛

     更新时间:2011…6…8 23:40:57 本章字数:3424

    老子别了关尹,一路骑青牛而出函谷关,来到迦毗罗卫国,隐匿云端,观照皇室。

    圣人老聃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驾临化外之地――天竺。其地风俗大异于中土,好香料,裹长袍,缀满金银饰物,音乐殊异,舞姿曼妙,妙不可言。正如同中土周王朝倾颓、诸侯倾轧一般,天竺国此时也是四分五裂,大小国家足足有十六个之多。

    “无量天尊!此地合该圣贤出世,教化一方,上应天数,下恤万灵,了结因果,清净解脱,大善!”

    老聃斜倚在青牛背上,眸中两道金光熠熠,观照天竺气数。从座下拿过风火蒲团,一抖,一个人滚了出来。只见其面容清瘦,满带风霜之色,倒是骨骼清秀,道气盎然,头顶白虹直贯虚空,吞吐云气,浩大博广,正是那被老子捉了的长耳定光仙。

    老聃抚摸着三尺垂须,满面容光,言道:“你可知道水无常态,地无常势?当初你师尊不尊誓言,擅自摆恶阵阻挡西岐仁义之师,累及门下,最后悲惨收场。当真是可悲可叹你气数未尽,贫道不忍你枉送性命,特地救下你一命。如今天下气数大变,西方佛门大兴势不可挡,贫道为我玄门计,还需你配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因为悟道的关系,封神有了变化,截教有了变化,可于人间依旧免不了没落的下场,而佛门度走了三千红尘客,呈大兴之相。其虽然有了佛界,可那两位一定不会放过人间界,老子自然不会不管。此次他下界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化胡为佛,立小乘佛教,分佛门气运。

    长耳苦涩道:“但凭大师伯吩咐!”

    “甚好,西方佛门虽然乃是八百旁门,不为盘古正宗,但也妙法玄奇,如今其大兴之势恍若冉冉升起的朝日,只能顺,不可逆。接引深谋远虑,可惜佛门根基浅薄,教义缺失,正中贫道下怀。西方极乐世界虽独占佛界,然其乃是以西方为基,以至于气数不能暗合天机,弥盖洪荒,不为圆满。今日,贫道有意让你成就无上佛陀道果,统领天下诸佛,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佛祖,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老聃说完,就闭上了眼睛,静待长耳的答复。

    长耳心中且喜且悲,喜的是,如果真如老聃所说,自己必将成为西方教除去二位圣人之外的第一人;悲的是,从此叛道入佛,必不被通天即其门下所喜,心中难舍,亦是纠结。

    “弟子愿意!”看了眼老子,长耳无奈,此时也只能遵从他的吩咐了。

    老子睁开慧目,久久不说话,似乎神情中闪过一丝不舍、厌恶、解脱和平静。“很好,万劫不坏圣人之境乃是亿万修道之人归途,一切都可以为了这个目的而舍弃,贫道就成就你这番机缘。这里有宝,名曰乾坤图,却是送给你,也可让你有一宝物,镇压自身气运。”

    长耳大喜,马上再次谢过。老子见此也不多说话,大手一挥卷起阴阳二气,长耳马上消失不见,而同一时间,迦毗罗卫国皇宫中却是多了一个皇子。

    现在人间的西方并不是以前的西方了,可曾经佛教如此传道多年,自然留下了很多的佛教经典,而长耳也是不凡之人,前一世他就是大罗金仙的高手,此时出生更是了不得,出生便能言,一岁可行,三岁通读佛经。

    七日之后,摩耶夫人溘然长逝,太子悉达多由其姨母抚养长大。

    二十岁时,娶妻生子,畅享欢乐,不知愁苦。

    一日,巡城之时,得见“生老病死”,而心生慈悲之意,而产生修道之念。

    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

    黎明时分,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二十九岁。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

    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悉达多太子端坐菩提树下悟道,突然阴风四起,惨雾迷蒙,鬼哭狼嚎,无数妖魔鬼怪显现,幻化无数声色犬马之事,来诱惑其心。

    这种蛊惑乃是无形无色,不知其所源,不知其所踪。封闭六识,也无济于事。耳垂倒扣,按理说音色不显,可是此时识海里照样风云变化,黑烟滚滚,鬼气森森,长着尖角、肋下生翅的夜叉、妖魔纷纷口吐毒烟,挥起利爪,扑向端坐其中的长耳神魂。

    “无量寿佛!”

    长耳座下三朵亩田大小的青莲在这声震动空间的誓言中纷纷气化,化作一片浩大光云,佛光炽热,盘旋于脑后,如同日月初升。一群妖魔鬼怪被突然出现的佛光给照个正着,先天被克制,顿时周身鬼雾收缩不住,开始溃散,被佛光蒸得一干二净。

    长耳于七天七夜的禅坐之后大彻大悟。就这样,经过六年修行,悉达多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而此菩提树也因为受长耳之福,在不久后化形而出。

    佛界,准提一幅咬牙切齿的样子看着面前镜中长耳,他怎么也想不到老子竟然如此利害,在自己和接引两人眼皮子底下整出一个小乘佛教,平白分去了佛界气运。

    “师兄,老子实在可恶!”

    “师弟,你不要只看到对我们不利的一面。长耳成佛,于人间传道,不正是我佛界进入人间的大好契机吗?”一旁接引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显然他比接引要利害多了。

    “师兄是说……”准提若有所悟,忽又摇头道:“师兄,你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长耳虽然成佛,可他毕竟是受过老子吩咐的,如何肯归顺为佛教?”

    接引再次一笑,一幅胸有成竹的说道:“长耳本是截教弟子,虽为老子所抓,可他心里装的还是截教,然而如今他已成佛,必定不为截教所喜,如此我盟拉拢他却正合适。至于老子,你觉得一个不能出世的圣人对于一个小乘佛教的教主会有多大的为威胁吗?”

    “如此我们就承认小乘佛教的存在!”准提咬咬牙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有些不干。小乘佛教也为佛教,可却是长耳所创,也就是在地位上他也就是教主,于佛教弟子看来,他不必两位圣人差。他能够加入佛界,那么佛界必定气运大增,可同时他也分了接引和准提的气运,而又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这自然不会准提所喜。

    然而,长耳立小乘佛教的风伯还没有过去,一件更大的事情生了,那就是阐教弟子在燃灯的领头下叛道入佛,一时间,天下道家弟子皆惊,然而魔界的通天,人间界的悟道却是大笑不已,这下子元始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洪荒之六耳猕猴 第一卷 重生洪荒 一百二十九章 黑暗光明 东皇太一?

     更新时间:2011…6…8 23:40:58 本章字数:3436

    人间战乱不断,七界纷争不停,先孔子成圣隐居混沌之中,称人族圣人,后又有老子化佛,长耳成就西方小乘佛教教主,可惜老子注定一份谋划成空,没有多久小乘佛教却是并入了大乘佛教,自此小乘佛教归佛界。可是没过多久阐教弟子在燃灯的带领下公然宣布叛道归入佛界,一时七界震动不已,元始和老子更是恼怒万分。

    而此时魔界之中,通天一脸的笑意,看着眼前的悟道大爽的说道:“那两个家伙真是活该,他们也终于尝到被背板的滋味了。”

    悟道笑而不语,不过他眼中的喜意傻子也看得出来。本来他得罪了老子和元始,还怕两人来找自己麻烦,如今好了,佛界的一番动作却是把两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不过,自此佛界大兴也是挡不住的了。

    “小猴子,你此次人间传道做得不错啊,不仅传下我魔界教统,还顺带着弄了个焚书坑儒,直接把其他的几个教派给灭了,真是利害。”通天马上语气一转夸赞了起来,这次他也派了多宝下界,可是他所传下的道统虽然也小有名气,可跟其他的几派相比就差远了,而悟道呢,就狠多了,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直接就去了秦国传播道统,然后在焚书坑儒之际把其他的几个教派也给灭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可惜,那什么狗屁秦始皇真是没用,这么简单就被灭国了。”通天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语气,秦国的军队在人族绝对是最强的,可惜那秦始皇实在不怎么样,悟道走后就只知道杀戮,把秦国都给整灭了。

    悟道摇头笑笑,也有些无奈。历史上秦国存在太短了,本来他想要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下,可惜没有想到还是这样。自己都连那些教派灭了个干净,也教导秦始皇勤政爱民了,可结果还是逃不出历史的惯性。

    “师叔,现在人间真是大战之际,各个圣人绝对会把目光再次放在人间界的,想来西方那两位也快要行动了,我们就不要插手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悟道眼光一转,轻轻的说道,“师叔应该去取混沌钟了,省得夜长梦多啊!”

    听悟道的话通天也正色了不少,脸上略微露出一丝兴奋之色,当即就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混沌钟,那绝对是通天做梦都想要的东西。攻有诛仙剑阵,守有混沌钟,以后谁还是他通天的对手,就是那几位圣人合起来他也不怕了。

    魔界的悟道和通天马上启程,一路上由通天带着,两人直接就进入了日核之内。

    这里还是和以往一样,无边无际的火焰,高挂天空的虚影,重重叠叠的空间,没有一丝的声音,让人浑身上下都觉得怪异无比。

    两人到了太阳宫前,通天马上让悟道靠后,而他自己却是启动法力揣摩混沌钟所在。这里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通天终于睁开了久闭的双眼,眼内精光闪烁不停。

    他一脸的凝重,看着的悟道马上问道:“没有找到吗?”

    通天摇摇头,说道:“找到了,不过貌似有些麻烦。”叹了口气,通天马上给悟道解释了起来。

    混沌广大无边,没有人知道他的边际,圣人也不知道,恐怕也只有鸿钧那类人物才真正的了解混沌之密,可惜他才不会说。但是身为圣人的通天,还是有一些猜测和了解的。

    在这片大6上,诞生了一个盘古,所以有了这么一片世界,可如此广大的混沌空间,难道只有一个盘古吗?又或者只有三千混沌魔神?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混沌之广,无边无际,谁也说不清这里面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