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界走私大鳄 >

第233部分

仙界走私大鳄-第233部分

小说: 仙界走私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沙,这时这黑面大汉站出来统一组织,很快局面就不同,暴动商户渐渐占据了上风。

罗迁带着数百保镖赶到上清天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偌大地上清天上,不见一个人,满街的商铺关门的关门,被砸得被砸。到了自己的英雄楼工地上,只见满地的狼藉,处处都有火烧的痕迹。马蹄脚印凌乱,地上的血迹未干!

他带着人怒气冲冲的杀奔蒙府,还没到呢就听到巨大的哄闹声。待看见了,更是吃惊:蒙家得罪谁了,竟然纠集了这么多人围攻蒙府?他看到众人乱糟糟的,人数虽多却不能成事,心中不由焦急,略一思索把手下一名八阶仙人找来,告诉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那名得力手下化妆一番,染黑了脸膛,混进了暴乱商户之中,罗迁也没空在一旁看热闹,将手下分散了,去找杜冷凝和郝人强。郝人强还罢了,杜冷凝可是宁遥山老杜家地独苗,要是他出了什么事情,自己怎么向杜老抠儿和黎雪绡交代!

蒙府内,几个兄弟围住蒙绍:“大哥,仙廷的大军怎么还不到,咱们真地快顶不住了!”众人都是神情紧张,一身大汗。数千暴民要是冲进来,蒙家就真的完了,不用一炷香的功夫,上上下下就能被杀个干净。

蒙绍也在奇怪:“我明明已经发出求救玉符,从乐折山兵营到咱们玉清天,半天时间足够了……”“难道那罗迁,连乐折山兵营也买通了?”蒙鹏有些不信。

罗迁的确没有买通,只不过乐折山大营的统领仙将袁人初与郑道光乃是知交好友,罗迁的事情他也略有所知,从郑道光几次相谈的语气中,袁将军估摸出了事情的大概。今天一早接到蒙绍的求救玉符,袁人初颇有些为难:救是不救?

蒙绍在仙廷中,官职不高,但是素有自大的名,说实话仙廷中没几个人喜欢他,可是保一方平安这是袁人初的职责。乐折山大营均是骑兵,从大营到上清天,不过半天路程,自己要是去晚了,将来万一蒙王追究起来,自己也要受牵连。

要是救了,那位一不高兴,自己脑袋就要搬家。

要说这为官之道,还真是不简单,两边都不能得罪的话,那就要看一个人的本事了。袁人初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找来自己的副将作了一番安排,然后命营中将士,留下战马,自运仙功,飞往上清天。人跑不过马,仙人也跑不过仙马,这是必然的。

所以骑兵舍马行军,速度自然慢了好几倍。袁人初告诉大家:仙马染上了马瘟,不能乘骑,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自己的战马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的了马瘟?有人不明白,老兵油子就告诉他了:别多问了,将军要让那战马得马瘟,它们就得得马瘟。

(仙人、仙兽也会生病,要不然西游记里何必安排猴子做什么“庇马瘟”?)

蒙绍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仙廷的军队到现在还没来。蒙家在危急关头,也爆发出了一些能量。所有的人,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施展法术加固防御阵法。不过几百人对四五千人,结果可想而知。

暴民们锲而不舍的法术轰炸了两个时辰,位于西面的侧门终于坚持不住,咔嚓一声裂开了一道缝隙。这一道缝隙足以致命,受到了鼓舞的暴动商户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大受鼓舞的他们再接再厉,法术好像洪水一样,顺着堤坝那一道缝隙滚涌而出,一瞬间就将裂缝撕开,一声巨响侧门炸碎,不用黑面大汗吩咐,暴乱的商户一拥而入……

此时,一名保镖扛着一个人飞跑回来:“东家,郝大哥找到了!”人强身上几十道深浅不一的伤口,人已经昏迷了。罗迁心中焦急,二话不说取出一枚大梦金神丹给他服下去,金神丹药效非凡,郝人强脸色很快好了许多,沉沉的睡了过去。

“杜少呢?”“没有发现杜少的尸体。”那就是说还有希望,罗迁挥挥手:“快去找!”保镖愣了一下,指着蒙府说道:“东家,你看……”

喊杀声原本在宅院外面,现在已经从宅院内穿出来了。罗迁叹息一声,他此时却是无心去理会蒙家了:“自作孽,不可活。你们快些去找杜少,别的事情不用去管。”

袁人初不住地催促部曲:“快点快点,再快点!上清天上可有人等着咱们就命呢。”他虽然催促,自己却在最前面慢吞吞的飞着。

第五卷 海阔天空 第二十六章 仙人也革命(下)

折山大营的仙兵足足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赶到上清间,已经足够那由四五千个零部件组成的“人形绞肉机”在蒙府内来来回回碾杀几十遍了。蒙府内的惨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被财宝和鲜血刺激的红了眼的人,内心最深处的原始恶念被引发,这些原本遵纪守法的商人,在这样的情形下,犯下的罪行也能令人发指。也许事后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

袁人初率军进入蒙府,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一次的事情闹得有些过头,恐怕不好善了。他吩咐手下,赶紧将尸体收敛起来,然后就在蒙府的后花园内,起一座大墓,统统买了进去。绝大部分尸体已经支离破碎,分辨不出到底是谁,袁人初命人立碑,上面只写了两个字:蒙氏。处理了蒙府内的烂摊子,他赶紧回军营写奏章去了。这件事情要怎么报给陛下,还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天地良心,这件事情可真的和罗氏一点关系都没有,蒙家之所以落得个这么凄惨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若是他们平时对这些商户亲善一点,何至于惹得众怒哗然,不杀他们全家誓不罢休?

暴动的四五千商户,杀光了蒙家人,抢光了蒙家产,一下子失去了聚集在一起的目标,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指挥,彷徨了一阵子,便一哄而散了,各自带着抢来的东西夺回了自己的商铺中,上紧了门板,加上一层防御结界,躲在里面时间不长就开始瑟瑟发抖,此时才想起后怕来。万一仙廷追究起来,一家一家搜查。倒是有八成的可能把自己揪出来……

罗迁在上清天上搜索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杜冷凝的踪迹。郝人强已经醒来,他自认身为保镖,却没有保护好杜冷凝的安全,是他的失职,因此不等伤势痊愈,也跟着一起寻找。罗迁苦劝不住,反正他也已经服下了大梦金神丹,就算伤口还没有复原,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就由得他去了。

上清天暴乱,震惊仙界。跟重要地是,这些暴民残忍的杀死了蒙氏一家,阿猫阿狗都算进去,那可是五百多条仙命啊。太清帝龙颜大怒,当庭臭骂袁人初,乐折山大营统领趴在地上低头头一定也不敢动。左兵殿、右兵殿殿丞面上无光。左户殿、右户殿殿丞已经写好了奏章,准备抚恤蒙家。其余大小官员,各自揣着各自的心思,朝堂上暗流涌动。

就在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道奏章把罗迁告上了仙廷。有本奏罗迁图谋上清天蒙家地产,暗中挑唆。蓄意发动了这一次针对蒙家的袭击。

罗迁此时还在上清天上寻找杜冷凝,这成了罗氏暗中操纵暴乱的“铁证”。之前与蒙家的冲突,也成了直接证据。

郑道光也在一旁站着,听着御陛之上,宫人大声地宣读着某位言官者到文采飞扬的奏章,心中一阵好笑:整件事情的经过,他这个仙界的特务头子可以说是一清二楚,这一次罗大东家可真是没欺负人,还被人给欺负了。蒙家自大无知,朝堂上无知地人还不止这蒙绍一人。这位右户殿下的言官就是其中之一。

就算撇开罗迁和陛下的那层关系不说,这件事情蒙家也不占理,此时更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善后,而尽量避开争论孰是孰非,蒙家人毕竟已经死了,再把他们的丑事揭露出来,未免有些不厚道。可是偏偏有人又想借着这件事情来打击罗迁,总是有那么些不自量力的人,以为自己无论走到哪里,脚下踩着的不是地面。而是“大义”,时刻要站出来给自己看不惯地东西头上扣上一顶大帽子。

太清帝耐着性子听完了。心中对罗迁也着实有点恼火:姑且不论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如奏章中所说,你罗迁在暴乱的时候身在上清天这却是事实,太清帝心中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你小子到哪里,哪里就有麻烦?

既然有人牵头,也就有人附和,很快有不少人纷纷出列,列数罗迁的若干罪状,请太清帝将他收押下监。

罗迁怕就怕这样的状况:自己风头太盛,得罪的人多,嫉妒的人更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等于被人拿在放大镜下去看,一点小错误就能扩大到危机仙界安危地高度上。

对于这些人的奏请,太清帝不置可否,只是一面宣布上清天戒严,派军队暂时驻扎,一面下令界安院调查

来龙去脉,早日将结果呈报。

其实事情的起因很简单,界安院没用多久就查出来了。只是他却迟迟不敢上报,无论报上去什么样的版本,都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且得罪的人还不少。他一个小小的界安院,怎么敢得罪那些大人物?于是这件事情倒是拖了下来。

其实事情的经过,早有好几份报告摆在太清帝的御案上,太清帝倒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平日里十分张狂的妹夫,这一次竟然这样忍让,以至于郑道光地报告送来的时候,太清帝怀疑他是不是和罗迁串通好的。后来徐湖的报告送来,里面也很详实地记载了罗迁来找自己的过程,太清帝才有写信了。到了后来,第三份秘密报告送来,太清帝知道这份报告的撰写人,和罗迁半点关系也没有,才彻底信了。

他不由得对罗迁刮目相看:这小子原来也不是政治白痴,哼哼,现在大约已经感受到潜伏在周围的危机了吧。太清帝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界安院的奏折始终没有呈上来,众人只看见界安院人来人往,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调查出什么来了没有。

倒是那几个怎么看罗迁都不顺眼地言官,上窜下跳,每天都要把这事情林出来,在太清帝耳边聒噪一阵子。太清帝烦了,就把界安院的院令臭骂一顿,责令他限期拿出调查结果。这一下子再也拖不过去了,界安院地院令终于急了。

他和几个幕僚揣摸了一下圣意,索性把调查到的一切,一五一十的报了上去。当朝宣读出来,众人哗然。那蒙绍平日里得罪的人不少,大家面上震惊惋惜,心中多半已经笑开了花:蒙绍你这只傻鸟,惹谁不好要去动罗氏那人。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显示,这件事情并非罗迁幕后操纵的。再加上他之前的一些忍让作为,倒让满朝文武有些惊愕:这小子什么时候转性了?

太清帝终于扬眉吐气,心中快意:以后再也不用听你们几个在耳边聒噪!不过陛下毕竟是陛下,而且太清帝不是昏君,那么这个姿态却是要作出来的。他还特意安抚了几名言官,并未治他们的罪,反倒赞赏了一番。为君者需要一些刺耳的声音,否则朝堂上下一片祥和,那么亡国也就不远了。

朝堂上的争斗罗迁并不知道,他忙着在上清天上寻找杜冷凝。说来也奇怪,人讲“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可是杜冷凝活人中找不到,死人中也找不到。暴乱虽然“成功”了,但是暴民们死伤并不比蒙家少。蒙家毕竟是个大世家,不少弟子的修为深厚,他们虽然一一被围杀,却也反杀了不少暴民。

罗迁好心,出钱把这些人都收敛了,有家属来认领的,便让他们将尸体领回去,没有人认领的,罗迁掏钱买了一片墓地,将这些人葬了,取名“上清公墓”。

暴乱虽然平息了,但是善后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朝堂内又展开了一场争执:对这一场暴乱应该怎样定性。

这样的问题在罗迁看来可能有些无聊:反正事情都发生了,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明白。可是对仙廷中的这些官员可就不一样了,一个事件的性质问题,那牵扯到仙廷对这类事件的态度,一旦确定,就不好更改了。

一番吵闹,有人说这是骚乱,有人说这是暴乱,有人说这是聚众闹事,有人说这是反叛……

太清帝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定得罪名重了不行,毕竟是蒙家有错在先,会引起公愤。定得罪名轻了也不行,毕竟他心中还是希望这样的事情能没有最好,定得轻了,不免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受到“鼓励”。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列为臣工之中,突然走出来一个人,启奏道:“陛下,我等在这里议论,毕竟只是揣测。我看不如找一位亲身经历过这件事情的人来评价一番,那才是最直接的认识啊。臣保举一人,他不但亲身经历过这次事件,而且也是我仙廷官吏,虽然官职低微,不过陛下可以格外恩准他,上殿议事。”

太清帝眼皮子抬了一下,这还用说吗,罗迁呗。

第五卷 海阔天空 第二十七章 自治会(上)

——————————————————————————————

如果不是徐湖亲自去把罗迁“请”回来,罗迁此时必定还在上清天上寻找杜冷凝。老大不乐意的罗大东家趴在金殿上山呼万岁,太清帝知道他受了委屈,不好让他总那么跪着:“平身。”罗迁也不和自己这大舅哥客气,竟自站了起来。

“罗迁,上清天的事情你是从头到尾经历过的,现在众位臣工商议决定,听听你的意见。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仙廷的一员。”太清帝把找他来的目的说了一下。罗迁扫视一眼四周,心中已然明了:这些人显然争执不下,那么找来一只替罪羊。我罗迁就是这只可怜的替罪羊。要想置身事外,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自己说明,暴乱的时候自己本不在上清天,后来才去的,抵死不承认,也能推个干净。

只是……上清天上四五千人的性命,就不好说了。他在心中叹了口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当年那位佛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同自己今日一般,不是什么大义凛然,而是半掺杂着无奈?

罗迁这稍一沉思,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挺胸朗声说道:“陛下,上清天上,群众只是一时激愤,蒙家作恶多端。咎由自取。臣以为,这件事情既不是什么暴乱。更不是逆贼造反,若要定性,臣觉得应该称之为……革命。他们只是代陛下行使了裁决的权力。”

罗迁刚说完。四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