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阿黛 作者:糖拌饭(起点vip2015.2.9完结) >

第28部分

阿黛 作者:糖拌饭(起点vip2015.2.9完结)-第28部分

小说: 阿黛 作者:糖拌饭(起点vip2015.2.9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时,他还没觉得啥,等到后来,他搬货进铺子,准备开业,突然的,铺子里的一道梁又砸了一来,砸伤了一个伙计,好在那伙计身体壮,伤倒是不太重,但那伙计家里兄弟众多,竟讹去了他好一笔钱。
    如此,再想起一些传闻,他便晓得,这铺子真是要不得的。
    想当初,他跟钱秀才买这铺子时,钱秀才倒是推托过,说这铺子运势不好,不想害他,是他以为钱秀才是不想卖,说的是推托的话。直言自己不在意的。
    可没想,还真是这回事啊。
    孟有良却不晓得,那正是钱秀才以退为进之计。
    如此,看着那开不了业的铺子。再想着买铺子花去一大笔钱,以孟有良那钱公鸡的性子那岂不要心疼到死,这大半年来,这铺子都成了他的心病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倒没想,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成这憨子居然发财了,如今回来,居然也要开铺子做酒肆。正好,就便宜了予他。
    这心病便也解了。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阿成跟他爹可不是一个性子,身边狐朋狗友也是有几个的,这也不过才草签了一个契约。钱没拿到手都不作数。”柳氏打冷着孟有良。
    孟有良一想也是,钱没拿到手,总是虚的,一时,也没喝酒的兴致了,让柳氏撤了下去,这段时间。他好好养伤,养好了伤,赶紧着拉着王成把事情办了才是正事。
    如此且不表。
    转眼便是腊八。
    腊八节的由来,众说纷纭。
    有说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有说是为了冬祭,更有逐疫迎春之意。如此种种。
    但在穷苦百姓之中却另有一个传说,
    据说,穷人家一年到头,到得腊八这一天,家里能吃的其本吃光。只剩下一此零碎的干菜和糙米,最后合到一起,熬了腊八粥,腊八过后,穷人就靠老天爷活命。
    所以腊八这一天,吃完腊八粥,都要祈福,求老天爷保佑。
    所以,腊八节,腊八祈福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熬腊八粥也是有讲究的,头天晚上就要用小火熬起,一直熬到零晨开锅,正好吃了去祈福。
    而有那穷的连腊八粥都没的人家也别急,一大早的,去灵隐寺排队,寺里今天也是要赊腊八粥的。
    阿黛家头几天,刘氏就买了莲子红枣木耳皮蛋等等,今天的腊八粥,是王家这些年来,最好的腊八粥。
    头天晚上,刘氏就弄好粥放在大锅里,先是烧开后,然后用灰盖了些碳火,便一直煨到天亮,天亮开锅里,那粥的表层有一层浓浓的粥浆,闻着味儿喷香喷香的,口舌自然生津。
    大冷的天,一家人自是吃了个畅快淋漓。
    吃完腊八粥,王继善去了同文书院,今天的腊八祈福,同文书院那边也是有仪式的。
    而王成则去联系他的那些朋友,开酒肆的,免不得要找人帮忙。
    阿黛这些天空闲的时候,倒是挖空心思再想着前世聊斋里的故事,还有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多是简短,如大纲型的,阿黛再把它们铺程开来,这样,每一个小故事,都能变成几集的中篇故事。
    等到大哥的酒肆开业,到时再找个说书人,定能吸引不少客户的。
    而若一时找不到说书人,阿黛觉得自家大哥就成,他平日里听得不少奇闻异事,说予大家听时,也是眉飞色舞的,颇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阿黛每每想着自家大哥说书的样子,倒是觉得颇为有趣。
    “阿黛,去叫上聂姑娘,我们出发了。”收拾好一切,刘氏便冲着阿黛道。
    此时不过是卯时正,因着是冬天,天边才一点点的光亮,但一会儿要过西湖,再由西湖上灵隐山灵隐寺,再加上,路上行人肯定多,而这两天虽然雪停了,但积雪和冰冻还是有些的,路上并不好走。
    因此,必须提早出发的。
    “嗯。”阿黛点点头,正准备去叫聂小倩时,聂小倩的身影已袅袅的出现在王家门口了。
    “啊,正巧,还正准备让阿黛去叫你呢。”王靛看到聂小倩,笑着道。
    阿黛却晓得这并不是巧,而是聂小倩听得娘亲让自己去叫她,便飘然过来的。
    最后,留下孟氏看家,一家人便出门了。
    出得门,到得湖边码头,又同周氏和王欣宁碰上,这都是头天约好的。
    王家人没有自己划船,因着人多,怕一会儿到了钱塘门那边没有停的地方,因此,便乘了载客的船,撑船的老船夫唱着号子,几艘来往的大船相和着,场面颇为热闹。时不时的,还能看到一些大官船。
    “听说,今天县太爷的夫人,还有公主等人都来了。”船上有人看着湖面的大船窃窃私语的道。
    “可不是。听说各家夫人一个不少,我还听说书院那边县太爷等人也出面在圣人面前祈福,还要祭天呢。”又有人道。
    “今年这腊八祈福怎么这么热闹?”船上便有人好奇的问。
    “还不是北边胡人闹的,年中的时候,赵将军屠了胡人十万,如今胡人报复,已集齐二十万人马,连夺大齐边塞几城,如今是朝野震动……”边上那书吏说着话风一转:“其实当初,赵将军屠胡十万时。朝中主战派就说了要趁胜追击,将胡人赶往漠北的,便是朝中那帮主和派,说是不可妄动干戈什么的,而皇上要修长生之道。也说妄动干戈影响气运,竟直接罢了战,为此还把赵将军召了回来,让胡人得到了喘息的起会。如今胡人反扑而来,来势凶猛,朝廷再又急召赵将军,而各地官员等。自要为国运祈福了,所以,今年腊八的祈福就格外隆重。”
    “哦,原来是这样。”船上众人大悟点头。
    随后,船上便又起了一阵对胡人的咒骂,可也仅仅是空洞的咒骂。毕竟北地离钱塘太远,战事也离钱塘太远,众人没有切身感受。
    这时,船上人骂了几声,便又转移话题。无外乎东家长西家短的。
    等王家一行人到得灵隐寺时,已是辰时,天光大亮,晨曦透过松林,洒在庙前的石阶上,掩映苍翠,生机勃然。
    此时,灵隐寺门前两口大锅,上面热气蒸腾,正是熬的腊八粥,
    锅前排着两队长长的人流,都是来领腊八粥的,当然,这里面并不是人人都是穷的吃不上腊八粥的,也有那家底不错的,之所以来领粥,却是因为觉得灵隐寺的粥更有福气一点的意思。
    王家一行人都是吃过腊八粥的,自不去凑这种热闹,而是进了寺里,先捐了香油钱,得了福香后便去拜佛。然后抽签,解签。
    阿黛看着那解签的和尚,跟上回的和尚不同,再看那上面的观音像,却并没有如上回那样进入画壁之中。
    果然机缘只有一次。而至于原来的那个解签和尚,大体如武侠书中所说的扫地僧的存在。
    一应佛礼敬过后,刘氏同周氏就带着阿黛三人进了灵隐寺梅园。
    这里有各种梅花近三百株。
    “怎么不见周娘子来?”一株老梅树下,李夫人先是陪着永乐公主闲聊了几句,便问起边上的人。
    李夫人是县令李致正的夫人,县今李致正来钱塘任期已近五年,大齐的官员的考评一向是三年一考五年一迁。
    三年的任期考评是看官员合不合格,而五年的大考评则牵涉着官员的升迁,所以,在官员心中,这个五年任期的考评是尤其重要的。
    而这段时间,先有北方的烽火之乱,再加上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雪,靠北一点,许多地方的民房都压塌了,因此,这段时间,钱塘县城外也涌来了不少的难民。
    李致正为政还算清明,再加五年考评在即,也想着锦上添花,因此,便安置难民,而李夫人也一向有着贤内助之称,这次便想趁着腊八祈福会的时候,约了各家夫人去城外施粥施药或义诊。
    而本城两大药堂,其一是庆安堂,其二就是百草堂。因此,李夫人正打算找个机会跟周娘子说说这事情。
    听得李夫人问起,一边百草堂宋大夫的娘子罗氏却是别有意味的笑了:“周娘子今天怕是有些不好意思来了……”

  ☆、第五十章 刮目相看

整个梅园,几百株梅树互相掩映,石桌,石凳,再加上溪流缠绕,景致十分的清幽。
    不过,再清幽,今天这样的日子也清幽不起来了,整个梅园显得十分热闹的。
    各家的夫人,以及跟随着夫人同来的姑娘,丫头,仆妇等,将整个梅园挤的满满当当,东一团,西一族的,有的在做诗,有的在画画,有的自在那里聊天。
    而这人群自然属公主和李夫人这边的人聚的最多。
    以至于,罗氏在说着周氏笑话的时候,竟没有看到周氏一行人的到来。
    “可不是,她当时那么急,最后竟还拆了王训导家的台……”
    “我看说不得是做贼心虚……”
    “当时走的时候也是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这次,定然是不会来了……”
    如此处种的,罗氏边说还边笑的开怀。
    几人说话间,声量颇为不小。
    “谁说我不会来了,我这不就来了。”这些话自然就进入了周氏耳里,周氏一脸怒容的上前。
    一边的刘氏却拉了拉她,冲她暗使了个眼色。
    周氏这才强压着火气,想着一路上,刘氏仔细跟她说的话,因着有赏雪会的事情,今天来,会遇上什么样的情况,之前刘氏跟周氏已经有过商量了。
    而眼前的情形,自是在预料之中,只是这种情形,却是不能无端发火的,要发火,那就是不顾全大局,落到别人眼,那又落入了下层。
    但世上,没有无解的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两人也商量出了应对方式的。
    红对绿。俗对雅,往往会起到别开生面的效果。
    想到这里,周氏深吸了一口气,冲着刘氏微微的点了点头。
    随后原来板着的脸却放松了。一脸笑骂的冲着罗氏道:“好你个罗娘子,幸好我来了,要不然还不晓得你又在编排我的坏话了啊,赏雪会那天,还不是你们几个给我挖坑,让我上了大当,我不于你分说已经不错了,你如今倒是倒打一耙起来,没的说了,灵隐寺的金丝云糕最是好吃。别忘了买一笼收买我,要不然,今天我可是要在公主和李夫人面前评理了啊。”
    灵隐寺的素点十分好吃,而这金丝云糕正是其中最佳品
    罗氏这会儿正说的起劲,冷不防的被周氏这一顿的笑骂。
    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注意到是周氏,她带着她的女儿王欣宁,边上还有一个妇人和三个颇为清秀的姑娘,眼生的很。
    此时周氏正带着刘氏,王欣宁,阿靛,阿黛。聂小倩几个给公主和李夫人等人见礼。
    行动举动,端庄自然,没一丝毫的不自在。
    罗氏这时很是纳闷了,本以为不会来的人,居然来了,这已经出乎她的预料了。再看这作派,跟过去端是不一样啊。
    周氏今天转性了?罗氏想着,她对周氏其实是比较了解了。
    这要从她的夫婿宋大夫说起。
    罗氏夫婿宋大民当年也是师从王老大夫的,跟王和有师兄弟的名分。
    只是当年,宋大民认为王和的爹王老大夫藏私。还刁难他,因此愤而叛师转投到百草堂罗大夫的名下,后来娶了罗大夫的女儿罗氏,继承了百草堂。
    而因着这些之故,罗氏跟周氏也是很不对付的,私下里夹枪带棒的话向来不少。
    而周氏对罗氏也一向不假辞色的,可以说,周氏和罗氏之间也算是知根知底。
    可刚才周氏那些话是怎么回事?虽说那话语是一幅问罪的口吻,但明显着是有些打趣的意味在里面,反倒向两个关系较好的人在互相拆台笑骂一样,这跟周氏的性子可不附。
    罗氏心里嘀咕之余,也在想着回话。
    这才发现,周氏这话,她很不好回。
    若是反驳挖坑之说,那不免要说到当日那些关于王靛的闲言上去了。
    可王靛的那些闲言本就是流言,今天在坐的有着公主,李夫人,阮夫人等人,这种流言若是摆上了台面,那反倒是她的不是了。
    所以脑子里转了一下,罗氏发现,这时候,她解释不清,只得顺着周氏的话然后开玩笑的反驳,只是如此一来,周氏赏雪会出的丑也就有了顺理成章的解释。
    是被坑了才出丑的,如此,最大了消除了赏雪会那天的不利影响。
    想到这个结果,罗氏不甘啊,这不白白的给周氏抬了轿子了嘛。
    罗氏又哪里晓得,这样的说话方式在上层的夫人之间是比较少见的,毕竟,上层的夫人之间,讲究的是含而不露,润物丝无声那种。
    但是,刘氏平日交往的都是下层的贫苦百姓,贫苦百姓这间却喜欢当面鼓对面锣的,这样的笑骂方式实在是太常见了。
    这就是之前所谓的俗对雅,果然立竿见影。
    这时,罗氏不甘也没法子,只得顺着周氏的说话:“谁挖坑了?你嘴馋想吃灵隐寺的金丝云糕就直说,别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就是金丝云糕吗?我还请得起。”
    “好,这可是你说的,折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正好,好东西也要同大家一起分享才有味道,趁着今儿个这个好日子,罗娘子不如就请大家尝尝吧。”周氏这是打蛇随棍上啊。
    罗氏郁闷的差点要撞墙,灵隐寺的金丝云糕并不便宜啊,今天在这里的妇人可不少,虽说不需要个个请到吧,一些人有份量的总是不能少的,如此,真是要大吐血一笔了。
    而更让罗氏吐血的是,她出了钱,人情却被周氏得了去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只是这时,说不请她也说不出口,只得叫来沙弥,定了十几笼金丝云糕,算是又为灵隐寺的香油钱添砖加瓦了。
    而周氏跟罗氏这一对手戏,边上的妇人自看在眼里,士别三日,真当刮目相看啊。这周氏还真有些不一样了,今儿个这一出玩的漂亮。
    周氏不管这些,从众人的表情中也看得出,赏雪会那点影响基本上烟消云散了。
    心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侧过脸跟刘氏相视一笑。
    这时有几个妇人便注意到刘氏等人。因着面生,都问是哪家娘子?
    “这是我家二弟妹,现在同文书院王训导的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