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 >

第207部分

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方面来说,做生意的,比为朝官的,风险要小得多。毕竟,在朝为官,一旦站错了队伍,那就没有重新站一次的机会了。

    所以最近这五大药商,对杨家是无比亲近和热情。有眼睛的人都看见了,杨家和昆州刺史沈则敬交情很好,杨家又拿下了西宁道矿藏的经营权,若论风头正盛,这西宁商道之上,就数杨家了。

    再加上杨家又是昆州数一数二的大药商,这文镇药市行会会长之位,定会落在杨家人头上。虽然新的会长还没有最后定下来,甚至,都没有什么风声传出来,但是这核心的八大药商早就认定,杨步勋会是下一任药市行会会长了。

    在昆州内城西北的张宅,张老爷子在抱恙几天后,精气神也渐渐恢复了。距离昆州府衙认股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是张老爷子总会时不时想起那日,特别是最后杨家和倚邦商团相争的惊险一幕。

    在那个时候,张老爷子就知道,张家只是谢同甫用来迷惑杨家的一个幌子,或者说,是挡在倚邦商团前面的炮灰。

    怪不得,怪不得。谢同甫每每造访,虽然无比热情,许下的只是将来的保证,却没有任何其他实质的支持,可恨自己感念谢同甫的看重,还想着家族再进一步的时候到了,谁知……谁知……

    “万望父亲保重身体为上。此事虽让人忿然,却也不是一无得着的。起码,孩儿觉得,能被拿来当幌子。何尝不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只要我们认清家族的未来。坚守下去。也不会太差,起码不会像李家那样,合族都灭了。”

    张老爷子的嫡子张经纶这样说道,语词颇为中肯。

    李家前一刻势盛独大。下一刻倾覆殆尽,这样强烈的对比,深深撼动了张经纶的心。在李家出事的那一刻,张经纶在愕然惶恐过后,感到一种深深的幸运:幸好张家只是三家之末,幸好张家子嗣不茂,幸好幸好。

    再怎么子嗣不茂,都能长久繁衍生息下去,而不像李家一样。势盛在昆州无其余人家能及,族中子弟众多家财层叠,可是,还不是连根苗都没能留下来?李老爷子谋划一生,还不是老死在狱中?显赫辉煌的李家。如今还不是住进了西苑贫苦的百姓?

    汲汲于富贵,最后竟不如戚戚于贫贱!转瞬辉煌,转瞬倾覆,这样的对比,张经纶自认无法接受,他原本就不多的带领家族奋起拼杀的信心,更是被摧毁得一点都不剩了。

    他只是想着家族能够保存下来,就是幸事了,何必一定要爬到昆州之首?在张老爷子参加矿藏认股之前,张经纶就是反对的。如今事既不成,他反而觉得有一种安心。

    张家守成的族策,到了张经纶的这一代,已经多年了,就促成了他如今这样的想法。

    在风云色变的局势里面,有人锐意进取,最后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飞冲天,从此站在顶端,这样的人,出现在历史里面;也有人心有戚戚,选择了退避低沉,安守本分,求得一家一心的安和平淡,这样的人,存在于当下生活。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人生的智慧。杨家和张家,或许就是代表了这两种选择。

    “也罢,你说得也对。我都这等岁数了,是该颐养天年了,不然像李公绪那样,临老过不了世,那就太惨了。”听了张经纶的话语,张老爷子良久才长叹道。

    “老太爷,老爷……刺史府派人送来帖子了……”就在他们父子说着话的时候,张家管家匆匆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帖子。这帖子,是门房刚刚送过来的,昆州长官的帖子,门房和管家都不敢耽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张老爷子的手上。

    “邀我过府一聚?这是为何?”张老爷子在看过帖子之后,感到无比疑惑,又极为忧虑。自己和沈则敬一向不亲厚?怎么突然会有这样的帖子?刺史府的用意,是善还是不善?

    这该不会是沈则敬想为杨家出头,借着名目敲打自己一番吧?——张老爷子很清楚,杨家,一向是亲近新任的刺史沈则敬的。

    还是,因为张家早前和李家有过姻亲关系的原因?想要让他们醒目一起些?——张老爷子也记得,早前自己家族一向是跟在李家后面的。

    李家合族灭,还夷三族,张家也和李家有过联姻的,原本他们还惴惴不安,恐怕自己在李家三族之内,却没有想到沈则敬认为李老爷子作为李家族长,是首恶,遂将三族定义为李老爷子的“父、母、妻”三族。

    李老爷子都已经是那样的岁数了,父母妻三代之人基本都凋零了,这样一来,倒少了很多人被问罪,张家就在顺利撇清关系之内。

    作着这种种考虑,张老爷子对于沈则敬的用意,真是摸不清了。

    可是,当张老爷子去到刺史府,听清楚沈则敬的意思时,他不禁惊愕地瞪大了眼睛,沈则敬说的是什么?自己没有听错吧?

    可是,沈则敬再一次笑着说话了,那一番话语在明明白白提醒张老爷子:自己没有错,沈则敬说的就是那个意思,希望张家能够担当起文镇药市行会会长一职!

    “药材生意,在昆州,仅在矿藏之后,甚是重要。万望老爷子尽心竭力,选出最优秀的张家子弟,来担任此一职。文镇药市行会,有御赐的‘天下第一行会’的匾额,这是荣耀,更是一种责任。相信老爷子定能将药市行会打点妥当,让其无愧于这个御赐称号!本官作为昆州刺史,定会一力支持行会的发展!”

    沈则敬抚了抚胡子,话语既慎重又充满期许,听得张老爷子一愣一愣。他没有想到,沈则敬找他来,是为了这事情。药市行会会长的位置,以往一直是李家把持住的,现在,李家没有了,所有人都会以为是杨家接上,可是,为什么会张家呢?这真的让人想不明白。

    “张家子弟不丰,恐难担当此重任。还请刺史大人另请贤能……”不解过后,张老爷子回话了,他想着,沈则敬是不是在试探他,是不是在评估张家有威胁,故而他这样谨慎回答道。

    “老爷子谦逊了,张家也在昆州三家之列。论能力,定必不差,如今。本官认为张家能担当会长位置,就不会看漏眼。实不相瞒,杨家以后将会全力经营矿藏生意,做不来会长一职。请老爷子放心。”沈则敬知道张老爷子心有顾虑,又说话了。

    他语词真切,眼神诚恳,让张老爷不得不相信,或许,这是真的?

    “老爷子请放心。李家的事情,绝对不会牵涉到张家。况且,药市行会会长一职,五年内不沾药材生意的,这正好适合张家的实情。若是老爷子能够将药市行会的局面扩大,实是美事一桩,也不废本官在各大药商面前一力推举张家的心思“沈则敬继续说道。

    “可是……可是……”张老爷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没有想到,沈则敬找他来,是为了这个事情,是为了硬要将一个馅饼塞到他手中。可不是,文镇药市行会会长就是一个大馅饼!

    “老爷子切勿推却了。本官就任昆州刺史以来,虽和老爷子交往不多,却对老爷子也是有所闻的,张家担任会长,绰绰有余。”沈则敬这几番说话,是经过仔细考量的。

    沈则敬这几番说话,是实情,却又不仅仅是如此,之所以让张家担任药市行会会长一职,有着多重考虑。张家在昆州,是排得上名的,况且他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志向,沈则敬要的,不是打沉张家,而是将他们收拢。

    独木难支,他作为昆州的执政官,自然要尽可能收拢各方势力。这样,各项施政措施才得以顺利进行。他来昆州这里,不是为了灭李家打张家,更重要的,是为了西宁商道,是为了这昆州一地的清明!

    势不可占尽,杨家若是再担任药市行会会长一职,把持了昆州前两门生意,怕会重蹈李家的覆辙,这是要避免的。

    收拢人心、平衡势力,这是一方执政官必修的技能,沈则敬要在昆州有所作为,那么,尽可能联合昆州的势力,就成了必要做的事情。

    张家担任药市行会会长,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绩

    没过多久,文镇药市行会会长的人选就定下来,竟然是张家的张经纶!这个结果,让不少药商吃了一惊。可是对这样的结果,药市行会内核心的八大药商,却很平静。

    早前,昆州刺史沈则敬就约了他们前去了,说道文镇药市行会会长的任职规定要求还是不变,若是有担任了药市行会会长,其家族五年内就不得沾手药材生意。为此,沈则敬还推举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张经纶。

    张家垄断了昆州林木生意,药材虽然也沾手,却只是极少的份额,若是当选药市行会会长的话,这一点药材生意,可以随时抛去,倒是符合那条规定的。

    对于沈则敬的提议,杨老爷子和杨步勋,是乐见其成的。有李家覆灭的血淋淋例子在前,杨老爷子也深以为戒,知道势不可占尽的道理。有张家担任药市行会会长一职,对于杨家来说,才能腾出更多的心力去打理西宁道矿藏的事情,杨家,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杨老爷子和杨步勋想事情如此剔透,让沈则敬点点头,果然,有这样的族长和核心子弟,杨家势起的时候,真的是到了。若是杨家一直这样拎得清,贪欲不会太盛,那么西宁道的局面一旦打开,西宁商道,定会记上杨家千秋一功。

    随着张经纶出任文镇药市行会会长一职,文镇的药市和昆州的药市,已经没有太多可说的地方。以守成为主的张经纶,上任之后的措施,都是以维持药市稳定为主,这让经历了三七之药那种大起大跌的药商们,定下心来。

    自认股之后,杨步勋也将矿藏经营归属的程序都走完了,可以开始着手矿藏的事宜。当初在认股之上报的那个数目,一半的认股资金作为抵押,被封存在昆州府衙;剩下的一半,才是真正用于矿藏上的资金。

    当杨家真正插手进西宁道矿藏的时候。才知道这里面隐藏着的弯弯道道太多,就算彭瑾早前盘下一些小矿场,对于矿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杨家提供了不少建议,但是杨家还是觉得捉襟见肘,资金不够,事情太杂,任务太重……

    是以杨老爷子亲自带着杨从南、杨步勋等人,小心翼翼地开展着矿藏经营的工作,试图将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带到一个比较正常的轨道。这一段时日。是杨家众人最艰难的时日。

    万事开头难。说的就是这样。

    胡不涂再次来到了西宁道昆州这里。这一次,他也是为了西宁道矿藏的事情。胡氏安和堂,也有着和杨家一样的份额,自然。对这门生意,也是无比看重。早前,胡不涂已经将大部分所需的资金送来昆州了,这一次,又带来了不少,倒可以解杨家的紧缺之急。

    药市那里,有渐渐归心的张家,矿藏这里,有心腹亲近的胡不涂和杨家。按理说,沈则敬这个昆州刺史,应该感到日子颇为顺畅才对的。事实上,他最近感到焦头烂额,有一种所有事情才刚刚开始的焦虑。

    李家虽然被灭了。但它毕竟是昆州第一的家族,无论是官场、商道还是别的方面,都和李家牵涉甚深。在处理完矿藏和行会会长这两件事之后。沈则敬和沈家众人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昆州,萧条了!

    首先,是昆州的人口减少了很多,特别是昆州内城居民,几乎是锐减了十分之一。李家作为昆州第一家,与其有亲有故的人家很多。在李家出现望君归之后,有一些谨慎的人家就全族出逃了,在夷三族旨意出来之前,又跑了一批家族,还有一些人家,感觉昆州乃多事之秋,打着趁早远离风雨的打算,又外迁了不少。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是会出现大问题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本。这些人家出逃或者外迁,直接影响的,就是昆州的民生商事。

    从长远来看,暂时还看不出什么后果,但是短时来看,药农、菜农们就发现,自己的药材和瓜菜开始滞销了,生活开始艰难了,有些底下百姓甚至在想着,是不是应该举家搬迁到南州、桂州等地了……

    其次,是民心惶惶。有些和李家沾亲带故的人家,总是担心会受到株连的影响的,虽然最后侥幸逃了出去,没在三族之内,却总会担惊受怕;还有人不知道这里会继续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普通百姓,对于昆州府衙的一举一动都甚为关注,生怕又出了什么灾难,这样日子就更难过了。

    人口减少、诸事萧条、民心不稳,这对于一个地方执政官来说,是无比重大的问题!若是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昆州的人口一定会继续减少的,没法留住人,就无法聚财,更加不能实现开拓商路这样的事情了。

    为此,沈则敬心忧如焚。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留住昆州的居民,还要想办法吸引其余地方的人口过来,只要人口一增多,众多药贩、小贩、大商就会陆续来到昆州,昆州的局面就能活过来了。

    是以沈则敬和杨步云等官员,在日夜苦思,以便早点出台应对这种局面的政策,而沈宁和如流处等人,则是尽可能地搜集昆州城里的状况,为昆州府衙提供民情、数据等方面的资料支持。

    通过众人的齐心协力,一条条意在消弭李家影响、激活昆州局面的政令,从昆州府衙里发出去。

    减免赋税,这主要是针对昆州商家来说的。凡是在昆州本地从事各门生意的,都有相应的减免赋税政策,有些行业的减免年限,甚至在三年以上,比如下海捕捞这一类;凡是外地的客商,在昆州城内做生意的,也免掉一年的赋税……

    只有想在昆州做生意的,昆州府衙就会一力支持,提供种种政策上的资助,免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其余的政策,比如官府出面,为部分小商家牵线,让他们可以接触到有需求的商家。以便买卖的顺利进行,省了很多中间功夫。

    一时间,不少外地的行商、货商,都想来昆州看个究竟。当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发现这里果真是如此,那可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