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见成姻缘 作者:秋李子(晋江vip2013.1.31完结,种田)-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太太虽偏疼四老爷和七姑娘,可也是个古板人,听了张四太太这话就怒火中烧,望着自己儿媳道:“你这话说出来也不晓得害羞,先不说长幼有序,你侄女还没定亲就给她妹妹定亲,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再说詹家那边,十五岁刚进学的小秀才,也是聪明俊秀的,多少人家想把女儿嫁去,这边换了人,詹家不同意,那不就活活打我们老张家的脸?”
张四太太既能把张四老爷管的服服帖帖,也是有几分手段的,听了这话就擦了眼泪对张老太太道:“婆婆您平日说话我做媳妇的从不敢违逆,晓得您心里不待见媳妇,可是今儿这话媳妇可要驳一驳了。詹家这门亲是不错,可是婆婆您也要晓得,三伯是什么人?做过知府丁忧在家,他的女儿是什么样人,尚书府的外孙女,她舅舅现坐着通政司的大堂。这样闺女哪能随便就被各乡下刚进学的小秀才求了去。婆婆您口口声声说詹家这门亲事好,可也要瞧瞧,侄女能瞧得上詹家这样门第吗?远的不说,就说大侄女,嫁的是同知的儿子,听说姑爷已经考上举人。七侄儿定的是翰林家的千金,婆婆,既要和詹家结亲,自然只能拿我们这样的女儿去,哪能拿三伯家的女儿去。詹家开口就来求六侄女,说实在的,就是自不量力。”
张四太太这番话条理清晰,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张老太太的怒火开始慢慢地消去,只想着詹家是个刚进学小秀才,来求亲也还合适,怎么就忘了自己儿子另外那几个孩子定的是哪样人家?见张老太太面上若有所思,张四太太急忙加一把火:“婆婆,晓得您难做,不如就把六侄女请来当面问问,愿意让就让,不愿意让了那就和詹家定下。横竖这屋里就我们几个人,什么话都传不出去。”
张老太太听了这话鼻子里哼出一声:“什么话都传不出去?小七两顿没吃,难道没有丫鬟说吗?再说婚姻之事,本就该父母之命,哪有自作主张的,真是有其父就有其子。”张四太太的脸顿时红了,当年自己进门不就是四老爷自作的主张,为了这个,没生下儿女之前还忍了好些时日,直到儿女渐次出世才敢直起身。
张老太太见张四太太面红耳赤,终究心里还是疼七姑娘,怕她真出什么好歹,让春兰去叫琳箐来。张四太太本以为先开口说,琳箐却不过面子就会让,那晓得琳箐话都不接自己的,反而对着张老太太说这事要交给张世荣。
张四太太别的不晓得,却知道张世荣还是爱才的,不然张世荣也不会收下秦长安这个弟子,这一年来在鹿鸣书院对书院的学子们也十分呵护。真要交给张世荣,张世荣打听清楚了只怕就会把琳箐许给詹家儿子,到那时一定了亲,就什么都来不及了。忙开口道:“琳箐你这孩子说话真是的,婆婆是你什么人,是你祖母,她说一句话三伯不也要听着?只要婆婆同意了就成。”
琳箐心中的怒气渐渐积蓄起来,实在不愿再和这对婆媳说话,声音越发淡:“孙女婚事,不管是祖母做主也好,父亲做主也罢,孙女只是听命。别的一概不知。”张老太太平日顶爱说自己家是讲规矩识礼仪的人家,和那些没出过官的人家是不一样的,听了琳箐这话十分满意,做晚辈的就该这样规规矩矩听话,难得对琳箐露出笑容点头:“好,这话说的是。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会拿主意。”
琳箐对张老太太又行一礼就退出屋子,从头到尾都没看张四太太一眼。这样的蔑视让张四太太不满起来,要不是琳箐从中作梗,让张世荣说出不再续弦的话。自己早把娘家的堂妹说进张家来做张世荣的续弦,在继母手下讨生活哪有这么容易?现在还摆什么官家小姐的架子,还一口一个听命,明明不就在刺着自己家?
张四太太心里念叨着,面上却做出一副苦相:“婆婆,这边要……”张老太太在心中已经计较了无数次,想到四太太说的那几句话也有道理,沉吟一下才道:“我不是老四,你不用做出这样狐媚腔来哄我,等媒婆又来,我和她说说,愿意和詹家结亲,不过就换成七丫头。六丫头怎么说也是尚书府的外孙女,哪能这样轻易就嫁过去。”
张四太太的这颗心这才放到肚子里,面露喜色道:“婆婆果然疼小七,媳妇这就回去和小七说。”张老太太瞥一眼儿媳:“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成不成还两说,难保詹家看不上小七。”
张四太太高兴之下未免有些忘形:“怎会看不上,小七那张脸,比媳妇当年还要美貌三分。”这倒是实话,张四老爷长的不差,四太太当年要不是出众美貌也不会被一眼看上,两人的这个女儿比四太太当年还要美了三分,别说在众姐妹中,就算是在镇上,也寻不出一个更比七姑娘长相标致的了。
听到张四太太提起自己最不愿想起的往事,张老太太又冷哼一声,并不理这个儿媳而是闭目养神。张四太太这时心里欢喜,也不在意婆婆冷淡,欢欢喜喜就出门去和自己女儿报喜。
琳箐直到走回自己屋子那口气才算平下来,当面说这种话,四婶把自己当什么人了?按说嫁进张家也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样全无教养的模样?若说家穷,二伯母娘家比起四婶娘家也好不到多少,可是二伯母就是宽厚知礼的,教出来的五姐也同样宽厚。
琳箐喘了口气,手边已经多了杯茶:“姑娘,您先喝口热茶顺顺气。”抬头见是六巧,琳箐把茶一口气喝干就道:“我没事,你先去做活吧。”六巧却没走,还是瞧着琳箐:“六姑娘,是不是老太太因为七姑娘又给您气受了?六姑娘您也别放在心上,七姑娘就是这样脾性,再说七姑娘要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个玩意,哪比的了您的那些东西。等以后你们各自出嫁,谁还记得这些。”
琳箐的眉一挑:“什么时候你也会劝人了,不再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了?”六巧的唇一嘟:“奴婢什么时候咋咋呼呼的了?上个月大姑奶奶那边打发人送信送东西来,打发的人不是奴婢的婶子吗?她和奴婢说了两三天的话,还让奴婢可不能一味只晓得服侍姑娘,可还要多和姑娘说说话,免得姑娘烦闷。”
六巧一家都是家生子,她叔叔婶婶是跟着琳箐大姐出嫁的陪房,爹娘是被张老太太打发了,当时张老太太连六巧都想打发,还是张世荣说女儿们身边只有一个丫鬟不像样才留下来。
此时听到这话,琳箐不由叹一声:“还是姐姐心疼我,我可真想姐姐,都好几年没见到了。”六巧刚要说话,吴妈妈已经走进来:“姑娘,方才老太太让人去把做媒的老王寻来,不晓得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张老太太就是个没多少见识的乡镇富家老太太,古板并且偏心眼,对琳箐这样在外面长大见识广博的姑娘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感觉的。
18
18、首饰 。。。
琳箐哦了一声并没接话,吴妈妈倒觉得奇怪,难道张老太太方才叫琳箐去就是已经说妥了?想到此吴妈妈忍不住道:“姑娘,您的婚事总要问过老爷,可不是那随便的人家来求就许的。”琳箐咦了一声,望向吴妈妈见吴妈妈满眼担忧,虽说吴妈妈平日间话多嘴碎些,却也是为自己姐妹们好,生怕嫁的不好误了终身。此时也不好摆出主人的架子,只轻声道:“吴妈妈,我的婚事自有爹爹做主张,你不必担心。”
再者说,就冲自己祖母平日疼七姑娘的那劲,詹家这门婚事定会落到她身上,自己又何必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惹的人疑惑?看见琳箐面上沉静神色,吴妈妈松了口气,姑娘这样说那婚事定是不成的。詹家虽在别人嘴里是门上好的亲事,可在吴妈妈瞧来,詹家那儿子怎配得上自己家的姑娘?六姑娘端庄沉静、大方知礼,相貌虽不如七姑娘那等俏丽,也不如九姑娘那样精致,可是也是一等一的美人。嫁进公侯家做主母都已足够,哪是这乡下刚进学的小秀才能想的?
琳箐低头看了会儿书,抬头见吴妈妈还站在那,只看着自己动也不动,眼神中不时闪过惋惜和担忧。琳箐不由勾唇一笑:“吴妈妈,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但有些事情,只有爹爹能想。”吴妈妈这才从沉思中醒过来,听了琳箐这句话那张脸顿时红了:“小的知道,只是可惜……”
琳箐声音微微提高一些:“没什么可惜,吴妈妈,我虽生在外头,这根却在这里。哪有嫌弃自己根的道理?”吴妈妈一张脸血样的红,对琳箐喃喃地道:“六姑娘,小的明白您的话,可是齐家的姑娘们,哪个都是千娇百宠的。”
琳箐放下手中的东西缓缓地道:“吴妈妈,你说人这辈子,是先甜后苦好呢,还是先苦后甜好?总是要经些波折的,有些日子早晚都要过。我晓得你心疼我和妹妹,觉得在这过的日子不好,可我们既没冷着也没冻着,有人服侍有人教导,爹爹也很疼我们姐妹,若再想别的就是不知足了。”
吴妈妈眼里掉落两滴泪:“六姑娘,我明白,我明白。以后多余的话再不会说了。只要能服侍你和九姑娘都出了嫁,我啊,也就能闭眼,下去也有脸去见太太了。”琳箐起身拉住吴妈妈的手:“妈妈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没什么,可是琳琅她还小,心性又没定,万一听了什么话妈妈,那不是你疼我们,是害了琳琅。”
吴妈妈这下心里更加惭愧,用袖子擦着泪:“是,是,我晓得了。姑娘,您其实也不大,才十二呢,可我瞧着,比大姑奶奶当初出嫁时候还要端庄妥帖。”那时是因为娘还在,而现在,娘过世已两年多,而这个家,自己已经当了有两年了。
见琳箐又不说话,吴妈妈含着些羞惭退出,自己真是老了,有些事竟还没六姑娘看的透,怎么就忘了太太生前常说的,人要入乡随俗,而不是非拗着自己的路子走。吴妈妈还在那念叨,就听到有人招呼自己:“吴嫂子,你这是刚从六姑娘那出来?”
吴妈妈忙抬头看见说话的是镇上做媒的老王,忙应道:“我不从这来,从哪里来?倒是瞧你面上有几分喜色,难道这做媒的钱赚到了?”老王的嘴撇了下才道:“你们老太太倒是答应了这婚事,不过呢,说的不是六姑娘,是你们四老爷家的七姑娘。说什么三老爷现在不在,她这个做祖母的不好做主,又说什么论年纪詹家那位爷和七姑娘也尽配的来,都是老亲,再结一门亲事也好。吴嫂子,你说说,哪有姐姐还没定亲就先给妹妹定的礼?我刚这么一说,你们老太太就说,都已分了家,虽在一起序齿却终究是堂姐妹,先给七姑娘定亲也没什么大不了。”
老王在那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原本指望的是吴妈妈能给出个主意,让张老太太打消这个念头,这门亲还是结琳箐。却不知吴妈妈在那听的心中欢喜,她怕的就是张老太太不管不顾答应了把琳箐定给詹家,那时就算张世荣反对也无计可施。此时既没定下,吴妈妈怎肯为老王出主意,只笑着道:“老太太说的话也有道理,总是分了家的,再说我们老爷不在,这婚事他不同意到时也麻烦。”
老王顿时大失所望,叹气道:“你瞧瞧,詹家那边指名要说六姑娘,这倒好,你家老太太要把七姑娘定过去,到时詹家不同意,我这不就白跑了?”吴妈妈拉一下老王的手:“你怎会白跑呢,总要先去詹家问问,要是他家肯应了,那不就成了。再说,”
吴妈妈望一下周围才附耳对老王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太太平日最疼七姑娘,攒了许多东西都是要留给七姑娘的,再说七姑娘的容貌你也知道,比四太太还要俏上那么三分。这么俏丽活泼又有那么重一份嫁妆的人,难道詹家会嫌弃?”
四太太在这镇上是出了名的美人,老王顿时茅塞顿开:“我怎就忘了这些,等着,我去你们四老爷家问问四太太,要是跟詹家结亲肯出多少嫁妆,再去和詹家说说。到时拿了谢媒钱,我请你喝两杯。”吴妈妈含笑瞧着老王喜颠颠的走了,心里这才松一口气。一个刚进学的小秀才也只有在这地方才能这么轻狂,人人当有什么远大前程一样,那些年少成名一生蹉跎的人吴妈妈当年在京城听的多了去。
也不知老王在张四太太那里得了些什么话,转天过来詹家那边就传来信,说想来相看七姑娘。这消息一传过来,七姑娘登时喜的没边,让四太太给她做衣衫,又要配几样好首饰。四太太这些年也攒了几样好东西,但不肯这时拿出来,说那些都是要做七姑娘嫁妆的,哪能这时候戴出去,到时嫁过去就被人笑话。
七姑娘死缠活磨,见自己的娘不答应,打首饰可比不得做衣衫,登时就能办出来。再说七姑娘看过了琳箐的那些首饰,只觉得镇上银楼的工没有这么强,就算现去银楼挑她也不愿意了。
可是从琳箐那里借来的首饰都已经戴的差不多了,七姑娘瞧着首饰匣子里的那些,翻来翻去找不到更好看的。张四太太虽刻薄自己的丈夫,对女儿也好吃好穿供着的。七姑娘身边也有两个丫鬟服侍,一个叫雨红的算是七姑娘心腹,平日一张嘴阿谀奉承,哄的七姑娘开心不已。此时见七姑娘只在那瞧着首饰匣子里的东西犯愁,眼一转就道:“姑娘,您犯什么愁啊,去六姑娘屋里借几样就是。”
七姑娘把首饰匣子一推:“借什么啊,上回我就见着那匣子里可没什么好玩意了。瞧瞧,这些都还是从她那借来的。”雨红压低声音道:“姑娘,这您可就错了,您忘了上回端午节吃酒的时候,六姑娘戴出的那个偏凤?那精致的让人眼都闪不开,还有当时配的那对玉镯,也是十分润泽。”
这一说七姑娘就想起来了,当时当着那么多的人,七姑娘不好开口要,只想下回琳箐再戴出来就要借着赏玩的机会把这两样借过来,谁晓得只见过那么一回,就再没见琳箐戴出来过。
若自己能戴上那两样首饰,那定会增色不少。七姑娘面上露出笑容,但很快就道:“那两样首饰一看就很贵重,要她不借给我怎么办?”雨红想都不想就道:“这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