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庶女芳菲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5.02.25正文完结) >

第14部分

庶女芳菲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5.02.25正文完结)-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菲短短几句话,引了室中几个男孩儿的深思。不错,从三皇五帝开始,治水当以疏浚为主,流言往往凶猛如洪水决口,若处置不善,很可能就会叫闵家有灭顶之灾。
  闵芳蕤见大家芳菲牵着鼻子走,气的半死,冷笑阵阵:“你们兄妹齐心,自然是一条舌头说话。”
  闵芳蕤还想挑起两房战火,老太太的大丫鬟雅琴却从里面走了出来,对剑拔弩张的气氛视而不见,只是冲芳菲展露笑颜:“四姑娘,老太太叫四姑娘进屋说话儿呢!”
  屋里屋外,一帘之隔。
  刚刚芳菲那番言论,早已进了老太太及众人耳中。
  芳菲淡定的随雅琴进了室内,先与几个长辈问安,然后乖巧的站在大太太身后。大太太反身拉了芳菲的手,眼中都是安慰之色。
  芳菲笑笑,甜美的笑意瞬间博得了众人的好感。
  老太太冲她招招手:“好孩子,把你刚才的想法说完。眼下闵家如何走出困境?”
  “母亲!”大老爷微微不怏,在闵朝宗看来,芳菲不但是个孩子,还是个丫头,闵家这种攸关前途的大事,怎么好取决与一个小丫头的妄言妄语?
  老太太没好奇的瞪着长子:“不服气,你倒是说个好办法!”
  闵朝宗讪讪的闭了口,他要是有好办法,也不至于灰溜溜从京城回到富春。
  *********
  明天冲击新书榜!加油!给张推荐票吧!亲们
  

第25章、不安好心,分家前兆
更新时间2014…5…26 20:38:52  字数:2628

 老太太不管儿子的抱怨,只和蔼的冲芳菲点头:“孩子别怕,说的好,祖母重重有赏,说的不好,也是你一片心意。这个时候闵家上下越发该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
  芳菲听了这话,心静如一片井水,波澜不惊。她开口轻声道:“闵家在富春素有仁慈之家的美誉,太爷爷在世的时候,因为分家,闵家曾一度遭遇前所有为的危机。那年,京河洪水泛滥,太爷爷用了三分之一的家产救济百姓,博得了前所未有的美名,更化解了当时的困境。”
  众人听此,陷入沉思。
  当年的闵家只有一户,就是三太公那一脉。可闵家百年基业,子孙昌盛,并不是个个都服气嫡支掌权。老太太的公公是举人出身,手下经营了许多产业,财力一度超过嫡支,于是产生了分家的念头。
  另立门户,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不孝。
  闵家的族长几乎要请出家法,更有不怀好意的族亲要求将那些值钱的铺子归并进公中,平均分配。
  可后来一场洪水,一场散财似的救济,不但让家顺顺利利分割,更成就了现在不亚于本家的分家。
  老太太若有所思,心中似乎有了主意。
  芳菲知趣的不再开口,安安静静,像一只乖巧可爱的兔子,在大太太身后默默不语。
  二老爷夫妻俩白演了一场戏,本以为水到渠成,会从中博取老太太的同情,谁想到后来却叫一个黄毛丫头搅了局。
  夫妻俩几乎咬碎满口白牙。
  及至二老爷坐了软轿回至自己的院中,二太太赶紧屏退众人,口中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老爷,这样一来,大房岂不又有得意了?”
  二老爷沉默不语,雷氏心急如焚:“不成,这样坐以待毙,我心里不服气。不如写信问问我爹,再加一把柴火,就不信这火势烧不起来。”
  二老爷斜眼眼看,低声斥责道:“糊涂!我虽不高兴大哥连累咱们,但也不会做那等自毁城墙的举动。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老爹的心思,雷家早惦记我们闵家在京城的三四间好铺子。怎么。。。。。。想趁火打劫?别忘了,你不但是雷家大姑奶奶,也是我闵朝峰的妻子。”
  雷氏恼羞成怒,一张脸又红又胀,偏二老爷说的都是实话,雷氏不敢辩驳。
  雷家原是商贾出身,买卖越做越大,便给五个儿子捐了出身。多年下来,雷家五虎也算是小有成就,在全国各地混的风生水起。雷氏的娘家不敌大太太李氏,可大太太却也不敢小觑了她。
  雷家早觊觎闵家那些赚钱的买卖,想趁火打劫也不是一天两天。
  二老爷戳破雷氏的心思,弄的雷氏下不来台。
  夫妻俩斗鸡眼儿似的,你瞪我我瞪你。
  良久,二老爷才轻哼了哼:“今天没在大房那里得了便宜,不过倒是四丫头一句话提点了我。日子过不下去,也只好分家喽!”
  雷氏一惊!这家哪里是说分就分的?分了家,她们二房可就不再是嫡支了。
  二老爷笑了笑:“只要老太太肯跟着咱们过,就算不是嫡支又能如何?外面那些好处照样要送到我手里来。大哥念书念糊涂了,人情世故哪里及得上我?”
  雷氏想想就觉得丈夫的话在理,忙出声附和:“老爷说的极是。也该是我们二房崛起的时候,总不能叫老大一辈子压在咱们身上不适?”
  。。。。。。
  老太太雷厉风行,说做便做,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她便嘱咐大管家去城郊附近的几处大田庄,细细观察了情况,许多佃户抱怨,说今年的雨水太过丰厚,怕不是什么好年景,已经有许多麦苗的根烂在了田地里。
  闵老太君当下决定,免除佃户们三成的租子,喜的那些佃户们个个朝着闵家的方向磕头感激。
  富春城租种闵家田地的佃户不在少数,夸赞声就像一道龙卷风,迅速刮进了富春城,与前不久的流言蜚语缠斗在一处。
  有人在暗地里大骂闵家报应临头,有人却赞许闵家大仁大义,有世家风范。
  就在这两股声音不分上下的时候,城中却出了件大事。一夜,城西有户寻常人家的院子里忽然着起冲天大火,当夜恰刮着北风。那户人家的北面连着富春城里的几处米行铺子。
  火舌一燎,那紧挨着的几间铺子立即成了火海,更一并牵连了周遭十几户人家。
  当晚,惨叫声不断。富春县令出动所有捕快,附近的居民也都自发出来帮忙灭火。可火势太大,风又猛,一夜的燃烧,叫许多人无家可归。
  老太太第二日早起听说这件事,唬的忙念佛,又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还是雅琴劝道:“二老爷已经打发人去问,看咱们家能有什么地方帮忙的。”
  闵老太君念了句“阿弥陀佛”,脸上带有愁容:“都说水火无情,你们小姑娘哪里懂得这里面的可怕?”
  晚间二老爷匆匆回来,老太太果然一见他便问。
  二老爷苦笑:“烧的一片狼藉,三叔公家的一间铺子也没幸免。最最可怜的是起火那户人家,一家子只逃出来个六七岁的小童。”
  闵老太君慈悲心肠,忙问:“那孩子眼下何处安置?”
  “他一家子也是遭了贼,万县令说,在他们家附近寻到了好些火油的痕迹,想必是灭门的灾难。那孩子被他爹娘用丢在了半枯的井里,这才逃过一劫。”
  众人想想那场景便觉心惊胆战。
  闵老太君道:“若万县令放人,明儿你就将那孩子领来。咱们家终归不差那一口饭。随便寻个差事与她便是。”
  第二日,二老爷便领回来一个黑泥鳅似的小童。穿的衣裳肥肥大大,一瞧便不是自己的。小童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但两只眼睛像铜铃似的,虽然炯炯,但看人的目光里却带杀气。
  闵老太君起初还想亲近亲近这孩子,现在立即有了悔意。
  便在留与不留之际,大太太笑道:“老祖宗,我那儿还缺个跑腿的小厮。这孩子年纪正好,往来内院外院也方便。”
  闵老太君巴不得赶紧脱手了这个烫手山芋,立即应了下来。
  大太太便命人领了小童回颐心堂。小童一路上也不吭声,任凭婆子们牵着他的手。
  恰好,芳菲早起过来请安,听说大太太去给了老太太那里,便坐在廊下和几个丫鬟说笑。这些丫鬟知道四姑娘不但做了一手好针线,更在胭脂水粉上颇有造诣,于是都来取经。
  “要说胭脂,自然是这个时节做更好。你们只管在红蓝花开花的时候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那花瓣里含有红、黄两种色素,用了小碗蒸煮,三四个时辰后,自然就成鲜艳的胭脂。”
  丫鬟们听的入迷,忙问:“若没有红蓝花又该如何?”
  “这也好办,那就取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只是颜色不及红蓝花来的鲜艳,香气也稍逊色。”芳菲一面打着手中的络子,一面分神给大伙儿解说。
  小丫鬟听的甚是认真,时不时就有人提问。
  宝莲今日没跟着去当差,只在颐心堂看家,此刻也坐在院中和芳菲等闲聊:
  “我瞧姑娘今天的胭脂却不似以往?”
  芳菲笑道:“独你的眼睛尖。这是文鸢和靖童几个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丫鬟们只听芳菲说那一步步繁琐的程序,便已经瞠目结舌,再细细瞧四姑娘今日的颜色,果然更显春意。
  **********
  大家有推荐票吗?(*^__^*)嘻嘻……砸向小荷吧!
  

第26章、慈善之家,慈善之举
更新时间2014…5…27 8:08:03  字数:2171

 (求推荐票!求点击,求收藏!求**!)
  大太太进院儿的时候,芳菲正与宝莲等说口脂的种类。大太太老远就听见女孩子们清脆响亮的笑声,不觉心情也跟着大好:
  “说的什么这样开心!”
  芳菲等紧忙从小杌子上起身,下了台阶过来搀扶:“才和宝莲姐姐说要去园子里摘凤仙花。”
  凤仙花的汁子是染指甲的好颜料。
  大太太看着唇红齿白,相貌姣好的芳菲,不觉笑着点了点小姑娘的手:“又去淘气。”
  虽然是责备的话语,但语气里却尽是宠溺。
  跟在大太太身后的那些婆子媳妇,都暗暗记在心里:而今的四姑娘早不是过去的四姑娘喽。
  芳菲笑眯眯的挽了大太太的手臂进屋,她早瞧见了跟在几个媳妇后面,像尾巴似的小童:“太太,那是谁家的孩子?”
  大太太收起笑意,叹着气说了小童的来历:“我瞧着实在可怜,预备留他在内院当差。等大些,或是送去铺子上学手艺,或是跟着少爷们念书,总是个出路。”
  芳菲留心到,当太太说起跟少爷们念书时,那小童低垂的肩膀明显震颤了一下。芳菲试探问道:“你可识字?”
  小童闷不吭声。
  他身边的媳妇忙狠力推他:“不识好歹的东西,我们四姑娘问你话呢!”
  那小童险些被推个趔趄,却死咬牙关,就是不搭理人。
  芳菲喃喃道:“竟是个哑巴。”她扭头道:“真是可惜,若不会说话,留在内院当差跑腿还算勉强,跟着几个哥哥念书。。。。。。”
  大太太岂会容许闵家少爷们身边的根本是个哑巴?
  她紧锁眉头,便要将这小童打发出去,另寻差事。小童似乎感到了危机,忙仰起头,大眼睛盯着芳菲看,嘴巴先是抿成一条缝儿,继而垂丧着脸,败下阵来:“我,我不是哑巴。”
  身边的媳妇忙斥他:“要叫奴才。”
  大太太忙摆手笑道:“罢了罢了,能开口说话就好。先领这孩子去吃口热乎饭,让双瑞寻件体面干净的衣裳,好歹打扮打扮。”
  小童被拉扯出去。大太太扭头与芳菲嗔道:“那孩子可怜,偏你还逗弄他。”
  芳菲嘿嘿一笑:“原来太太早察觉出来了?我只是觉得,这孩子来历有些特别,还是先试探试探的好。太太也别急着用他,暂且叫双瑞教几年规矩也不迟。”
  大太太微微颔首,闵家从不用不明来历的人,况且昨夜的火听起来十分蹊跷。闵家不怕来硬的,只怕对手在暗地里使阴招。
  大太太想到老太太的雷厉风行,心中不免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开口道:“那日在老太太的屋子里,听你说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前两天咱们家免了佃户三成租子,外面的风言风语果然就小了许多。我这里有些散碎银子,放在钱庄里也没什么意思,索性拿出来,也做些善事。”
  芳菲笑道:“太太这才是大善人呢!”
  大太太嗔笑不止:“还不正经些讲话。正是信得过你,才叫你帮着出些主意。”
  芳菲渐渐收了玩笑之色,想了片刻,低声道:“女儿想,咱们家过去做善事,无非就是捐几百两的银子去庙里。或是供奉香火,或是散了米粮给百姓。可细细想来,次数终究不多,百姓得的实惠自然便少。这人生在世,最在意的不过就是‘生老病死’,我记得太太名下有间医馆?”
  大太太本不是富春人,父亲在外地为官,如今剩下两个哥哥在京城出仕。大太太是李家唯一的掌上明珠,自然爱之若珍宝,她当年的陪嫁,也是轰动了半个富春城的。
  正因为东西多,所以大太太对这些铺子,田庄,陪嫁记得并不是十分清楚。想了半晌,才记得鹦鹉胡同那儿确实有间医馆。
  只是。。。。。。
  大太太面露难色:“那铺子一直赔钱,我早两年前便想将它折卖出去,又或者换个行当,只是事情忙,总忘了它。”
  “敢问太太,如今医馆的主事是什么人?”
  大太太哪里还记得,还是宝莲提点,她才恍惚记起:“坐堂的是位老大夫,早些年荣养在家,如今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名医,都是他徒弟帮忙抓药煎药,幸而还不算太笨,勉强维持了那医馆。”
  富春城往西就是金源县,那金源县背临深山,山中从不乏药材,两地离着又近,所以药材在富春城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穷苦些的百姓甚至直接进山,自己去挖,剩了煎药的花费。再加上医馆所在的鹦鹉胡同本不是什么兴盛地儿,勉强维系到今日,已经是难得。
  芳菲思忖片刻,开口说道:“太太不妨请个稳妥些的坐堂先生。每隔十日为附近街坊邻居免费义诊一天。若是小病,送他几服药也无妨,若是大病,也好及时救治。太太宅心仁厚,若听女儿的办法,比叫人写一千本《大悲咒》散出去更好。”
  大太太听了不免心动。
  “你容我想想。。。。。。”
  芳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