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一)-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了。
只剩他们俩了,克莱文出声了:“你杀了他。”
“你是说赛特霍姆吗?”
“不,你不可能杀掉赛特霍姆,因为,你,才是赛特霍姆!”克莱文抬起头,头盔上的照明灯射在冰上那些蠕虫爬出的沟槽,直到沟槽越来越密,再也看不清为止。克莱文感觉自己像在观赏不平静的水面倒映出的一幅绚丽多彩的壁画。
“内威尔,替我做件好事,检查一下你太空服的装置,看氧气还够不够。”
“我的装置没有任何问题。”克莱文微微一笑。太空服,实在有点讽刺性,“老实告诉你吧,恰恰就是这套衣服让我开了窍。你将埃文森推入冰隙深处的时候,他的头盔挣脱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事情,除非套上时就没有固定好——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除非你们俩在离开基地之后,有人动过它。”
赛特霍姆——他敢肯定这个人绝对是赛特霍姆——不屑地嗤了一声,但克莱文不加理会,继续往下说。
“这就是我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不过我没白费心思。你必须和埃文森换身份,原因在于埃文森没有任何显在的动机杀害其他人,而你赛特霍姆却理所当然有这个动机。”
“可我想不出来,你究竟知道我有什么动机,非杀人不可?”
“我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后一定会弄个水落石出的。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这一起谋杀案。改变电子记录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你甚至可以把埃文森的照片和体检数据与你自己的换个个儿。还不止这些,你还得让埃文森套上你的衣服,如此这般调包一番,我们就以为洞底发现的尸体是你,是你赛特霍姆。不过这一切你具体是怎么做的,我还不太清楚。”
“也许……”
克莱文没听见似的,继续滔滔不绝:“但据我猜测,你让他感染了那该死的虫子的病毒,就是你释放到基地空中的——叫‘普菲斯特里亚’什么的,是吧?——随即你看到他出去了,伺机尾随在他身后。你从后面扑过去偷袭他,将他击倒在冰地上,扒下他的衣服,然后套在自己身上。我想,当时他多半失去了知觉,所以才会任你摆布。可他一定又开始清醒过来,或者有别的事让你慌了手脚,于是你把头盔就这么往他头上一摁,将他推进大冰隙。如果仅仅是他的头盔脱落,我兴许不会为此大伤脑筋。所幸他没有当即陨命,还活了一段时间,有机会在冰上抠下了几个字迹。我原以为他想指明谁是凶手,可我错了。他是想告诉我们他是谁。不是赛特霍姆,而是埃文森。”
“很不错的理论。”赛特霍姆瞟了一眼踞立在他身旁的一台仪器的显示屏。这台仪器固定在一个三角形支架上,看上去像个巨型双筒望远镜,镜身微微倾斜,其仰角对准着这个冰下密室的一堵墙。
“有时,有理论就足够了。这个我们暂且不谈,说说你这个大玩具吧。是什么,某种地面跟踪雷达?”
赛特霍姆避而不答,回到原来的话题:“如果我是他——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因为我对冰虫感兴趣?”
“非常简单。”克莱文答道。尽管他心里还不是十分有底,但他仍然不希望自己在话语中流露出没把握,“其他人想法跟你不一样,他们不相信这些虫子有多么要紧,只有你才看出了它们的价值所在。”事实上,他是一步一步试探着往前推演,出言非常谨慎。他心里还有一点点发虚,毕竟,他对赛特霍姆更深一层的动机还不太明白,可他掩饰得很好,也许是人类的自负甚至虚荣吧。
“果真如此,那我岂不是聪明过人?”
“啊,你当然绝顶聪明,我一点也不怀疑。正是因为你聪明过人,你才如痴似狂地迷上了这些虫子,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当你意识到它们正受到威胁时,你自然会出手相救。”
“对不起,内威尔,你恐怕还得多动动脑筋,想得更多、更奇一点。”他顿了顿,拍拍外形酷似望远镜,双筒镀银的仪器的外壳,显然,他无法假装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什么,“没错,这是雷达。它能探入冰川内层,精确到厘米以下,测到几十米深处。”
“你要研究虫子,这东西当然派得上用场。”
赛特霍姆耸耸肩:“说的也是。但关注冰川流向的气象学家也用得上它。”
“比如埃文森?”克莱文朝赛特霍姆和雷达的方向走了一步,更清楚地看到屏幕上的图案:无数线条在立体空间慢悠悠地团团旋绕着,外围主要呈绿色,越接近中心部位,缠绕越来越浓密,到了最里层,变成了一个红色的复杂结构,“那个被你杀死的人?”
“跟你说了,我才是埃文森。”
克莱文双手紧握冰镐,冲着他走过去,就在离赛特霍姆一两米不远处,他蓦地一拐弯,直奔墙边。赛特霍姆微微避缩了一下,但也看得出来,他没有太过紧张,不担心克莱文会伤了他。
“实话实说,”克莱文举起冰镐,“我真搞不明白这些虫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想干什么?”
“就干这个。”
克莱文运足劲,冰镐猛地砸向墙面。一下就够了:响声中一层冰分崩离析,稀哩哗啦掉了下来,就像微型雪崩,冰碎成一块块的,落在他的脚边,每个裂块有拳头般大小,里面全都印着斑斑虫纹。
“住手!”赛特霍姆喊道。
“咦,干什么?你着什么急?你不是对虫子不感兴趣吗?”
克莱文又砸了一记,又一层冰哗啦啦散成一片。
“你……”赛特霍姆忍了忍,“你要是不小心点儿,这地方整个都要被你捣塌了,会把我们全砸死的。”
克莱文再一次举起冰镐,两手挥舞间,喉咙里还发出一声吼叫。这一回,他使出了全身上下的力气,连同满腔怒火,奋力一挥间,足有他上半身大小的一大块冰随着一声巨响,从冰墙上轰然坠下。
“我不怕冒这个险。”克莱文宣称。
“不!你说什么也得停下来!”
“怎么啦?不就是冰吗?”
“不!”
赛特霍姆冲过去,一下子将克莱文打得跪地不起。冰镐从手中飞脱而去,两个人在地上扭打起来,滚成一团。赛特霍姆占了上风,骑在克莱文胸口。他俯下身去,将自己的面罩紧紧抵在克莱文的面罩上,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往下滚落,在克莱文眼中倒像一粒粒质地精良上乘的珍珠。
“我叫你停手的。”
克莱文胸口被重重地压住,要出声相当困难,但他还是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我看你是不是埃文森这个问题咱们已经解决了,对吧?”
“你真不该伤害它们。”
“是不该……但别的人也不该受到伤害,对吗?他们实在太需要用那些冰了。”
此时此刻,赛特霍姆的语气已经认输了,虽然还没有到供认一切的地步。“你是说反应堆?”
“是的。就是那个聚变反应堆。”克莱文让自己略略喘了口气,心中颇有些自得,接着道,“实际上,是嘉莲娜,而不是我本人,打通了这个思路。我指的是反应堆必须靠冰雪发动这一关键问题。当时所有边远地带的基地都保不住了,他们又只好将幸存成员全部撤回,留守主基地。而这意味着反应堆负担加重,需要添加更多的冰作燃料,而这种‘冰燃料’随时随处都可以获取,毫不匮乏。”
“但他们不该滥采冰源。我在冰中发现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滥采。”
克莱文点点头,断定这一刻埃文森已全然变回了赛特霍姆。
“不能。冰多宝贵啊,对吧?别人谁都意识不到它可贵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这些冰,那些虫子会死的。其实你也不懂,是不是?”
克莱文咽了口唾沫,“我想我比别人更了解一些,赛特霍姆。你意识到了那些虫子——”
“该死的,不是虫子!”赛特霍姆嚷了起来,他打开了太空服的扩音功能,可克莱文还没摸准那玩艺儿在哪里。好一阵子赛特霍姆的嚷嚷声在这巨大的冰室里来回冲击撞荡,冰层被震得纷纷碎裂,引发一串串连锁反应,反应虽不大,却也弄得整个空间岌岌可危,行将崩塌似的。然而一旦重归寂静,除了克莱文粗重的喘息声之外,什么都听不到的时候,一切又恢复原样了。
“不是虫子?”
“对。”赛特霍姆这会儿平静些了,俨然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对,真的不是虫子。它们非常重要,是的,它们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系统里的低一级的因子。你还不明白吗?”
克莱文一副诚恳的样子,“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有魔力,让你对他们如此着迷。在我看来,它们就那么回事儿,简单得很。”
赛特霍姆从克莱文身上挪开,起身又站到冰地上。“就是因为它们简单。一个小孩子花一下午的时间就能掌握冰虫的生物学原理。老实说,菲尔卡也能。哦,她很棒,内威尔。”赛特霍姆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看得克莱文心里直发毛,“她能搞明白的……她并不是个失败,绝对不是。我倒觉得她体现了某种奇迹,而我们目前还不了解。”
“而对虫子你却完全了解?”
“对。它们就像上发条的玩具;事先输入几个简单的程序。”赛特霍姆蹲下身去捡起冰镐,拿在自己手上,“它们总是对同样的外部刺激产生几乎一模一样的反应。而它们对之产生反应的那几种刺激又是简单之极:一点点温差,一点点冰中生而有之的生化提示因子。但是突变性能……”
克莱文好不容易撑着坐起身来,“又是那个字眼。”
“是网络,内威尔。这个网络就是虫子在冰中爬出的曲曲弯弯的通道系统。还不明白吗?那才是真正的复杂性之所在。也是我一直更感兴趣的地方。当然,我是花了数年时间观察它们,才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什么呢?”
“一种自我进化的网络。这种网络具备适应能力,还具有学习能力。”
“只不过是在冰中钻出的条条虫道而已,赛特霍姆。”
“不。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赛特霍姆伸长脖子,克服身上套着的太空服带来的诸般限制,似是沉浸在这冰屋的富丽堂皇中,尽情享受这一刻,“任何一种神经网络中都包含两种基本要素,内威尔。连线和节点,但这还不够。连线必须能被适时评测,根据需要增加其强度。而节点必须能以终端方式处理经由连线输入的信息,这和‘与非门’的原理差不多。”他朝冰室比划了一下,“你看这里,连线与节点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本质上,它们还是各施其职。虫子爬行时一路留下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决定了其他蠕虫如何使用同一通道,是选这条路还是那条路。决定性因素有很多:蠕虫的性别,还有时令,其他的我就不一一举出了,省得你不耐烦。但道理归根结底很简单。分泌物——以及这些分泌物对蠕虫的影响力——意味着整个网络的拓扑布局是受极其精妙而细微的突变原理控制的。而一窝缠绕在一起的虫子就起到了‘与非门’的作用,负责处理从连线的诸节点上输入的信息资料,所遵循的法则无非就是虫子的性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地位的高低顺序。这个过程杂乱无章,缓慢悠长,充斥着生物学的诸多规律,但其最终结果是整个蠕虫王国充当了类似于神经网络系统的功能。这是一个由蠕虫自身集体生成操控的程序,尽管任何一个个体的虫子根本不知道自身原本是整个庞大网络的一部分。”
克莱文一一听着,细细分析,这才问出自己想要问的问题:“那这个网络是怎么发生突变的呢?”
“慢慢地变,”赛特霍姆回答,“有时候一些通道被废弃不用了,因为某种分泌物阻止了别的虫子经过这些线路。久而久之,它们就被冰山封住或者说切断了。而与此同时,另有通道会遇到契机,被打开,比如说碰到冰山自发破裂,蠕虫网络自然会跟着遭殃,原本的线路会一下子乱了套,整个网络就会被强行改变,进入一个新的背景。再比如说,蠕虫也会钻出新的洞来,爬出新的线路。观察它们的缓慢进程——用我们的时间观念来看的话一那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更不用说突变了。但是让我们想像一下,在头脑中加快进程,内威尔。想像一下,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个网络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以来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想像一下我们会有什么发现。纵横交错的连线不断行进,不断演化,从早到晚,永不停歇。我们的肉眼虽然看不出,但我们可以运用想像力来看,来设想那永无止尽的变化与转换。现在,你想到什么了吗?”
克莱文知道什么回答才能让赛特霍姆满意,他给出了惟一能给的答案:“我想,应该是人的大脑吧!是新生儿的大脑,仍在塑造打磨新的神经连线。”
“是的。哦,你一定会提出一个问题,这里的网络是彼此孤立的,因此它们不可能对自身结构之外的刺激产生反应,但我们不能仓促下定论。要知道,在这里,季节的交迭只能算是一瞬间,内威尔!我们觉得极其缓慢的地理过程——冰川崩裂或是两座大冰山相撞——这些我们眼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震耳欲聋的巨响,在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的世界里算得了什么。”他停了一下,扫了一眼雷达下方的荧光屏,接着说,“这才是我想要弄清楚的东西。一个世纪以前,我花了几十年时间来研究这种网络结构。我也获得了一些令自己大为震惊的发现。这个由蠕虫王国所构建的网络系统——随着冰山的破裂变形——也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改变形态。但是无论其外形枝丫多么变化多端,无论它进化出多么复杂的循环迭代模式这个网络结构总有着始终不变的内在深层结构。”赛特霍姆的手指在绿色的通道图上搜寻移动,指尖戳向中心部位红色的一团,“如果解读这个网络图,便会发现整个道路走向和布局并非根据一定的指数排列,相反,它们的分布与走向是非常随意的。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组合特性的优质网络系统,内